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出風口調控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煤礦綜掘工作面風筒出風口葉片式機械調控裝置。
背景技術:
掘進工作面通風是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承擔著預防煤塵及瓦斯爆炸、降低煤塵對礦工的傷害以及提供舒適工作環(huán)境的重要職責。隨著掘進規(guī)模及機械化程度提高以及對煤礦安全和礦工工作環(huán)境的日益重視,掘進工作面通風的精細化管理變得越來越重要,實現掘進工作面安全、節(jié)能、綠色通風是目前綠色礦山建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
掘進工作面是一個獨頭巷道,通風回路不完整,稀釋和排除來自煤體涌出的瓦斯和作業(yè)時產生的粉塵是靠由局部通風機和風筒組成的局部通風系統(tǒng)給端頭區(qū)域壓入的新鮮風流來實現的。目前,“煤礦安全規(guī)程”規(guī)定了掘進工作面人員通風量和巷道的風流風速范圍,解決斷面尺寸擴大及超長距離掘進對通風需求增加的方式主要還是實施局部“通風總量”控制,也就是不斷提高局部通風機功率和加大風筒直徑。但在風量一定情況下,掘進不同階段的風筒沿程阻力損失、出風口風速、有效射程等都不同,隨著掘進巷道不斷延伸,風筒沿程阻力增加,風能損失也隨之增大,通風有效射程末端風流往往不能有效稀釋瓦斯和粉塵聚集。同時,風筒出風口結構過于簡單,出風方向和角度不能改變,直徑和前后距離不能隨時動態(tài)變化,造成死角區(qū)瓦斯粉塵聚集現象嚴重。
風量不足或分布不合理不僅會引起掘進工作面局部瓦斯和煤塵超標,從而給掘進工作面帶來瓦斯和煤塵爆炸的隱患。而且,也會導致礦工活動區(qū)域的粉塵濃度超標,造成掘進工作面塵肺病率居高不下。另一方面,風量過大,不僅不利于節(jié)能的要求,對礦工的工作環(huán)境還帶來負面影響,曾經出現過由于風量過度加大,礦工安全帽被吹飛和頸部風力過大造成身體不適等現象。這都說明目前的通風管理方式已不能完全適應綜掘工作面長距離大斷面掘進通風需求。因此,需要采用更為合理的掘進工作面局部風場綜合管理模式,為此設計一種煤礦綜掘工作面風筒出風口葉片式機械調控裝置是十分必要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煤礦綜掘工作面風筒出風口葉片式機械調控裝置,其可以降低掘進通風瓦斯和粉塵聚集,提高通風效率,為井下人員活動區(qū)創(chuàng)建健康舒適的通風環(huán)境。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煤礦綜掘工作面風筒出風口葉片式機械調控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葉片式風筒、刻度盤掛頂框、工字滑軌和單向滑動小車,所述單向滑動小車設置在工字滑軌上且能夠沿著工字滑軌滑動,所述刻度盤掛頂框的頂部與單向滑動小車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葉片式風筒沿工字滑軌的長度方向設置,所述葉片式風筒穿過刻度盤掛頂框,所述葉片式風筒包括從前至后依次設置的出風口調節(jié)筒、葉片連接環(huán)、風筒主體、骨架風筒和軟質風筒,所述風筒主體包括風筒主體框架,所述骨架風筒的兩端分別與軟質風筒的前端和風筒主體框架的后端連接,所述風筒主體框架的前端與葉片連接環(huán)固定連接,所述出風口調節(jié)筒為圓臺形結構,所述圓臺形結構的小端設置在靠近葉片連接環(huán)處,所述出風口調節(jié)筒包括多個口徑調節(jié)外葉片,相鄰兩個所述口徑調節(jié)外葉片之間留有距離,相鄰兩個所述口徑調節(jié)外葉片之間的內側設置有口徑調節(jié)內葉片,所述口徑調節(jié)外葉片和口徑調節(jié)內葉片的后端均與葉片連接環(huán)鉸接,所述風筒主體框架的頂部與刻度盤掛頂框之間設置有用于調節(jié)所述風筒主體水平轉動的水平轉向機構。
