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車用燃油冷卻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車輛冷卻結構,具體涉及一種車用燃油冷卻結構。
背景技術:
汽車發(fā)動機供油系統(tǒng)直接影響到整車的動力性、經濟性和安全性,發(fā)動機對燃油 極限溫度提出要求,發(fā)動機燃油溫度不能過高?,F(xiàn)有礦用工程車的燃油系統(tǒng)中,燃油從油箱 直接輸送到發(fā)動機,發(fā)動機的回油也直接通過回油管回到油箱中。這種結構在特殊的應用 環(huán)境下,由于車輛運行頻率,造成燃油得不到有效降溫;使得燃油的溫度較高,影響發(fā)動機 的正常運行。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車用燃油冷卻結構,以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車用燃油冷卻結構,它包括與發(fā)動機燃油回油管口連 接的第一回油管,與油箱連接的第二回油管,它還包括支撐架,支撐架內設有散熱油管,散 熱油管為盤管結構,盤管結構的散熱油管上設有散熱片,支撐架上設散熱油管的進油管段 和回油管段,進油管段與第一回油管連接聯(lián)通,回油管段與第二回油管連接聯(lián)通,散熱片一 側面與車輛冷卻風扇相對。所述支撐架上設連接支架,連接支架與水箱散熱器連接,冷卻連接在發(fā)動機上或 直接連接在水箱散熱器的支架上。所述散熱油管上方設有中冷器,中冷器與水箱散熱器連接。支撐架包括左支撐架和右支撐架,散熱油管設在左支撐架和右支撐架之間。該結構在發(fā)動機回油管路上通過設置燃油冷卻器,通過風扇運轉強制對散熱油管 內的燃油進行冷卻,以實現(xiàn)燃油溫度的降低,實現(xiàn)對進入油箱的燃油溫度的控制,保證發(fā)動機 的使用性能。該結構簡單,能和現(xiàn)有車輛上的冷卻裝置連接,共用冷卻風扇,一方面節(jié)省零部 件,另一方面充分巧妙利用車輛上現(xiàn)有的空間進行布置,實現(xiàn)車用燃油冷卻裝置的布置。
圖1車用燃油冷卻結構布置示意圖。圖2水箱散熱器結構示意圖I。圖3水箱散熱器結構示意圖II。圖4中冷器及燃油冷卻結構示意圖I。圖5中冷器及燃油冷卻結構示意圖II。圖6車用燃油冷卻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解釋,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本實施例所描述的結構,凡依據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所作的車用燃油冷卻結構落入本實用新型 的保護范圍。它是與現(xiàn)有車輛上的冷卻裝置連接布置后的車用燃油冷卻結構,它布置在工程車 的車頭;如圖1所示,發(fā)動機1的燃油回油管口 2連接的第一回油管4,油箱3連接的第二 回油管5。發(fā)動機1的進油管口 16通過進油管15與油箱3連接聯(lián)通。在工程車水箱散熱 器6的前面設有中冷器7,中冷器7下面設置車用燃油冷卻裝置8。車用燃油冷卻裝置8與 第一回油管4和第二回油管5連接聯(lián)通。這種布置結構充分利用現(xiàn)有車輛上的冷卻裝置連 接,及冷卻風扇,不占用車輛的其他空間,實現(xiàn)車用燃油冷卻裝置的布置。水箱散熱器結構如圖2、3所示,它是現(xiàn)有的結構,水箱散熱器6的框架上設有與車 架連接的支架9,以及與中冷器連接支架10,與現(xiàn)有結構不同的是水箱散熱器6的框架上還 設有車用燃油冷卻裝置8連接支架11。車用燃油冷卻裝置8如圖4、5所示,它包括支撐架8. 1,支撐架8. 1由左支撐架和 右支撐架構成;左支撐架和右支撐架構成之間設有散熱油管8. 2,散熱油管8. 2為盤管結 構,即散熱油管8. 2呈“U”形回轉排列,盤管結構的散熱油管上設有散熱片8. 3,支撐架上設 散熱油管的進油管段8. 4和回油管段8. 