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油井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采油井泵下活性水攪拌器。
背景技術:
目前,油田對稠油或高凝油的開采,主要采用兩種方法,其一是泵上井簡摻活性水,對原油起到加熱、乳化、降粘的作用,但活性水注入井簡后,對原油和水不加攪拌,活性水對原油乳化作用不充分,降粘效果不理想。其二是通過空心抽油桿的空心部裝入電纜,借助電能將空心抽油桿加熱,達到對稠油或高凝油加熱降粘目的,但其裝置一次投資較高,耗電量高,電纜絕緣破損造成工作不穩(wěn)等缺點。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有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采油井泵下活性水攪拌器。
為達到本實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采油井泵下活性水攪拌器,所述采油井泵下活性水攪拌器包括框體、位于所述框體下方的出油裝置、位于所述框體左右兩側的握持裝置、位于所述握持裝置上方的進料裝置、位于所述框體上方的旋 轉裝置及位于所述旋轉裝置下方的攪拌裝置,所述框體上設有位于左右表面上的第一支架、位于內(nèi)部的集料斗、設置于所述集料斗上的隔離框、位于所述隔離框下方的封閉板、位于所述封閉板上方的水平板及位于所述水平板下方的加熱棒,所述出油裝置包括出油斗、位于所述出油斗下方的出油管及收容于所述出油管內(nèi)部的第一過濾網(wǎng),所述握持裝置包括第一握持桿及位于所述第一握持桿下方的第二握持桿,所述進料裝置包括上端部及位于所述上端部下方的下端部,所述旋轉裝置包括電機、位于所述電機下方的轉軸、位于所述電機左右兩側的第二支架,所述攪拌裝置包括第一攪拌桿、設置于所述第一攪拌桿上的第二攪拌桿及位于所述第一攪拌桿下方的回料板,所述第一攪拌桿呈半圓環(huán)狀,所述第一攪拌桿的兩端與所述轉軸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攪拌桿呈水平狀,所述第二攪拌桿的一端與所述轉軸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攪拌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攪拌桿固定連接,所述回料板呈圓錐狀,所述回料板的上端與所述轉軸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回料板的側面與所述框體的內(nèi)表面緊密接觸,所述回料板上設有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與所述框體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豎直向上,所述集料斗的橫截面呈傾斜狀,所述集料斗的側面與所述框體的內(nèi)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集料斗上設有第一通孔。
所述隔離框呈空心的圓柱體,所述隔離框豎直放置,所述集料斗的內(nèi)表面與所述隔離框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封閉板呈圓柱體,所 述封閉板水平放置,所述封閉板的側面與所述隔離框的內(nèi)表面固定連接。
所述水平板呈圓柱體,所述水平板水平放置,所述水平板的側面與所述隔離框的內(nèi)表面固定連接。
所述出油斗的上端與所述框體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出油斗的下端與所述出油管的上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過濾網(wǎng)呈圓柱體,所述第一過濾網(wǎng)水平放置,所述第一過濾網(wǎng)的側面與所述出油管的內(nèi)表面固定連接。
所述第一握持桿呈彎曲狀,所述第一握持桿的一端與所述框體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握持桿呈傾斜狀,所述第二握持桿的下端與所述框體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握持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握持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
所述下端部的下端對準所述框體的上端與所述框體固定連接,所述下端部的下端與所述隔離框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與所述下端部固定連接。
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與所述電機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隔離框的側面固定連接。
所述轉軸呈圓柱體,所述轉軸豎直放置,所述轉軸的上端與所述電機連接,所述轉軸的下端穿過所述隔離框的上表面、水平板的上下表面、封閉板的上下表面且與其滑動連接。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采油井泵下活性水攪拌器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進入大稠油或者高 凝油進行充分的攪拌,并且同時進行加熱,使得其攪拌效果更理想且效率更高,降低了企業(yè)的成本,方便移動,操作簡單,并可以將攪拌后的油緩慢輸出,防止漏油。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采油井泵下活性水攪拌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采油井泵下活性水攪拌器做出清楚完整的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采油井泵下活性水攪拌器包括框體1、位于所述框體1下方的出油裝置2、位于所述框體1左右兩側的握持裝置3、位于所述握持裝置3上方的進料裝置4、位于所述框體1上方的旋轉裝置5及位于所述旋轉裝置5下方的攪拌裝置6。