上述的煤礦綜掘工作面風筒出風口葉片式機械調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風筒主體框架外設置有pvc風筒布,所述風筒主體框架包括前圈和后圈,所述前圈和后圈的上部之間通過上連接板固定連接,所述前圈和后圈的底部之間通過下連接板固定連接,所述上連接板的中心開有第一過孔,所述下連接板的中心開有第二過孔;所述后圈通過第一風筒快速連接器與骨架風筒的前端連接,所述骨架風筒的后端通過第二風筒快速連接器與軟質風筒的前端連接。
上述的煤礦綜掘工作面風筒出風口葉片式機械調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圈和后圈之間還固定連接有多根加強筋,所述前圈的內側豎直固定有支撐筋,所述支撐筋的中部開有第三過孔,所述前圈的前側均勻固定有葉片環(huán)連接鉤。
上述的煤礦綜掘工作面風筒出風口葉片式機械調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盤掛頂框為圓形框架結構,所述刻度盤掛頂框的底部安裝有角度刻度盤,所述風筒主體框架的底部設置有功能操縱桿,所述功能操縱桿的上端與下連接板固定連接,所述功能操縱桿的下端穿過角度刻度盤,所述角度刻度盤上設置有多個用于調節(jié)所述風筒主體俯仰角度的風筒俯仰角度固定銷,所述功能操縱桿的上部開有第四過孔,所述功能操縱桿為空心結構,所述功能操縱桿上開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上述的煤礦綜掘工作面風筒出風口葉片式機械調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轉向機構包括轉動收緊架、上仰轉動銷聯接件、止推軸承托架、止推軸承連接件和止推軸承,所述轉動收緊架的上部為u型結構,所述止推軸承托架設置在所述u型結構內,所述上仰轉動銷聯接件的下部伸入止推軸承托架內且通過第一銷子與止推軸承托架連接,所述止推軸承連接件的下部伸入轉動收緊架的下部內且通過第二銷子與轉動收緊架連接,所述止推軸承安裝在止推軸承托架內底部,所述止推軸承連接件的上部穿過止推軸承且位于止推軸承托架內,所述u型結構的兩側對稱設置有夾緊片,所述夾緊片的上端通過第三銷子與所述u型結構鉸接,所述第三銷子上安裝有夾緊件回彈扭簧,所述夾緊件回彈扭簧的一端頂緊在夾緊片上,所述夾緊件回彈扭簧的另一端頂緊在轉動收緊架上,所述夾緊片的中部通過連接桿固定有摩擦塊且摩擦塊能夠將止推軸承托架夾緊,所述夾緊片的下端連接有水平轉動拉緊固定繩,所述水平轉動拉緊固定繩依次穿過轉動收緊架的底部、第一過孔、第二過孔、第四過孔和第一通孔后與風筒水平轉動固定手柄連接,所述風筒水平轉動固定手柄連接在功能操縱桿上;所述上仰轉動銷聯接件與刻度盤掛頂框的上端連接,所述轉動收緊架的底部與上連接板固定連接。
上述的煤礦綜掘工作面風筒出風口葉片式機械調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葉片連接環(huán)包括葉片環(huán)主體,所述葉片環(huán)主體的后側一周均勻安裝有多個風筒主體連接片,所述葉片環(huán)主體的前側一周安裝有多個外葉片連接鉤和多個內葉片連接鉤,多個所述外葉片連接鉤均勻設置,多個所述內葉片連接鉤均勻設置,所述外葉片連接鉤和內葉片連接鉤間隔布設,所述內葉片連接鉤上安裝有第一彈簧連接鉤,所述風筒主體連接片通過螺栓與葉片環(huán)連接鉤連接。
