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端曲柱無慣性載荷抽油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采油裝置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在油田采油工程中的抽油機,具體涉及一種蝸輪蝸桿驅動、端曲柱換向、無慣性載荷的抽油機。
背景技術:
目前,各油田采油裝 置的結構型式有多種,如常規(guī)型、前置型、偏置型、異向型、氣動平衡式游梁式抽油機和鏈條式、皮帶式、滾筒式、塔架式等無游梁抽油機,以及02209830. 5號專利提供的納米立式地上抽油機。各式抽油機在生產(chǎn)現(xiàn)場投入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抽油機的運行性能,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系統(tǒng)效率。然而,大部分抽油機無法消除懸點慣性載荷。此外,02209830. 5號專利提供的納米立式地上抽油機還存在沖程短、密封性能要求高等缺點。目前,抽油機(游梁機除外)的換向方式主要有兩種,其一是采用減速機輸出端的機械換向方式。這種換向方式體積龐大,維修維護不方便。第二種是采用電器方式控制電動機正反轉從而實現(xiàn)抽油機的換向。其缺點是,電器控制部分復雜、造價昂貴、壽命低。
發(fā)明內(nèi)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端曲柱無慣性載荷抽油機,具有高效節(jié)能、懸點平穩(wěn)換向、無慣性載荷、快下慢上、實現(xiàn)雙倍增程、維修方便的特點。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端曲柱無慣性載荷抽油機,包括底座、帶傳動機構、蝸輪蝸桿機構、端曲柱換向機構和抽油工作機構;所述的帶傳動機構固定在底座I上,帶傳動機構包括電動機21、傳動帶22、減速器23和聯(lián)軸器24,電動機21通過傳動帶22與減速器23的輸入軸相連,減速器23的輸出軸與聯(lián)軸器24相連;所述的蝸輪蝸桿機構包括蝸桿支架19、蝸桿20和與蝸桿20相配置的蝸輪16,蝸桿20通過聯(lián)軸器24與減速器23的輸出軸連接;所述的端曲柱換向機構包括端曲柱底座15、蝸輪16、端曲柱2、動滑輪組4和動滑輪組導軌6,端曲柱底座15與底座I螺栓連接,端曲柱2與蝸輪16螺栓連接,且分別通過支撐滾珠18和限位滾筒25與端曲柱底座15配合,支撐滾珠18的上方設置有支撐滾筒限位盤17,端曲柱底座15上焊接有動滑輪組導軌6,動滑輪組4通過其結構上的導向孔與動滑輪組導軌6進行配合,動滑輪組4在其自重與主鋼絲繩10壓力的作用下與端曲柱2的曲面保持接觸;所述的抽油工作機構包括主鋼絲繩10,主鋼絲繩10的一端與底座I固定,中間依次繞經(jīng)動滑輪5、導向輪C13、導向輪A7和導向輪B9,另一端與懸繩器11連接。所述的由于端曲柱2的上沖程曲面長度大于下沖程曲面長度。
本發(fā)明的機架上安裝有端曲柱底座和便于拆卸的支架。本發(fā)明提供的端曲柱無慣性載荷抽油機具有以下優(yōu)點I、采用端曲柱換向機構,使抽油桿和液柱在上、下沖程中處于勻速運動,消除了慣性載荷,最大限度的降低了電動機功率,從而達到節(jié)能的效果。2、采用端曲柱換向機構,無需電動機換向就能實現(xiàn)懸點 的平穩(wěn)換向。3、由于端曲柱的上坡曲面長度大于下坡曲面長度,從而使懸點快下慢上。4、采用動滑輪組,通過動滑輪實現(xiàn)增程。
圖I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俯視圖。圖3是端曲柱2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說明。參照圖I、圖2,端曲柱無慣性載荷抽油機,包括機架、帶傳動機構、蝸輪蝸桿機構、端曲柱換向機構和抽油工作機構;所述的帶傳動機構固定在底座I上,帶傳動機構包括電動機21、傳動帶22、減速器23和聯(lián)軸器24,電動機21通過傳動帶22與減速器23的輸入軸相連,減速器23的輸出軸與聯(lián)軸器24相連,使聯(lián)軸器24與減速器23的輸出軸同步旋轉;所述的蝸輪蝸桿機構包括蝸桿支架19、蝸桿20和與蝸桿20相配置的蝸輪16,蝸桿20通過聯(lián)軸器24與減速器23的輸出軸連接,使蝸桿20與減速器23的輸出軸同步旋轉,從而實現(xiàn)蝸輪16的旋轉;所述的端曲柱換向機構包括端曲柱底座15、蝸輪16、端曲柱2、動滑輪組4和動滑輪組導軌6,端曲柱底座15與底座I螺栓連接,端曲柱2與蝸輪16螺栓連接,且分別通過支撐滾珠18和限位滾筒25與端曲柱底座15配合,支撐滾珠18的上方設置有支撐滾筒限位盤17,端曲柱底座15上焊接有動滑輪組導軌6,動滑輪組4通過其結構上的導向孔與動滑輪組導軌6進行配合,動滑輪組4在其自重與主鋼絲繩10壓力的作用下與端曲柱2的曲面保持接觸,當端曲柱2隨蝸輪16作旋轉運動時,端曲柱2的特殊曲面會將端曲柱2的旋轉運動通過傳動滾筒3轉化為動滑輪組4上下運動,動滑輪組4可延動滑輪組導軌6上下移動。