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散熱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帶拉板裝置的汽車散熱器。
背景技術:
汽車在運行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能,汽車散熱器是汽車水冷發(fā)動機冷卻系統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通過冷卻液在散熱器內部循環(huán)以及外部風扇運轉形成的強制對流換熱,帶走大量的熱能,使發(fā)動機在常見的工況下都能夠進行正常工作,防止發(fā)動機的過冷或者過熱。散熱器由散熱器主體、外側板等部件構成,如圖1所示。其中散熱器主體與外側板直接使用螺栓將外側板與水室連接在一起。因為散熱器屬發(fā)動機的冷卻系統,在發(fā)動機工作時處于不斷的振動狀態(tài),再加上路況形成的振動,使散熱器承受較大的上下、左右和前后方向的振動應力和扭力,而外側板直接與上下水室連接,極易使散熱器造成損壞而漏水。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帶拉板裝置的汽車散熱器,以達到增強散熱器強度,提高抗震性的目的,從而保證散熱器的性能和使用壽命。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一種帶拉板裝置的汽車散熱器,包括設置于兩個外側板之間的散熱器主體,兩個所述外側板之間的散熱器主體的上、下兩端均設置有拉板裝置總成,兩個所述拉板裝置總成均包括兩個拉板和聯角,所述聯角包括橫板和橫板兩端垂直設置的豎板,所述聯角的縱截面呈U形,所述聯角的橫板內側固定設置有減震膠墊,其中一個拉板裝置總成的兩個拉板分別位于所述散熱器主體的上水室的前側和后側,另一個拉板裝置總成的兩個拉板分別位于所述散熱器主體的下水室的前側和后側,所述聯角設置于兩個拉板之間,并且所述聯角的兩個豎板分別連接水室前側和后側的兩個拉板,所述拉板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外側板。
進一步的,所述外側板與所述拉板之間設置有限位膠墊。
進一步的,所述聯角的豎板通過內六方沉頭螺栓與所述拉板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拉板的兩端分別通過內六方沉頭螺栓固定連接外側板。
進一步的,所述拉板裝置總成包括兩個聯角。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拉板裝置總成能有效的增加散熱器主體的抗震性,減小外側板傳導到散熱器主體上的震動,增加散熱器主體的抗震性,提高散熱器總成的強度,大大降低泄漏的發(fā)生。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傳統散熱器裝配結構;
圖2是本實用新型帶拉板裝置的汽車散熱器的裝配結構;
圖3是拉板裝置總成的主視示意圖;
圖4是拉板裝置總成的俯視示意圖;
圖5是聯角的縱截面示意圖;
圖6是減震膠墊示意圖;
圖7是限位膠墊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散熱器主體;2-外側板;3-拉板裝置總成;31-拉板;32-聯角;4-減震膠墊;5-限位膠墊。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7所示,一種帶拉板裝置的汽車散熱器,包括設置于兩個外側板2之間的散熱器主體1,兩個所述外側板2之間的散熱器主體1的上、下兩端均設置有拉板裝置總成3,兩個所述拉板裝置總成3均包括兩個拉板31和兩個聯角32,其中一個拉板裝置總成3的兩個拉板31分別位于所述散熱器主體1的上水室的前側和后側,另一個拉板裝置總成3的兩個拉板31分別位于所述散熱器主體1的下水室的前側和后側,兩個所述聯角32均包括橫板和橫板兩端垂直設置的豎板,所述聯角32的縱截面呈U形,所述聯角32的橫板內側固定設置有減震膠墊4,所述減震膠墊4的兩個凸起穿透所述橫板延伸至外側,兩個所述聯角32設置于同一個水室的前側和后側的兩個拉板31之間,并且所述聯角32的兩個豎板分別通過內六方沉頭螺栓連接同一個水室前側和后側的兩個拉板31,所述拉板31的兩端分別通過內六方沉頭螺栓固定連接外側板2。所述外側板2與所述拉板31之間設置有限位膠墊5。
本實用新型的帶拉板裝置的汽車散熱器,能有效的增加散熱器主體的抗震性,減小外側板傳導到散熱器主體上的震動,增加散熱器主體的抗震性,提高散熱器總成的強度,大大降低泄漏的發(fā)生。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