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渦旋壓縮機冷媒倒流防止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渦旋壓縮機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可以防止排出的冷媒 向壓縮部倒流的同時,可以降低渦旋壓縮機內部將冷媒排向排出腔時的 噪音,降低冷媒的排出阻力、降低壓力損失的渦旋壓縮機冷媒倒流防止 裝置。
背景技術:
圖1是現有技術渦旋壓縮機的內部結構縱剖面圖。如圖1所示,渦旋壓縮機具有在內部形成封閉空間的外殼110,裝放在外殼110內部、 壓縮冷媒的壓縮部130,設置在外殼110的內部、向壓縮部130提供動 力的電機部170。
在外殼110的一側,分別設有可吸入和排出冷媒的吸入管111及排 出管113。在外殼110的內部,分別設有可分別支撐壓縮部130及電機 部170的上部框架115及下部框架117。
電機部170包括固定地位于外殼110內部的定子171,及以旋轉軸 175為中心可轉動地位于定子171內部的轉子173。
壓縮部130具有固定地結合在上部框架115上、包括螺旋形渦巻 132的定渦盤131,以及包括螺旋形渦巻162、以可相對于定渦盤131 及上部框架115旋轉地結合在偏心部177的動渦盤161。在定渦盤131 的中央部位,形成有排出壓縮冷媒的排出口 133。
另外,在排出口 133的上側、即定渦盤131的上側,設有閥門裝置 144。閥門裝置144在渦旋壓縮機運行時,隨著冷媒通過排出口 133排 出,在冷媒的排出壓力作用下被開放,讓冷媒從壓縮腔(圖略)排向排 出腔(圖略)。
另外,渦旋壓縮機停止時,閥門裝置144封閉排出口 133,防止冷 媒倒流到壓縮腔(圖略)。
具有上述結構的現有技術渦旋壓縮機存在如下問題。雖然冷媒的排 出壓力由與壓縮腔(圖略)連通的排出口 133內部產生,但是由于排出 的冷媒,排出腔(圖略)的內部存在一定的內部壓力,因此渦旋壓縮機 運行或停止時,以闊門裝置144為準壓縮腔(圖略)與排出腔(圖略) 之間產生壓力差,使閥門裝置144不穩(wěn)定地顫動、引發(fā)噪音。
另外,由于閥門裝置144位于定渦盤131的上部,使詢門裝置144 對壓縮腔(圖略)排出的冷媒直接產生阻力,引起壓力損失。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能降低排向 渦旋壓縮機內部排出腔的冷媒噪音,降低冷媒的排出阻力,降低壓力損 失的渦旋壓縮機冷媒倒流防止裝置。
本發(fā)明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fā)明的渦旋'壓縮機冷媒倒流防止裝置,包括在內部形成封閉空 間,在其一側形成有吸入冷媒的吸入管及排出冷媒的排出管的外殼;具 有螺旋形渦巻,位于外殼內部的封閉空間的定渦盤;位于外殼內部的封 閉空間,具有螺旋形渦巻,可旋轉地與定渦盤結合、形成壓縮腔的動渦 盤。還包括設置在排出管或與排出管外圍端氣密地連接的冷媒連接管 上,按通過排出管排出的冷媒流動方向,開放或封閉排出管內部,防止 冷媒倒流的倒流防止閥門組合體。
本發(fā)明還可以采用如下技術措施
所述的倒流防止閥門組合體包括在內部形成通路,以便讓冷媒流 動,連通地設置在排出管或冷媒連接管上,具有閥門座面的機殼; 一端 固定地結合在機殼的一側,另一端與閥門座面接觸或分離,開閉通路的 閥門部件。
所述的機殼具有與排出管或冷媒連接管內徑對應的外徑,插入地設 置在排出管或冷媒連接管中的至少某一個的內側。
所述的倒流防止閥門組合體由一端固定地結合在排出管或冷媒連 接管中的至少某一個的內面一側,另一端與形成在排出管或冷媒連接管 內側的閥門座面接觸或分離的閥門部件構成。
所述的倒流防止閥門組合體在與閥門部件接觸的閥門座面上還設 有吸音部件。
