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缸蓋壓緊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發(fā)動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氣缸蓋壓緊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如圖1所示,目前,部分柴油機的氣缸蓋壓緊結構包括氣缸蓋螺栓100,在氣缸蓋螺栓100與氣缸蓋200之間設有壓緊塊300。該氣缸蓋壓緊結構采用斜切面壓緊結構,在氣缸蓋螺栓孔201部位加工斜面與壓緊塊300底部兩側斜面形成配合,利用壓緊塊300底部兩側斜面對氣缸蓋200進行壓緊。
[0003]當兩側的氣缸蓋200高度不一致時,壓緊塊300可通過自身的左右平移對氣缸蓋200高度差進行調節(jié),以保證氣缸蓋螺栓100與壓緊塊300的上平面的貼合,例如在左側氣缸蓋高出右側氣缸蓋0.3mm時,如圖2所示,可將壓緊塊300向左平移,從而對氣缸蓋200的高度差進行調節(jié),以保證氣缸蓋螺栓100與壓緊塊300上平面的貼合。
[0004]結合圖1和圖2,現(xiàn)有的柴油機氣缸蓋的壓緊結構需要對氣缸蓋200進行加工,工藝較復雜,且加工后影響氣缸蓋200的整體強度。
[0005]另外,如圖3所示,壓緊塊300壓緊氣缸蓋200后,受到氣缸蓋200的反作用力產生向兩側的分力,容易導致壓緊塊300底部裂紋。并且壓緊塊300對于高度差的調整能力有限,當兩側的氣缸蓋200高度相差較大時,壓緊塊300將產生較大的水平位移,導致兩側氣缸蓋200壓力分配不平均,影響壓緊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氣缸蓋壓緊結構,不需要對氣缸蓋進行加工,且對氣缸蓋高度差調整能力強,壓緊結構的可靠性高。
[0007]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氣缸蓋壓緊結構,包括設于相鄰兩氣缸蓋之間的氣缸蓋螺栓,所述氣缸蓋螺栓與兩所述氣缸蓋之間設有壓緊塊和墊圈,所述壓緊塊和所述墊圈均套裝于所述氣缸蓋螺栓的螺桿上,所述壓緊塊的底面為圓弧曲面且向所述氣缸蓋的一側凸出,所述壓緊塊的底面與所述氣缸蓋相抵靠,所述壓緊塊的頂面為球面,所述墊圈的底部與所述壓緊塊的頂面相適配,所述墊圈的頂面與所述氣缸蓋螺栓的頭部相抵罪。
[0008]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墊圈的頂面上設有導向部。
[0009]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氣缸蓋壓緊結構設計了壓緊塊和墊圈,所述壓緊塊的底面為圓弧曲面,頂面為球面,所述墊圈的底部與所述壓緊塊的頂面相適配,因而壓緊塊的頂面與墊圈的底部形成球面配合,當兩側的氣缸蓋存在高度差時,壓緊塊可根據(jù)高度差進行翻轉,然后通過墊圈的左右移動對壓緊塊的翻轉進行自動補償,保證氣缸蓋螺栓的頭部與墊圈貼合,降低氣缸蓋螺栓頭部斷裂風險,并使兩氣缸蓋受力平均;在壓緊時,氣缸蓋螺栓的軸向力通過墊圈與壓緊塊傳遞到氣缸蓋頂面,對氣缸蓋進行壓緊,保證氣缸蓋與氣缸體間的密封。本實用新型通過壓緊塊底部兩側的圓弧面壓緊兩側氣缸蓋,并根據(jù)兩氣缸蓋的高度差進行翻轉,使壓力始終在豎直方向,保證壓緊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氣缸蓋壓緊結構,結構緊湊,不需要對氣缸蓋進行加工,壓緊塊的強度高,且對氣缸蓋高度差調整能力強,壓緊結構的可靠性高。
[0010]由于所述墊圈的頂面上設有導向部,通過導向部對氣缸蓋螺栓的導向作用,便于裝配。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現(xiàn)有技術提供的氣缸蓋壓緊結構的示意圖;
[0012]圖2是現(xiàn)有技術提供的氣缸蓋壓緊結構在兩側的氣缸蓋存在高度差時的示意圖;
[0013]圖3是現(xiàn)有技術中壓緊塊的受力示意圖;
[0014]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5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氣缸蓋壓緊結構在兩側的氣缸蓋存在高度差時的示意圖;
[0016]圖6是本實用新型中壓緊塊的受力示意圖;
