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發(fā)動機的排氣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0693692閱讀:347來源:國知局
發(fā)動機的排氣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發(fā)動機的排氣裝置具有:排氣通路,其使從發(fā)動機排出的排氣流過;整流器,其具有對排氣通路內的排氣的流向進行整流的整流部;以及廢熱回收器,其設置于比整流器靠下游側的排氣通路,并且具有回收排氣的熱量的廢熱回收部、以及經由冷卻流體從外周側對廢熱回收部進行冷卻的冷卻部。排氣通路具有:第1縮徑部,其從整流器朝向廢熱回收器而逐漸地縮徑;以及第2縮徑部,其從廢熱回收器朝向下游而逐漸地縮徑。
【專利說明】
發(fā)動機的排氣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發(fā)動機的排氣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JP2011-169514A公開了一種排氣裝置,其具有使從發(fā)動機排出的排氣流過的排氣通路、設置于排氣通路的催化劑、以及在比催化劑靠下游的排氣通路設置的排氣回收器。由這種排氣裝置所具有的廢熱回收器回收后的熱量被用于發(fā)動機的暖機、制熱等。

【發(fā)明內容】

[0003]在上述的發(fā)動機的排氣裝置中,廢熱回收器的上游側的排氣通路構成為朝向該廢熱回收器而擴徑。在這樣的結構中,經過催化劑后的排氣不是均勻地流入至廢熱回收器,而是偏向廢熱回收器的中央部分而流入。其結果,不能有效利用廢熱回收器的整體,存在通過該廢熱回收器而實現(xiàn)的廢熱的回收效率降低這樣的課題。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鑒于上述的問題而提出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提高通過廢熱回收器而實現(xiàn)的廢熱回收效率的發(fā)動機的排氣裝置。
[0005]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式,發(fā)動機的排氣裝置具有:排氣通路,其使從發(fā)動機排出的排氣流過;整流器,其具有對排氣通路內的排氣的流向進行整流的整流部;以及廢熱回收器,其設置于比整流器靠下游側的排氣通路,并且具有回收排氣的熱量的廢熱回收部、以及經由冷卻流體從外周側對廢熱回收部進行冷卻的冷卻部。排氣通路具有:第I縮徑部,其從整流器朝向廢熱回收器而逐漸地縮徑;以及第2縮徑部,其從廢熱回收器朝向下游而逐漸地縮徑。
【附圖說明】
[0006]圖1是具有第I實施方式涉及的排氣裝置的發(fā)動機的概略結構圖。
[0007]圖2是地板下催化轉化器的排氣凈化部的主視圖。
[0008]圖3是廢熱回收器的斜視圖。
[0009]圖4是圖3的廢熱回收器的IV-1V剖視圖。
[0010]圖5是廢熱回收器附近的排氣裝置的剖視圖。
[0011 ]圖6是表示第2實施方式涉及的發(fā)動機的排氣裝置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013](第!實施方式)
[0014]圖1是具有第I實施方式涉及的排氣裝置60的發(fā)動機I的概略結構圖。
[0015]圖1所示的發(fā)動機I為例如搭載于車輛的直列4缸內燃機。發(fā)動機I具有氣缸體10和在氣缸體10的上部固定的氣缸蓋20。
[0016]氣缸體10由氣缸部1A和在該氣缸部1A的下部形成的曲軸箱1B構成。
[0017]在氣缸部1A形成4個氣缸11。在氣缸11內,活塞12設置為自由滑動?;钊?2受到混合氣體燃燒時的燃燒壓力,沿氣缸11進行往復運動。
