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機動兩輪車中的蒸發(fā)燃料處理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備有發(fā)動機、燃料箱和過濾罐的機動兩輪車,特別涉及蒸發(fā)燃料處理裝置的改進。上述發(fā)動機提供驅動后輪的動力,配置在駕駛員座位的下方。上述燃料箱儲 存供給該發(fā)動機的燃料,配置在上述發(fā)動機的前方。上述過濾罐吸附在該燃料箱內蒸發(fā)的 燃料氣體。
背景技術:
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如下的小型摩托車型的機動兩輪車,在駕駛員座位的下方 配置著頭盔收納箱,在該頭盔收納箱的后方且在從后緩沖器的上部朝車寬方向變位的位 置,配置著用于吸附在燃料箱內蒸發(fā)的燃料氣體的過濾罐。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平4-353257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在發(fā)動機的停止時,把在燃料箱蒸發(fā)的燃料氣體充裝到過濾罐內,在發(fā)動機的動 作時,使被過濾罐吸附的燃料蒸發(fā)、凈化到發(fā)動機側,希望在實現(xiàn)機動兩輪車的緊湊化的同 時還能縮短充裝線路和凈化線路。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要求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能縮短充裝線路和凈化線路、實 現(xiàn)機動兩輪車的緊湊化的、機動兩輪車中的蒸發(fā)燃料處理裝置。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機動兩輪車備有提供驅動后輪的動力并配置在駕 駛員座位下方的發(fā)動機、儲存供給發(fā)動機的燃料并配置在上述發(fā)動機前方的燃料箱、和吸 附在該燃料箱內蒸發(fā)的燃料氣體的過濾罐。其第1特征是,上述燃料箱一體地具有箱主部 和筒部。該筒部比該箱主部的上壁朝上方突出,與箱主部的前側上部相連,并且,在其上端 部設有供油口。上述過濾罐在比上述筒部的上端低的位置配置在該筒部的后方且上述箱主 部的上方。另外,在上述第1特征的結構的基礎上,本發(fā)明的第2特征是,把上述燃料箱內的 燃料供給到上述發(fā)動機側的燃料泵,在上述筒部的后方,安裝在上述箱主部的上壁上。另外,在上述第1或第2特征的結構的基礎上,本發(fā)明的第3特征是,控制從上述 過濾罐到上述發(fā)動機側的燃料氣體的凈化的凈化控制閥,在比上述筒部的上端低的位置, 配置在該筒部的后方且上述箱主部的上方。在第3特征的結構的基礎上,本發(fā)明的第4特征是,上述凈化控制閥是電磁閥。另外,在上述第1 第4特征的任一結構的基礎上,本發(fā)明的第5特征是,在車身 罩上設有底板隧道部,該底板隧道部配置在比上述駕駛員座位的上面低的位置,在其上方 形成了乘降時用于駕駛員的腿通過的腿跨越空間;上述燃料箱配置在上述底板隧道部內。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1特征,燃料箱一體地具有箱主部和筒部,該筒部比該箱主部的 上壁朝上方突出,與箱主部的前側上部相連且在其上端部設有供油口 ;過濾罐在比筒部的 上端低的位置配置在該筒部的后方且上述箱主部的上方。所以,把過濾罐配置在燃料箱的供油口與發(fā)動機之間,可以縮短充裝線路和凈化線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2特征,由于在筒部后方將燃料泵安裝在箱主部的上壁上,所以,可確保燃料箱的容量,同時可使燃料泵小型化。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3特征,由于在比筒部的上端低的位置將凈化控制閥配置在該筒部的后方且箱主部的上方,所以,可有效地利用燃料箱的箱主部上方的空間,配置凈化控制閥。