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二次空氣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二次空氣系統(tǒng),尤其涉及一種適用于車輛載具如機車的二次空氣系統(tǒng)改良。
背景技術:
隨著廢氣排放的相關環(huán)保法規(guī)漸趨嚴苛,對于機車而言,加裝二次空氣控制系統(tǒng)以減低有害物質排放量有其必要。為符合環(huán)保要求、減低空氣的污染,目前于車輛(例如機車)的引擎上皆會組設有一二次空氣裝置,此二次空氣裝置連接于引擎排氣系統(tǒng),當引擎燃燒并排出廢氣時,于廢氣排出前再導入新鮮空氣(即所謂的二次空氣),使廢氣再進行二次燃燒,故可使廢氣中會造成污染的物質再進行燃燒轉換,藉以減低空氣的污染。參考圖1、2,現(xiàn)有技術的二次空氣系統(tǒng)于不同視角下的平面圖?,F(xiàn)有技術組裝有二次進氣系統(tǒng)的引擎不同視角側視圖。圖中顯示有一引擎90與一空氣濾清器91,空氣濾清器91依序透過一進氣歧管92、一節(jié)流閥體93而連接引擎90的進氣側。此外進氣歧管92還旁通出一支路,連到一空氣噴射電磁閥(Air Injection Solenoid Valve ;AISV)94的入口側,空氣噴射電磁閥94的出口側則透過一傳輸管95連到用于防止空氣逆流的一簧片閥96,簧片閥96另與一從引擎排氣側延伸出的排氣管路97連接??諝鈬娚潆姶砰y94為一種單純開/關的閥件,與車輛的電子控制單元(圖未示)連接受控,也就是電子控制單元依據(jù)車輛上各傳感器傳回的轉速、油門開度等信息來決定開啟或關閉空氣噴射電磁閥94。當環(huán)境空氣進入空氣濾清器91被過濾之后,干凈空氣便依序流經(jīng)進氣歧管92、節(jié)流閥體93,最后進入引擎90的進氣側,達到引擎燃燒所需進氣的目的。另一方面,當電子控制單元依據(jù)各種傳感器信息而判斷應該執(zhí)行導入二次空氣以凈化排放廢氣時,便控制空氣噴射電磁閥94開啟。此時在進氣歧管92內的空氣會分流通過空氣噴射電磁閥94,并沿傳輸管95流動。同時,簧片閥96因引擎排氣側產(chǎn)生負壓而開啟,使得傳輸管95內干凈空氣流得以通過簧片閥96而進入排氣管路97,執(zhí)行凈化功能。上述現(xiàn)有設計的缺點在于,中、高速負載下空氣不易被導到排氣管路97,這是因為中、高速負載下脈波波動變小,使簧片閥96開啟時間變短。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系在提供一種二次空氣系統(tǒng),能改善中、高速負載下引擎二次空氣導入的效率。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二次空氣系統(tǒng)包括一引擎、一風扇、一風扇外罩、一控制閥、一第一傳輸管、一第二傳輸管以及一逆止閥。上述引擎連接有一排氣管路,風扇設置于引擎上,而風扇外罩將風扇罩蓋于內。上述第一傳輸管自風扇外罩對應于風扇外周的一外周部延伸出,并連接至控制閥的入口側。上述第二傳輸管自控制閥的出口側延伸出并連通至排氣管路。上述逆止閥設置于第二傳輸管與排氣管路之間,允許一空氣流從第二傳輸管單向流通至排氣管路。通過上述系統(tǒng)設計,二次空氣的導入是源自引擎風扇所強迫產(chǎn)生的空氣流,其流體壓力隨風扇轉速的提升(亦即引擎轉速)而增加。因此即使在中、高速負載下,通過逆止閥而進入排氣管路的二次空氣是持續(xù)而不間歇的,提供了較佳的進氣效率。上述風扇外罩的外周部較佳為圓弧形狀, 符合風扇裝置的外廓,而第一傳輸管較佳是沿圓弧形狀外周部的一切線方向延伸出,藉此切合風扇所引發(fā)空氣流動在外罩內流動的方向,讓流體以最直接的方式導入到第一傳輸管。上述控制閥可為一空氣噴射電磁閥??刂崎y選擇固定在風扇外罩上,以獲得最佳空間配置,但當然也可以是固定在其它適當位置,并非限定??刂崎y可透過一般常見固定手段加以定位,例如以螺栓鎖附固定在風扇外罩上。上述逆止閥可為一簧片閥,當然也是可以使用其它一般具有阻止流體回流功能的構件。逆止閥可選擇固定在引擎上或是在第二傳輸管對排氣管路連通的路徑上。
圖1為現(xiàn)有技術二次空氣系統(tǒng)平面圖;圖2為圖1的不同視角平面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二次空氣系統(tǒng)平面圖;圖4為圖3的不同視角平面圖。主要組件符號說明引擎90空氣濾清器91進氣歧管92節(jié)流閥體93空氣噴射電磁閥94 傳輸管95簧片閥96排氣管路97引擎10空氣濾清器11進氣歧管12節(jié)流閥體13控制閥14入口側141出口側142風扇15風扇外罩16外周部161軸向部162入氣口 163開口 164第一傳輸管17第二傳輸管18 逆止閥19排氣管路20螺栓21金屬框柵2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圖3與圖4,為一實施例的二次空氣系統(tǒng)不同視角的平面圖。圖中不出一機車具有一引擎10與構成引擎進氣系統(tǒng)的一空氣濾清器11、一進氣歧管12、一節(jié)流閥體13。進氣歧管12 —端連接于空氣濾清器11的出口側,另一端則連接到節(jié)流閥體13的入口側。節(jié)流閥體13的出口側連接至引擎10的進氣側。此進氣系統(tǒng)的構成與現(xiàn)有的大致相同??諝鉃V清器11可以固定在引擎、車架或其它適當?shù)能圀w位置。機車除了上述零部件,還包括有一控制閥14、一風扇15、一逆止閥19及一排氣管路20。風扇15是安裝在引擎10上,且利用一風扇外罩16將風扇15罩蓋于內。風扇外罩16類似一盒體結構,包括一外周部161以及與外周部161相連的一軸向部162,其中外周部161系對應環(huán)繞在風扇15的外周。軸向部162開設有一入氣口 163,使風扇15 —部份裸露出來。并將一金屬框柵22固定在軸向部162,且金屬框柵22于圖3的平面視角與風扇15重迭、覆蓋上述入氣口 163。當風扇15轉動時,外部空氣便通過金屬框柵22進入風扇外罩16內部。