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面密封整體式機油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油泵,特別適用于小功率內燃機潤滑 系統。
背景技術:
現行小功率內燃機潤滑系統上使用的機油泵,都是采用內嚙 合擺線齒輪泵, 一般是由泵體、泵蓋、內轉子、外轉子及配流盤 等組成,其泵體內密封一般都是釆用配流盤圓周側面與泵體內側
面之間的緊配合產生的硬密封。如ZL200520069602.9 —種端面密 封的整體式機油泵,雖有端面密封,由于其密封位置的影響,一 方面影響進出機油通道,限制了機油的進出量,另一方面因端面 密封所在位置無法置放密封圏,密封效果仍然不理想。如 ZL200410014460.6的專利中,只是將漏出的油部分地重新擋回到 油腔之中,其凸臺與機殼之間存在新的不密封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多面整體式機油泵,它克服了 現有技術的不足,在泵殼與配流盤之間的接口處進行改造,較好 地解決泵殼與配流盤之間的滲油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設有泵殼4、配流盤l、外轉子5、 內轉子6,內、外轉子6、 5為內嚙合擺線齒輪,內外轉子6、 5 由轉子軸支撐于配流盤1上并置于泵殼4內腔中,配流盤1形成 兩直徑不等的外圓周面分別與泵殼4上的兩直徑不等的內圓周面之間過盈配合而壓緊于泵殼4內;泵殼4設有進油孔和出油孔, 配流盤1面向泵殼4內腔的一面上設有高壓油腔和低壓油腔。其 特征在于配流盤1外圓周設有直徑稍大的凸臺,泵殼4內側面上 部設有一肩角。
所述的配流盤1外側圓周面上部的凸臺的下端面與泵殼4內 側面上的肩角的上端面貼合。
所述的泵殼4內腔上部肩角上端面與配流盤1外圓周上部凸 臺下端面之間設有密封墊圈3。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泵殼4與配流盤1之間既有圓周面的過 盈配合的硬密封,又有泵殼4與配流盤1之間的端面密封,且端 面設置在泵殼4與配流盤1過盈配合的側面上,使得在提高密封 效果的前提下,不影響泵體內其它部件的工作。因而具有密封性 好、潤滑供油充足、不滲漏、性能穩(wěn)定、無環(huán)境污染等優(yōu)點。
圖1為實用新型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l左視圖。
圖3為圖1中I部的放大圖。
附圖中,l為配流盤,2為配流盤固定螺釘,3為密封墊圈,4 為泵殼,5為外轉子,6為內轉子。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 本實用新型是由泵殼4、內轉子6、外轉子5和配流盤1組成, 內、外轉子6、 5為內嚙合擺線齒輪,內轉子6由支撐軸支撐于配 流盤l上,外轉子5浮置于泵殼4內腔之中,且由內轉子6帶動 成為異步轉動,配流盤1過盈配合而壓緊于泵殼4內,同時用配流盤1固定螺釘2固定于泵殼4內腔中,泵殼4上設有進油孔和 出油孔,配流盤1的內端面上設有高壓油腔和低壓油腔。所述高 壓油腔與出油孔、低壓油腔與進油孔分別直接導通。配流盤1的 四周側面上部設有一直徑稍大的凸臺,泵殼1內側上部設有一肩 角,所述肩角的上端面與凸臺下端面之間為端面貼合,且貼合面 間設有的密封墊圏3起到了壓緊密封作用,有效防止了內腔高壓 油的滲出。本實用新型中通過配流盤1與泵殼4的過盈配合的側 面密封和配流盤1上的平面凸臺與泵殼4內側面的平面肩角的上 下面的貼合密封,以及貼合面間的密封墊圏3的壓緊密封,充分 保證了機油泵的泵體內部密封,即通過多面密封實現了和油泵的
無滲漏o
權利要求1、多面密封整體式機油泵,它包括配流盤、泵殼、內轉子、外轉子、構成,其特征在于配流盤外圓周上部設有一直徑稍大的凸臺、泵殼內側面上部有一肩角。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面密封整體式機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 流盤外圓周面上部凸臺的下端面與泵殼內側面上部的肩角的上端面間互相貼合。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面密封整體式機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 配流盤外圓周上部設置的凸臺的下端面與泵殼內側面上部的肩角的上端面之間 設有密封墊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面密封整體式機油泵。現行柴油機上使用的小型機油泵都存在漏油問題,其原因在于密封方式的不合理。本實用新型在泵殼與密封油泵的配流盤之間采用側面過盈配合的硬密封的環(huán)境下,設置平面端面貼合密封,且端面間設置密封墊圈進一步加強密封,從而實現了過盈配合的硬密封、端面間的平面貼合密封、端面間密封圈的密封的多面密封。本實用新型具有密封性好、潤滑供油充足、不滲漏、性能穩(wěn)定、無環(huán)境污染等優(yōu)點。
文檔編號F04C2/10GK201407169SQ200920037530
公開日2010年2月17日 申請日期2009年2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2月10日
發(fā)明者姜兆勝, 施長萬, 陳萬仁 申請人:施長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