[0018]曲軸箱1B將I根曲軸13支撐為自由旋轉。在各活塞12連結連桿14。這些連桿14的下端與曲軸13連結?;钊?2的往復運動經由連桿14及曲軸13而轉換為旋轉運動。
[0019]氣缸蓋20安裝于氣缸體10的上表面。由氣缸蓋20的下表面、氣缸11的側面以及活塞12的頂面形成燃燒室15。
[0020]另外,在氣缸蓋20形成有與燃燒室15連通的進氣口30及排氣口 40。對于I個燃燒室15,設置2個進氣口 30和2個排氣口 40。
[0021 ]在進氣口 30設置進氣閥31。進氣閥31由可變氣門機構32的擺動凸輪驅動,與活塞12的上下移動相對應地將進氣口 30進行開閉??勺儦忾T機構32構成為,能夠改變進氣閥31的升程量或動作角等氣門特性。另外,在排氣口 40設置排氣閥41。排氣閥41由可變氣門機構42的擺動凸輪驅動,與活塞12的上下移動相對應地將排氣口 40進行開閉??勺儦忾T機構42構成為,能夠改變排氣閥41的升程量或動作角等氣門特性。
[0022]在進氣口30與排氣口 40之間的氣缸蓋20設置火花塞27?;鸹ㄈ?7在發(fā)動機I的每個燃燒室15中設置I個。該火花塞27在規(guī)定的定時對燃燒室15內的混合氣體進行點火。
[0023]在氣缸體10的氣缸部1A及氣缸蓋20設置有水套16、22。水套16、22成為用于對氣缸11及燃燒室15的周圍進行冷卻的冷卻水(冷卻流體)循環(huán)的通路。
[0024]發(fā)動機I還具有進氣裝置50和排氣裝置60,該進氣裝置50將進氣(新氣)引導至該發(fā)動機I,該排氣裝置60將來自該發(fā)動機I的排氣引導向外部。
[0025]進氣裝置50具有進氣管21、進氣歧管22、空氣濾清器23、空氣流量計24、電子控制式的節(jié)氣閥25、以及燃料噴射閥26。
[0026]進氣管21是使進氣流過的通路。進氣歧管22將進氣管21和進氣口30連通。進氣歧管22將進氣分配至發(fā)動機I的各氣缸。這些進氣管21及進氣歧管22作為將進氣引導至發(fā)動機I的進氣通路而起作用。
[0027]在進氣管21的上游端設置空氣濾清器23??諝鉃V清器23去除從外部引入的進氣中的塵垢、塵埃等異物。
[0028]在比空氣濾清器23靠下游的進氣管21設置空氣流量計24??諝饬髁坑?4檢測在進氣管21內流動的進氣量,對控制器80輸出檢測信號。
[0029]在比空氣流量計24靠下游的進氣管21設置節(jié)氣閥25。節(jié)氣閥25通過使進氣管21的通路剖面積連續(xù)地或階段性地進行變化,從而調整導入至各燃燒室15的進氣量。節(jié)氣閥25由節(jié)氣閥致動器25A驅動而進行開閉。節(jié)氣閥25的開度由節(jié)氣閥傳感器25B進行檢測。
[0030]在進氣歧管22針對發(fā)動機I的每個氣缸而設置燃料噴射閥26。即,在進氣歧管22的各支管,各設置一個燃料噴射閥26。燃料噴射閥26在規(guī)定的定時,將與發(fā)動機的運轉狀態(tài)對應的量的燃料噴射至進氣歧管22內。供給至燃料噴射閥26的燃料儲存于未圖示的燃料箱。
[0031]發(fā)動機I的排氣裝置60是將來自該發(fā)動機I的排氣凈化而向外部導出的裝置。排氣裝置60具有排氣管61、排氣歧管62、歧管催化轉化器63、地板下催化轉化器64、廢熱回收器70 ο
[0032]排氣歧管62的上游端與氣缸蓋20連接,排氣歧管62的下游端與排氣管61連接。排氣歧管62匯集來自各排氣口 40的排氣并向排氣管61引導。這些排氣歧管62及排氣管61作為將來自發(fā)動機I的排氣向外部進行引導的排氣通路而起作用。
[0033]在排氣歧管62的匯流管62A設置歧管催化轉化器63。歧管催化轉化器63具有凈化排氣的排氣凈化部63A。排氣凈化部63A構成為格子狀的載體、即具有排氣能夠通過的多個通孔的圓筒狀部件。排氣凈化部63A也可以構成為通孔的剖面形狀呈六邊形即蜂巢構造體。此外,排氣凈化部63A的通孔的剖面形狀不限于四邊形或六邊形,也可以為圓形或三角形等其他形狀。