本發(fā)明具有的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是
本發(fā)明的渦旋壓縮機冷媒倒流防止裝置在冷媒從渦旋壓縮機內部 的壓縮機排向排出腔時,可以降低閥門部件承受的壓縮腔與排出腔之間 的壓力差,可以減少由于壓力不均衡引起的閥門部件顫動以及由此引起 的噪音。
另外,為了防止冷媒的倒流設置的閥門部件與排出口相隔一定間距 地設置,可以避免排出口排出的冷媒被閥門部件直接受阻,可以降低冷 媒的排出阻力,可以降低壓力損失。
另外,把倒流防止閥門組合體設置在排出部內部而不是定渦盤,從 而可以確保排出腔內部空間,可以提高內部空間利用程度,而且由于不 用考慮把倒流防止閥門組合體設置在排出腔內部的各種設計條件,可以提高產品設計效率。
圖1是現有技術渦旋壓縮機的內部結構縱剖面圖2至圖6是本發(fā)明的渦旋壓縮機冷媒倒流防止裝置;
圖2是具有本發(fā)明的冷媒倒流防止裝置的渦旋壓縮機內部結構縱剖面圖3是圖2的A部內部結構示意圖;其中
圖3a是倒流防止閥門組合體與排出管、冷媒連接管連接狀態(tài)剖面圖3b是倒流防止閥門組合體結構立體圖4是本發(fā)明冷媒倒流防止裝置工作狀態(tài)一部分縱剖面圖;其中
圖4a是冷媒排向系統側時,冷媒倒流防止裝置工作狀態(tài)剖面圖4b是冷媒流向外殼內側方向時,冷媒倒流防止裝置工作狀態(tài)剖面圖5是在本發(fā)明的冷媒倒流防止裝置上設置吸音部件的縱剖面示 意圖6a是本發(fā)明冷媒倒流防止裝置變形實施例的縱剖面圖6b是本發(fā)明冷媒倒流防止裝置另一實施例的縱剖面圖。
〈附圖主要部件備注〉
110:外殼111:吸入管
113:排出管130:壓縮部
131:定渦盤133:排出口
143:排出罩144:閥門裝置
144a:高壓側144b::低壓側
161:動渦盤176:油孔
170:電機部200:排出部
210:排出管220:冷媒連接管
221:臺階230:氣密連接管
231:第l氣密連接管232:第2氣密連接管
240:冷媒延伸連接管250:第2冷媒連接管
300:倒流防止閥門組合體310:機殼
311:閥門座面320:閥門部件
321:結合部322:開閉部
400:吸音部件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的說明。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渦旋壓縮機冷媒倒流防止裝置進行詳細 的說明。
圖2至圖6是本發(fā)明的渦旋壓縮機冷媒倒流防止裝置。圖2是具有 本發(fā)明的冷媒倒流防止裝置的渦旋壓縮機內部結構縱剖面圖。圖3是圖 2的A部內部結構'圖;圖3a是倒流防止閥門組合體與排出管、冷媒連 接管連接狀態(tài)剖面圖;圖3b是倒流防止閥門組合體結構立體如圖2及圖3所示,本發(fā)明的渦旋壓縮機冷媒導流防止裝置包括在 內部形成封閉空間,在封閉空間的一側形成有吸入冷媒的吸入管111以 及排出冷媒的排出部200的外殼110;具有螺旋形渦巻132,位于外殼 110內部封閉空間的定渦盤131;位于外殼110內部的封閉空間,具有 螺旋形渦巻162,可相對旋轉地與定渦盤131結合、形成壓縮腔(圖略) 的動渦盤161;設置在排出管210或與排出管210外圍端氣密地連接的 冷媒連接管220上,按通過排出管210排出的冷媒流動方向、開放或封 閉排出管210內部,防止冷媒倒流的倒流防止閥門組合體300。
這里,如圖3a所示,本發(fā)明的渦旋壓縮機冷媒倒流防止裝置具有 的排出部200,由從外殼110內側向外殼110外側貫穿地連接的排出管 210和向外殼100外側延伸地設置的冷媒連接管220構成。排出管210 和冷媒連接管220設置在外殼110的開口部,通過氣密地結合排出管 210和冷媒連接管220的氣密連接管230,相互氣密地連接。
