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緊湊型旋葉壓縮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空調系統(tǒng)使用的壓縮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 前蓋上實現(xiàn)進氣的雙工作腔旋葉式壓縮機。
背景技術:
在用于汽車空調系統(tǒng)中的旋葉壓縮機中,裝有多個葉片的轉子由主軸 帶動在汽缸體中旋轉,汽缸體設于壓縮機外殼內且汽缸體的內腔表面為近 似橢圓形狀,轉子將汽缸內腔分隔成上下兩個工作腔,通過葉片的旋轉, 由葉片分隔成的空間形成了體積由小到大、再到小的循環(huán)變化的壓縮腔, 從吸氣口吸入到壓縮腔中的制冷氣體被壓縮并從排氣口排放出去。
圖1是這種傳統(tǒng)旋葉壓縮機的縱向剖視圖,而圖2是沿圖1中線A-A 的剖視圖。圖3是拆除離合器和前蓋后的端面視圖。
參考圖1-圖3所示,壓縮機外形由一個端部開口的外殼11和安裝到 此開口側的前蓋12形成。在外殼11中,帶有內腔邊143為基本橢圓形的 汽缸體14設置于前端蓋13和后端蓋15之間,裝有多個葉片26的轉子 27可旋轉地設置在汽缸體14中。
帶動轉子27整體旋轉的主軸18穿過前端蓋13延伸。它的前端部分 延伸到壓縮機前蓋12端壁上的唇形軸封19之外,而其后端部分由后端蓋 15支撐。在主軸的前端安裝了裝有皮帶輪10的電磁離合器16,從而可接 受來自發(fā)動機(未示出)的曲軸皮帶輪的扭矩,使得主軸旋轉。
壓縮機吸氣口 121在前蓋12上,前端蓋軸頸133安裝在前蓋軸孔123 中,前端蓋左端面134與前蓋內腔122構成Y型吸氣通道,制冷氣體從吸 氣口 121進入,經Y型吸氣通道分成兩路,流向前端蓋13上的兩個進氣 孔131和132,以供壓縮機工作時雙工作腔21和22吸氣。制冷氣體在進 入這兩個進氣孔后又分成兩部分, 一部分直接被吸入吸氣腔31和32,另 一部分經汽缸體14上的兩個低壓通氣孔141和142流向后端蓋15處兩個進氣凹槽,再被吸入吸氣腔。從而實現(xiàn)壓縮機的吸氣腔雙向吸氣過程。前
端蓋右端面135與汽缸體14及后端蓋左端面151構成壓縮機的工作腔21 和22。
上述壓縮機結構,其前蓋12和前端蓋13功效在于構成工作腔21 和22的一個側面;構成從吸氣口 121到工作腔的進氣通道;與外殼11和 汽缸體14聯(lián)接;支撐主軸18和安裝軸封19等。此結構復雜,使用材料 多,壓縮機外形軸向尺寸較長,壓縮機生產成本較高,在大批量生產中生 產效率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尺寸更小,生產成本較低的緊湊型旋葉壓縮機。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該緊湊型旋葉壓縮機包括 一端開口的外殼,所述 外殼具有排氣口,外殼內具有外殼內腔和外殼油池;汽缸體,安裝于所述 外殼開口的一端,該汽缸體具有橢圓形狀的內腔表面;前蓋,固定到所述 外殼開口的一端,并連接所述汽缸體的一個端面,所述前蓋具有吸氣口, 所述吸氣口通過進氣結構與汽缸體連通;后端蓋,固定到所述汽缸體的另 一個端面,所述后端蓋具有排氣孔,連通所述汽缸體和所述外殼內腔;轉 子,具有多個葉片,所述汽缸體的內腔表面、前蓋、后端蓋和轉子的外表 面限定所述旋葉壓縮機的工作腔,并且,所述多個葉片將汽缸體的內腔劃 分成多個壓縮腔;主軸,所述轉子固定在所述主軸上,所述主軸固定在所 述前蓋和后端蓋上,主軸驅動轉子以及其上的葉片旋轉。
其中,前蓋及后端蓋上都設有軸孔,所述主軸由前蓋及后端蓋上的軸 孔支撐;所述前蓋具有密封圈槽,并通過橡膠O型圏與外殼實現(xiàn)密封。
前蓋的軸孔的周圍上設有兩個月形凹槽,用于存放一定壓力的潤滑油, 對葉片產生背壓,使壓縮機在啟動和工作時葉片與汽缸體內腔表面保持接 觸;前蓋上還設有斜孔,外殼油池中的潤滑油由此孔進到前蓋的軸孔,在 軸孔與主軸之間產生油膜,進行潤滑并使主軸浮于軸孔中。
所述前蓋的吸氣口和汽缸體之間連通的進氣結構的第 一種形式包括制冷氣體進入前蓋的吸氣口 ,通過進氣通道分成兩路, 一路經前蓋端面槽 到達汽缸體第一進氣口,另一路經直通道到達汽缸體第二進氣口;制冷氣 體在此第一進氣口和第二進氣口處又再次分別分成兩部分, 一部分直接被 吸入吸氣腔,另一部分經汽缸體上的低壓通氣孔流向后端蓋處的兩個進氣 凹槽,再^皮p及入吸氣月空。
所述前蓋的吸氣口和汽缸體之間連通的進氣結構的第二種形式包括 制冷氣體進入前蓋的吸氣口,直接分成兩路, 一路經第一直通道到達第一 前蓋端面進氣口,另一路經第二直通道到達第二前蓋端面進氣口。
所述前蓋的吸氣口和汽缸體之間連通的進氣結構的第三種形式包括 制冷氣體進入前蓋的吸氣口,通過進氣通道到達前蓋端面第一進氣口,在 前蓋端面第一進氣口處, 一部分制冷氣體經前蓋端面上的弧形通槽到達前 蓋端面第二進氣口。
