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銑打撈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套銑打撈裝置,包括一筒體和安裝在所述筒體的上端的上接頭,所述筒體內壁上車有打撈螺紋,所述筒體的下端加工有磨銑齒,用于在打撈落魚時對落魚頂部進行修整。通過本實用新型,能夠很好地解決針對魚頂嚴重破損、落魚扭曲S彎變形、雙魚頭等復雜落物的打撈問題,提高打撈的成功率。
【專利說明】套銑打撈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鉆探【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套銑打撈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油田開發(fā)時間的延長,開發(fā)方案的不斷調整和實施,油、氣、水井井身狀況逐漸變差。同時,由于生產(chǎn)工藝的不斷更新,生產(chǎn)工藝管柱結構也日益復雜多樣。這些因素使得油、氣、水井落物情況日趨復雜,打撈難度越來越大,而目前的打撈工具相對于復雜的落物,日漸凸顯技術瓶頸,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打撈作業(yè)施工周期,生產(chǎn)經(jīng)營效益受到很大影響。
[0003]目前大修施工過程中,針對魚頂嚴重破損、落魚扭曲S彎變形、雙魚頭等復雜落物沒有成熟的工藝及打撈工具,只能套磨銑與打撈交替進行,打撈成功率低且卡鉆風險大。
[0004]因此,需要一種新的打撈裝置,能夠很好地解決針對魚頂嚴重破損、落魚扭曲S彎變形、雙魚頭等復雜落物的打撈問題,提高打撈的成功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新的打撈裝置,能夠很好地解決針對魚頂嚴重破損、落魚扭曲S彎變形、雙魚頭等復雜落物的打撈問題,提高打撈的成功率。
[0006]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套銑打撈裝置,包括一筒體和安裝在所述筒體的上端的上接頭,所述筒體內壁上車有打撈螺紋,所述筒體的下端加工有磨銑齒,用于在打撈落魚時對落魚頂部進行修整。
[0007]其中,所述磨銑齒的數(shù)量可以為四個,在所述筒體的下端沿周向均勻分布,磨銑效果更佳更均勻。
[0008]具體而言,該套統(tǒng)打撈裝置在筒體下端面加工磨統(tǒng)齒,鋪焊合金,筒體內車打撈螺紋,通過磨銑齒套磨修整魚頂,將落魚引入筒體后造扣打撈,能夠有效提高魚頂嚴重變形等復雜管類落物的打撈成功率,不必交替進行磨銑與打撈,有效地縮短了打撈作業(yè)的平均周期,提高了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根據(jù)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套銑打撈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0011]如圖1所示,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套銑打撈裝置,包括一筒體2和安裝在所述筒體2的上端的上接頭1,所述筒體2內壁上車有打撈螺紋3,所述筒體2的下端加工有磨銑齒4,用于在打撈落魚時對落魚頂部進行修整。
[0012]其中,所述磨銑齒4的數(shù)量可以為四個,在所述筒體2的下端沿周向均勻分布,磨銑效果更佳更均勻。
[0013]具體而言,筒體2上端通過上接頭I安裝到鉆桿上,筒體2下端面加工磨銑齒4,鋪焊合金,筒體內車打撈螺紋3,通過磨統(tǒng)齒4套磨修整魚頂,將落魚引入筒體2后造扣打撈,能夠有效提高魚頂嚴重變形等復雜管類落物的打撈成功率,不必磨銑與打撈交替進行,有效地縮短了打撈作業(yè)的平均周期,提高了效率。
[0014]具體作業(yè)方式為,下入該套銑打撈裝置至魚頂以上l-2m時,緩慢下放,同時開泵循環(huán)修井液,啟動轉盤,以20-30r/min的速度邊轉動邊下放,遇阻后,加壓0_5kN,提高轉速至40-70r/min ;記錄深度及磨銑進尺,確定落魚已引入筒體后,停轉盤,加壓20_30kN,啟動轉盤,邊旋轉邊緩慢下放,視鉆具情況造扣10-20圈后,釋放扭矩,上提鉆具完成打撈。
[0015]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不局限在上述的實施例中,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指導思想之內提出其他的實施例,但這種實施例都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套銑打撈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筒體(2)和安裝在所述筒體(2)上端的上接頭(I),所述筒體(2)內壁上車有打撈螺紋(3),所述筒體(2)的下端加工有用于在打撈落魚時對落魚頂部進行修整的磨銑齒(4),所述磨銑齒(4)表面鋪焊有合金。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套銑打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銑齒(4)的數(shù)量為四個,在所述筒體(2)的下端沿周向均勻分布。
【文檔編號】E21B29/00GK203822230SQ201420209427
【公開日】2014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4月25日
【發(fā)明者】吳德, 鄭晨, 富玉海, 齊顏平, 劉英杰, 權恒振 申請人:中國石油集團渤海鉆探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