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4特征,由于可把電磁閥即凈化控制閥靠近燃料泵配置,所以,可 以使電線的布線緊湊。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5特征,在車身罩上設有底板隧道部,該底板隧道部配置在比駕 駛員座位的上面低的位置,在其上方形成了腿跨越空間;燃料箱配置在該底板隧道部內。所 以,為了縮短充裝線路和凈化線路,雖然把過濾罐配置在燃料箱的上方,但是,過濾罐位于 比燃料箱的筒部的上端低的位置,這樣,可把底板隧道部的上緣配置在比駕駛員座位的上 面盡量低的位置,可提高乘降性。
圖1是機動兩輪車的左側面圖。圖2是圖1中的箭頭2所示部分的縱剖面圖。圖3是圖2中的箭頭3向視圖。圖4是圖3中的4-4線剖面圖。符號說明13...駕駛員座位,31...燃料箱,31a...箱主部,31b...筒部,35...供油口, 38...燃料泵,40...過濾罐,41...凈化控制閥,E...發(fā)動機,S...腿跨越空間,WR...后 輪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
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實施例1下面參照圖1 圖4來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先參照圖1,小型摩托車型的機動 兩輪車的車身架F在前端備有前叉10和頭管12。前叉10通過軸支撐著前輪WF。頭管12 可轉向地支撐與該前叉10連接著的轉向把手11。在后端支撐后輪WR的動力單元P可上下 擺動地支撐在車身架F的前后方向中間部。在車身架F的后部,配置著駕駛員座位13和配 置在該駕駛員座位13后方的乘客座位14。一并參照圖2,上述車身架F備有上述頭管12、單一的下管16、左右一對中央架 17...、左右一對下部架18、18、前部橫管19、后部橫管20、左右一對后架管21、21和上部橫 管22。上述單一的下管16從頭管12朝后方垂下。上述左右一對中央架17...在該下管 16的上方朝后下方延伸,其前端與上述頭管12相連。上述左右一對下部架18、18與上述下 管16的下部結合,朝后方延伸。上述前部橫管19連接在兩下部架18...的中間部之間,并 且,其中央部與上述下管16的下端相連。上述后部橫管20連接在上述兩下部架18...的 后端部之間。上述左右一對后架管21、21,其前端分別與上述兩下部架18...的后部相連,朝后上方延伸。上述上部橫管22將上述兩后架管21...的靠前部的中間部連接,呈朝前方 膨出的大致U字形。上述中央架17...的后端與上述上部橫管22的中央部相連。
上述動力單元P由發(fā)動機E和傳動裝置M構成。發(fā)動機E配置在后輪WR的前方 且位于車身架F的兩后架管21...的前部之間。傳動裝置M配置在后輪WR的左側方。傳 動裝置M收納在傳動箱24內,該傳動箱24與發(fā)動機E的曲軸箱23相連并延伸到后輪WR 的左側方。在該傳動箱24的后部與左右一對后架管21...之中的左側后架管21之間,設 有后緩沖單元25。上述車身架F和上述動力單元P的一部分被車身罩29覆蓋住。該車身罩29,具有 左右一對擱腳部27...和底板隧道部28。該車身罩29安裝在車身架F上。上述左右一對 擱腳部27...供駕駛員座位13上的駕駛員擱腳用,由上述下部架18...支撐著。上述底板 隧道部28在兩擱腳部27之間朝上方隆起,并在上方形成了腿跨越空間S,配置在比駕駛員 座位13的上面低的位置。燃料箱31用于儲存供給上述發(fā)動機E的燃料,該燃料箱31在上述發(fā)動機E的前 方配置在上述底板隧道部28內。該燃料箱31由上方敞開的下半箱體32和下方敞開的上 半箱體33結合而成,并一體地具有箱主部31a和筒部31b。該筒部31b比該箱主部31a的 上壁34朝上方突出,與箱主部31a的前側上部相連。在上述筒部31b的上端部設有供油口 35。該供油口 35被供油口蓋36關閉著。另 夕卜,與供油口 35對應地在上述車身罩29的底板隧道部28上,安裝著可開閉的蓋37。