由于采用了動滑輪組4,懸繩器11移動距離將是動滑輪組4移動距離的兩倍,從而達到增程的效果。所述的抽油工作機構包括主鋼絲繩10,主鋼絲繩10的一端與底座I固定,中間依次繞經(jīng)動滑輪5、導向輪C13、導向輪A7和導向輪B9,另一端與懸繩器11連接,導向輪A7和導向輪B9安裝在導向輪支架8的兩端,導向輪支架8通過支架12支撐,支架12固定連接在底座1,導向輪C13安裝在導向輪C支架14上,導向輪C支架14安裝在端曲柱底座15上參照圖3,由于所述的端曲柱2的上沖程曲面長度大于下沖程曲面長度,從而實現(xiàn)懸繩器11快下慢上。本發(fā)明在井場安裝時,首先確定底座與井口的距尚,固定底座。將端曲柱底座直于底座上,粗調好端曲柱底座的位置,裝上帶傳動機構,調整好傳動帶的松緊和同步,裝上蝸輪蝸桿機構、端曲柱傳動機構和抽油工作機構,使用吊線錘調整井口。全面檢查無誤后即可接通電源試驗運行,試驗運行中可以進一步作適當?shù)恼{整和故障排除,之后就可開始工作,聯(lián)軸器24與減速器23的輸出軸同步旋轉,蝸桿20與減速器23的輸出軸同步旋轉,從而實現(xiàn)蝸輪16的旋轉;當端曲柱2隨蝸輪16作旋轉運動時,端曲柱2的特殊曲面會將端曲柱2的旋轉運動轉化為動滑輪組4上下運動,動滑輪組4可延動滑輪組導軌6上下移動。由于采用了動滑輪組4,懸繩器11移動距離將是動滑輪組4移動距離的兩倍,從而達到增程的效果。上行程時,動滑輪組4在端曲柱2的特殊曲面的作用下向上運動,從而通過主鋼絲繩10帶動懸繩器11向上運動;下行程時,動滑輪組4在端曲柱2的特殊曲面和主鋼絲繩10的壓力共同作用下向下運動,從而通過主鋼絲繩 10帶動懸繩器11向下運動。端曲柱2連斜旋轉,動滑輪組4則連續(xù)上下運動,從而使懸繩器11上下運動,完成采油作業(yè)。圖中底座1,端曲柱2,傳動滾筒3,動滑輪組4,動滑輪5,動滑輪組導軌6,導向輪A7,導向輪支架8,導向輪B9,主鋼絲繩10,懸繩器11,支架12,導向輪C13,導向輪C支架14,端曲柱底座15,蝸輪16,支撐滾球限位盤17,支撐滾球18,蝸桿支架19,蝸桿20,電動機21,傳動帶22,減速器23,聯(lián)軸器24,限位滾筒25。
權利要求
1.端曲柱無慣性載荷抽油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帶傳動機構、蝸輪蝸桿機構、端曲柱換向機構和抽油工作機構; 所述的帶傳動機構固定在底座(I)上,帶傳動機構包括電動機(21)、傳動帶(22 )、減速器(23)和聯(lián)軸器(24),電動機(21)通過傳動帶(22)與減速器(23)的輸入軸相連,減速器(23)的輸出軸與聯(lián)軸器(24)相連; 所述的蝸輪蝸桿機構包括蝸桿支架(19)、蝸桿(20)和與蝸桿(20)相配置的蝸輪(16),蝸桿(20)通過聯(lián)軸器(24)與減速器(23)的輸出軸連接; 所述的端曲柱換向機構包括端曲柱底座(15)、蝸輪(16)、端曲柱(2)、動滑輪組(4)和動滑輪組導軌¢),端曲柱底座(15)與底座(I)螺栓連接,端曲柱(2)與蝸輪(16)螺栓連接,且分別通過支撐滾珠(18)和限位滾筒(25)與端曲柱底座(15)配合,支撐滾珠(18)的上方設置有支撐滾筒限位盤(17),端曲柱底座(15)上焊接有動滑輪組導軌(6),動滑輪組(4)通過其結構上的導向孔與動滑輪組導軌(6)進行配合,動滑輪組(4)在其自重與主鋼絲繩(10)壓力的作用下與端曲柱(2)的曲面保持接觸;· 所述的抽油工作機構包括主鋼絲繩(10),主鋼絲繩(10)的一端與底座(I)固定,中間依次繞經(jīng)動滑輪(5)、導向輪C (13)、導向輪A (7)和導向輪B (9),另一端與懸繩器(11)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端曲柱無慣性載荷抽油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由于端曲柱(2)的上沖程曲面長度大于下沖程曲面長度。
全文摘要
端曲柱無慣性載荷抽油機,包括底座、帶傳動機構、蝸輪蝸桿機構、端曲柱換向機構和抽油工作機構;所述的帶傳動機構固定在底座上,帶傳動機構包括依次傳動連接的電動機、傳動帶、減速器和聯(lián)軸器;蝸輪蝸桿通過聯(lián)軸器與減速器的輸出軸連接,實現(xiàn)同步運動;所述的端曲柱換向機構的動滑輪組通過其結構上的導向孔與動滑輪組導軌進行配合,動滑輪組4在其自重與主鋼絲繩壓力的作用下與端曲柱的曲面保持接觸;抽油工作機構的主鋼絲繩一端與底座固定,中間依次繞經(jīng)動滑輪、導向輪C、導向輪A和導向輪B,另一端與懸繩器連接。本發(fā)明由于采用了端曲柱換向機構,具有高效節(jié)能、懸點平穩(wěn)換向、無慣性載荷、快下慢上、實現(xiàn)雙倍增程、維修方便的特點。
文檔編號E21B43/00GK102747986SQ20121020517
公開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6月20日
發(fā)明者呂文杰, 徐建寧 申請人:西安石油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