上述的煤礦綜掘工作面風筒出風口葉片式機械調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口徑調節(jié)外葉片為弧形口徑調節(jié)外葉片,所述弧形口徑調節(jié)外葉片的中部設置有拉緊繩連接環(huán),所述口徑調節(jié)外葉片的大端設置有葉片環(huán)外連接鉤,所述葉片環(huán)外連接鉤與外葉片連接鉤鉸接,所述拉緊繩連接環(huán)上設置有一端與其連接的葉片收縮拉緊繩,所述葉片收縮拉緊繩的另一端依次穿過第三過孔、第二過孔和第一通孔后與葉片收縮拉緊繩固定鉤連接,所述葉片收縮拉緊繩固定鉤安裝在功能操縱桿上,所述功能操縱桿的數量為多個,多個所述葉片收縮拉緊繩固定鉤由上至下依次設置。
上述的煤礦綜掘工作面風筒出風口葉片式機械調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口徑調節(jié)內葉片為弧形口徑調節(jié)內葉片,所述口徑調節(jié)內葉片的中部設置有第二彈簧連接鉤,所述口徑調節(jié)內葉片的大端設置有葉片環(huán)內連接鉤,所述葉片環(huán)內連接鉤與內葉片連接鉤鉸接,所述第二彈簧連接鉤與第一彈簧連接鉤之間連接有彈簧。
上述的煤礦綜掘工作面風筒出風口葉片式機械調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滑軌的前端底部設置有第一限位板,所述工字滑軌的后端底部設置有第二限位板,所述工字滑軌的前端頂部設置有第一連扳,所述工字滑軌的后端頂部設置有第二連扳,所述工字滑軌上均勻設置有多個掛環(huán)組,每個所述掛環(huán)組由緊挨設置的兩個掛環(huán)組成,所述掛環(huán)組的其中一個所述掛環(huán)上連接有吊索,所述吊索上連接有錨桿。
上述的煤礦綜掘工作面風筒出風口葉片式機械調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向滑動小車包括滑動小車主體和單向滑動卡,所述滑動小車主體的左右兩側均安裝有兩個沿工字滑軌滑動的滾輪,所述單向滑動卡設置在滑動小車主體的左側后部,所述單向滑動卡的下端通過螺栓與滑動小車主體鉸接,所述單向滑動卡的上端與設置在工字滑軌底部的限位塊相配合且限位塊用于限制滑動小車主體向后滑動。
本發(fā)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
1、本發(fā)明將之前只有一層葉片、且只有六個葉片的結構,現在設計為內外兩層結構,即口徑調節(jié)內葉片和口徑調節(jié)外葉片分別為六個葉片,這樣做的目的有利于葉片之間的契合,增加了風口的嚴密性,減少了漏風,且采用這種結構減小了加工的復雜性。
2、本發(fā)明將之前采用連桿機構來控制葉片開閉,改為現在采用內葉片外表面連接彈簧,使葉片維持張開狀態(tài),當需要收縮時,拉葉片收縮拉緊繩(葉片收縮拉緊繩只連接到外葉片),采用固定在不同葉片收縮拉緊繩固定鉤來控制風口的大小。
3、本發(fā)明通過在刻度盤掛頂框的底部固定角度刻度盤,功能操縱桿的下端穿過角度刻度盤,通過調節(jié)功能操縱桿在角度刻度盤上的不同位置,調節(jié)好后并后風筒俯仰角度固定銷鎖緊,來可控制風筒出風口的俯仰角度;另外,刻度盤掛頂框采用圓形結構,減少了應力集中,減小了空間占用。
4、本發(fā)明通過水平轉向機構來調節(jié)風筒主體的水平轉向,當風筒水平轉動固定手柄處于水平狀態(tài)時,風筒主體可以水平轉動;當風筒水平轉動固定手柄向下掰下時,拉緊水平轉動拉緊固定繩,從而使風筒主體無法轉動,調節(jié)方式類似于自行車手剎,調節(jié)簡單方便。
5、本發(fā)明將風筒主體改為框架結構,外層蒙上pvc風筒布,減輕了整體重量;導軌改為滑軌,用單向滑動小車改變了原先軌道滑動摩擦為滾動摩擦,減小阻力,單向滑動卡防止風筒反向滑動。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有效解決了采用不斷提高局部通風機功率和加大風筒直徑易造成循環(huán)風、工作區(qū)域局部風速過高、工作條件劣化的問題,可合理控制巷道內風流場,且調節(jié)方式簡單方便。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處放大圖。
