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氣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搭載于車輛的排氣管。
【背景技術】
[0002]作為搭載于車輛的排氣管,提案有一種凈化從內(nèi)燃機排出的廢氣(又稱為排氣)的帶催化劑排氣管(例如,參照日本特開2010-1738公報,以下記為專利文獻I (圖4))。
[0003]如專利文獻I的圖4所示,排氣管具備形成有供廢氣流通的排氣路徑的排氣管(exhaust pipe)、配置于排氣管內(nèi)部的還原催化劑、以及按照沿排氣管的軸方向包圍排氣管的方式延伸的路徑形成部件。也就是說,排氣管為雙重管結構。
[0004]在專利文獻I中,雖然公開了在排氣管的內(nèi)部配置有還原催化劑,但未曾公開如何將還原催化劑安裝到排氣管的詳情。例如,沒有公開還原催化劑與排氣管之間的接合關系的詳情。另外,也沒有公開配置于排氣管與路徑形成部件(以下,稱“蓋體部件”。)之間的還原催化劑的位置的詳情。
[0005]通常,為了將還原催化劑固定在排氣管上而實施焊接。焊接焊道具有高度。為了確保收容焊接焊道的空間,需要增大蓋體部件的外徑。隨著蓋體部件的外徑增大,排氣管的外徑也會增大。
[0006]期望的是,在催化劑的外側被蓋體部件覆蓋的帶催化劑排氣管中,能夠將排氣管的外徑抑制得小的技術。
【發(fā)明內(nèi)容】
[0007]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縮小催化劑的外側由蓋體部件覆蓋的排氣管的外徑。
[0008]本發(fā)明第一方面的排氣管是一種連接至車輛所搭載的內(nèi)燃機的排氣口的排氣管,該排氣管具有:
[0009]催化劑外筒,所述催化劑外筒具有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在內(nèi)部具有催化劑;
[0010]上游管部,所述上游管部配置于所述催化劑的上游側;
[0011]下游管部,所述下游管部配置于所述催化劑的下游側;和
[0012]蓋體部件,所述蓋體部件覆蓋所述催化劑外筒的外側,與所述催化劑外筒的第一端部通過焊接而固定在一起,
[0013]所述上游管部以及所述下游管部的任一方與所述催化劑外筒的第一端部通過焊接而固定在一起。
[0014]本發(fā)明第二方面的排氣管為在本發(fā)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排氣管中優(yōu)選,所述蓋體部件具有:上端部,所述上端部在第一焊接部與所述上游管部焊接;和下端部,所述下端部在第二焊接部與所述下游管部焊接。
[0015]本發(fā)明第三方面的排氣管為在本發(fā)明第二方面所述的排氣管中優(yōu)選,所述催化劑外筒的第一端部,在所述第二焊接部與所述下游管部以及所述蓋體部件的下端部焊接,所述催化劑與所述第二焊接部的距離小于所述催化劑與所述第一焊接部的距離。
[0016]本發(fā)明第四方面的排氣管為在本發(fā)明第二方面所述的排氣管中優(yōu)選,所述催化劑外筒的第二端部,在所述第一焊接部與所述上游管部以及所述蓋體部件的上端部焊接,所述催化劑與所述第一焊接部的距離大于所述催化劑與所述第二焊接部的距離。
[0017]本發(fā)明第五方面的排氣管為在本發(fā)明第一方面到第三方面的任一個所述的排氣管中優(yōu)選,所述下游管部、所述蓋體部件以及所述催化劑外筒被一次性焊接。
[0018]本發(fā)明第六方面的排氣管為在本發(fā)明第一方面到第五方面的任一個所述的排氣管中優(yōu)選,所述上游管部以及所述下游管部為單管,所述上游管部、所述下游管部以及所述催化劑外筒彼此外徑大致相同。
[0019]本發(fā)明第七方面的排氣管為在本發(fā)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排氣管中優(yōu)選,所述上游管部具有內(nèi)側管以及外側管,所述下游管部具有內(nèi)側管以及外側管,所述上游管部的外側管的外徑與所述下游管部的外側管的外徑大致相同。
[0020]本發(fā)明第八方面的排氣管為在本發(fā)明第七方面所述的排氣管中優(yōu)選,所述上游管部的外側管或者所述下游管部的外側管的任一方,在端部具有縮小部,所述上游管部的外側管或者所述下游管部的外側管的另一方,在端部具有在所述上游管部或者所述下游管部的軸方向延伸的延出部,所述縮小部具有以從內(nèi)側支撐所述催化劑外筒的端部的方式連接的連接部,所述縮小部與所述蓋體部件,在所述連接部通過焊接進行固定。
[0021]發(fā)明效果