[0034]在排氣凈化部63A的表面承載有對排氣進行凈化的三元催化劑。排氣凈化部63A利用三元催化劑而凈化在從通孔通過的排氣所包含的碳氫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排氣凈化部63A的通孔具有將排氣的流向整流為固定方向(通路延伸方向)的功能。這樣,歧管催化轉化器63構成為具有將排氣的流向進行匯整的排氣凈化部63A(整流部)的整流器。
[0035]比排氣凈化部63A靠上游側的匯流管62A形成為朝向該排氣凈化部63A而擴徑的擴徑部62B。比排氣凈化部63A靠下游側的匯流管62A形成為從該排氣凈化部63A朝向下游而縮徑的縮徑部62C。通過這樣構成匯流管62A,從而即使在匯流管62A內配置排氣凈化部63A,也可抑制排氣阻力的增加。
[0036]在排氣歧管62的匯流管62A的下游端連接排氣管61。排氣管61是將從排氣歧管62通過后的排氣向外部進行引導的通路。在排氣管61從上游側起依次配置地板下催化轉化器64和廢熱回收器70。
[0037]地板下催化轉化器64具有凈化排氣的排氣凈化部64A。排氣凈化部64A構成為如圖2所示的格子狀的載體、即具有排氣能夠通過的多個通孔64B的圓筒狀部件。排氣凈化部64A也可以構成為通孔64B的剖面形狀呈六邊形即蜂巢構造體。此外,通孔64B的剖面形狀不限于四邊形或六邊形,也可以為圓形或三角形等其他形狀。
[0038]在排氣凈化部64A的表面承載有對排氣進行凈化的三元催化劑。排氣凈化部64A利用三元催化劑而凈化在從通孔64B通過的排氣所包含的碳氫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排氣凈化部64A的通孔64B具有將排氣的流向整流為固定方向(通路延伸方向)的功能。這樣,地板下催化轉化器64構成為具有將排氣的流向進行整流的排氣凈化部64A(整流部)的整流器。
[0039]如圖1所示,廢熱回收器70與地板下催化轉化器64的下游側相鄰而設置。廢熱回收器70是對從地板下催化轉化器64的排氣凈化部64A通過后的排氣的熱量進行回收的裝置。由廢熱回收器70回收后的熱量被用于發(fā)動機I的暖機、制熱等。
[0040]從發(fā)動機I排出至排氣裝置60的排氣由歧管催化轉化器63及地板下催化轉化器64進行凈化,在由廢熱回收器70回收熱量之后,通過排氣管61而被引導向外部。
[0041]上述的發(fā)動機I由控制器80進行控制。控制器80由具有中央運算裝置(CPU)、只讀存儲器(ROM)、隨機存取存儲器(RAM)、以及輸入輸出接口(I/O接口)的微型計算機構成。
[0042]在控制器80除了被輸入來自空氣流量計24、節(jié)氣閥傳感器25B的檢測信號之外,還被輸入來自溫度傳感器81、發(fā)動機轉速傳感器82、加速器踏板傳感器83等檢測發(fā)動機的運轉狀態(tài)的各種傳感器的檢測信號。溫度傳感器81檢測在水套16流動的冷卻水的溫度。發(fā)動機轉速傳感器82基于曲軸角而檢測發(fā)動機轉速。加速器踏板傳感器83檢測加速器踏板的踏入量。
[0043]控制器80基于檢測出的發(fā)動機I的運轉狀態(tài),將節(jié)氣閥開度、燃料噴射量、點火定時等控制為最優(yōu)。
[0044]下面,參照圖3及圖4,對廢熱回收器70的結構進行說明。圖3是廢熱回收器70的斜視圖,圖4是圖3的廢熱回收器70的IV-1V剖視圖。
[0045]如圖3及圖4所示,廢熱回收器70具有回收排氣的熱量的廢熱回收部71和經由冷卻水而冷卻廢熱回收部71的冷卻部72。
[0046]冷卻部72為圓筒部件,在冷卻部72的內部配置有廢熱回收部71。冷卻部72的內徑形成得比廢熱回收部71的外徑稍大,廢熱回收部71嵌入在冷卻部72的內周面。
