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板樁墻駁岸的出水口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駁岸結構,特別涉及一種板樁墻駁岸的出水口結構。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國際集裝箱運輸向大型化、深水化發(fā)展的需要,集裝箱碼頭的建設也 越來越多。對于圍海成陸的集裝箱港區(qū),當地質條件較差,特別是以深厚的軟土地基為主 時,大多采用板樁墻駁岸作為擋土和接岸結構,板樁墻 駁岸可以有效阻隔高回填成陸引起 地基變形而對碼頭結構造成的不利影響,而且采用這種板樁墻駁岸可以在碼頭施工的同時 進行駁岸后方的回填和地基加固施工,滿足港區(qū)施工工期要求。但隨著集裝箱碼頭建設向大型化、深水化的方向發(fā)展,集裝箱碼頭的板樁墻駁岸 的建設難度越來越高,已日益成為港口建設的關鍵技術。對于一些排水量較大的大型集裝 箱港區(qū)來說,由于其集水面積和排水流量都比較大,而且有一定的排水坡比的要求,因此位 于駁岸上的出水口標高一般較低,這樣就使得出水口的設置對于板樁墻駁岸的結構安全影 響較大。目前通常板樁駁墻通常的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一現澆承臺11,現澆承臺11下方 設有數根平行排列的定型鋼板樁13,在出水口處降低現澆承臺11的底標高,并在出水口位 置相對的現澆承臺11內預埋大直徑鋼管12作為駁岸出水口,這樣就避免了出水口對定型 鋼板樁13的不利影響。但是降低現澆承臺11底標高不但大大增加了承臺混凝土方量,而 且由于受施工水位的限制,使得承臺的施工難度增大同時也增加了施工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的板樁墻 駁岸的出水口結構,這種板樁墻駁岸的出水口直接設置在板樁上,這樣就不需要再降低現 澆承臺的底標高,使得現澆承臺的施工難度和施工量大為減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板樁墻駁岸的出水口結構,包括現澆承臺,所述現澆承臺下方設有數根平行 密集排列的鋼管樁,其中至少一根鋼管樁上端兩側設有缺口,所述兩個缺口之間留有相對 的第一保留部和第二保留部,所述第一保留部朝向水域,所述第二保留部朝向陸地,所述第 一保留部的兩端分別通過一連接板與第二保留部的兩端連接,所述連接板與相鄰的鋼管樁 之間形成出水口。優(yōu)選的,所述設有缺口的鋼管樁內填充有混凝土。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保留部、第二保留部之間設有加勁肋板。優(yōu)選的,所述兩個連接板之間設有加勁肋板。優(yōu)選的,所述連接板下端與一封頂鋼板連接。 優(yōu)選的,有兩根相鄰的鋼管樁上端兩側設有缺口。 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方案直接在板樁墻駁岸的鋼管樁上端的兩 側開設缺口,由于缺口開設的位置不是鋼管樁的主要受力部位,這樣就不會對鋼管樁的受力造成不利的影響,而鋼管樁上開設的缺口可以用來形成板樁墻駁岸的出水口,這樣就不 需要再通過降低現澆承臺的底標高來專門開設出水口,明顯降低了工程的施工難度和施工 量,加快了工程進度。
圖1為現有板樁墻駁岸的出水口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的A-A向剖視圖。圖4為設有缺口的鋼管樁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詳細的介紹。如圖2所示,該板樁墻駁岸的出水口結構包括現澆承臺2,現澆承臺2的下方的兩 端設有支撐樁4、5,中間設有數根密集平行排列的鋼管樁3,鋼管樁3的排列方向與水域和 陸地的交界線方向一致。再如圖3所示,該板樁墻駁岸的出水口位于相鄰的四根鋼管樁30、 31、32、33之間,四根鋼管樁30、31、32、33依次排列,其中兩根鋼管樁31、32上端的兩側設有 缺口。鋼管樁31缺口處的結構形式如圖4所示,是將鋼管樁31兩側的部分樁身割除形 成缺口,兩個缺口之間留有相對的第一保留部41和第二保留部42,第一保留部41朝向陸 地,第二保留部42朝向水域,由于鋼管樁31為受彎構件,其截面上彎曲應力最大處為第一 保留部41和第二保留部42處,而在鋼管樁31兩側附近的彎曲應力則相對較小,因此在鋼 管樁31兩側割除部分樁身不會對鋼管樁31的強度造成不利的影響。第一保留部41的兩 端分別通過連接板43、44與第二保留部42的兩端連接,此操作相當于將割除的樁身圓弧部 分進行弦切取直后形成缺口。為了加強鋼管樁31被割除后樁身保留部分的強度,在連接板43、44之間設有加勁 肋板45,第一保留部41和第二保留部42之間設有加勁肋板46。在第一保留部41、第二保 留部42的下端設有封頂鋼板48,封頂鋼板48與鋼管樁31的管壁連接,用于封住鋼管樁31 被割除后在水平方向留下的缺口。