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圍護與地下箱型主體結構一體化結構及其建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基坑圍護與地下箱型主體結構一體化結構,所述基坑圍護結構由若干圍護板樁連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圍護板樁的背土面設有傳力接頭與地下箱型主體結構連接成為整體。本發(fā)明采用一種帶有凹凸榫卯式的板樁作為基坑圍護結構,板樁的榫頭和榫槽相互咬合,增強密閉性能和整體性能。板樁的背土面設有傳力接頭與箱涵連接,使箱涵承受的豎向力傳遞到板樁上,同時可保證了箱涵結構和圍護的板樁結構共同受力,成為復合式墻板受力體系。
【專利說明】基坑圍護與地下箱型主體結構一體化結構及其建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地下箱型結構建造【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基坑圍護與地下箱型主體結構一體化結構及其建造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地下箱型結構廣泛應用于地下通道、雨污水管道、綜合管廊等工程中。在地下水位較高的軟弱土層建造地下箱涵,往往采用明挖現(xiàn)澆施工建造方法。多數(shù)情況下由于場地的局限,不能采用放坡開挖施工。因而采用基坑圍護方式建造地下箱涵成為一種常見的建造方法。采用這種建造方法的一般施工順序為:平整場地一圍護樁體施工一止水帷幕施工一首道支撐圍檁施工一基坑開挖一坑底混凝土墊層施工一箱涵底板鋼筋綁扎一澆筑底板混凝土一箱涵壁板、頂板鋼筋綁扎一澆筑箱涵壁板、頂板混凝土一外防水施工一基坑土體回填一拆除首道支撐圍檁一設計地坪標高施工。
[0003]采用上述建造方法,基坑工程單純成為一種僅供地下箱涵建造的臨時性的圍護結構工程,地下箱涵結構和圍護結構完全分離。在地下水位較高而箱涵自重不能滿足抗浮需要時,需要增加壓重或設置抗拔樁。當?shù)鼗荒軡M足承載力或變形要求是,需要進行地基處理。
【發(fā)明內容】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坑圍護與地下箱型主體結構一體化結構,它可以充分發(fā)揮圍護結構的作用,改變臨時結構成為永久主體結構的一部分,實現(xiàn)集約化建造的優(yōu)點。
[0005]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坑圍護與地下箱型主體結構一體化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圍護結構由若干圍護板樁連接而成,所述圍護板樁的背土面設有傳力接頭與地下箱型主體結構連接成為整體。所述圍護板樁下部有刃角,圍護板樁一側有榫槽,另一側有榫頭。
[0006]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坑圍護與地下箱型主體結構一體化的建造方法,它可以充分發(fā)揮圍護結構的作用,改變臨時結構成為永久主體結構的一部分,實現(xiàn)集約化建造的優(yōu)點。
[0007]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坑圍護與地下箱型主體結構一體化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建造方法包括:平整場地一帶有榫槽和榫頭的圍護板樁作為圍護樁體施工一止水帷幕施工一首道支撐圍檁施工一基坑開挖一坑底混凝土墊層施工—帶有榫槽和榫頭的板樁下部傳力接頭部位清理一箱涵底板鋼筋綁扎一澆筑底板混凝土—帶有榫槽和榫頭的板樁上部傳力接頭部位清理一箱涵壁板、頂板鋼筋綁扎一澆筑箱涵壁板、頂板混凝土一基坑土體回填一拆除首道支撐圍檁一設計地坪標高施工。
[0008]本發(fā)明將帶有凹凸榫卯式的板樁作為基坑圍護結構,所述圍護板樁的榫頭和榫槽相互咬合,增強密閉性能和整體性能。板樁的背土面設有傳力接頭與箱涵連接,使箱涵承受的豎向力傳遞到板樁上,同時可保證了箱涵結構和圍護的板樁結構共同受力,成為復合式墻板受力體系。本發(fā)明克服了傳統(tǒng)圍護結構和主體結構相互分離的缺點,使圍護結構成為永久主體結構的一部分,圍護的板樁和箱涵結構共同受力,優(yōu)化了結構設計斷面,增強了地下箱涵的抗浮能力,在不進行地基處理的情況下,保證地下箱涵的安全性能。