本實用新型的緊湊型旋葉壓縮機明顯縮小了壓縮機外形的軸向尺寸, 大大降低壓縮機的生產成本,并提高了在大批量生產中的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質和優(yōu)勢將通過下面結合附 圖和實施例的描述而變得更加明顯,在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始終表示 相同的特征,其中
圖1是傳統(tǒng)旋葉壓縮機的縱向剖視圖。
圖2是沿圖1中線A-A的剖視圖。
圖3是圖1中拆除離合器和前蓋后的端面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旋葉壓縮機的縱向剖視圖。
圖5是圖4中沿C-C的剖視圖。
圖6是圖4中前蓋端面視圖。
圖7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原理設計的第二種進氣通道端面視圖。 圖8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原理設計的第三種進氣通道端面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4-6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其中,圖4 是本實用新型旋葉壓縮機的縱向剖視圖,圖5是圖4中沿C-C的剖視圖。 圖6是前蓋端面視圖。
如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緊湊型旋葉壓縮機包括一端開口的外殼41, 外殼41具有排氣口,外殼41內具有外殼內腔和外殼油池,該排氣口、外 殼內腔和外殼油池的位置及作用與現(xiàn)有技術中相同。汽缸體44安裝于外殼 41開口的一端,該汽缸體44具有橢圓形狀的內腔表面443。發(fā)動機通過 皮帶帶動壓縮機皮帶輪40轉動。后端蓋45固定到汽缸體44的另一個端 面,后端蓋45具有排氣孔(圖中未示出),連通汽缸體44和外殼內腔。 當離合器46接通時,皮帶輪40將動力傳遞到主軸48,帶動裝有多個葉片 56的轉子57在汽缸體44中旋轉,汽缸體44的內腔表面442、前蓋42、 后端蓋45和轉子57的外表面限定旋葉壓縮機的工作腔,如圖5所示。葉 片56在轉子槽571中沿汽缸的橢圓形狀內腔表面443上下滑動,通過葉 片的旋轉,由葉片分隔成的空間形成了體積反復變化的壓縮腔54,吸入到 壓縮腔中的制冷氣體被壓縮并從排氣口 444和445排放出去。
前蓋42設有軸孔420,支撐主軸48和安裝軸封49,在軸孔420周圍 端面上設有兩個月形凹槽428,用于存放一定壓力的潤滑油,對葉片56產 生背壓,使壓縮機在啟動和工作時葉片56與汽缸體內表面443保持接觸, 減少內泄漏。在前蓋上還設有一斜孔427,外殼油池中的潤滑油由此孔進 到軸孔420,在孔與軸之間產生油膜,起到潤滑并使主軸48浮于孔420 中。在前蓋端面上開有密封圏槽429,用橡膠O型圈43跟外殼41端面密 封。
前蓋42連接汽缸體44的一個端面,前蓋42上的吸氣口 421通過進 氣結構與汽缸體44連通。
參考圖6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種吸氣結構的形式,制冷氣體從 前蓋42吸氣口 421進入進氣通道422,在進氣通道處分成兩條路徑,一 條經前蓋端面槽423到達前蓋端面第一進氣口 424,另一條經直通道425 到達另一前蓋端面第二進氣口 426。低壓制冷氣體在此前蓋端面第一進氣 口 424和前蓋端面第二進氣口 426處又分成兩部分, 一部分直接被吸入吸氣腔51和52,另 一部分經汽缸體44上的兩個低壓通氣孔441和442流 向后端蓋45處兩個進氣凹槽,再被吸入吸氣腔。從而實現(xiàn)壓縮機吸氣腔的 雙向吸氣過程。
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種吸氣結構的形式,其是在前蓋72上設計 的第二種進氣通道端面視圖。制冷氣體從前蓋吸氣口 721處分成兩條路徑, 一條經第一直通道723到達第一前蓋端面進氣口 724,另一條經第二直通 道725到達第二前蓋端面進氣口 726,從而實現(xiàn)壓縮機雙工作腔的吸氣過程。
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種吸氣結構的形式,其是在前蓋82上設計 的第三種進氣通道端面視圖。制冷氣體從前蓋吸氣口 821進入進氣通道 822,直接到達前蓋端面第一進氣口 824,在前蓋端面第一進氣口 824處, 一部分制冷氣體經前蓋端面弧形通槽825到達前蓋端面第二進氣口 826, 從而實現(xiàn)壓縮機雙工作腔的吸氣過程。
本實用新型的緊湊型旋葉壓縮機明顯縮小了壓縮機外形的軸向尺寸, 大大降低壓縮機的生產成本,并提高了在大批量生產中的生產效率。