圖3為本發(fā)明去除pvc風筒布、吊索和錨桿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b處放大圖。
圖5為本發(fā)明風筒主體框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刻度盤掛頂框和角度刻度盤的位置關系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功能操縱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fā)明水平轉向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fā)明水平轉向機構的局部剖視圖。
圖10為本發(fā)明葉片連接環(huán)的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發(fā)明口徑調節(jié)外葉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12為本發(fā)明口徑調節(jié)內葉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13為本發(fā)明工字滑軌的結構示意圖。
圖14為本發(fā)明單向滑動小車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口徑調節(jié)內葉片;1-1—第二彈簧連接鉤;1-2—葉片環(huán)內連接鉤;
2—口徑調節(jié)外葉片;2-1—拉緊繩連接環(huán);2-2—葉片環(huán)外連接鉤;
3—彈簧;4—葉片連接環(huán);4-1—外葉片連接鉤;
4-2—第一彈簧連接鉤;4-3—葉片環(huán)主體;4-4—內葉片連接鉤;
4-5—風筒主體連接片;5—葉片收縮拉緊繩;6-1—支撐筋;
6-11—第三過孔;6-2—葉片環(huán)連接鉤;6-3—上連接板;
6-31—第一過孔;6-4—前圈;6-5—后圈;
6-6—加強筋;6-7—下連接板;6-71—第二過孔;
7—刻度盤掛頂框;8—角度刻度盤;9—風筒俯仰角度固定銷;
10—功能操縱桿;10-1—第一通孔;10-2—第二通孔;
10-3—第四過孔;11—風筒水平轉動固定手柄;
12—葉片收縮拉緊繩固定鉤;13—水平轉動拉緊固定繩;
14-1—第一風筒快速連接器;14-2—第二風筒快速連接器;
15—水平轉向機構;15-1—止推軸承連接件;15-2—止推軸承托架;
15-3—摩擦塊;15-4—夾緊件回彈扭簧;15-5—上仰轉動銷聯接件;
15-6—夾緊片;15-7—轉動收緊架;15-8—止推軸承;
15-9—第一銷子;15-10—第二銷子;15-11—第三銷子;
16—單向滑動小車;16-1—滾輪;16-2—螺栓;
16-3—單向滑動卡;16-4—滑動小車主體;17—工字滑軌;
17-1—第一連扳;17-2—第二連扳;17-3—第一限位板;
17-4—第二限位板;17-5—限位塊;17-6—掛環(huán);
18—吊索;19—錨桿;20—骨架風筒;
21—軟質風筒;22—風筒主體框架;23—pvc風筒布。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4所示,本發(fā)明包括葉片式風筒、刻度盤掛頂框7、工字滑軌17和單向滑動小車16,所述單向滑動小車16設置在工字滑軌17上且能夠沿著工字滑軌17滑動,所述刻度盤掛頂框7的頂部與單向滑動小車16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葉片式風筒沿工字滑軌17的長度方向設置,所述葉片式風筒穿過刻度盤掛頂框7,所述葉片式風筒包括從前至后依次設置的出風口調節(jié)筒、葉片連接環(huán)4、風筒主體、骨架風筒20和軟質風筒21,所述風筒主體包括風筒主體框架22,所述骨架風筒20的兩端分