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防止碎屑堆積在往復式空氣馬達先導閥上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一種用于往復式空氣馬達的端蓋組件,包括先導閥和端蓋體。先導閥具有閥桿。端蓋體包括用于接收空氣馬達桿的中心孔、先導閥被設置在其中使得在閥桿延伸通過端蓋體的閥孔、和延伸穿過端蓋體的空氣端口??諝舛丝诰哂杏糜诔蜷y桿引導空氣的輪廓部。
【專利說明】用于防止碎屑堆積在往復式空氣馬達先導閥上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一般地涉及往復式活塞泵,并且更具體地涉及用在用于驅動往復式活塞泵的往復式空氣馬達中的先導閥。
【背景技術】
[0002]往復式活塞泵通常包括空氣驅動馬達,該空氣驅動馬達使用的適當的換向閥和一對先導閥將壓縮空氣的穩(wěn)流轉換成空氣馬達桿的直線往復運動,如在本領域中已知的那樣??諝怦R達桿然后被用于驅動線性往復泵活塞,該活塞可以被配置為使用適當的止回閥泵在兩個方向上進行泵送。這些類型的線性往復運動的雙作用式活塞泵常用在潤滑分配系統(tǒng)中,以傳送諸如油或油脂之類的高粘度潤滑劑。
[0003]換向閥本身作往復運動,以交替地將壓縮空氣從源引導到空氣馬達內的空氣活塞的相反兩側,以產生泵活塞的往復運動。換向閥的往復運動由在轉換位置處接合空氣活塞以氣動改變換向閥的位置的兩個先導閥控制??諝饣钊c一個先導閥的接合導致來自源的壓縮空氣被引導到換向閥的相反側。例如在Tammy的美國專利N0.3,943,823中描述了這種閥組合的操作。
[0004]提供到空氣馬達的壓縮空氣可能包括小的灰塵和污物粒子,盡管努力以防止小的灰塵和污物粒子進入到空氣馬達中。長時間暴露到灰塵和污物可能降低運動部件的性能,并最終導致故障。先導閥包括閥桿,閥桿可能經受每分鐘數次致動的向上循環(huán)操作?;覊m和污物會引起閥桿和放置在它們周圍的密封件過早地磨損。對于空氣馬達的操作者來說,先導閥的更換是昂貴的和不方便的。因此,需要不斷地提高空氣馬達的運動部件的磨損壽命。
【發(fā)明內容】
[0005]本發(fā)明涉及用于往復式空氣馬達的端蓋組件。該端蓋組件包括先導閥和端蓋體。先導閥具有閥桿。端蓋體包括用于接收空氣馬達桿的中心孔、先導閥被設置在其中使得在閥桿延伸通過端蓋體的閥孔、和延伸穿過端蓋體的空氣端口??諝舛丝诰哂杏糜诔蜷y桿引導空氣的輪廓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是包括流體容器、空氣源和線性位移泵的潤滑劑分配系統(tǒng)的示意性視圖,該線性位移泵包括具有本發(fā)明的先導閥噴除系統(tǒng)的空氣馬達。
[0007]圖2是圖1的線性位移泵的透視圖,示出了連接到空氣馬達組件的泵組件。
[0008]圖3是圖2的線性位移泵的分解視圖,示出空氣馬達組件、泵組件和閥套件的連接。
[0009]圖4是圖2的線性位移泵的剖視圖,示出利用空氣馬達活塞桿和活塞固定器連接到泵活塞的空氣馬達活塞。[0010]圖5是空氣馬達組件和閥套件的另一個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示出空氣馬達組件的底蓋內的換向閥和先導閥的組件。
[0011]圖6是其中安裝本發(fā)明的噴除系統(tǒng)的底蓋和先導閥組件的一個實施例的頂視圖。
[0012]圖7是圖6的底蓋和先導閥組件的剖視圖,顯示先導閥的組件和噴除系統(tǒng)的配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圖1是包括流體容器12、空氣源14、分配器16和線性位移泵18的潤滑劑分配系統(tǒng)10的示意性視圖,該線性位移泵18具有本發(fā)明的先導閥噴除系統(tǒng)。通過空氣分配管路20將加壓空氣從空氣源14提供至潤滑劑分配系統(tǒng)10??諝夥峙涔苈?0接合到空氣源管路22中,空氣源管路22直接地連接到空氣源14。在一個實施例中,空氣源14包括壓縮機??諝庠垂苈?2可以連接到多個分配管路,用于為多個分配器提供動力??諝夥峙涔苈?0包括諸如過濾器24、閥26和空氣調節(jié)器28之類的其它部件。在空氣入口 30處將加壓空氣從空氣分配管路20供給至空氣馬達組件34。泵18被連接到接地32。加壓空氣驅動泵18內的空氣馬達組件34,空氣馬達組件34驅動泵組件36內的活塞。在驅動空氣馬達組件34之后,壓縮空氣在排氣口 38處離開泵18。