為了進一步的加強鋼管樁31的強度,可在鋼管樁31內 填充混凝土 47。鋼管樁32上缺口的結構與鋼管樁31完全相同。鋼管樁31上的連接板44與鋼管 樁30之間形成出水口 35,鋼管樁31上的連接板43與鋼管樁32的連接板50之間形成出水 口 37,鋼管樁32上的連接板49與和鋼管樁33之間形成出水口 36,出水口 35、36、37與碼 頭港區(qū)上的排水溝出水口連接對碼頭港區(qū)進行排水。在上述方案中應根據碼頭港區(qū)總平面布置中的排水管溝走向確定板樁墻駁岸上出水口的位置;根據鋼管樁的截面尺寸及截面彎曲應力分布確定樁身上割除部分的范圍; 根據出水口設計標高要求并結合施工水位確定鋼管樁樁身割除部分的底標高;根據出水口 設計流量要求確定板樁墻駁岸上出水口的數量。這種結構的板樁墻駁岸出水口結構直接在鋼管樁上端的兩側開設的缺口,由于缺 口開設的位置不是鋼管樁的主要受力部位,因此不會對鋼管樁的受力造成不利的影響,鋼管樁上開設的缺口可以形成板樁墻駁岸的出水口,與以往采用降低現澆承臺底標高并預埋出水管作為出水口的方法相比,這種結構具有工程費用低、施工簡單的優(yōu)點,有一定的推廣 應用價值。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板樁墻駁岸的出水口結構進行了詳細介紹,對 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
及應用范圍上 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凡依本實用新 型設計思想所做的任何改變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一種板樁墻駁岸的出水口結構,包括現澆承臺,所述現澆承臺下方設有數根平行密集排列的鋼管樁,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一根鋼管樁上端兩側設有缺口,所述兩個缺口之間留有相對的第一保留部和第二保留部,所述第一保留部朝向水域,所述第二保留部朝向陸地,所述第一保留部的兩端分別通過一連接板與第二保留部的兩端連接,所述連接板與相鄰的鋼管樁之間形成出水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板樁墻駁岸的出水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設有缺口的鋼 管樁內填充有混凝土。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板樁墻駁岸的出水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留部、第 二保留部之間設有加勁肋板。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板樁墻駁岸的出水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連接板之 間設有加勁肋板。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板樁墻駁岸的出水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板下端與 一封頂鋼板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板樁墻駁岸的出水口結構,其特征在于有兩根相鄰的鋼管 樁上端兩側設有缺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板樁墻駁岸的出水口結構,包括現澆承臺,現澆承臺下方設有數根平行密集排列的鋼管樁,其中至少一根鋼管樁上端兩側設有缺口,兩個缺口之間留有相對的第一保留部和第二保留部,第一保留部朝向水域,第二保留部朝向陸地,第一保留部的兩端分別通過一連接板與第二保留部的兩端連接,連接板與相鄰的鋼管樁之間形成出水口。上述方案直接在板樁墻駁岸的鋼管樁上端的兩側開設缺口,缺口開設的位置不是鋼管樁的主要受力部位,因此不會對鋼管樁的受力造成不利的影響,鋼管樁上開設的缺口可以形成板樁墻駁岸的出水口,這樣就不需要再通過降低現澆承臺的底標高來專門開設出水口,降低了工程的施工難度和施工量,加快了工程進度。
文檔編號E02D5/03GK201574380SQ20092021241
公開日2010年9月8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3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12月3日
發(fā)明者方君華, 程澤坤, 蔣臘梅, 顧祥奎 申請人:中交第三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