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氣裝置和進氣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發(fā)動機所使用的進氣裝置和進氣裝置的制造方法,詳細地講是涉及樹脂成形而成的進氣裝置和進氣裝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在專利文獻I中公開了一種這樣的技術:在進氣歧管中,作為由樹脂形成的一體成形品的第2組件具備形成分支通路的一部分的彎曲通路和在彎曲通路的內周側朝向第I組件側形成且構成穩(wěn)壓箱的側壁的壁部,由此,減小穩(wěn)壓箱的容積。
[0003]現有技術文獻
[0004]專利文獻
[0005]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 - 251518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_6] 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
[0007]但是,在專利文獻I的技術中,形成在彎曲通路的外周側的穩(wěn)壓箱的一部分側壁鼓起成凸狀,形成為直線狀。因此,穩(wěn)壓箱的一部分側壁的剛性較低。因而,為了提升穩(wěn)壓箱的一部分側壁的剛性,需要在穩(wěn)壓箱的一部分側壁上追加肋、或者使穩(wěn)壓箱的一部分側壁厚壁化等加強,會花費成本。此外,穩(wěn)壓箱的一部分側壁鼓起成凸狀的部分成為死區(qū)容積,可成為產生進氣的壓力損失(壓損)的部分,因此,有可能對進氣的流量、進氣相對于發(fā)動機的各氣缸的分配性能產生影響。
[0008]因此,本發(fā)明即是為了解決所述的問題點而完成的,其課題在于提供能夠以低成本實現進氣的高流量化、進氣相對于發(fā)動機的各氣缸的等分配性能的進氣裝置和進氣裝置的制造方法。
[0009]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
[0010]為了解決所述課題而完成的本發(fā)明的一個技術方案是一種進氣裝置,其具有可從進氣導入口導入進氣的穩(wěn)壓箱和連通于所述穩(wěn)壓箱且用于向發(fā)動機的多個氣缸分配所述進氣的分支通路,該進氣裝置的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分支通路的一部分的彎曲形狀的彎曲通路中沒有接合痕跡,形成在所述彎曲通路的靠所述穩(wěn)壓箱側的開口部的外周側且形成所述穩(wěn)壓箱的一部分的外周壁部形成為曲面形狀。
[0011]采用該技術方案,由于形成穩(wěn)壓箱的一部分的外周壁部形成為曲面形狀,因此,與形成為直線形狀的情況相比其剛性較高。由此,穩(wěn)壓箱的剛性上升,因此,不需要為了提升穩(wěn)壓箱的剛性而追加肋、或者進行厚壁化等加強。因而,能夠謀求降低成本。此外,能夠實現進氣的高流量化、進氣相對于發(fā)動機的各氣缸的等分配性能。
[0012]所述的技術方案優(yōu)選的是,形成在所述彎曲通路的靠所述穩(wěn)壓箱側的開口部的內周側的內周壁部自所述穩(wěn)壓箱側的端部形成為曲面形狀。
[0013]采用該技術方案,進氣等所含有的水分等難以積存在穩(wěn)壓箱內。此外,能夠減小穩(wěn)壓箱的容積。
[0014]所述的技術方案優(yōu)選的是,所述彎曲通路的靠所述穩(wěn)壓箱側的開口部和靠所述發(fā)動機側的開口部中的至少一者的曲率與形成在所述彎曲通路的靠所述穩(wěn)壓箱側的開口部的曲率和靠所述發(fā)動機側的開口部之間的中間部的曲率不同。
[0015]采用該技術方案,能夠減少進氣的壓損,進氣效率上升。
[0016]所述的技術方案優(yōu)選的是,所述彎曲通路的靠所述穩(wěn)壓箱側的開口部的曲率半徑小于所述彎曲通路的靠所述發(fā)動機側的開口部的曲率半徑和所述彎曲通路的所述中間部的曲率半徑。
[0017]采用該技術方案,進氣被引導到彎曲通路的靠穩(wěn)壓箱側的開口部的外周壁部,被向分支通路導入。因此,能夠更有效地實現進氣的高流量化、進氣相對于發(fā)動機的各氣缸的等分配性能。
[0018]所述的技術方案優(yōu)選的是,使用旋轉軸線不同的兩個旋轉芯制造所述彎曲通路。
[0019]采用該技術方案,即使彎曲通路的曲率不恒定,也能夠通過一體成形制造彎曲通路。