[0017]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8]圖中:100、氣缸蓋螺栓,200、氣缸蓋,201、氣缸蓋螺栓孔,300、壓緊塊,1、氣缸蓋,
2、氣缸蓋螺栓,3、壓緊塊,4、墊圈,41、導向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0]如圖4至圖7共同所示,一種氣缸蓋壓緊結構,包括設于相鄰兩氣缸蓋I之間的氣缸蓋螺栓2,氣缸蓋螺栓2與兩氣缸蓋I之間設有壓緊塊3和墊圈4,壓緊塊3和墊圈4均套裝于氣缸蓋螺栓2的螺桿上,壓緊塊3的底面為圓弧曲面且向氣缸蓋I的一側凸出,壓緊塊3的底面與氣缸蓋I相抵靠,壓緊塊3的頂面為球面,墊圈4的底部與壓緊塊3的頂面相適配,使得壓緊塊3的頂面與墊圈4的底部形成球面配合,墊圈4的頂面與氣缸蓋螺栓2的頭部相抵靠,墊圈4的頂面為平面。
[0021]墊圈4的頂面上設有導向部41,通過導向部41對氣缸蓋螺栓2的導向作用,便于裝配。
[0022]在壓緊時,通過壓緊塊3底部兩側的圓弧面壓緊兩側氣缸蓋1,氣缸蓋螺栓2的軸向力通過墊圈4與壓緊塊3傳遞到氣缸蓋I頂面,對氣缸蓋I進行壓緊,保證氣缸蓋I與氣缸體間的密封。
[0023]當兩側的氣缸蓋I存在高度差時,壓緊塊3可根據(jù)高度差進行翻轉,然后通過墊圈4的左右移動對壓緊塊3的翻轉進行自動補償,保證氣缸蓋螺栓2的頭部與墊圈4貼合,降低氣缸蓋螺栓2頭部斷裂風險,并使兩氣缸蓋I受力平均;例如在左側氣缸蓋高出右側氣缸蓋0.5_時,如圖5所示,壓緊塊3向右翻轉,導致其向左側偏移,通過向右移動墊圈4對壓緊塊3的翻轉進行補償,保證氣缸蓋螺栓2的頭部與墊圈4貼合。
[0024]本實用新型通過壓緊塊3底部兩側的圓弧面壓緊兩側氣缸蓋,并根據(jù)兩氣缸蓋I的高度差進行翻轉,使壓力始終在豎直方向,如圖6所示,保證壓緊效果。
[0025]上述壓緊塊3的形狀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只要其底面用于壓緊的面為圓弧曲面,并且頂面與墊圈4通過球形曲面配合即可。
[0026]上述氣缸蓋壓緊結構,不需要對氣缸蓋I進行加工,可大大簡化加工工藝,結構簡單,而且不影響氣缸蓋I的強度。
[0027]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氣缸蓋壓緊結構,結構緊湊,不需要對氣缸蓋進行加工,壓緊塊的強度高,且對氣缸蓋高度差調整能力強,壓緊結構的可靠性高。
[0028]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氣缸蓋壓緊結構,包括設于相鄰兩氣缸蓋(I)之間的氣缸蓋螺栓(2),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蓋螺栓(2)與兩所述氣缸蓋(I)之間設有壓緊塊(3)和墊圈(4),所述壓緊塊(3)和所述墊圈(4)均套裝于所述氣缸蓋螺栓(2)的螺桿上,所述壓緊塊(3)的底面為圓弧曲面且向所述氣缸蓋⑴的一側凸出,所述壓緊塊⑶的底面與所述氣缸蓋⑴相抵靠,所述壓緊塊(3)的頂面為球面,所述墊圈(4)的底部與所述壓緊塊(3)的頂面相適配,所述墊圈(4)的頂面與所述氣缸蓋螺栓(2)的頭部相抵靠。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缸蓋壓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墊圈(4)的頂面上設有導向部(4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氣缸蓋壓緊結構,屬于發(fā)動機技術領域,包括設于相鄰兩氣缸蓋之間的氣缸蓋螺栓,所述氣缸蓋螺栓與兩所述氣缸蓋之間設有壓緊塊和墊圈,所述壓緊塊和所述墊圈均套裝于所述氣缸蓋螺栓的螺桿上,所述壓緊塊的底面為圓弧曲面且向所述氣缸蓋的一側凸出,所述壓緊塊的底面與所述氣缸蓋相抵靠,所述壓緊塊的頂面為球面,所述墊圈的底部與所述壓緊塊的頂面相適配,所述墊圈的頂面與所述氣缸蓋螺栓的頭部相抵靠。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不需要對氣缸蓋進行加工,壓緊塊的強度高,且對氣缸蓋高度差調整能力強,壓緊結構的可靠性高。
【IPC分類】F02F1-24
【公開號】CN204458066
【申請?zhí)枴緾N201420832337
【發(fā)明人】王少帥, 蔡海杰, 呂順
【申請人】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7月8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