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二代礦用救生艙蓄冰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在礦用救生艙中用于降溫、除濕的蓄能設備,尤其是一種二代礦用救生艙蓄冰設備。
背景技術:
礦用救生艙是國家“十一五”期間重大科技支撐計劃,是一項重點研究解決礦山重大災害應急救援的關鍵技術,而其中的蓄冰設備是艙中最重要的核心部件之一。其主要功能是為救生艙提供降溫、除濕功能。第一代產(chǎn)品中的蓄冰設備技術是利用重力循環(huán)風道強迫通風進行降溫、除濕,存在制冷功率量偏小和可調(diào)性差及可靠性較低的缺陷,而且加工工藝復雜、成本偏高,不能較好適應礦用救生艙中降溫、除濕的功能要求。為適應礦用救生艙中環(huán)境要求,實現(xiàn)更高更穩(wěn)定的降溫、除濕功能,有對一代產(chǎn)品所存在的缺陷進行改進的必要。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蓄冰設備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緊湊、功能齊全、使用可靠、工藝簡單,只在有應急蓄電池提供電能的情況下,就可以為救生艙提供降溫、除濕功能的蓄冰設備。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二代礦用救生艙蓄冰設備,其包括一個箱體,在該箱體中通過隔板分割有兩個相互獨立的送風空間和蓄冰空間,在其中上方的所述送風空間中,箱體側壁上設有一風口與外界連通,在該空間中設置有一送風裝置,該送風裝置包括一換熱盤管, 所述換熱盤管固定在所述送風空間中,還包括一水泵,該水泵的進水口連接一水管的一端, 該水管的另一端穿過隔板置于所述蓄冰空間中,該水泵的出水口連接所述換熱盤管的進口管端,該換熱盤管的出口管端伸出該送風空間置于所述蓄冰空間中,以完成送風裝置中的所述換熱盤管與蓄冰空間內(nèi)溶液循環(huán);還包括一風機,其設置在所述送風空間中的位置為 使得所述空間中的空氣進出該空間和在所述換熱盤管上流過,在所述箱體中所述送風空間的側面和/或下面的所述蓄冰空間為一密閉空間,在該蓄冰空間中設置一蓄冰盤管,該蓄冰盤管的進口端和出口端伸出在所述蓄冰空間的外面形成冷媒的進口和出口 ;在所述蓄冰空間的壁上開孔,構成注水孔、排氣孔及放水孔。在使用時,蓄冰盤管通過其上的冷媒進口和出口連接外設的冷媒輸送設備,通過注水孔在蓄冰空間輸入冷卻水,使得蓄冰盤管置于冷卻水中。冷媒使得蓄冰盤管的外側管壁上結冰,使得冷卻水降溫,啟動送風空間中的水泵,使得冷卻水強制性地輸送到換熱盤管中,通過風機使得救生艙中的空氣強迫進入送風空間,經(jīng)過換熱盤管的冷卻在送回救生艙, 起到救生艙空間降溫的作用。在所述送風空間內(nèi)一側通過隔板各處一個密閉空間,其內(nèi)置所述水泵。這樣的設計可以使得本蓄冰設備噪聲降低,同時設備比較美觀,另外,水泵的防塵性提高。[0009]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二代礦用救生艙蓄冰設備,一改現(xiàn)有技術中送風裝置中的換熱盤管中的冷卻水通過重力作用輸送的一貫模式,改為強制輸送,這樣可以使得換熱盤管中的冷卻水量更加均勻、更加穩(wěn)定,同時,冷卻水量變得可以控制,釋放的冷量也就更加均勻、 穩(wěn)定和可控,另外,可以使得換熱盤管的換熱面積得到充分利用,在救生艙容積不變的情況下,可以減小蓄冰設備的體積,由此,可以將節(jié)省下來的空間用于救生艙空間的增大。這一點在救生艙中意義非常重達?,F(xiàn)有技術中為了達到足夠的換熱能力,通常的救生艙都是四人倉,而使用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蓄冰設備,由于換熱空間能夠縮小,同樣大小的救生艙可以容納更多的人員。通常的四人倉可以容納五至六人。再有,本實用新型的蓄冰設備的送風空間設置在上部,其輸出冷氣在救生艙中更有利于其循環(huán),這也可以提高換熱能力。