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汽車中冷器,尤其是涉及一種具有高抗壓強度的汽車中冷器。
背景技術:
中冷器是渦輪增加發(fā)動機的配套件,其作用是降低增壓器增壓后的高溫空氣溫度,以降低發(fā)動機的熱負荷,提高進氣量,增加發(fā)動機的功率。無論機械增加發(fā)動機還是渦輪增壓發(fā)動機,都需要在增壓器和進氣歧管之間安裝中冷器。中冷器散熱性能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發(fā)動機的功率,故而如何提高中冷器的散熱性能就成了當下需研究的重要課題。現(xiàn)在汽車生產商對中冷器的散熱性能都有著自己的要求指標,常規(guī)要求也要60000次,甚至要求高的主機廠要求配套中冷器的散熱性能達到10萬次以上。而中冷器的現(xiàn)狀是普遍散熱性能偏低,越來越不能滿足客戶的使用要求,中冷器散熱性能的優(yōu)良與否就成了提高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功率的瓶頸。故而這就需要去研究中冷器的結構,到底有哪些因素在影響著中冷器的散熱性能。
中冷器的結構(如圖1):中冷器是由主片2,側板4,散熱管5及散熱帶6的芯體與左右兩個氣室1,密封墊3再加上一些附件組成,散熱管5上設置紊流帶。
通過做氣-氣中冷器壓力循環(huán)試驗,發(fā)現(xiàn)試驗不達標的產品(以某型號中冷器為例)大都會是咬邊泄漏,密封墊溢出現(xiàn)象,即主片咬合齒和氣室壁脫離。得出結論:主片及氣室的壽命不達標,導致了中冷器的散熱性能不達標。
1)氣室:影響氣室強度有兩大因素:a.氣室的材質b.氣室加強筋關于氣室材質c.氣室結構,使用的材質有著良好的強度,硬度及耐壓性;關于氣室加強筋,該產品均勻的分布著加強筋,氣室結構強度較好。故而得出結論:氣室的結構設計很大程度的影響著中冷器的散熱性能。
2)主片:影響主片強度有三因素:a.主片材質b.主片料厚c.主片結構,關于主片材質及料厚,改進后對散熱性能無明顯改觀。故而得出結論:主片的結構設計很大程度的影響著中冷器的散熱性能。
中國專利CN204128402U公開了一種汽車用垂直流散熱器,該專利中水室的末端僅只有一面由主片固定,容易隨著中冷器風冷卻循環(huán)次數的增加,進氣壓力不斷的對咬合齒施加壓力,而發(fā)生變形,即主片咬合齒和氣室壁脫離,同時,中國專利CN205315104U公開了一種帶有改進型防漏水室的水冷散熱器,該專利中雖然水室的末端兩側面均由主片固定,但是內側面呈傾斜弧形,并不能提供高強度的支撐力,也容易在多次風冷卻循環(huán)后出現(xiàn)主片咬合齒和氣室壁脫離的情況。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具有高抗壓強度的汽車中冷器,具有結構穩(wěn)定、易加工、成本低、使用壽命長等優(yōu)點。
本發(fā)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
一種具有高抗壓強度的汽車中冷器,包括主片、氣室和密封墊,所述主片通過密封墊與氣室密封連接,所述氣室末端設有截面呈矩形狀的固定部,氣室末端與固定部截面的矩形一角過渡連接,所述主片末端設有包裹固定部的凹槽,所述凹槽包括卡扣頂邊、外側豎直邊、卡扣底邊和內側豎直邊,卡扣邊、外側豎直邊、卡扣底邊和內側豎直邊依次連接形成截面帶有缺角的矩形,所述內側豎直邊與主片末端過渡連接。
所述內側豎直邊的長度l1取值范圍為l2-0.6mm≤l1≤l2-0.2mm,l2為卡扣底邊的長度。
所述主片末端為水平直線段,并與內側豎直邊相垂直。
所述固定部內側邊與內側豎直邊之間間距0.15~0.22mm。
所述密封墊的截面呈橢圓形。
所述氣室的外壁上設有多個加強筋。
所述多個加強筋均布設置。
所述凹槽的厚度為1.4~1.6mm。
所述氣室采用PA66+GF30工程塑料制成的氣室。
所述主片通過五道工序制作而成,五道工序分別為:
一道成型工序,將料板沖壓形成多段截面呈波浪形的雛形主片段,每段雛形主片段的兩端呈帶斜度的階梯狀;
二道整形工序,將帶斜度的階梯狀整形成直角的階梯狀;