在上述燃料箱31的箱主部31a的上壁34上安裝著燃料泵38。該燃料泵38把燃 料箱31內的燃料供給到上述發(fā)動機E側,該燃料泵38位于上述筒部31b的后方。另外,用 于吸附在燃料箱31內蒸發(fā)的燃料氣體的過濾罐40、和控制從該過濾罐40往上述發(fā)動機E 側的燃料氣體凈化的凈化控制閥41,在比上述筒部31b的上端低的位置,配置在該筒部31b 的后方且上述箱主部31a的上方。一并參照圖3和圖4,在上述燃料箱31的筒部31b的后方,在上述車身架F的兩中 央架17...之間設有撐桿42,上述過濾罐40支撐在該撐桿42上。上述過濾罐40的殼體43,形成為沿車寬方向延伸的圓筒狀,其兩端被端壁44、45 封閉著。在該過濾罐40的殼體43上設有一對卡合部件46、46,這些卡合部件46...與設在 上述撐桿42上的一對卡合片42a、42a卡合,將過濾罐40固定地保持在上述撐桿42上。上述卡合部件46...由彈性材、例如橡膠形成,該卡合部件46... —體地具有環(huán) 狀部46a...和從該環(huán)狀部46a...朝外側方突出的卡合突部46b...。環(huán)狀部46a...彈性 地安裝在過濾罐40的殼體43的外周,在卡合突部46b...設有用于插通、卡合上述卡合片 42a...的上部的卡合孔47...。在上述燃料箱31的筒部31b設有金屬制的充裝管48。在供油口 35附近,該充裝 管48的一端在筒部31b內開放,充裝管48貫通上述筒部31b的后壁,朝后方伸出。用于把 在燃料箱31內蒸發(fā)的燃料氣體導出的充裝軟管49的一端部與上述充裝管48的另一端連 接。另外,上述充裝軟管49的另一端與上述過濾罐40的殼體43的兩端壁44、45中的左側 端壁44連接。這樣,在燃料箱31內蒸發(fā)的燃料氣體由過濾罐40捕集。另外,在上述撐桿42的后方,在車身架F的上部橫管22上固定著撐桿50。凈化控 制閥41安裝在該撐桿50上。該凈化控制閥41是電磁閥,在發(fā)動機E的冷機(冷間)、怠速運轉時閉閥,在發(fā)動機E的熱機(熱間)時開閥。第1凈化軟管51用于吸出由過濾罐40捕集的燃料氣體,該第1凈化軟管51的一 端部與上述過濾罐40的左側端壁44連接,第1凈化軟管51的另一端部與上述凈化控制閥 41連接。另外,第2凈化軟管52的一端部與上述凈化控制閥41連接,該第2凈化軟管52 的另一端部與上述發(fā)動機E的吸氣裝置53中的吸氣管54連接。這樣,被過濾罐40捕集的 燃料氣體,在發(fā)動機E的熱機時,被吸氣裝置53的負壓從過濾罐40中吸出,經過第1凈化 軟管51、凈化控制閥41和第2凈化軟管52,從吸氣裝置53的吸氣管54供給到發(fā)動機E。
用于將過濾罐40內向大氣開放用的大氣開放管(圖未示)和把排水從過濾罐40 內排出用的排水管(圖未示),與上述過濾罐40的殼體43的兩端壁44、45中的右側端壁 45連接。下面說明該實施例1的作用。燃料箱31—體地具有箱主部31a和筒部31b。該筒 部31b比該箱主部31a的上壁34朝上方突出,與箱主部31a的前側上部相連并在上端部設 有供油口 35。過濾罐40在比筒部31b的上端低的位置,配置在該筒部31b的后方且上述箱 主部31a的上方,所以,把過濾罐40配置在燃料箱31的供油口 35與發(fā)動機E之間,可以縮 短充裝線路和凈化線路。另外,燃料泵38在筒部31b的后方安裝在箱主部31a的上壁34上,所以,可確保 燃料箱31的容量,同時可使燃料泵38小型化。另外,在比筒部31b的上端低的位置,在該筒部31b的后方且過濾罐主部31a的上 方配置了凈化控制閥41,該凈化控制閥41用于控制從過濾罐40到發(fā)動機E側的燃料氣體 的凈化。所以,可有效地利用燃料箱31的箱主部31a上方的空間,配置凈化控制閥41。而且,由于凈化控制閥41是電磁閥,所以,可以把凈化控制閥41靠近燃料泵38配 置,可以使電線的布線緊湊。另外,燃料箱31配置在底板隧道部28內。該底板隧道部28在比駕駛員座位13 的上面低的位置設在車身罩29上。在該底板隧道部28的上方,形成了乘降時供駕駛員的 腿跨過的腿跨越空間S。為了縮短充裝線路和凈化線路,雖然把過濾罐40配置在燃料箱31 的上方,但是,由于過濾罐40位于比燃料箱31的筒部31b的上端低的位置,所以,可以把底 板隧道部28的上緣配置在比駕駛員座位13的上面盡量低的位置,這樣,可提高乘降性。上面說明了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不超過權利 要求范圍記載的本發(fā)明的前提下,可作各種設計變更。