[0014]泵組件36內的活塞的操作通過流體管路40從容器12抽取諸如油或油脂之類的潤滑劑。泵18加壓潤滑油,并且將其推入被連接到分配器16的排出管路42。分配器16包括當由操作者致動時分配潤滑劑的手動操作閥。泵18以非常高的速度,通常是以每分鐘數百個循環(huán)的量級運轉,以在泵送的流體中實現所需的壓力。這樣的速度需要將壓力非常高的壓縮空氣流引入空氣馬達組件34。盡管存在過濾器24,但諸如灰塵、污物和水粒子之類的異物可以通過管路22進入空氣馬達組件34。這些污染物可能會潛在地加速在空氣馬達組件34中使用的諸如閥之類的運動部件的退化。在本發(fā)明中,噴除系統(tǒng)被設置在空氣馬達組件34內,以使用行進通過空氣馬達的壓縮空氣來清潔空氣馬達組件34的活動閥部件。
[0015]圖2是圖1的線性位移泵18的透視圖,顯示連接到空氣馬達組件34的空氣泵組件36。泵18還包括空氣入口 30、流體入口 44、流體出口 46、空氣馬達汽缸48和換向空氣閥套件50。如上所述,壓縮空氣被提供給入口 30,以驅動汽缸48內的空氣馬達。使用過的空氣在排氣口 38處從泵18中排出。換向空氣閥套件50包括換向閥,該換向閥與一對先導閥一起交替地將壓縮空氣提供到汽缸48內的空氣活塞的相反兩側的閥,如本領域已知的那樣。諸如油或油脂之類的流體在流體入口 44處被抽吸進入泵汽缸36的底部,并且在流體出口46處排出。在本發(fā)明的噴除系統(tǒng)中,從閥套件50的換向閥發(fā)送到汽缸48的壓縮空氣流在壓縮空氣進入空氣馬達缸48時被引導跨過一個先導閥的閥桿。
[0016]圖3是圖2的線性位移泵18的分解視圖,顯示空氣馬達組件34、泵組件36和閥套件50的連接??諝怦R達組件34包括汽缸48、空氣活塞52、底蓋54、出口殼體56和活塞桿58??諝怦R達組件34還包括空氣活塞密封件60、蓋密封61、緊固件62、緊固件密封件63、先導閥64A和64B、紅封(red seal)65A、出口殼體密封件65B、軸承66、U形杯密封68、蓋緊固件70、活塞桿緊固件71、以及活塞桿墊圈72。泵組件36包括汽缸73、適配器74、進氣閥殼體76、活塞固定器78、和泵活塞80。泵組件36還包括彈簧銷82、第一彈簧83、第一球84、活塞密封件85、汽缸密封件86A和86B、第二彈簧87、第二球88、和過濾器89。球84和彈簧83形成止回閥92,而球88和彈簧87形成止回閥96。閥套件50包括換向閥100和空氣歧管102。底蓋或端蓋54包括本發(fā)明的噴除系統(tǒng),以發(fā)送來自換向閥100和空氣岐管102的空氣越過汽缸48內的先導閥64B的閥桿。與圖4同時更詳細地討論圖3。
[0017]圖4是圖2的線性位移泵18的橫截面視圖,顯示使用空氣馬達活塞桿58和泵固定器78連接到泵活塞80的空氣馬達活塞52。泵18包括空氣馬達組件34、泵組件36和閥套件50,其中每一個包括參照圖3列出的部件。換向閥100包括閥板115和滑動杯116??諝怦R達活塞52使用固定器71和墊圈72連接到活塞桿58。密封件103防止空氣在活塞52和活塞桿58之間經過?;钊?2駐留在空氣馬達汽缸48內部的汽缸壁90內?;钊?2以密封件60被約束在活塞52和汽缸壁90之間的方式跨靠著汽缸壁90。閥套件50的閥歧管102和換向閥100在活塞52的任一側上流體地連接到汽缸的相對側90A和90B。出口殼體56通過多個緊固件70連接到汽缸48。底蓋54通過多個緊固件62連接到出口殼體56?;钊麠U58延伸穿過底蓋54和出口殼體56?;钊?3通過適配器74連接到出口殼體56?;钊潭ㄆ?8通過活塞汽缸73內的螺紋連接和銷82連接到活塞桿58。泵活塞80通過任何適當的機械連接,例如通過螺紋接合,連接到活塞固定器78。泵活塞位于汽缸73內。泵活塞80以密封件85被約束在活塞80和汽缸73之間的方式跨靠在活塞汽缸73上。
[0018]第一球84和第一彈簧83設置在活塞80和活塞固定器78之間。第一彈簧83偏置第一球84抵靠在活塞80中的球座上,以形成第一止回閥或出口閥92。入口閥殼體76通過任何合適的機械連接,例如通過螺紋接合,連接到活塞汽缸73。第二球88和第二彈簧87被布置在閥殼體76內并由法蘭94保持。第二彈簧87偏置第二球88抵靠在閥殼體76中的球座上,以形成第二止回閥或入口閥96。過濾器89壓配合或搭扣配合到閥殼體76中以位于球88和入口 44之間。
