專利名稱:一種機動車進氣風門控制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控制機動車化油器進氣風門開啟度的控制機構,尤 其是機械式自動擋機動車進氣風門控制機構。
背景技術:
化油器進氣風門開啟度直接關系通入的可燃混合氣體的數(shù)量,決定發(fā)動 機輸出功率的大小。由于汽車行駛情況的變化,需要發(fā)動機輸出功率也作相 應變化,就需要相應改變通入氣缸的可燃混合氣體的體積數(shù)量。當發(fā)動機轉 速一定時,由進氣風門開啟度決定通入氣缸的可燃混合氣體的數(shù)量,進氣風 門開啟度愈大,通入的可燃混合氣體數(shù)量愈多。通常的機動車進氣風門有兩 種狀態(tài), 一種為開啟度最大的全開,用于正常發(fā)動機運行,另一種為開啟度 減小的半開狀態(tài),用于發(fā)動機冷車啟動,兩種狀態(tài)由人工轉換,非常不便。 更重要的是,進氣風門開啟度不能隨意改變以適應發(fā)動機的最佳工況,使燃 油噴入量、空氣進氣量、車輛行駛狀況、發(fā)動機輸出功率達到最佳配合狀態(tài)。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機動車進氣風門只能手動控制的問題,提供一種采用步 進電機,控制進氣風門的方式,從而達到根據(jù)發(fā)動機工況需要,提供最適合 的風門開啟度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機動車進氣風門控制機構,包括化油器 進氣孔和進氣孔控制碟片;其特征在于設置電機,電機的電機軸與進氣孔 控制碟片連接,驅動進氣孔控制碟片旋轉。
進一步的特征是電機是步進電機,電機的電機軸驅動進氣孔控制碟片 旋轉,從而改變進氣量。
本實用新型機動車進氣風門控制機構,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具有如下特點:
1、 進氣量大小可通過程序設定控制步進電機進行調節(jié),向發(fā)動機不同工 況提供最佳進氣量,使燃油噴入量、空氣進氣量、車輛行駛狀況、發(fā)動機輸 出功率達到最佳配合狀態(tài)。尤其適合機械式自動擋機動車的進氣風門的控制。
2、 改變化油器進氣孔的截面積,從而達到改變進氣量的目的。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機動車進氣風門控制控制機構結構示意圖2是
圖1的俯視圖3是進氣孔控制碟片工作狀態(tài)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中,l一化油器進氣孔,2-—進氣孔控制碟片,3—電機軸,4一電機;
本實用新型機動車進氣風門控制控制機構,包括化油器進氣孔1和進氣 孔控制碟片2,進氣孔控制碟片2設置在化油器進氣孔1上,化油器進氣孔1、 進氣孔控制碟片2是現(xiàn)有機動車的部件,通過轉動轉動進氣孔控 碟片2,改變化油器進氣孔1截面積大小,從而控制進氣量。以上作為現(xiàn)有技術,在 此不作進一步的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是設置電機4,電機4的電機軸3與進氣孔控制碟 片2連接,電機4轉動時驅動進氣孔控制碟片2旋轉,從而調節(jié)進氣孔控制 碟片2的角度和相對于化油器進氣孔1的位置,改變化油器進氣孔1的進氣 截面積,從而達到改變進氣量的目的。電機4是控制準確、精度高的步進電 機,能按照預先設定的程序產生動作。
圖3中給出了進氣孔控制碟片2的兩種典型工作狀態(tài),分別是狀態(tài)A和 B;狀態(tài)A對應啟動狀態(tài),風門開度較小,可以供較高的混合氣濃度,易于 機動車冷車啟動;狀態(tài)B,對應于發(fā)動機需要較低轉速,以適應發(fā)動機換擋 需要。進氣孔控制碟片2在電機4的帶動下,準確、及時改變化油器進氣孔l 的進氣截面積,從而達到改變進氣量的目的,使燃油噴入量、空氣進氣量、 車輛行駛狀況、發(fā)動機輸出功率達到最佳配合狀態(tài)。
權利要求1、一種機動車進氣風門控制機構,包括化油器進氣孔(1)和進氣孔控制碟片(2);其特征在于設置電機(4),電機(4)的電機軸(3)與進氣孔控制碟片(2)連接,驅動進氣孔控制碟片(2)旋轉。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動車進氣風門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電機 (4)是步進電機,電機(4)的電機軸(3)驅動進氣孔控制碟片(2)旋轉,從而改 進氣量。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機動車進氣風門控制機構,包括化油器進氣孔和進氣孔控制碟片;其特征在于設置電機,電機的電機軸與進氣孔控制碟片連接,驅動進氣孔控制碟片旋轉;電機是步進電機,電機的電機軸驅動進氣孔控制碟片旋轉,從而改變進氣量。本實用新型的控制機構,進氣量大小可通過程序設定控制步進電機進行調節(jié),向發(fā)動機不同工況提供最佳進氣量,使燃油噴入量、空氣進氣量、車輛行駛狀況、發(fā)動機輸出功率達到最佳配合狀態(tài)。尤其適合機械式自動擋機動車的進氣風門的控制;改變化油器進氣孔的截面積,從而達到改變進氣量的目的。
文檔編號F02M7/12GK201428528SQ20092012799
公開日2010年3月24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7月10日
發(fā)明者楊亞生 申請人:唐躍軍;楊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