三道切邊工序,按所需尺寸將多段雛形主片段切邊;
四道翻邊工序,對每段雛形主片段的末端進行直角翻邊;
五道沖孔工序,在每段雛形主片段的波浪形處沖孔,形成帶主片孔的主片。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以下優(yōu)點:
1)將氣室末端設計為矩形狀,且主片末端設計成帶有缺角的矩形,即將與氣室接觸的主片面修正為直面,用于氣室的定位,且主片末端為水平直線段,并與內側豎直邊相垂直,為氣室提供較大力的支撐,當主片咬合后,氣室就會牢牢的被夾緊定位在主片凹槽內,保證汽車中冷器能夠在多次壓力循環(huán)試驗中氣室和主片穩(wěn)定固定,從而實現(xiàn)提高中冷器的使用壽命的目的。
2)對內側豎直邊的取值進行設計,l2-0.6mm≤l1≤l2-0.2mm,此取值范圍有效地保證內側豎直邊產生的支撐力大小與卡扣底板的支撐力大小相匹配,不會產生兩側較大的壓力差,能夠提供穩(wěn)定的平衡的支撐力。
3)減小氣室與主片的間隙,且固定部配合主片的內側豎直邊,氣室擁有足夠的有效支撐力,故而能在受到進氣壓力的沖擊后始終保持穩(wěn)定,極大的提高了中冷器的使用壽命。同時凹槽的厚度為1.4~1.6mm,提供就夠大的屈服力。
4)氣室采用PA66+GF30工程塑料制成的氣室,具有高強度,特殊熱穩(wěn)定,耐水解等優(yōu)點。配合加強筋結構,可以進一步加強氣室結構的剛度。
5)密封墊的截面呈橢圓形,相比矩形的密封墊,更加迎合水室末端與主片的形狀,密封墊兩面能夠承受交大的壓力,不易變形。
6)制作方便,易于推廣利用,使用改進后主片生產的中冷器散熱性能更加優(yōu)越,極大的提高了發(fā)動機的功率,降低了能耗。試件經100000次氣-氣中冷器壓力循環(huán)試驗后,經檢漏,無泄漏。
附圖說明
圖1為汽車中冷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xiàn)有主片和氣室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3為現(xiàn)有主片的咬合齒和氣室壁脫離的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汽車中冷器中主片和氣室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5為氣室的受力面積示意圖;
圖6為現(xiàn)有氣室末端受力分析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中主片的一道成型工序示意圖;
圖8為本發(fā)明中主片的二道整形工序示意圖;
圖9為本發(fā)明中主片的三道切邊工序示意圖;
圖10為本發(fā)明中主片的四道翻邊工序示意圖;
圖11為本發(fā)明中主片的五道沖孔工序示意圖。
圖中:1、氣室,2、主片,3、密封墊,4、側板,5、散熱管,6、散熱帶芯體,7、加強筋,11、固定部,21、卡扣頂邊,22、外側豎直邊,23、卡扣底邊,24、內側豎直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說明。本實施例以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為前提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對現(xiàn)有主片2和氣室1正常配合后的狀態(tài)(圖2)進行分析:
氣室1內壁(見圖5)的豎直截面呈梯形+矩形的形狀,d1=67mm,d2=215mm,d3=20mm,d4=45mm,氣室1內壁的受力面積:
S=S1+S2=215x20+(67+215)x25x1/2=7825mm2=78.25cm2
已知中冷器的進氣壓力為F進=2kgf/cm2,氣室1內壁受到的壓力:
F1=F進×S=2×78.25=156.5kgf
如圖6所示:已知10%4343/3003/10%7072t1.5主片2的屈服強度為F屈=130kgf,重力G=0.5kgf,支持力FN1=FN2=29.5kgf;
在X方向上:
F1x+FN2-F屈=F1×Sin40°+FN2-F屈=156.5×0.64+29.5-130=0.1≈0,
即FN2+F1x=F屈,氣室1在水平方向處于平衡狀態(tài);
在Y方向上:
FN1+F1y-G-F屈=FN1+F1Cos40°-G-F屈=29.5+156.5×0.77-0.5-130=18.9kgf>0,
即FN1+F1y>G+F屈,故而隨著中冷器風冷卻循環(huán)次數的增加,進氣壓力不斷的對咬合齒施加壓力,當主片2達到屈服強度時,就會發(fā)生變形,開裂,出現(xiàn)咬合泄漏的現(xiàn)象(見圖3)。
基于上述研究結果,進一步分析測量發(fā)現(xiàn)(見圖2):氣室1與主片2的間隙a1較大,達到了0.8mm,且主片2此邊無直邊,l1尺寸偏小,成型高度偏低,氣室1缺乏有效支撐力(即FN1和FN2小),故而會在受到進氣壓力的沖擊后左右晃動,這將極大的降低了中冷器的使用壽命,在壓力循環(huán)試驗時,在循環(huán)次數僅為3000次時就已經出現(xiàn)泄漏,不能滿足中冷器的功能要求,因此必須改進主片2和氣室1的結構,以提高中冷器的使用壽命,具體方案如下:
如圖4所示,一種具有高抗壓強度的汽車中冷器,包括主片2、氣室1和密封墊3,主片2通過密封墊3與氣室1密封連接,氣室1末端設有截面呈矩形狀的固定部11,氣室1末端與固定部11截面的矩形一角過渡連接,主片2末端設有包裹固定部11的凹槽,凹槽包括卡扣頂邊21、外側豎直邊22、卡扣底邊23和內側豎直邊24,卡扣邊、外側豎直邊22、卡扣底邊23和內側豎直邊24依次連接形成截面帶有缺角的矩形,內側豎直邊24與主片2末端過渡連接,主片2末端為水平直線段,并與內側豎直邊24相垂直,密封墊3的截面呈橢圓形,相比矩形的密封墊3,更加迎合水室末端與主片2的形狀,密封墊3兩面能夠承受交大的壓力,不易變形。
內側豎直邊24的長度l1取值范圍為l2-0.6mm≤l1≤l2-0.2mm,l2為卡扣底邊23的長度,此取值范圍有效地保證內側豎直邊24產生的支撐力大小與卡扣底板的支撐力大小相匹配,不會產生兩側較大的壓力差,能夠提供穩(wěn)定的平衡的支撐力。固定部11內側邊與內側豎直邊24之間間距0.15~0.22mm,即a1處距離為0.2mm,氣室1與主片2的間隙較小,且固定部11配合主片2的內側豎直邊24,氣室1擁有足夠的有效支撐力,故而能在受到進氣壓力的沖擊后始終保持穩(wěn)定,極大的提高了中冷器的使用壽命。凹槽的厚度為1.4~1.6mm,本實施例中選取1.5mm,提供就夠大的屈服力。
氣室1由PA66+GF30工程塑料制成,具有高強度,特殊熱穩(wěn)定,耐水解等優(yōu)點。氣室1的外壁上沿豎直方向間隔設有多個水平向的加強筋7,多個加強筋7均布設置。
主片2有常規(guī)的四大工序:成型,切邊,翻邊,沖孔,改進后的主片2通過五道工序制作而成,五道工序分別為:
一道成型工序,將料板沖壓形成多段截面呈波浪形的雛形主片段,每段雛形主片段的兩端呈帶斜度的階梯狀,如圖7所示;
二道整形工序,將帶斜度的階梯狀整形成直角的階梯狀,圖7的長度c=5mm,經過整形,得到長度l1=7mm,如圖8所示;
三道切邊工序,按所需尺寸將多段雛形主片段切邊,如圖9所示;
四道翻邊工序,對每段雛形主片段的末端進行直角翻邊,如圖10所示;
五道沖孔工序,在每段雛形主片段的波浪形處沖孔,形成帶主片孔的主片2,如圖11所示。
本實施例中,通過增加整形工序,將l1尺寸拉高到7mm,l2尺寸對應設計為7.4mm,l3尺寸對應設計為9.5mm,同時將與氣室1接觸的主片面(圖2箭頭A所示處)修正為直面,用于氣室1的定位,為氣室1提供較大力的支撐,這將使a1尺寸由0.8mm降低到0.2mm,極大的減小了氣室1與主片2之間的間隙,當主片2咬合后,氣室1就會牢牢的被夾緊定位在主片2凹槽內。
將改進后的主片2用于產品的試制,再次做氣-氣中冷器壓力循環(huán)試驗,試驗結果:試件經100000次試驗后,經檢漏,無泄漏。
經氣-氣中冷器壓力循環(huán)試驗論證了此發(fā)明的可靠性與正確性,使用改進后主片2生產的中冷器散熱性能更加優(yōu)越,極大的提高了發(fā)動機的功率,降低了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