[0047]廢熱回收部71由導熱率比形成排氣管61、排氣歧管62的材料的導熱率高的材料、例如碳化硅(SiC)形成。廢熱回收部71是具有排氣能夠通過的多個通孔71A的格子狀的圓筒部件。通孔71A沿軸向從廢熱回收部71的一個端面貫通至另一個端面。廢熱回收部71也可以構成為通孔71A的剖面形狀呈六邊形即蜂巢構造體。此外,通孔71A的剖面形狀不限于四邊形或六邊形,也可以為圓形或三角形等其他形狀。
[0048]廢熱回收部71利用從通孔71A通過的排氣而進行加熱。從廢熱回收部71通過后的排氣的溫度變得比通過前的排氣的溫度低。
[0049]冷卻部72以收容有廢熱回收部71的狀態(tài)設置于排氣管61。冷卻部72的內部構成為使排氣流過的排氣通路的一部分。
[0050]冷卻部72具有環(huán)狀流路72A、導入口 72B以及排出口 72C,該環(huán)狀流路72A沿廢熱回收部71的外周而形成,該導入口 72B將冷卻水導入至環(huán)狀流路72A,該排出口 72C從環(huán)狀流路72A排出冷卻水。導入口 72B和排出口 72C沿廢熱回收部71的周向錯開180度而配置。
[0051]在廢熱回收器70的環(huán)狀流路72A,利用發(fā)動機I的水栗(不圖示)而壓送的冷卻水通過導入口 72B而流入。冷卻水在環(huán)狀流路72A內流動,從外周側對廢熱回收部71進行冷卻。在環(huán)狀流路72A通過的冷卻水由于廢熱回收部71而升溫,從排出口 72C通過而從廢熱回收器70排出。排出后的冷卻水供給至氣缸體10及氣缸蓋20的水套16、22、未圖示的制熱裝置,用于發(fā)動機I的暖機、車室內的制熱。
[0052]下面,參照圖5,對廢熱回收器70附近的排氣通路的構造進行說明。圖5是廢熱回收器70附近的排氣裝置60的剖視圖。
[0053]如圖5所示,廢熱回收器70及地板下催化轉化器64設置于排氣管61,該排氣管61構成排氣通路的一部分。廢熱回收器70的廢熱回收部71、以及地板下催化轉化器64的排氣凈化部64A為圓筒狀部件,分別配置于同軸上。
[0054]排氣管61具有:擴徑部61A,其形成于地板下催化轉化器64的排氣凈化部64A的上游側;第I縮徑部61B,其形成于地板下催化轉化器64與廢熱回收器70之間;以及第2縮徑部61C,其形成于廢熱回收器70的下游側。
[0055]排氣管61的擴徑部61A為錐形狀,構成為通路直徑從上游側朝向排氣凈化部64A而通路直徑逐漸地擴大。
[0056]排氣管61的第I縮徑部61B是將地板下催化轉化器64與廢熱回收器70連結的連結通路(連結部)。第I縮徑部61B為錐形狀,構成為通路直徑從地板下催化轉化器64朝向廢熱回收器70而通路直徑逐漸地縮小。此外,擴徑部61A與第I縮徑部61B之間的排氣管61形成為通路直徑固定的平坦路徑,在該平坦路徑上設置有排氣凈化部64A。
[0057]排氣管61的第2縮徑部61C是與廢熱回收器70的排氣出口連接的連接通路(連接部)。第2縮徑部61C為錐形狀,構成為通路直徑從廢熱回收器70朝向下游而逐漸地縮小。
[0058]廢熱回收器70配置于第I縮徑部61B與第2縮徑部61C之間。廢熱回收器70的廢熱回收部71的外徑構成為,比排氣凈化部64A的外徑小,且比第2縮徑部61C的下游側的排氣管61的內徑大。此外,比第2縮徑部61C靠下游側的排氣管61的內徑和比擴徑部61A靠上游側的排氣管61的內徑構成得相同。另外,排氣凈化部64A的外徑構成為大于比擴徑部61A靠上游側的排氣管61的內徑。
[0059]如圖5的箭頭所示,流入至排氣凈化部64A之前的排氣的流向為比較不規(guī)則的流向。在地板下催化轉化器64的上游側流動的排氣從擴徑部61A通過而擴散,被導入至地板下催化轉化器64。引導至地板下催化轉化器64的排氣從排氣凈化部64A的通孔64B通過而被整流,成為沿通路延伸方向的直線的流向。
[0060]從排氣凈化部64A通過后的排氣從第I縮徑部61B通過而被引導至廢熱回收器70。從而,利用排氣凈化部64A整流后的排氣比較均勻地流入至廢熱回收器70的廢熱回收部71。但是,從存在于靠近排氣凈化部64A外周的通孔64B流出的排氣沿第I縮徑部61B而匯集,因此流入至廢熱回收部71的外周部分的排氣的量比中央部分多。這樣,通過增加流入至廢熱回收部71的外周部分的排氣的量,從而廢熱回收部71的外周部分變得容易被加熱。其結果,能夠進一步提高廢熱回收部71的外周部分的溫度。