[0009]【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圍護與結構一體化建造平面示意圖。
[0010]圖2為本發(fā)明的圍護與結構一體化建造剖面示意圖。
[0011]圖3為本發(fā)明的圍護板樁側視圖。
[0012]圖4為本發(fā)明的圍護板樁正視圖。
[0013]圖5為本發(fā)明的圍護板樁后視圖。
[0014]圖6為本發(fā)明的圍護板樁俯視圖。
[0015]【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0016]圖中I為圍護板樁,2為地下箱型主體結構,3為傳力槽口,4為止水帷幕,5為基礎地面,6為混凝土墊層,7為刃角,8為榫槽,9為榫頭。
[0017]如圖所示,一種基坑圍護與地下箱型主體結構一體化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圍護結構由若干圍護板樁I連接而成,所述圍護板樁I的背土面設有傳力接頭與地下箱型主體結構2連接成為整體。所述圍護板樁下部有刃角7,圍護板樁一側有榫槽8,另一側有榫頭9。所述傳力接頭包括設置在圍護板樁背土面的上下兩個傳力槽口 3,所述傳力槽口的下端為一平面,上端為斜面,形成內側小外側大的槽口,所述斜面的傾角為60°?75°,便于切土下沉。其中下傳力槽口和地下箱型主體結構的底板混凝土連接,上傳力槽口和地下箱型主體結構的頂板混凝土連接。
[0018]本發(fā)明的建造方法施工順序為:平整場地一帶有凹凸榫卯式的圍護板樁I作為圍護樁體施工一止水帷幕4施工一首道支撐圍檁施工一基坑開挖一坑底混凝土墊層6施工—帶有凹凸榫卯式的板樁下部傳力接頭部位清理一箱涵底板鋼筋綁扎一澆筑底板混凝土—帶有凹凸榫卯式的板樁上部傳力接頭部位清理一箱涵壁板、頂板鋼筋綁扎一澆筑箱涵壁板、頂板混凝土一基坑土體回填一拆除首道支撐圍檁一設計地坪標高施工。
【權利要求】
1.一種基坑圍護與地下箱型主體結構一體化結構,所述基坑圍護結構由若干圍護板樁連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圍護板樁的背土面設有傳力接頭與地下箱型主體結構連接成為整體。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圍護與地下箱型主體結構一體化結構,其特征在于:圍護板樁下部有刃角,圍護板樁一側有榫槽,另一側有榫頭。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圍護與地下箱型主體結構一體化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力接頭包括設置在圍護板樁背土面的上下兩個傳力槽口,其中下傳力槽口和地下箱型主體結構的底板混凝土連接,上傳力槽口和地下箱型主體結構的頂板混凝土連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坑圍護與地下箱型主體結構一體化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力槽口的下端為平面,上端為斜面,形成內側小外側大的槽口,所述斜面的傾角為60° ?750。
5.一種基坑圍護與地下箱型主體結構一體化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建造方法包括:平整場地一帶有榫槽和榫頭的圍護板樁作為圍護樁體施工一止水帷幕施工一首道支撐圍檁施工一基坑開挖一坑底混凝土墊層施工一帶有榫槽和榫頭的板樁下部傳力接頭部位清理一箱涵底板鋼筋綁扎一澆筑底板混凝土一帶有榫槽和榫頭的板樁上部傳力接頭部位清理一箱涵壁板、頂板鋼筋綁扎一澆筑箱涵壁板、頂板混凝土一基坑土體回填一拆除首道支撐圍檁一設計地坪標高施工。
【文檔編號】E02D17/04GK103953067SQ201410147106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4月14日
【發(fā)明者】王恒棟, 楊劍, 沈曄, 徐輝, 孫磊, 王建 申請人: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