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反洗封隔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漏失井沖撈砂方法配套使用的反洗封隔器。
技術背景目前,漏失井沖撈砂作業(yè)時所使用的封隔器有自封式封隔器、水力壓差式封隔器、 壓縮式封隔器和KFX反洗封隔器,這幾種封隔器在使用時均存在著一些不足,其中自封式封隔器、水力壓差式封隔器和KFX反洗封隔器雖然能夠自行封隔油套環(huán)空,但是不能形成內、外沖撈砂管柱間沖砂液的循環(huán),不能連接和固定內、外沖撈砂管柱。而壓縮式封隔器不能自行封隔油套環(huán)空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反洗封隔器,該反洗封隔器實現(xiàn)了連接內、外沖撈砂管柱,建立內、外沖撈砂管柱循環(huán)通道,將沖撈砂管柱內的地層砂帶出地面??朔爽F(xiàn)有封隔器不能形成內、外沖撈砂管柱間沖砂液的循環(huán)和不能連接和固定內、外沖撈砂管柱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反洗封隔器,包括中心管和下接頭;限位接箍、反洗篩管、中心管、下接頭順次連接,限位接箍內徑大于內沖撈砂管柱本體直徑,小于內沖撈砂管柱接箍外徑;中心管上順次套裝有隔環(huán)I、膠筒I、隔環(huán)II、膠筒II、隔環(huán)III、膠筒III和隔環(huán)IV。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限位接箍的方式,因而具有連接內、外沖撈砂管柱的功能,建立了內、外沖撈砂管柱循環(huán)通道,將沖撈砂管柱內的地層砂帶出地面,有效封隔射孔井段,防止了沖砂液漏失進入地層,有效地保護了油層不受沖砂液的污染,有利于油井長期開采。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所示,一種反洗封隔器,包括中心管10和下接頭11 ;限位接箍1、反洗篩管 2、中心管10、下接頭11順次連接,限位接箍1內徑大于內沖撈砂管柱本體直徑,小于內沖撈砂管柱接箍外徑;中心管10上順次套裝有隔環(huán)I 3、膠筒I 4、隔環(huán)115、膠筒116、隔環(huán) 1117、膠筒III8和隔環(huán)IV9。本實用新型下接頭11連接外沖撈砂管柱,內沖撈砂管柱在本實用新型中間下入, 限位接箍1內徑大于內沖撈砂管柱本體直徑,小于內沖撈砂管柱接箍外徑,內沖撈砂管柱本體穿過限位接箍1,允許內沖撈砂管柱在本實用新型內自由上下移動,同時限位接箍1限制內沖撈砂管柱的移動范圍。限位接箍1下連接反洗篩管2,在抽汲封隔器導流孔打開時,沖砂液通過反洗篩管 2進入內、外沖撈砂管柱環(huán)形空間,并通過內沖撈砂筆尖進入內沖撈砂管柱,循環(huán)至地面。可以理解的是,以上關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描述,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描述的技術方案,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以達到相同的技術效果;只要滿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 一種反洗封隔器,包括中心管(10)和下接頭(11);其特征在于限位接箍(1)、反洗篩管O)、中心管(10)、下接頭(11)順次連接,限位接箍(1)內徑大于內沖撈砂管柱本體直徑,小于內沖撈砂管柱接箍外徑;中心管(10)上順次套裝有隔環(huán)1(3)、膠筒K4)、隔環(huán) II (5)、膠筒 II (6)、隔環(huán) III (7)、膠筒 III (8)和隔環(huán) IV(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漏失井沖撈砂方法配套使用的反洗封隔器。該反洗封隔器的限位接箍、反洗篩管、中心管、下接頭順次連接,限位接箍內徑大于內沖撈砂管柱本體直徑,小于內沖撈砂管柱接箍外徑;中心管上順次套裝有隔環(huán)I、膠筒I、隔環(huán)II、膠筒II、隔環(huán)III、膠筒III和隔環(huán)IV。本實用新型實現(xiàn)了連接內、外沖撈砂管柱,建立內、外沖撈砂管柱循環(huán)通道,將沖撈砂管柱內的地層砂帶出地面??朔爽F(xiàn)有封隔器不能形成內、外沖撈砂管柱間沖砂液的循環(huán)和不能連接和固定內、外沖撈砂管柱的不足。
文檔編號E21B33/122GK202249917SQ20112035280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9月20日
發(fā)明者于海斌, 時宏元, 時宏宇, 時平, 杜海旺, 林濤, 溫寶華, 管凡誼, 許靜, 金兆勛, 馬云龍 申請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遼河石油勘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