[0019]閥套件50包括換向閥100,換向閥100通過歧管102在活塞52的任一側上交替地提供空氣到汽缸壁90的相對側90A和90B。活塞桿58由此被驅動以在底蓋54內部的軸承66內線性地往復運動。密封件60防止空氣在活塞52周圍經過。活塞52由活塞桿58驅動以在汽缸壁90內線性地往復運動。如在本領域中已知的那樣,使用先導閥64A和64B(圖3)通過活塞52的沖擊控制閥套件50的換向閥。密封件65B在底蓋54和出口殼體56之間密封,而密封件65A圍繞活塞桿58密封。密封件65A防止來自汽缸壁90的空氣進入底蓋54,密封件65B防止空氣進入出口殼體56。軸承66有利于活塞桿58平滑移動,U形杯密封件68防止來自活塞汽缸73內部的流體進入汽缸壁90?;钊麠U58驅動活塞固定器78和泵活塞80以將流體從入口 44泵送到流體出口 46。
[0020]泵組件36是雙作用泵,與止回閥92和96 —起,使得在活塞80的上行沖程和下行沖程兩者中將流體泵出出口 46。當活塞桿58在上行沖程中向上行進(參考圖4的方位)時,活塞固定器78和泵活塞80通過與彈簧銷82的螺紋接合被向上牽引。泵活塞80的向上運動在泵汽缸73的腔73A內產生真空,這導致第二止回閥96打開,并且來自入口 44和容器12(圖1)的流體被抽吸進入汽缸73。具體來說,克服彈簧87的作用力,球88通過真空被抽吸遠離其在閥殼體76中的球座。在腔73A中產生的真空還有助于保持球84靠著其在活塞80中的球座上,這增強彈簧83的作用力。通過第一止回閥92防止汽缸73的腔室73B內已經存在的任何流體從室73B向上游行進返回到腔73A。具體而言,通過第一止回閥92的球84防止腔73B內的流體通過固定器78中的孔98 (圖3)向后行進?;钊?0推動腔73B中存在的流體進入出口殼體56,其中流體被推動通過出口 46(圖3)。在下行沖程中,活塞80推動腔73A內的流體進入活塞80內的開口 99。當來自腔73A中的流體的壓力推動球84遠離其在活塞80中的球座時,流體被推動通過第一止回閥92。在通過開口 99并且進入活塞固定器98以后,流體通過孔98 (圖3)行進進入腔73B中。同時,在腔73B內的流體被擠出出口 46 (圖3)。從而活塞80可以繼續(xù)在汽缸73內往復運動,在上行沖程和下行沖程兩者中泵送流體。
[0021]空氣馬達組件34的操作包括多個部件的往復運動,所述多個部件包括活塞52、在換向閥100中的活塞、以及先導閥46A和46B。碎屑被吸入空氣馬達汽缸48內的汽缸壁90和空氣閥套件50內的歧管102是不常見的。特別地,碎屑從歧管102通過通道108和108B。碎屑一旦進入汽缸壁90,其往往在底蓋54的頂部聚積,在那里其可以繼續(xù)被吸入和從先導閥64B排出,造成其中的密封件磨損。因此,本發(fā)明結合閥桿噴除系統(tǒng),其朝向先導閥64B的閥桿,以防止水分、碎屑、灰塵和污物積聚在先導閥64B處。
[0022]圖5是空氣馬達組件34和閥組件50的另一個實施例的局部橫截面,類似于圖2,顯示換向閥100以及在空氣馬達組件34的底蓋54內的先導閥64A和64B??諝怦R達組件34包括汽缸48、活塞52、底蓋54和活塞桿58。閥套件50包括空氣歧管102、和換向閥100,換向閥100包括換向閥活塞104。活塞104驅動杯116 (為清楚起見,已被從圖5中省去)。
[0023]加壓空氣被從加壓空氣源14(圖1)提供給活塞104的腔106A和106B。腔106A和106B流體地連接,從而形成共同的腔。根據活塞104的位置,腔106A連接到歧管102中的通道108A,而腔106B通過杯116 (其位置由圖5中的箭頭代表地顯示)連接到歧管102中的通道108B?;瑒颖?16將通道108A和108B交替地連接到空氣源14(圖1)。通道108A包括端口 110A,端口 IlOA穿透汽缸48以流體地連接到腔90A。通道108B包括端口 110B,端口 IlOB穿透底蓋5以流體連接到腔90B。分別地,通過放氣孔123A和123B將壓縮空氣從加壓空氣源14提供到活塞104的腔112A和112B。活塞52與每個先導閥64A和64B的接合空氣壓力分別地排出到相反的腔112B和112A,從而引起活塞104朝向排出腔并且遠離被激活的先導閥移動。這允許活塞腔106A和106B交替地傳送壓縮空氣到腔90A和90B?;瑒颖?16交替地連接到腔90A和90B以在排出端口 38處從空氣馬達組件34排出空氣。