[0022]根據(jù)本發(fā)明,能夠縮小催化劑的外側由蓋體部件覆蓋的排氣裝置的外徑。
【附圖說明】
[0023]圖1為實施方式的摩托車的右視圖。
[0024]圖2為實施方式的排氣裝置的右視圖。
[0025]圖3為圖2的3 — 3線截面圖。
[0026]圖4為說明在圖3中將催化劑載體以及蓋體部件焊接于下游管部的圖。
[0027]圖5為說明在圖3中將上游管部焊接于催化劑載體以及蓋體部件的圖。
[0028]圖6為說明實施例以及比較例的排氣管的焊接結構的圖。
[0029]圖7為圖2的7 — 7線截面圖。
[0030]圖8為說明在圖7中將上游側排氣管焊接于下游側排氣管的圖。
[0031]圖9為圖2的9 一 9線截面圖。
[0032]圖10為圖2的10部分(部位)的放大圖。
[0033]圖11為圖2的11 一 11線截面圖。
[0034]圖12為第二實施例的排氣管的截面圖。
[0035]圖13為第三實施例的排氣管的截面圖。
[0036]符號說明
[0037]17內(nèi)燃機
[0038]41 排氣口
[0039]52排氣路徑
[0040]53催化劑
[0041]54催化劑外筒
[0042]55上游管部
[0043]56下游管部
[0044]57蓋體部件
[0045]65第一焊接部
[0046]66第二焊接部
[0047]77縮小部
[0048]80延出部
[0049]83連接部
[0050]171內(nèi)側管
[0051]172外側管
[0052]271內(nèi)側管
[0053]272外側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54]以下,詳細說明實施方式。在圖中以及實施例中,“上”、“下”、“前”、“后”、“左”、“右”
各自表示從搭乘在摩托車上的駕駛員觀察的方向。
[0055](實施例1)
[0056]首先,基于【附圖說明】實施例1。
[0057]如圖1所示,摩托車10具有車體框架11、前輪操舵部(前輪操控部)15、內(nèi)燃機17、后輪懸架部16、燃料箱18以及座椅19。前輪操舵部15配置于車體框架11的前部。另外,前輪操舵部15以能夠操縱前輪13的方式支撐前輪13。內(nèi)燃機17為處于前輪操舵部15的后方懸架于車體框架11的驅動源。后輪懸架部16處于內(nèi)燃機17的后方,以能夠搖動的方式將后輪14支撐于車體框架11。燃料箱18以及座椅19處于前輪操舵部15的后方、沿著車體框架11的前后而進行安裝。摩托車10為乘客跨在座椅19上而乘坐的跨騎型車輛。
[0058]車體框架11具有頭管21、主框架23、下框架24、座椅導軌26以及支承框架28。頭管21以能夠自由操縱的方式支撐前輪操舵部15。主框架23從頭管21向車輛后方斜下方傾斜地延伸。并且,主框架23邊形成向下方彎曲的下方彎曲部22邊向下方延伸。主框架23支撐內(nèi)燃機17以及燃料箱18。下框架24在車寬方向中心從頭管21向車輛后方斜下方延伸。座椅導軌26從主框架23的下方彎曲部22向車輛后方延伸。進而,座椅導軌26邊形成向上方彎曲的上方彎曲部27邊向車輛后方延伸。座椅導軌26支撐座椅19。支承框架28配置在座椅導軌26的上方彎曲部27與主框架23之間。
[0059]前輪操舵部15具有操縱把手31、前叉32以及前輪13。前叉32從操縱把手31起以規(guī)定的后傾角向下方延伸。前輪13旋轉自如地支撐于前叉32的下端。
[0060]后輪懸架部16具有擺動臂33、后輪14以及后緩沖器(rear cush1n) 34。擺動臂33從主框架23的下部向車輛后方延伸。后輪14旋轉自如地支撐于擺動臂33的后端。后緩沖器34配置于擺動臂33與座椅導軌26之間。
[0061]內(nèi)燃機17具有曲軸箱37、氣缸部38、吸氣裝置39以及排氣裝置40。氣缸部38從曲軸箱37的上面稍前傾地向上方延伸。吸氣裝置39連結至在氣缸部38的后壁38b所形成的吸氣口 42 (參照圖2)。排氣裝置40連結至在氣缸部38的前壁38a所形成的排氣口41(參照圖2)。曲軸箱37的前部安裝于在下框架24的下部所配置的前部吊架43。曲軸箱37的后部安裝于在主框架23的下部所配置的后部吊架44。據(jù)此,曲軸箱37懸架于車體框架11。在下框架24安裝有保護內(nèi)燃機17的保護框架45。
[0062]接著,詳細說明排氣裝置。
[0063]搭載于摩托車10的排氣裝置40具有排氣管47、催化劑單元48以及消音器49。排氣管47從氣缸部38的前壁38a向前方延伸后,向下方彎曲并沿著曲軸箱37向斜下方延伸。進而,排氣管47沿著曲軸箱37的下端向后方延伸。催化劑單元48配置于排氣管47的中途,位于曲軸箱37的前方。消音器49插入并連接至排氣管47的后端部。消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