5,進油管段8. 4與第一回油管4連接聯(lián)通,回油管 段8. 5與第二回油管5連接聯(lián)通。支撐架8. 1上設有與水箱散熱器6上的支架11連接的 支架8.6。散熱油管8. 2的上方設有中冷器7。中冷器7如圖4、5所示,它是現(xiàn)有結構,中冷器7設有與水箱散熱器6上的支架10 連接的支架13。中冷器7包括中冷器支架,冷器支架設有冷卻氣管,冷卻氣管上設有氣管散 熱片。如圖6所示,車用燃油冷卻結構包括車用燃油冷卻裝置8,車用燃油冷卻裝置8設 在中冷器7下面,車用燃油冷卻裝置8與中冷器7分別與水箱散熱器6連接,水箱散熱器6 后設有車輛冷卻風扇14。冷卻風扇14與發(fā)動機1連接(即發(fā)動機自帶的輛冷卻風扇)。中冷器的外框的寬度與支撐架的寬度相同。中冷器高度與散熱油管上的散熱片高度和不大于水箱散熱器的高度。本實用新型中巧妙將車用燃油冷卻裝置8設在中冷器7下方,同時利用車輛冷卻 風扇14,形成本實用新型的車用燃油冷卻結構。上述實施例中中冷器7和車用燃油冷卻裝置8是兩個分體式結構。也可以將中冷器7和車用燃油冷卻裝置8做成整體式結構,即中冷器結構中的散 熱片與散熱油管上的散熱片是整體結構,以及車用燃油冷卻裝置8的支撐架與中冷器結構 中的支架是整體結構。這樣形成一種能同時對增壓氣體進行冷卻和車用燃油進行冷卻的裝置。
權利要求一種車用燃油冷卻結構,它包括與發(fā)動機燃油回油管口連接的第一回油管,與油箱連接的第二回油管,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支撐架,支撐架內設有散熱油管,散熱油管為盤管結構,盤管結構的散熱油管上設有散熱片,支撐架上設散熱油管的進油管段和回油管段,進油管段與第一回油管連接聯(lián)通,回油管段與第二回油管連接聯(lián)通,散熱片一側面與車輛冷卻風扇相對。
2.如權利要求1所述車用燃油冷卻結構,其特征在于支撐架上設連接支架,連接支架 與水箱散熱器連接,冷卻風扇連接在發(fā)動機上或直接連接在水箱散熱器的支架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車用燃油冷卻結構,其特征在于散熱油管上方設有中冷器,中冷 器與水箱散熱器連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車用燃油冷卻結構,其特征在于中冷器的外框的寬度與支撐架的 寬度相同。
5.如權利要求3所述車用燃油冷卻結構,其特征在于中冷器高度與散熱油管上的散熱 片高度和不大于水箱散熱器的高度。
6.如權利要求1所述車用燃油冷卻結構,其特征在于支撐架包括左支撐架和右支撐 架,散熱油管設在左支撐架和右支撐架之間。
7.如權利要求1或3所述車用燃油冷卻結構,其特征在于中冷器結構中的散熱片與散 熱油管上的散熱片是整體結構。
8.如權利要求3或6所述車用燃油冷卻結構,其特征在于支撐架與中冷器結構中的支 架是整體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車用燃油冷卻結構,它包括與發(fā)動機燃油回油管口連接的第一回油管,與油箱連接的第二回油管,它還包括支撐架,支撐架內設有散熱油管,散熱油管為盤管結構,盤管結構的散熱油管上設有散熱片,支撐架上設散熱油管的進油管段和回油管段,進油管段與第一回油管連接聯(lián)通,回油管段與第二回油管連接聯(lián)通,支撐架一側面與車輛冷卻風扇相對。該結構簡單,能和現(xiàn)有車輛上的冷卻裝置連接,共用冷卻風扇,一方面節(jié)省零部件,另一方面充分巧妙利用車輛上現(xiàn)有的空間進行布置,實現(xiàn)車用燃油冷卻裝置的布置。
文檔編號F02M31/20GK201620978SQ20102013364
公開日2010年11月3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3月16日
發(fā)明者周晉雯, 彭潔, 李保才, 李長娥 申請人:東風汽車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