別與軟質風筒21的前端和風筒主體框架22的后端連接,所述風筒主體框架22的前端與葉片連接環(huán)4固定連接,所述出風口調節(jié)筒為圓臺形結構,所述圓臺形結構的小端設置在靠近葉片連接環(huán)4處,所述出風口調節(jié)筒包括多個口徑調節(jié)外葉片2,相鄰兩個所述口徑調節(jié)外葉片2之間留有距離,相鄰兩個所述口徑調節(jié)外葉片2之間的內側設置有口徑調節(jié)內葉片1,所述口徑調節(jié)外葉片2和口徑調節(jié)內葉片1的后端均與葉片連接環(huán)4鉸接,所述風筒主體框架22的頂部與刻度盤掛頂框7之間設置有用于調節(jié)所述風筒主體水平轉動的水平轉向機構15。
如圖1和圖5所示,所述風筒主體框架22外設置有pvc風筒布23,所述風筒主體框架22包括前圈6-4和后圈6-5,所述前圈6-4和后圈6-5的上部之間通過上連接板6-3固定連接,所述前圈6-4和后圈6-5的底部之間通過下連接板6-7固定連接,所述上連接板6-3的中心開有第一過孔6-31,所述下連接板6-7的中心開有第二過孔6-71;所述后圈6-5通過第一風筒快速連接器14-1與骨架風筒20的前端連接,所述骨架風筒20的后端通過第二風筒快速連接器14-2與軟質風筒21的前端連接。風筒主體采用框架結構,減小了風筒主體的尺寸,減小了整體裝置的重量。
如圖5所示,所述前圈6-4和后圈6-5之間還固定連接有多根加強筋6-6,所述前圈6-4的內側豎直固定有支撐筋6-1,所述支撐筋6-1的中部開有第三過孔6-11,所述前圈6-4的前側均勻固定有葉片環(huán)連接鉤6-2。
如圖1、圖5、圖6和圖7所示,所述刻度盤掛頂框7為圓形框架結構,所述刻度盤掛頂框7的底部安裝有角度刻度盤8,所述風筒主體框架22的底部設置有功能操縱桿10,所述功能操縱桿10的上端與下連接板6-7固定連接,所述功能操縱桿10的下端穿過角度刻度盤8,所述角度刻度盤8上設置有多個用于調節(jié)所述風筒主體俯仰角度的風筒俯仰角度固定銷9,所述功能操縱桿10的上部開有第四過孔10-3,所述功能操縱桿10為空心結構,所述功能操縱桿10上開有第一通孔10-1和第二通孔10-2。
如圖8和圖9所示,所述水平轉向機構15包括轉動收緊架15-7、上仰轉動銷聯接件15-5、止推軸承托架15-2、止推軸承連接件15-1和止推軸承15-8,所述轉動收緊架15-7的上部為u型結構,所述止推軸承托架15-2設置在所述u型結構內,所述上仰轉動銷聯接件15-5的下部伸入止推軸承托架15-2內且通過第一銷子15-9與止推軸承托架15-2連接,所述止推軸承連接件15-1的下部伸入轉動收緊架15-7的下部內且通過第二銷子15-10與轉動收緊架15-7連接,所述止推軸承15-8安裝在止推軸承托架15-2內底部,所述止推軸承連接件15-1的上部穿過止推軸承15-8且位于止推軸承托架15-2內,所述u型結構的兩側對稱設置有夾緊片15-6,所述夾緊片15-6的上端通過第三銷子15-11與所述u型結構鉸接,所述第三銷子15-11上安裝有夾緊件回彈扭簧15-4,所述夾緊件回彈扭簧15-4的一端頂緊在夾緊片15-6上,所述夾緊件回彈扭簧15-4的另一端頂緊在轉動收緊架15-7上,所述夾緊片15-6的中部通過連接桿固定有摩擦塊15-3且摩擦塊15-3能夠將止推軸承托架15-2夾緊,所述夾緊片15-6的下端連接有水平轉動拉緊固定繩13,所述水平轉動拉緊固定繩13依次穿過轉動收緊架15-7的底部、第一過孔6-31、第二過孔6-71、第四過孔10-3和第一通孔10-1后與風筒水平轉動固定手柄11連接,所述風筒水平轉動固定手柄11連接在功能操縱桿10上;所述上仰轉動銷聯接件15-5與刻度盤掛頂框7的上端連接,所述轉動收緊架15-7的底部與上連接板6-3固定連接。
采用止推軸承增加了轉動的連貫性,且水平轉向機構15可實現任意角度轉動的可行性。