[0024]先導閥64B包括閥體118和閥桿120。閥體118包括入口孔122和出口孔124。來自歧管102的加壓空氣在入口 122處被引入先導閥64A中,在至活塞104的相對側上的腔112A的途中從閥體118推動閥桿120。當活塞52擠壓閥桿120時,在腔112A中的加壓空氣通過出口孔124被釋放到大氣中。同時,放氣孔123B提供加壓空氣到活塞104的腔112B,由此導致向上(朝向先導閥64,參照圖5)推動活塞104,將腔106A連接到通道108B,并加壓腔室90B以向上(朝向先導閥64A,參照圖5)推動空氣活塞52。先導閥64A和64B以比輸送壓力通過放氣端口 123A和123B的壓力顯著更高的速率排出加壓空氣。在Roman的美國專利公開N0.2012/0060941中進一步描述了這樣的換向閥和先導閥回路的操作,該美國專利公開N0.2012/0060941被轉讓給Graco Minnesota Inc.并且通過此處引用將其并入本文。
[0025]在本發(fā)明中,端口 IlOB的輪廓(圖5中未示出)形成為引導噴出空氣越過先導閥64B。噴出空氣防止碎屑、灰塵和濕氣積聚在閥桿120上。這增加了在先導閥64B中使用的密封件的壽命。雖然相對于先導閥64B描述,因為大多數碎屑和污物聚集在底蓋54中的底部的先導閥處,本發(fā)明可應用于任一個先導閥64B或先導閥64A或兩者。[0026]圖6是本發(fā)明的噴除系統(tǒng)126安裝在其中的底蓋54和先導閥64B的組件的一個實施例的頂視圖。圖7是圖6的底蓋54和先導閥64B的剖視圖,顯示先導閥64B的裝配和噴除系統(tǒng)126的配置。先導閥64B包括閥體118、閥桿120、閥彈簧128、閥芯130、能量吸收彈簧132和閥密封件134。噴除系統(tǒng)126包括輪廓部136、導流板138和緊固件140。導流板138包括緊固件部分142、傾斜部分144和直線部分146。底蓋54包括擴孔148、桿孔150和閥孔152,閥孔152包括桿孔154。將同時討論圖6和圖7。
[0027]先導閥64B如在Roman的上述專利出版物的詳細說明和【背景技術】中所描述的那樣操作。例如,空氣馬達組件34的活塞52壓下閥桿120以移動閥芯130進入覆蓋出口孔124的位置。能量吸收彈簧128偏壓閥桿120遠離閥芯130,而彈簧128偏壓閥芯130朝向孔154。
[0028]在空氣馬達組件34的操作過程中,加壓空氣徑向地向外流動通過端口 IlOB以進入汽缸壁90(圖4)。通常情況下,在現有技術中,壓縮空氣將行進直接進入空氣馬達汽缸,而沒有直接接合先導閥。在本發(fā)明中,端口 IlOB包括噴除系統(tǒng)126以引導壓縮空氣進入與先導閥64B的直接接合。具體而言,端口 IlOB包括輪廓部136以在閥桿120處引導壓縮空氣。在所示實施例中,輪廓部136包括以一角度從端口 IlOB延伸到閥桿12的平坦表面。更具體地,輪廓部136相對于閥桿120的穿透到汽缸48中的部分的軸線成鈍角延伸。輪廓部136朝向閥桿120的基底延伸,以引導空氣靠近到閥桿120和閥桿孔154之間的相互作用的區(qū)域。輪廓部136可以包括在端口 IlOB和底蓋54的表面處的倒圓棱邊。在其它實施例中,輪廓部136可以是彎曲的、弧形的、波紋或波浪形。
[0029]噴除系統(tǒng)126還包括導流板138,導流板138推動離開端口 IlOB的壓縮空氣越過輪廓部136。導流板138和輪廓部136 —起將壓縮空氣朝向閥桿120集中或瞄準。在所示實施例中,導流板138包括在緊固件142處固定到底蓋54的金屬帶材。緊固件140延伸穿過緊固件部分142并擰入包括擴孔148的匹配孔中,從而使導流板138凹入底蓋54中。傾斜部分144在輪廓部136上延伸出以形成流動路徑,在所示的實施例中,該流動路徑朝向閥桿120會聚。直線部分146從傾斜部分144直接地延伸至閥桿120,以使與閥桿120相切的壓縮空氣具有速度梯度。