上述實施例是提供給熟悉本領域內的人員來實現(xiàn)或使用本實用新型 的,熟悉本領域的人員可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新型思想的情況下, 對上述實施例做出種種修改或變化,因而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被上 述實施例所限,而應該是符合權利要求書提到的創(chuàng)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緊湊型旋葉壓縮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開口的外殼,所述外殼具有排氣口,外殼內具有外殼內腔和外殼油池;汽缸體,安裝于所述外殼開口的一端,該汽缸體具有橢圓形狀的內腔表面;前蓋,固定到所述外殼開口的一端,并連接所述汽缸體的一個端面,所述前蓋具有吸氣口,所述吸氣口通過進氣結構與汽缸體連通;后端蓋,固定到所述汽缸體的另一個端面,所述后端蓋具有排氣孔,連通所述汽缸體和所述外殼內腔;轉子,具有多個葉片,所述汽缸體的內腔表面、前蓋、后端蓋和轉子的外表面限定所述旋葉壓縮機的工作腔,并且,所述多個葉片將汽缸體的內腔劃分成多個壓縮腔;主軸,所述轉子固定在所述主軸上,所述主軸固定在所述前蓋和后端蓋上,主軸驅動轉子以及其上的葉片旋轉。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緊湊型旋葉壓縮機,其特征在于, 前蓋及后端蓋上都設有軸孔,所述主軸由前蓋及后端蓋上的軸孔支撐;所述前蓋具有密封圖槽,并通過橡膠O型圏與外殼實現(xiàn)密封。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緊湊型旋葉壓縮機,其特征在于,前蓋的軸孔的周圍上設有兩個月形凹槽,用于存放一定壓力的潤滑油, 對葉片產生背壓,使壓縮機在啟動和工作時葉片與汽缸體內腔表面保持接 觸;前蓋上還設有斜孔,外殼油池中的潤滑油由此孔進到前蓋的軸孔,在 軸孔與主軸之間產生油膜,進行潤滑并使主軸浮于軸孔中。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緊湊型旋葉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蓋的吸氣口和汽缸體之間連通的進氣結構包括制冷氣體進入前蓋的吸氣口 ,通過進氣通道分成兩路, 一路經前蓋端面槽到達前蓋端面第 一進氣口 ,另 一路經直通道到達前蓋端面第二進氣口 ;制冷氣體在此第一進氣口和第二進氣口處又再次分別分成兩部分, 一部分 直接被吸入吸氣腔,另一部分經汽缸體上的低壓通氣孔流向后端蓋處的兩 個進氣凹槽,再纟皮吸/、吸氣腔。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緊湊型旋葉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蓋的 吸氣口和汽缸體之間連通的進氣結構包括制冷氣體進入前蓋的吸氣口,直接分成兩路, 一路經第一直通道到達 第一前蓋端面進氣口 ,另一路經第二直通道到達第二前蓋端面進氣口。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緊湊型旋葉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蓋的 吸氣口和汽缸體之間連通的進氣結構包括制冷氣體進入前蓋的吸氣口 ,通過進氣通道到達前蓋端面第一進氣口 , 在前蓋端面第一進氣口處, 一部分制冷氣體經前蓋端面上的弧形通槽到達 前蓋端面第二進氣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緊湊型旋葉壓縮機,包括一端開口的外殼,外殼具有排氣口,外殼內具有外殼內腔和外殼油池;汽缸體,安裝于外殼開口的一端,該汽缸體具有橢圓形狀的內腔表面;前蓋,固定到外殼開口的一端,并連接汽缸體的一個端面,前蓋具有吸氣口,吸氣口通過進氣結構與汽缸體連通;后端蓋,固定到汽缸體的另一個端面,后端蓋具有排氣孔,連通汽缸體和外殼內腔;轉子,具有多個葉片,汽缸體的內腔表面、前蓋、后端蓋和轉子的外表面限定旋葉壓縮機的工作腔,并且,多個葉片將汽缸體的內腔劃分成多個壓縮腔;主軸,轉子固定在主軸上,主軸固定在前蓋和后端蓋上,主軸驅動轉子以及其上的葉片旋轉。
文檔編號F04C29/12GK201148972SQ20072019959
公開日2008年11月12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12月21日
發(fā)明者李春銀, 靈 樊, 顧國慶 申請人:上海三電貝洱汽車空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