如圖10所示,所述葉片連接環(huán)4包括葉片環(huán)主體4-3,所述葉片環(huán)主體4-3的后側一周均勻安裝有多個風筒主體連接片4-5,所述葉片環(huán)主體4-3的前側一周安裝有多個外葉片連接鉤4-1和多個內葉片連接鉤4-4,多個所述外葉片連接鉤4-1均勻設置,多個所述內葉片連接鉤4-4均勻設置,所述外葉片連接鉤4-1和內葉片連接鉤4-4間隔布設,所述內葉片連接鉤4-4上安裝有第一彈簧連接鉤4-2,所述風筒主體連接片4-5通過螺栓與葉片環(huán)連接鉤6-2連接。增加葉片連接環(huán)增加了裝置的可拆卸性,當裝置葉片損壞時不需要整個裝置拆卸。
如圖11所示,所述口徑調節(jié)外葉片2為弧形口徑調節(jié)外葉片,所述弧形口徑調節(jié)外葉片的中部設置有拉緊繩連接環(huán)2-1,所述口徑調節(jié)外葉片2的大端設置有葉片環(huán)外連接鉤2-2,所述葉片環(huán)外連接鉤2-2與外葉片連接鉤4-1鉸接,所述拉緊繩連接環(huán)2-1上設置有一端與其連接的葉片收縮拉緊繩5,所述葉片收縮拉緊繩5的另一端依次穿過第三過孔6-11、第二過孔6-71和第一通孔10-1后與葉片收縮拉緊繩固定鉤12連接,所述葉片收縮拉緊繩固定鉤12安裝在功能操縱桿10上,所述功能操縱桿10的數量為多個,多個所述葉片收縮拉緊繩固定鉤12由上至下依次設置。
如圖12所示,所述口徑調節(jié)內葉片1為弧形口徑調節(jié)內葉片,所述口徑調節(jié)內葉片1的中部設置有第二彈簧連接鉤1-1,所述口徑調節(jié)內葉片1的大端設置有葉片環(huán)內連接鉤1-2,所述葉片環(huán)內連接鉤1-2與內葉片連接鉤4-4鉸接,所述第二彈簧連接鉤1-1與第一彈簧連接鉤4-2之間連接有彈簧3。
如圖13所示,所述工字滑軌17的前端底部設置有第一限位板17-3,所述工字滑軌17的后端底部設置有第二限位板17-4,所述工字滑軌17的前端頂部設置有第一連扳17-1,所述工字滑軌17的后端頂部設置有第二連扳17-2,所述工字滑軌17上均勻設置有多個掛環(huán)組,每個所述掛環(huán)組由緊挨設置的兩個掛環(huán)17-6組成,所述掛環(huán)組的其中一個所述掛環(huán)上連接有吊索18,所述吊索18上連接有錨桿19。
如圖14所示,所述單向滑動小車16包括滑動小車主體16-4和單向滑動卡16-3,所述滑動小車主體16-4的左右兩側均安裝有兩個沿工字滑軌17滑動的滾輪16-1,所述單向滑動卡16-3設置在滑動小車主體16-4的左側后部,所述單向滑動卡16-3的下端通過螺栓16-2與滑動小車主體16-4鉸接,所述單向滑動卡16-3的上端與設置在工字滑軌17底部的限位塊17-5相配合且限位塊17-5用于限制滑動小車主體16-4向后滑動。采用單向滑動小車改變了原先軌道滑動摩擦為滾動摩擦,減小阻力,單向滑動卡防止風筒反向滑動。
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為:使用時,將錨桿19固定在巷道內壁上,則煤礦綜掘工作面風筒出風口葉片式機械調控裝置整體吊在巷道內壁上。通過連接在第二彈簧連接鉤1-1與第一彈簧連接鉤4-2之間的彈簧3來保持葉片處于擴張狀態(tài),通過與口徑調節(jié)外葉片2連接的葉片收縮拉緊繩5來牽引葉片收縮,調節(jié)葉片開閉大小,進而達到控制風筒出風口的大小。通過調節(jié)功能操縱桿10在角度刻度盤8上的不同位置,調節(jié)好后并后風筒俯仰角度固定銷9鎖緊,即可控制風筒出風口的俯仰角度。通過水平轉向機構15來調節(jié)風筒主體的水平轉向,調節(jié)好后將風筒水平轉動固定手柄11向下扳動靠至功能操縱桿10上即可。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發(fā)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據本發(fā)明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變更以及等效結構變換,均仍屬于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