權利要求
一種機動兩輪車中的蒸發(fā)燃料處理裝置,該機動兩輪車備有發(fā)動機(E)、燃料箱(31)和過濾罐(40);上述發(fā)動機(E)提供驅動后輪(WR)動力,配置在駕駛員座位(13)的下方;上述燃料箱(31)儲存供給到該發(fā)動機(E)的燃料,配置在上述發(fā)動機(E)的前方;上述過濾罐(40)吸附在該燃料箱(31)內蒸發(fā)的燃料氣體;其特征在于,上述燃料箱(31)一體地具有箱主部(31a)和筒部(31b),該筒部(31b)比箱主部(31a)的上壁(34)朝上方突出,與箱主部(31a)的前側上部相連,并且,在其上端部設有供油口(35);上述過濾罐(40)在比上述筒部(31b)的上端低的位置,配置在該筒部(31b)的后方且上述箱主部(31a)的上方。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動兩輪車中的蒸發(fā)燃料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把上述燃料 箱(31)內的燃料供給到上述發(fā)動機(E)側的燃料泵(38),在上述筒部(31b)的后方安裝在 上述箱主部(31a)的上壁(34)上。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機動兩輪車中的蒸發(fā)燃料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從 上述過濾罐(40)到上述發(fā)動機(E)側的燃料氣體的凈化的凈化控制閥(41),在比上述筒部 (31b)的上端低的位置,配置在該筒部(31b)的后方且上述箱主部(31a)的上方。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機動兩輪車中的蒸發(fā)燃料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凈化控 制閥(41)是電磁閥。
5.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機動兩輪車中的蒸發(fā)燃料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車身罩(29)上設有底板隧道部(28),該底板隧道部(28)配置在比上述駕駛員座位(13) 的上面低的位置,在其上方形成了乘降時用于駕駛員的腿通過的腿跨越空間(S);上述燃 料箱(31)配置在上述底板隧道部(28)內。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機動兩輪車中的蒸發(fā)燃料處理裝置。本發(fā)明的課題是縮短機動兩輪車中的充裝線路和凈化線路,使機動兩輪車緊湊化。該機動兩輪車備有提供驅動后輪的動力并配置在駕駛員座位下方的發(fā)動機、儲存供給發(fā)動機的燃料并配置在發(fā)動機前方的燃料箱、和吸附在該燃料箱內蒸發(fā)的燃料氣體的過濾罐。燃料箱(31)一體地具有箱主部(31a)和筒部(31b)。該筒部(31b)比箱主部(31a)的上壁(34)朝上方突出,與箱主部(31a)的前側上部相連且在其上端部設有供油口(35)。上述過濾罐(40)在比筒部(31b)的上端低的位置,配置在該筒部(31b)的后方且箱主部(31a)的上方。
文檔編號F02M25/08GK101846016SQ20101013531
公開日2010年9月29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3月26日
發(fā)明者稻岡洋 申請人: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