第一代礦用蓄冰裝置中由于是利用重力循環(huán),其放冷量及放冷效果得不到保證, 在為了加強其放熱量的情況下,無論從設計上還是在加工工藝上,還是在設備的放冷空間上都需要消耗較大的人力、物力,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二代礦用救生艙蓄冰設備,由于其對一代的缺陷有根本性的改進,從而使得產(chǎn)品生產(chǎn)簡單,而且結構緊湊,等于單位體積下能比一代產(chǎn)品蓄存更多的冷量,反映在生成成本上等于單位冷量下的成本更低。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二代礦用救生艙用蓄冰設備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二代礦用救生艙用蓄冰設備左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二代礦用救生艙用蓄冰設備右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二代礦用救生艙用蓄冰設備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3、4所示,本二代礦用救生艙用蓄冰箱包括一個箱體,具體地該箱體上下分割為兩個空間上部的送風空間A和下部的蓄冰空間B。在該箱體中上部送風空間A右側設置一送風裝置,箱體側壁上設有一送風口 3與外界連通,在該送風空間A中設置有一送風裝置,該送風裝置包括一換熱盤管13,所述換熱盤管13固定在所述送風空間A中,還包括一水泵6,在所述送風空間內(nèi)一側通過隔板各處一個密閉空間,其內(nèi)置所述水泵6。該水泵6的進水口連接一水管8的一端,該水管8的另一端穿過隔板置于所述蓄冰空間中,該水泵6的出水口連接一水管7的一端,該水管7的另一端連接所述換熱盤管13的進口管端,該換熱盤管13的出口管端上連接一水管9的一端,該水管9的另一端伸出該送風空間置于所述蓄冰空間中,以完成送風裝置中的所述換熱盤管與蓄冰空間內(nèi)溶液循環(huán);還包括一風機14,該風機14連接電機15,風機14設置在所述送風空間A中的位置為使得所述送風空間A中的空氣進出該空間和在所述換熱盤管上流過,在所述箱體中所述送風空間A的下面的所述蓄冰空間B為一密閉空間,在該蓄冰空間B中設置一蓄冰盤管,該蓄冰盤管的進口端和出口端伸出在所述蓄冰空間的外面形成冷媒的進口 10和出口 11 ;在所述蓄冰空間B的壁上開孔,構成注水孔4、排氣孔5及放水孔12。救生艙室內(nèi)空氣經(jīng)過送風裝置內(nèi)小型風機14運轉14由電機15帶動,強迫室內(nèi)空氣與送風裝置內(nèi)換熱盤管13進行熱交換,此時蓄冰空間B內(nèi)蓄存的冰融化,釋放出來的冷量通過設備內(nèi)內(nèi)置水泵6,蓄冰空間B內(nèi)的水,通過水管8流入水泵6,經(jīng)水管7流入送風裝置內(nèi)換熱盤管13,然后通過水管9流入蓄冰設備內(nèi),完成循環(huán)。這樣通過送風裝置內(nèi)換熱盤管13與室內(nèi)空氣進行熱交換,通過送風口 3送入室內(nèi),從而實現(xiàn)降溫、除濕功能。風機的開關、水泵的起停均由位于控制面板2上的控制按鈕1實施。在該箱體下部B空間構成一密閉箱體空間,在該箱體空間中設置換熱管道即蓄冰盤管,該換熱管道的兩個端口穿出箱體的箱壁形成冷媒的進口 10和出口 11。在蓄冰過程中,利用室外冷凍機制得冷凍液體通過本蓄冰設備內(nèi)盤管,在設備內(nèi)盤管外側結成冰完成蓄冰過程。融冰過程中,利用箱體送風裝置側設小型水泵6,蓄冰設備內(nèi)的水,通過水管8流入水泵,經(jīng)水管7流入送風裝置內(nèi)換熱盤管13,然后通過水管9流入蓄冰設備內(nèi),完成循環(huán)。 這樣通過送風裝置內(nèi)換熱盤管13與室內(nèi)空氣進行熱交換,通過送風口 3送入室內(nèi),從而實現(xiàn)降溫功能。