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進氣管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進氣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中空的導管體,一周壁,進風口,出風口,過濾器。所述的導管體為中空圓柱形,其材料為熱塑性樹脂如聚丙烯(PP),聚乙烯(PE),尼龍(PS),聚酯或聚苯乙烯(PS)。進風口用于導入外部空氣,出風口形成一緊固部分,用于連接于空氣濾清器。導管進風口處設(shè)有過濾網(wǎng),負責過濾掉從進風口沖入導管體的水滴。本實用新型優(yōu)點在于結(jié)構(gòu)簡單,占用空間較小,成本低;可以有效過濾掉沖入導管進風口的水滴。
【專利說明】一種汽車進氣管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領(lǐng)域,尤其涉及一種汽車進氣管,用于將外部空氣導入與汽車發(fā)動機的空氣濾清器。
【背景技術(shù)】
[0002]在汽車發(fā)動機工作時,前進氣導管進氣口直接與外界空氣接觸,若前進氣導管進氣口直接朝向汽車前端,則在雨天等特殊環(huán)境下,總有一部分水滴沖入前進氣導管內(nèi),水滴匯集進入空氣濾清器,極易損壞濾芯。所以目前的前進氣導管設(shè)計,一般都將迎風口背向車輛前端,這樣導致發(fā)動機不能吸入從汽車前端直接進入的新鮮空氣,影響發(fā)動機的功率。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為解決上述問題的,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汽車進氣管。
[0004]一種汽車進氣管,用于將外部空氣導入內(nèi)燃機的空氣濾清器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中空的導管體,一周壁,進風口,出風口,過濾網(wǎng);進風口位于導管體的前端,出風口位于導管體的后端,過濾網(wǎng)與進風口前端固定。
[0005]所述的導管體為中空圓柱形,其材料為熱塑性樹脂。
[0006]所述的進風口用于導入外部空氣,且朝向汽車前端;出風口形成一緊固部分,用于連接空氣濾清器;緊固部分具有彈性,套在空氣濾清器的金屬進氣管上,并用不銹鋼卡箍固定。
[0007]所述的過濾網(wǎng)通過螺絲固定于進風口處,材料為不銹鋼絲,鍍鋅鐵絲、銅絲、鎳絲或鈦絲,且為單股編織。
[0008]本實用新型和已有技術(shù)相比較,其效果是積極和明顯的。本實用新型優(yōu)點在于結(jié)構(gòu)簡單,占用空間較小,成本低;可以有效過濾掉從進風口沖入前進氣導管的水滴。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10]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示意圖。
[0011]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出風口與空氣濾清器的連接示意圖。
[0012]圖4是本實用新型不銹鋼卡箍的示意圖。
[0013]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進風口與過濾網(wǎng)的連接剖面示意圖。
[0014]圖6是本實用新型過濾網(wǎng)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0016]如圖1所示,一種汽車進氣管,用于將外部空氣導入內(nèi)燃機的空氣濾清器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中空的導管(1),一周壁(2),進風口(3),出風口(4),過濾網(wǎng)(5);進風口(3)位于導管體的前端,出風口(4)位于導管體的后端,過濾網(wǎng)(5)進風口前(3)端固定。
[0017]所述的導管體為中空圓柱形,其材料為熱塑性樹脂。
[0018]如圖3所示,所述的進風口(3)用于導入外部空氣,且朝向汽車前端;出風口(4)形成一緊固部分,用于連接空氣濾清器(7);緊固部分具有彈性,套在空氣濾清器的金屬進氣管上,并用不銹鋼卡箍(8)固定。
[0019]如圖5所示,所述的過濾網(wǎng)(5)通過螺絲(6)固定于進風口(3)處,材料為不銹鋼絲,鍍鋅鐵絲、銅絲、鎳絲或鈦絲,且為單股編織。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汽車進氣管,用于將外部空氣導入內(nèi)燃機的空氣濾清器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中空的導管體,一周壁,進風口,出風口,過濾網(wǎng);進風口位于導管體的前端,出風口位于導管體的后端,過濾網(wǎng)與進風口前端固定。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進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管體為中空圓柱形,其材料為熱塑性樹脂。
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進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風口用于導入外部空氣,且朝向汽車前端;出風口形成一緊固部分,用于連接空氣濾清器;緊固部分具有彈性,套在空氣濾清器的金屬進氣管上,并用不銹鋼卡箍固定。
4.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進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過濾網(wǎng)通過螺絲固定于進風口處,材料為不銹鋼絲,鍍鋅鐵絲、銅絲、鎳絲或鈦絲,且為單股編織。
【文檔編號】F02M35/104GK204200418SQ201420293245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4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6月4日
【發(fā)明者】聶春 申請人: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