這里,倒流防止閥門組合體300以可插入地設置在氣密連接管230 內側的結構模塊化為宜,具體地如圖3b所示,包括與內部形成有通路 (圖略)、可讓冷媒流動的排出管210或冷媒連接管220連通地設置、 具有閥門座面311的機殼310,一端固定地結合在機殼310的一側、另 一端與機殼310的閥門座面311緊貼或分離、開閉通路的閥門部件320 為宜。
下面,參照圖4、 5,對倒流防止閥門組合體的工作原理進行說明。 圖4是本發(fā)明的冷媒倒流防止裝置工作狀態(tài)一部分縱剖面圖;圖 4a是冷媒排向系統側時,冷媒倒流防止裝置工作狀態(tài)剖面圖;圖4b是 冷媒流向外殼內側方向時,冷媒倒流防止裝置工作狀態(tài)剖面圖;圖5是 在本發(fā)明的冷媒倒流防止裝置上設置吸音部件的縱剖面圖。
如圖4所示,本發(fā)明的渦旋壓縮機冷媒倒流防止裝置,其閥門部件 320的一端固定地結合在機殼310內部一側、另一端可與機殼310的閥 門座面311結合或分離,當冷媒通過排出管210、冷媒連接管220以及 機殼310流向外殼110外側時,如圖4所示,閥門部件320的另一端開放,讓冷媒排向系統側。
當冷媒通過冷媒連接管220、排出管210及機殼310流動,流向外 殼110內側方向時,如圖4b所示,閥門部件320的另一端與閥門座面 311緊密接觸,封閉機殼310內部,從而可以防止冷媒向渦旋壓縮機內 部倒流。
這里,閥門部件320具有薄板結構為宜,閥門部件320按冷媒的流 動方向開閉的動作與普通的單向閥工作原理相同,因此省略其詳細說 明。
這里,氣密地結合排出管210和冷媒連接管220的氣密連接管230, 包括設置在外殼100開口部的第1氣密連接管231以及設置在第1氣密 連接管231內側、在內部插放有倒流防止閥門組合體300的第2氣密連 接管232,呈雙重結構,具有更加穩(wěn)定的氣密性能為宜。
對于具有上述結構的氣密連接管230,由于倒流防止閥門組合體 300插入地設置在第2氣密連接管232內部,可以防止倒流防止閥門組 合體300露在外部,可以降低由于外部原因引起的倒流防止閥門組合體 300的誤動、破損以及由此引發(fā)的渦旋壓縮機性能下降等危險。
從而,以可讓倒流防止閥門組合體300與排出管210或冷媒連接管 220連通地設置的結構,構成倒流防止閥門組合體300的機殼310,具 有與排出管210或冷媒連接管220內徑對應的外徑,插入地設置在排出 管210或冷媒連接管220中的至少某一個的內側為宜。
這里,冷媒通過冷媒連接管220以及機殼310流動,向外殼110內 側方向流動時,如圖4b所示,閥門部件320的另一端與閥門座面311 緊密接觸。為了降低這時產生的噪音以及振動,如圖5所示,與閥門部 件320接觸的閥門座面311包括吸音部件400為宜。
上面的說明中,倒流防止閥門組合體300具有模塊化結構,插入地 設置在排出管210或冷媒連接管220中的至少某一個內側。但本發(fā)明不 受限于該結構,也可以按一個部件的形式設置在排出管210或冷媒連接 管220的內部。下面,參照圖6,對該變形例進行說明。
圖6a是本發(fā)明的冷媒倒流防止裝置變形實施例縱剖面圖;圖6b是本發(fā)明冷媒倒流防止裝置另一實施例的縱剖面圖。
如圖6a所示,本發(fā)明變形實施例的冷媒倒流防止裝置具有大于冷 媒連接管220內徑的內徑,延伸地連接在冷媒連接管220的一側。由于 冷媒連接管220與冷媒延伸連接管240之間存在內徑差,形成臺階221。 在臺階221部位,設置閥門部件320,按冷媒的流動方向開閉冷媒連接 管220和冷媒延伸連接管240的內部。
另外,作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冷媒倒流防止裝置另一實施例,如圖6b所示,把圖5的冷媒連接管220變形后得到的第2冷媒連接管250, 把其內側按一定的半徑擴大形成臺階221,在臺階221部位設置閥門部 件,按冷媒的流動方向開閉第2冷媒連接管250和冷媒延伸連接管240 的內部。