如圖1所示,所述框體1呈空心的圓柱體,所述框體1豎直放置,所述框體1上設有位于左右表面上的第一支架11、位于內(nèi)部的集料斗12、設置于所述集料斗12上的隔離框14、位于所述隔離框14下方的封閉板13、位于所述封閉板13上方的水平板15及位于所述水平板15下方的加熱棒16。所述第一支架11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左右兩側,所述第一支架11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11的一端與所述框體1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11的另一端豎直向上。所述集料斗12的橫截面呈傾斜狀,所述集料斗12的側面與所述框體1的內(nèi)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集料斗12上設有第一通孔121,所述第一通孔121呈圓柱體狀,所述第一通孔121貫穿所述集料斗12的上下表面。 所述隔離框14呈空心的圓柱體,所述隔離框14豎直放置,所述集料斗12的內(nèi)表面與所述隔離框14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封閉板13呈圓柱體,所述封閉板13水平放置,所述封閉板13的側面與所述隔離框14的內(nèi)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水平板15呈圓柱體,所述水平板15水平放置,所述水平板15的側面與所述隔離框14的內(nèi)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隔離框14采用導熱材料制成。所述加熱棒16位于所述隔離框14內(nèi)部,用于加熱。
如圖1所示,所述出油裝置2包括出油斗21、位于所述出油都21下方的出油管22及收容于所述出油管22內(nèi)部的第一過濾網(wǎng)23。所述出油斗21呈空心的圓臺狀,所述出油斗21的上端與所述框體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出油斗21的下端與所述出油管22的上端固定連接,所述出油管22豎直放置。所述第一過濾網(wǎng)23呈圓柱體,所述第一過濾網(wǎng)23水平放置,所述第一過濾網(wǎng)23的側面與所述出油管22的內(nèi)表面固定連接。
如圖1所示,所述握持裝置3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左右兩側,所述握持裝置3包括第一握持桿31及位于所述第一握持桿31下方的第二握持桿32。所述第一握持桿31呈彎曲狀,所述第一握持桿31的一端與所述框體1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握持桿32呈傾斜狀,所述第二握持桿32的下端與所述框體1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握持桿32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握持桿3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
如圖1所示,所述進料裝置4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左右兩側,所述進料裝置4包括上端部41及位于所述上端部41下方的下端部42。 所述上端部41呈豎直狀,所述上端部41呈空心的圓柱體,所述下端部42呈傾斜狀,所述上端部41與所述下端部42一體成型。所述下端部41的下端對準所述框體1的上端與所述框體1固定連接,所述下端部42的下端與所述隔離框14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11與所述下端部42固定連接,從而使得稠油或者高凝油從所述進料裝置4進入到框體1的內(nèi)部。
如圖1所示,所述旋轉裝置5包括電機51、位于所述電機51下方的轉軸52、位于所述電機51左右兩側的第二支架53。所述電機51位于所述隔離框14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架53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左右兩側,所述第二支架53的一端與所述電機51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53的另一端與所述隔離框14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轉軸52呈圓柱體,所述轉軸52豎直放置,所述轉軸52的上端與所述電機51連接,使得所述電機51帶動所述轉軸52旋轉,所述轉軸52的下端穿過所述隔離框14的上表面、水平板15的上下表面、封閉板13的上下表面且與其滑動連接,使得所述轉軸52可以旋轉。
如圖1所示,所述攪拌裝置6包括第一攪拌桿61、設置于所述第一攪拌桿61上的第二攪拌桿62及位于所述第一攪拌桿61下方的回料板63。所述第一攪拌桿61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左右兩側,所述第一攪拌桿61呈半圓環(huán)狀,所述第一攪拌桿61的兩端與所述轉軸52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攪拌桿62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左右兩側,所述第二攪拌桿62呈水平狀,所述第二攪拌桿62的一端與所述轉軸62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攪拌桿62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攪拌桿 61固定連接。所述回料板63呈圓錐狀,所述回料板63的上端與所述轉軸52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回料板63的側面與所述框體1的內(nèi)表面緊密接觸,所述回料板63上設有第二通孔631,所述第二通孔631呈圓柱體狀,其可以防止攪拌后的油流出的速度過快導致漏油或者其他事故,從而可以保障安全。
如圖1所示,所述本實用新型采油井泵下活性水攪拌器使用時,首先啟動電機51及加熱棒16,使得轉軸52旋轉,進而使得攪拌裝置6旋轉,同時加熱棒16產(chǎn)生的熱量經(jīng)過隔離框14進入到框體1內(nèi)部,然后通過進料裝置4進入到框體1的內(nèi)部,然后集中在集料板12上,然后經(jīng)過加熱棒16散出出的熱進行加熱后,緩慢經(jīng)過第一通孔121進入到下方,然后經(jīng)過攪拌裝置6進行攪拌,然后集中到回料板63上,然后經(jīng)過第二通孔631進入到下方,然后經(jīng)過第一過濾網(wǎng)23的過濾后排出。同時亦可以握住握持裝置3移動本實用新型采油井泵下活性水攪拌器。至此,本實用新型采油井泵下活性水攪拌器使用過程描述完畢。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nèi),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