[0030]輪廓部136和導流板138之間的流動路徑不需要會聚,并且可以具有大致均勻的橫截面面積。在另一些實施例中,輪廓部136和導流板138可以形成會聚-發(fā)散噴嘴,以朝向閥桿120加速壓縮空氣。在其它實施例中,導流板138可以由金屬以外的其它材料(如塑料)構成。在其它實施例中,導流板138可以是完全平坦的或彎曲的,而不是具有所顯示的三個平坦和傾斜組件。在所示的實施例中,輪廓部136以周向部分延伸,從而跟隨外切孔150的底蓋54的圓形形狀。然而,在其它實施例中,為了便于制造,輪廓部136可以直線朝向閥桿孔154延伸,而不是具有周向部分。
[0031]在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中,輪廓部136可以被定位在活塞52的朝向先導閥64B的表面中,而不是在底蓋54中。例如,輪廓部136可以包括弧形的縮進部,使得從端口 IlOB徑向地流動的空氣流入活塞52中的輪廓部136,并且朝向先導閥64B返回180度重新定向。換言之,在活塞52中的輪廓部136引導空氣遠離端口 IlOB小的橫向距離,該橫向距離等于端口 IlOB和先導閥64B之間的距離,同時,使流動的軸線方向轉向。因此,當活塞52到達轉換位置以接合先導閥64B,當活塞52在該閥附近時,一股空氣被傳遞到該閥。[0032]本發(fā)明的噴除系統(tǒng)提供廉價的集成方法,用于預防和抑制污物、碎屑和濕氣積聚在閥桿120和底蓋54上。這可以防止污染物被拉動通過閥桿孔154并且其后磨損閥密封件134。因此,閥密封件134的磨損壽命增加,從而降低與更換閥密封件134和損失生產時間相關的成本。噴除系統(tǒng)不需要額外的組件并且被預先安裝,不要求泵18的操作者將要采取任何行動。
[0033]盡管已經參照優(yōu)選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描述,本領域技術人員將認識到,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能夠在形式和細節(jié)上做出變化。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往復式空氣馬達的端蓋組件,所述端蓋組件包括: 具有閥桿的先導閥; 端蓋體,包括: 中心孔,用于接收空氣馬達桿; 閥孔,先導閥設置在閥孔中,使得閥桿延伸通過端蓋體;和 延伸通過端蓋體的空氣端口,空氣端口具有用于朝向閥桿引導空氣的輪廓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端蓋組件,其中所述輪廓部包括在空氣端口和閥桿之間延伸的傾斜表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端蓋組件,其中所述輪廓部從空氣端口向著閥桿從端蓋體延伸的部分延伸,以與閥桿形成鈍角。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端蓋組件,其中所述輪廓部是平坦的。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端蓋組件,進一步包括: 導流板,連接到端蓋體以懸掛在空氣端口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端蓋組件,其中導流板的形狀形成為將來自空氣端口的空氣流朝向閥桿重新定向。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端蓋組件,其中導流板包括: 金屬帶材,緊固到端蓋體中的擴孔以嵌入所述輪廓部中。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端蓋組件,其中所述導流板包括: 第一部分,朝向閥桿成角度地延伸;和 第二部分,從所述第一部分平行于端蓋體延伸。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端蓋組件,其中先導閥包括: 具有內孔的閥體,閥桿從該內孔延伸出來; 與所述內孔中的閥桿相交叉的空氣通道;和 將閥桿偏壓出所述內孔的閥彈簧;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端蓋組件,其中先導閥進一步包括: 閥芯,設置在閥體內以接合閥桿;和 能量吸收彈簧,設置在閥桿和閥芯之間。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端蓋組件,還包括: 空氣馬達殼體,連接到端蓋以限定汽缸; 空氣馬達桿,通過端蓋體的中心孔延伸到汽缸中; 空氣馬達活塞,連接到汽缸中的空氣馬達桿。