[0061]廢熱回收器70的冷卻部72是從廢熱回收部71的外周側奪取熱量的構造。因此,通過如上所述地提高廢熱回收部71的外周部分的溫度,能夠利用冷卻部72有效地回收廢熱回收部71的熱量。
[0062]從廢熱回收器70通過后的排氣從第2縮徑部61C通過而集中至靠近排氣管61中央,從排氣管61通過而向外部排出。
[0063]根據上述的第I實施方式涉及的發(fā)動機I的排氣裝置60,能夠取得以下的效果。
[0064]在發(fā)動機I的排氣裝置60中,構成排氣通路的排氣管61具有:第I縮徑部61B,其在地板下催化轉化器64與廢熱回收器70之間朝向下游而逐漸地縮徑;以及第2縮徑部61C,其從廢熱回收器70朝向下游而逐漸地縮徑。由于在從地板下催化轉化器64的排氣凈化部64A通過時所整流的排氣被引導至廢熱回收器70的廢熱回收部71,因此排氣變得容易流入至廢熱回收部71。由于從存在于靠近排氣凈化部64A外周的通孔64B流出的排氣沿第I縮徑部61B而匯集,因此廢熱回收部71的外周部分的溫度被進一步提高。由于廢熱回收器70是從廢熱回收部71的外周奪取熱量的構造,因此通過使廢熱回收部71的外周部分的溫度升高,能夠提高廢熱回收效率。另外,由于使地板下催化轉化器64的排氣凈化部64A作為整流部而起作用,因此無需另外設置具有整流部的整流器,能夠使排氣裝置60的結構簡單化。
[0065]排氣管61還具有擴徑部61A,該擴徑部61A從上游側朝向地板下催化轉化器64而逐漸地擴徑。將排氣的流向進行匯整的地板下催化轉化器64的排氣凈化部64A在擴徑部61A與第I縮徑部61B之間設置于通路內徑大的部分。因此,能夠配置外徑大的排氣凈化部64A,能夠提高排氣凈化部64A處的整流效果。
[0066]地板下催化轉化器64的排氣凈化部64A形成為具有多個通孔64B的筒部件,廢熱回收器70的廢熱回收部71也形成為具有多個通孔71A的筒部件。另外,廢熱回收部71的外徑構成為,小于排氣凈化部64A的外徑,大于比第2縮徑部61C靠下游側的排氣管61的內徑。通過這樣的結構,能夠對廢熱回收部71的入口面整體比較均勻地供給排氣。其結果,能夠提高通過廢熱回收器70而實現(xiàn)的廢熱回收效率。
[0067]此外,在發(fā)動機I的排氣裝置60中,地板下催化轉化器64的排氣凈化部64A優(yōu)選構成為通孔64B的剖面形狀呈六邊形即蜂巢構造體。通過這樣構成,能夠在排氣凈化部64A密集地配置通孔64B,提升整流功能。由此,能夠將更均勻的排氣供給至廢熱回收器70。
[0068]另外,優(yōu)選廢熱回收器70的廢熱回收部71也構成為通孔71A的剖面形狀呈六邊形即蜂巢構造體。通過這樣構成,能夠在廢熱回收部71密集地配置通孔71A,廢熱回收功能提升。由此,能夠進一步提高廢熱回收器70處的廢熱回收效率。
[0069]并且,優(yōu)選構成為,排氣凈化部64A的通孔64B的開口面積(通路直徑)比廢熱回收部71的通孔71A小,通孔64B的數(shù)量比通孔71A多。通過這樣使排氣凈化部64A的孔比廢熱回收部71的孔細,能夠提高排氣凈化部64A的整流效果。由此,從排氣凈化部64A通過后的排氣容易流入至廢熱回收部71,能夠提高通過廢熱回收器70而實現(xiàn)的廢熱回收效率。
[0070](第2實施方式)
[0071]參照圖6,對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方式涉及的發(fā)動機I的排氣裝置60進行說明。
[0072]第2實施方式涉及的發(fā)動機I的排氣裝置60在廢熱回收器70設置于緊鄰歧管催化轉化器63的后方這點與第I實施方式的排氣裝置不同。此外,下面對實現(xiàn)與第I實施方式相同功能的結構等使用相同的標號,適當?shù)厥÷灾貜偷恼f明。