與現(xiàn)有技術不同的是,本實用新型的進氣歧管12并沒有旁通一路徑通導到簧片閥,而是以一第一傳輸管17連接在風扇外罩16與控制閥14之間。詳細而言,本實施例風扇外罩16的外周部161為圓弧形狀,而第一傳輸管17 —端連接在外周部161上一開口 164,另一端則連接在控制閥14的入口側141。控制閥14可以透過螺栓21鎖附固定在風扇外罩16上,如圖3所示,如此一來,二次空氣的傳遞路徑可以達到最短。此外,第一傳輸管17特別設置成沿圓弧形外周部161的切線方向延伸出去,這樣的配置可以獲得最佳的空氣流量。本例中,控制閥14系指一現(xiàn)有的空氣噴射電磁閥(AirInjection Solenoid Valve ;AISV),但當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它執(zhí)行一般開/關的閥件。一第二傳輸管18 —端連接在控制閥14的出口側142,另一端連通至排氣管路20。排氣管路20是引擎10排氣側將廢氣排出的實體管件,上述逆止閥19是設置在排氣管路20與第二傳輸管18之間,而逆止閥19只允許第二傳輸管18內空氣流單向通往排氣管路20。本實施例逆止閥19為一簧片閥,固定在引擎10 (特別指汽缸頭)上。本實用新型的系統(tǒng)設計不再如現(xiàn)有般是挪用進氣系統(tǒng)一部份吸入空氣流來供應給燃燒廢氣,而是利用引擎散熱風扇所鼓動的空氣流來供應。本實用新型的特色在于,即使引擎的運轉提升到中高速負載條件,由于風扇轉速與曲軸轉速正相關,因此在傳輸管中流動的空氣流正壓力變得相當大。這種情況會使空氣流得以持續(xù)地通過逆止閥19進入到排氣管路20,順利與排放廢氣作用,達到凈化的目的。由上述可知,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有一極大差異現(xiàn)有技術受導的二次空氣仰賴引擎運轉時內部壓力的變化脈動,導致中、高轉速時二次空氣的供應變得不穩(wěn)定;相對的,本實用新型是利用風扇來加壓空氣流、再供應至排氣管路,因此所導入的二次空氣流是呈現(xiàn)具有相當程度壓力,能夠持續(xù)通過逆止閥,特別越是在中、高轉速導入效果越好,完美地解決現(xiàn)有技術所遭遇的問題。雖然通過實施例描繪了本實用新型,但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知道,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實質的情況下,就可使本實用新型有許多變形和變化,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來限定。
權利要求1.一種二次空氣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引擎,連接有一排氣管路; 一風扇,設置于該引擎; 一風扇外罩,將該風扇罩蓋于內; 一控制閥; 一第一傳輸管,自該風扇外罩對應于該風扇外周的一外周部延伸出,并連接至該控制閥的入口側; 一第二傳輸管,自該控制閥的出口側延伸出并連通至該排氣管路;以及一逆止閥,設置于該第二傳輸管與該排氣管路之間,允許一空氣流從該第二傳輸管單向流通至該排氣管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空氣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風扇外罩的該外周部為圓弧形狀。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空氣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傳輸管是沿該外周部的一切線方向延伸出。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空氣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控制閥為一空氣噴射電磁閥。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空氣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控制閥固定在該風扇外罩上。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空氣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控制閥透過螺栓鎖附固定在該風扇外罩上。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空氣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逆止閥為一簧片閥。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空氣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逆止閥固定在該引擎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二次空氣系統(tǒng),包括連接于一排氣管路的引擎、設置在引擎的風扇、罩蓋住風扇的風扇外罩、自風扇外罩的外周部延伸出,并連接至一控制閥入口側的第一傳輸管以及自控制閥出口側延伸出并連通至一排氣管路的第二傳輸管,在第二傳輸管與排氣管路之間還設置一逆止閥。因此,避免了二次空氣在中高、速負載下供應不穩(wěn)定的情形,有效率地凈化引擎排放廢氣,達到環(huán)保目的。
文檔編號F01N3/22GK202866942SQ20122057837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1月6日
發(fā)明者葉偉志, 施廷衛(wèi), 王玉仁, 鄭憲隆, 蔡家昌, 池欣展 申請人:三陽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