上面,對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冷媒倒流防止裝置變形例進行了說明。但 是其變形例不受限于上述結構,其形狀可以變形為多種形狀。另外,冷 媒倒流防止裝置的變形實施例結構中,為了降低閥門部件320的另一端 緊密接觸于由臺階221構成的閥門座面時產生的噪音以及振動,如圖 6a以及圖6b所示,可以在與閥門部件320接觸的臺階221上設置吸音 部件400。
以上文中沒講到的部件說明如下
143:排出罩 144a:高壓側
144b:低壓側 176:油孔
321:結合部 322:開閉部
上面,對本發(fā)明的最佳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fā)明不受限于實施 例,可以在權利要求和發(fā)明的詳細說明以及附圖范圍內,可以按各種形 式變形地實施,這也屬于本發(fā)明的范圍。
權利要求
1. 一種渦旋壓縮機冷媒倒流防止裝置,包括在內部形成封閉空間,在其一側形成有吸入冷媒的吸入管及排出冷媒的排出管的外殼;具有螺旋形渦卷,位于外殼內部的封閉空間的定渦盤;位于外殼內部的封閉空間,具有螺旋形渦卷,可旋轉地與定渦盤結合,形成壓縮腔的動渦盤;其特征是還包括設置在排出管或與排出管外圍端氣密地連接的冷媒連接管上,按通過排出管排出的冷媒流動方向,開放或封閉排出管內部,防止冷媒倒流的倒流防止閥門組合體。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冷媒倒流防止裝置,其特征 是倒流防止閥門組合體包括在內部形成通路,以便讓冷媒流動,連 通地設置在排出管或冷媒連接管上,具有閥門座面的機殼; 一端固定地 結合在機殼的一側,另一端與閥門座面接觸或分離,開閉通路的閥門部 件。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冷媒倒流防止裝置,其特征 是機殼具有與排出管或冷媒連接管內徑對應的外徑,插入地設置在排 出管或冷媒連接管中的至少某一個的內側。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冷媒倒流防止裝置,其特征 是倒流防止閥門組合體由一端固定地結合在排出管或冷媒連接管中的 至少某一個的內面一側,另一端與形成在排出管或冷媒連接管內側的閥 門座面接觸或分離的閥門部件構成。
5、 根據權利要求2至4中的某一項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冷媒倒流防 止裝置,其特征是倒流防止閥門組合體在與閥門部件接觸的閥門座面 上還設有吸音部件。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渦旋壓縮機冷媒倒流防止裝置,包括在內部形成封閉空間,在其一側形成有吸入冷媒的吸入管及排出冷媒的排出管的外殼;具有螺旋形渦卷,位于外殼內部的封閉空間的定渦盤;位于外殼內部的封閉空間,具有螺旋形渦卷,可旋轉地與定渦盤結合,形成壓縮腔的動渦盤。還包括設置在排出管或與排出管外圍端氣密地連接的冷媒連接管上,按通過排出管排出的冷媒流動方向,開放或封閉排出管內部,防止冷媒倒流的倒流防止閥門組合體。本發(fā)明渦旋壓縮機冷媒倒流防止裝置防止排出的冷媒向壓縮部倒流的同時,可以降低渦旋壓縮機內部的將冷媒排向排出腔時的噪音,降低冷媒的排出阻力、降低壓力損失。
文檔編號F04C18/02GK101205909SQ20061013045
公開日2008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06年12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12月20日
發(fā)明者張舜載 申請人:樂金電子(天津)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