[0073]如圖6所示,在排氣歧管62的下游端連接有排氣管61,在該排氣管61設置有歧管催化轉化器63。本實施方式涉及的歧管催化轉化器63的結構與第I實施方式涉及的歧管催化轉化器63相同。設置歧管催化轉化器63的部分的排氣管61的內徑構成為與在排氣歧管62的下游形成的匯流管的內徑大致相同。
[0074]在本實施方式中,廢熱回收器70設置于在歧管催化轉化器63的下游的排氣管61,而不是在地板下催化轉化器64的下游。
[0075]排氣管61具有:第I縮徑部61B,其形成于歧管催化轉化器63與廢熱回收器70之間;以及第2縮徑部61C,其形成于廢熱回收器70的下游側。
[0076]排氣管61的第I縮徑部61B是將歧管催化轉化器63與廢熱回收器70連結的連結通路(連結部)。第I縮徑部61B為錐形狀,構成為通路直徑從歧管催化轉化器63朝向廢熱回收器70而逐漸地縮小。
[0077]排氣管61的第2縮徑部61C是與廢熱回收器70的排氣出口連接的連接通路(連接部)。第2縮徑部61C為錐形狀,構成為通路直徑從廢熱回收器70朝向下游而逐漸地縮小。此夕卜,在比第2縮徑部61C靠下游的排氣管61,設置有在圖6中未圖示的地板下催化轉化器64。
[0078]廢熱回收器70的廢熱回收部71的外徑構成為,比排氣凈化部63A的外徑小,且比第2縮徑部61C的下游側的排氣管61的內徑大。
[0079]根據第2實施方式涉及的發(fā)動機I的排氣裝置60,由于從歧管催化轉化器63的排氣凈化部63A的通孔63B通過而被整流后的排氣被引導至廢熱回收器70的廢熱回收部71,因此排氣變得容易流入至廢熱回收部71。由于從存在于靠近排氣凈化部63A外周的通孔63B流出的排氣沿第I縮徑部61B而匯集,因此廢熱回收部71的外周部分的溫度進一步升高。由于廢熱回收器70是從廢熱回收部71的外周側奪取熱量的構造,因此通過使廢熱回收部71的外周部分的溫度升高,能夠提高廢熱回收效率。
[0080]此外,在發(fā)動機I的排氣裝置60中,歧管催化轉化器63的排氣凈化部63A優(yōu)選構成為通孔63B的剖面形狀呈六邊形即蜂巢構造體。通過這樣構成,能夠在排氣凈化部63A密集地配置通孔63B,提升整流功能。
[0081]另外,優(yōu)選廢熱回收器70的廢熱回收部71也構成為通孔71A的剖面形狀呈六邊形即蜂巢構造體。通過這樣構成,能夠在廢熱回收部71密集地配置通孔71A,提升廢熱回收功會K。
[0082]并且,優(yōu)選構成為,排氣凈化部63A的通孔63B的開口面積(通路直徑)比廢熱回收部71的通孔71A小,通孔63B的數(shù)量比通孔71A多。通過這樣使排氣凈化部63A的孔比廢熱回收部71的孔細,能夠提高排氣凈化部63A的整流效果。
[0083]此外,本發(fā)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實施方式,顯然在其技術性的思想的范圍內可以進行各種變更。
[0084]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將催化轉化器的排氣凈化部63A、64A設為整流部。然而,在排氣裝置60中,也可以在廢熱回收器70的上游側,配置僅具有排氣整流功能而無排氣凈化功能的整流部。
[0085]以上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上述實施方式僅示出了本發(fā)明的應用例的一部分,并不旨在將本發(fā)明的技術性的范圍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的具體的結構。
[0086]本發(fā)明主張基于2014年4月4日在日本特許廳申請的特愿2014-78162的優(yōu)先權,該申請的全部內容通過參照而引入至本說明書。
【主權項】