通過開設的注水口 4,定期補水;同時還設放氣口 5助于注水,放水口 12用于保養(yǎng)或檢修時放空蓄冰空間B中冷卻水。該蓄冰設備包括一個箱體,在該箱體中包括一送風裝置,室內(nèi)空氣經(jīng)過送風裝置內(nèi)小型風機運轉,強迫室內(nèi)空氣與送風裝置內(nèi)換熱盤管進行熱交換,此時蓄冰設備內(nèi)蓄存的冰融化,釋放出來的冷量通過設備內(nèi)內(nèi)置水泵機械循環(huán),通過送風裝置內(nèi)換熱盤管與室內(nèi)空氣進行熱交換實現(xiàn)降溫功能。箱體內(nèi)構成一密閉箱體空間,在該箱體空間中設置換熱管道,該換熱管道的兩個端口穿出箱體的箱壁形成冷媒的進口和出口。在蓄冰過程中,利用室外冷凍機制得冷凍液體通過本蓄冰設備內(nèi)盤管,在設備內(nèi)盤管外側結成冰完成蓄冰過程。融冰過程中,利用箱體送風裝置側設小型水泵,連接送風裝置盤管內(nèi)溶液及密閉箱體空間中液體,通過機械循環(huán)使蓄存的冷量釋放出來達到降溫的功能。同時由于被空氣含濕量大,盤管內(nèi)液體溫度低,在降溫的同時還能達到除濕的功能。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礦用救生艙用蓄冰箱通過合理布局,在一個箱體中設置了送風裝置,箱體中其余的空間用于放置換熱管道和水,最大限度的利用設備空間蓄冷。本蓄冰裝置在只用很小電功率的情況下,可以實現(xiàn)降溫、除濕功能。
權利要求1.一種二代礦用救生艙蓄冰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箱體,在該箱體中通過隔板分割有兩個相互獨立的送風空間和蓄冰空間,在其中上方的所述送風空間中,箱體側壁上設有一風口與外界連通,在該空間中設置有一送風裝置,該送風裝置包括一換熱盤管,所述換熱盤管固定在所述送風空間中,還包括一水泵,該水泵的進水口連接一水管的一端,該水管的另一端穿過隔板置于所述蓄冰空間中,該水泵的出水口連接所述換熱盤管的進口管端,該換熱盤管的出口管端伸出該送風空間置于所述蓄冰空間中,以完成送風裝置中的所述換熱盤管與蓄冰空間內(nèi)溶液循環(huán);還包括一風機,其設置在所述送風空間中的位置為 使得所述空間中的空氣進出該空間和在所述換熱盤管上流過,在所述箱體中所述送風空間的側面和/或下面的所述蓄冰空間為一密閉空間,在該蓄冰空間中設置一蓄冰盤管,該蓄冰盤管的進口端和出口端伸出在所述蓄冰空間的外面形成冷媒的進口和出口 ;在所述蓄冰空間的壁上開孔,構成注水孔、排氣孔及放水孔。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代礦用救生艙蓄冰設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送風空間內(nèi)一側通過隔板各處一個密閉空間,其內(nèi)置所述水泵。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二代礦用救生艙蓄冰設備,包括一箱體,在其中有相互獨立的送風空間和蓄冰空間,送風空間中,側壁上設一風口與外界連通,其中設一送風裝置,其包括一換熱盤管和一水泵,水泵出水口連接換熱盤管進口管端,其出口管端伸出送風空間在蓄冰空間中,還包括一風機,其設在送風空間中,在送風空間的側面和/或下面的蓄冰空間為一密閉空間,在其中設置一蓄冰盤管,其進口端和出口端伸出在蓄冰空間的外面形成冷媒的進口和出口;在蓄冰空間的壁上開注水孔、排氣孔及放水孔。本實用新型很好地解決一代礦用救生艙蓄冰設備中依靠重力循環(huán)原理造成制冷功率小、可調(diào)性能差、可靠性低、加工工藝復雜的缺陷,具有高效降溫、除濕功能,結構緊湊、功能齊全。
文檔編號E21F11/00GK201963349SQ20112010099
公開日2011年9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4月8日
發(fā)明者朱靜波, 馬海東 申請人:北京光華創(chuàng)世科技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