[0020]為了解決所述課題而完成的本發(fā)明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一種進氣裝置的制造方法,該進氣裝置具有可從進氣導入口導入進氣的穩(wěn)壓箱和連通于所述穩(wěn)壓箱且用于向發(fā)動機的多個氣缸分配所述進氣的分支通路,該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具備第I成形模具和能夠相對于所述第I成形模具相對移動的第2成形模具的主成形模具的滑動機構、能夠相對于所述第I成形模具相對旋轉的第I旋轉芯、以及旋轉軸線與所述第I旋轉芯的旋轉軸線不同的第2旋轉芯,來形成沒有接合痕跡且形成所述分支通路的一部分的彎曲形狀的彎曲通路,在形成于所述第2旋轉芯和所述第I成形模具之間、以及所述第2旋轉芯和所述第2成形模具之間的模腔內利用樹脂進行注射成形,由此,形成所述彎曲通路的一個開口部,在形成于所述第I旋轉芯和所述第I成形模具之間、以及所述第I旋轉芯和所述第2成形模具之間的模腔內利用樹脂進行注射成形,由此,形成所述彎曲通路的另一個開口部和形成在所述彎曲通路的一個開口部和另一個開口部之間的中間部,所述彎曲通路的一個開口部的曲率半徑形成為與所述彎曲通路的另一個開口部的曲率半徑和所述中間部的曲率半徑不同。
[0021]采用該技術方案,即使彎曲通路的曲率不恒定,也能夠通過一體成形制造彎曲通路。
[0022]發(fā)明的效果
[0023]采用本發(fā)明的進氣裝置和進氣裝置的制造方法,能夠以低成本實現進氣的高流量化、進氣相對于發(fā)動機的各氣缸的等分配性能。
【附圖說明】
[0024]圖1是進氣歧管的俯視圖。
[0025]圖2是進氣歧管的主視圖。
[0026]圖3是圖2所示的進氣歧管的左側視圖。
[0027]圖4是進氣歧管的分解圖。
[0028]圖5是圖2中的A — A剖視圖。
[0029]圖6是下組件的主視圖。
[0030]圖7是圖6中的B — B剖視圖。
[0031]圖8是合模工序的說明圖。
[0032]圖9是第I個軸旋轉工序的說明圖。
[0033]圖10是成形體擠出工序的說明圖。
[0034]圖11是第2個軸旋轉工序的說明圖。
[0035]圖12是成形完成工序的說明圖。
[0036]圖13是變形例的合模工序的說明圖。
[0037]圖14是變形例的第I個軸旋轉工序的說明圖。
[0038]圖15是變形例的成形體擠出工序的說明圖。
[0039]圖16是變形例的第2個軸旋轉工序的說明圖。
[0040]圖17是變形例的成形完成工序的說明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1]進氣裝置的說明
[0042]作為進氣裝置,對設置在發(fā)動機的進氣系統(tǒng)上的樹脂制的進氣歧管I進行說明。
[0043]如圖1?圖5所示,進氣歧管I由上組件10、中組件12、下組件14等構成。
[0044]如圖5所示,上組件10相對于中組件12配置于圖5的上側,構成各分支通路16的位于圖5的上側的部分的上半殼部。
[0045]中組件12相對于上組件10配置于圖5的下側,構成穩(wěn)壓箱18的上半殼部,并且構成各分支通路16的位于穩(wěn)壓箱18的圖5的上側的部分的下半殼部。
[0046]下組件14相對于中組件12配置在的圖5的下側,構成穩(wěn)壓箱18的下半殼部,并且構成各分支通路16的位于穩(wěn)壓箱18的圖5的下側的部分。上組件10、中組件12以及下組件14分別將合成樹脂作為材料,通過注射成形而形成為預定的形狀。
[0047]分支通路16連通于穩(wěn)壓箱18,自該穩(wěn)壓箱18分支而形成為彎曲形狀,形成有多個分支通路16。在此,作為一例子,分支通路16形成有3條。分支通路16中的、相對于穩(wěn)壓箱18位于圖5的下側的部分由下組件14所具有的彎曲通路20形成。此外,分支通路16中的、相對于穩(wěn)壓箱18位于圖5的上側的部分由上組件10和中組件12形成。而且,如圖5所示,穩(wěn)壓箱18形成在中組件12和下組件14之間,以被包在彎曲的分支通路16的內側的方式配置。
[0048]此外,如圖1?圖4所示,在進氣歧管I上形成有用于固定節(jié)氣裝置(未圖示)的凸緣22。在該凸緣22上形成有通向內部的穩(wěn)壓箱18的進氣導入口 24。此外,在進氣歧管I上形成有用于安裝EGR管(未圖示)的凸緣26。在該凸緣26上形成有通向內部的穩(wěn)壓箱18的EGR氣體導入口 28。
[0049]在該結構的進氣歧管I中,被未圖示的空氣濾清器過濾了的進氣(吸入空氣)通過未圖示的節(jié)氣裝置,從進氣導入口 24被導入到穩(wěn)壓箱18內。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