12.一種往復式空氣馬達,包括: 空氣活塞; 從空氣活塞延伸的驅動桿; 限定汽缸壁的空氣馬達殼體,所述空氣馬達殼體包括: 定位在汽缸壁的相反端部處的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 中心孔,延伸通過第一端壁并且接收驅動桿; 分別延伸通過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的第一空氣通道和第二空氣通道; 分別延伸到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中的第一閥孔和第二閥孔;換向閥,用于交替地提供壓縮空氣到第一空氣通道和第二空氣通道;和 第一先導閥和第二先導閥,分別地設置在第一閥孔和第二閥孔中; 其中,第一空氣通道包括用于將空氣流引向第一先導閥的輪廓部。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往復式空氣馬達,其中空氣馬達殼體包括: 包括所述第一端壁的端蓋;和 空氣馬達汽缸,包括: 側壁,具有: 接收端蓋的第一端;和 第二端;和 連接到所述第二端的所述第二端壁。
14. 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往復式空氣馬達,其中第一先導閥包括: 設置在第一閥孔中的閥體; 從閥體延伸的閥桿;和 將閥桿偏壓出閥體的閥彈簧。
15.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往復式空氣馬達,其中第一空氣通道的所述輪廓部包括: 平坦表面,從第一空氣通道延伸到先導閥,以與第一先導閥的閥桿的延伸進入汽缸壁的部分的軸線形成鈍角。
16.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往復式空氣馬達,還包括: 導流板,連接到第一端壁以將來自所述輪廓部的空氣流集中至第一先導閥。
17.—種從在往復式空氣馬達中的閥桿上除去污染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使換向閥往復運動,以通過延伸通過活塞汽缸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將壓縮空氣交替地傳遞到空氣馬達活塞的相反兩側; 采用具有第一閥桿和第二閥桿的第一先導閥和第二先導閥激活換向閥,第一閥桿和第二閥桿分別地接合汽缸內的空氣馬達活塞的相反兩側;以及引導來自第一端口的噴出空氣越過第一閥桿。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引導來自第一端口的噴出空氣越過第一閥桿的步驟包括: 使噴出空氣越過一輪廓部,所述輪廓部將來自第一端口的空氣引向第一閥桿。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輪廓部包括: 從第一端口朝向第一閥桿延伸的平坦的傾斜表面。
20.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還包括下述步驟: 使用導流板將噴出空氣從所述輪廓部轉向閥桿。
21.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導流板包括: 在所述輪廓部上傾斜的第一部分;和 從所述第一部分垂直于第一閥桿延伸的第二部分。
22.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輪廓部包括: 空氣馬達活塞的成型表面,該成型表面接收來自第一端口的空氣并將空氣轉向第一閥桿。
【文檔編號】F01M1/02GK103492781SQ201280020372
【公開日】2014年1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4月27日
【發(fā)明者】馬克·L·鮑克, 游再興, 吳學水, 田錦 申請人:格瑞克明尼蘇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