1.一種發(fā)動機的排氣裝置,其具有: 排氣通路,其使從發(fā)動機排出的排氣流過; 整流器,其具有對所述排氣通路內的排氣的流向進行整流的整流部;以及廢熱回收器,其設置于比所述整流器靠下游側的所述排氣通路,具有回收排氣的熱量的廢熱回收部、以及經由冷卻流體從外周側對所述廢熱回收部進行冷卻的冷卻部, 所述排氣通路具有: 第I縮徑部,其從所述整流器朝向所述廢熱回收器而逐漸地縮徑;以及 第2縮徑部,其從所述廢熱回收器朝向下游而逐漸地縮徑。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fā)動機的排氣裝置,其中, 所述整流部構成為具有排氣能夠通過的多個整流孔的筒部件, 所述廢熱回收部構成為具有排氣能夠通過的多個通孔的筒部件, 所述廢熱回收部的外徑小于所述整流部的外徑,大于比所述第2縮徑部靠下游側的所述排氣通路的內徑。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fā)動機的排氣裝置,其中, 所述排氣通路還具有擴徑部,該擴徑部從所述整流器的上游側朝向所述整流器而逐漸地擴徑。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發(fā)動機的排氣裝置,其中, 所述整流孔的開口面積比所述通孔的開口面積小, 所述整流孔的數(shù)量比所述通孔的數(shù)量多。5.根據權利要求2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發(fā)動機的排氣裝置,其中, 所述整流部構成為所述整流孔的剖面形狀呈六邊形即蜂巢構造體。6.根據權利要求2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發(fā)動機的排氣裝置,其中, 所述廢熱回收部構成為所述通孔的剖面形狀呈六邊形即蜂巢構造體。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發(fā)動機的排氣裝置,其中, 所述整流器是具有凈化排氣并作為所述整流部而起作用的排氣凈化部的催化轉化器。
【文檔編號】F01N3/24GK106062334SQ201580012002
【公開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請日】2015年3月10日 公開號201580012002.5, CN 106062334 A, CN 106062334A, CN 201580012002, CN-A-106062334, CN106062334 A, CN106062334A, CN201580012002, CN201580012002.5, PCT/2015/56928, PCT/JP/15/056928, PCT/JP/15/56928, PCT/JP/2015/056928, PCT/JP/2015/56928, PCT/JP15/056928, PCT/JP15/56928, PCT/JP15056928, PCT/JP1556928, PCT/JP2015/056928, PCT/JP2015/56928, PCT/JP2015056928, PCT/JP201556928
【發(fā)明人】深見徹, 荻原智, 戶田康公, 永井宏幸
【申請人】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乌兰浩特市| 蓬莱市| 庆安县| 济南市| 厦门市| 霍山县| 汤阴县| 甘孜县| 兴业县| 江陵县| 宁安市| 高青县| 旅游| 赤水市| 慈溪市| 府谷县| 文成县| 安顺市| 佛坪县| 嘉定区| 诸暨市| 凌源市| 启东市| 瓦房店市| 河源市| 峨眉山市| 双城市| 商水县| 广宁县| 珲春市| 上虞市| 南部县| 牡丹江市| 新津县| 尉犁县| 普陀区| 辽中县| 富顺县| 鄂托克旗| 通许县| 乌拉特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