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旋渦式氣泵的葉輪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氣泵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旋渦式氣泵,特別是一種旋渦式氣泵的葉輪。
背景技術:
旋渦式氣泵是一種吹吸兩用的通風氣源,也有稱之為側風道風機、再生泵、環(huán)形鼓風機或氣環(huán)式壓縮機等,它可以單獨作為真空泵使用,也可以單獨作為鼓風機使用,其廣泛應用于氣動運輸系統(tǒng)、真空提升和夾持系統(tǒng)、包裝機、污水廠通風、水處理曝氣、袋裝/瓶裝 /灌裝系統(tǒng)、土壤改良、泡沫成型系統(tǒng)等各個領域。旋渦式氣泵的葉輪由數(shù)十片葉片組成,它類似龐大的氣輪機的葉輪。葉輪葉片中間的空氣受到了離心力的作用,向葉輪的邊緣運動, 在那里空氣進入泵體環(huán)行空腔,重新從葉片的起點以同樣的方式再進行循環(huán)。葉輪旋轉所產(chǎn)生的循環(huán)氣流,以極高的能量離開氣泵以供使用。旋渦式氣泵結構緊湊,體積小,重量輕, 噪音低,送出氣源無水無油?,F(xiàn)有的葉輪均采用鑄造加工成型,普遍存在的缺點是制造加工工序比較繁瑣,葉輪的精確度不夠高,這極大地影響了氣泵的穩(wěn)定性,而且去除葉片間的毛刺困難。為此人們設計了多種高效率、性能穩(wěn)定的葉輪。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公布的一種減小壓力和電流的葉輪專利號 200780002311. X,公告號CN101371048,此葉輪應用于一種二次空氣系統(tǒng)中的再生空氣泵。在該空氣泵中葉輪的多個葉片從沿葉片的長度上一個點向氣泵內(nèi)部的葉片的底部呈楔形。這些楔形的葉片產(chǎn)成所希望的流動特性。這些楔形的葉片產(chǎn)生一個非線性的流量比壓力的特性。因此,這些楔形的葉片與圍繞葉輪并通過這些葉片圓周地延伸的一個分隔件相結合使流量增加。由這些楔形的葉片產(chǎn)生的這種非線性特性允許該二次空氣系統(tǒng)在低流量和壓力水平下維持適當?shù)倪\行。由于該葉輪的楔形特征,在低壓下獲得一個零流量壓力。該葉輪安排還提供整體的泵效率的改善。這種葉輪相比普通葉輪,中間多設置了一塊分隔件, 可以有效增強葉片與輪轂間的牢固度。但是在制造加工過程中,葉片與分隔件及輪轂的毛刺依舊難以去除,而且左右葉片對稱設置,在制造過程中對模具精度及加工條件要求都極高,加大了制造難度,無疑增加了生產(chǎn)成本。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加工簡單、動平衡性好的旋渦式氣泵的葉輪。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一種旋渦式氣泵的葉輪,包括呈圓盤狀的輪轂和若干均勻固連在輪轂外圓周緣上的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輪轂外圓周上徑向延伸出有環(huán)狀的分隔板,所述的葉片沿著分隔板左右對稱分布且左右兩邊的葉片間隔錯開。圓盤狀的輪轂中心套有軸套,可固定在電機的轉軸上,這樣電機就能帶動整個葉輪旋轉。在轉動過程中,葉片不斷地將氣泵一端的空氣傳遞到的另一端排出,實現(xiàn)抽空或充氣的目的。在空氣的運輸中往往會出現(xiàn)混流現(xiàn)象,分隔板將葉片分隔為左右排列,那么葉片兩端的氣流不會流通,使得氣流流向穩(wěn)定,提高了葉片增強空氣壓力的效率。在上述的旋渦式氣泵的葉輪中,所述的輪轂、葉片和分隔板采用澆鑄一體成型。澆鑄一體成型,工序簡單,節(jié)省了加工成本,而且一體澆鑄而成的葉輪結構強度高,輪轂、葉片和分隔板三者之間連接比較牢固。在上述的旋渦式氣泵的葉輪中,所述的葉片、分隔板和輪轂三者的交接處具有加強筋。加強筋覆蓋在連接處,增強了葉片、分隔板和輪轂三者連接處的牢固度;同時也消除了連接處的毛刺,由于連接處的毛刺存在于兩葉片之間的空間較小的角落里,只能依靠手工刮除毛刺,通過覆蓋加強筋省去了去除毛刺的工序,極大地節(jié)省了加工成本和時間。在上述的旋渦式氣泵的葉輪中,所述的分隔板的外沿與葉片外沿齊平。分隔板的外沿與葉片外沿齊平設置,方便在車床車削葉輪外緣的工序中可以一次車完,節(jié)省加工時間;同時葉片側面與分隔板全面貼合,也最大程度地提高了葉片的強度。在上述的旋渦式氣泵的葉輪中,所述的葉片左右等距錯開。葉片等距錯開設置,在葉輪轉動過程中,每個葉輪的受到空氣的阻力比較均勻,提高了葉輪整體的動平衡性。相比普通葉片的左右對稱加工,等距錯開的加工方式明顯降低了技術要求。在上述的旋渦式氣泵的葉輪中,所述的葉片呈矩形片狀。矩形片狀的葉片承載面積較大,帶動的空氣流量較多,提高了葉輪的效率。在上述的旋渦式氣泵的葉輪中,所述的葉片呈曲面狀。曲面狀葉片能夠較好地儲存空氣,防止葉片間的空氣亂竄,提高了葉輪輸送空氣的效率。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旋渦式氣泵的葉輪具有以下優(yōu)點1.在葉片間設置分隔板后,增強了單個葉片的強度,葉片的厚度可相應減薄,葉片的長度可相應增大,這樣整個葉輪可帶動空氣的流量也相應增大,從而提高了整個葉輪的負荷。同時分隔板左右兩側的氣流不會出現(xiàn)混流,使得氣流的流向變得更加穩(wěn)定。2.左右兩邊的葉片等距錯開,降低了生產(chǎn)難度,同時提高了葉輪的動平衡性能。3.本旋渦式氣泵的葉輪在生產(chǎn)加工過程中產(chǎn)生毛刺較少,簡化了加工工序。
圖1是本旋渦式氣泵的葉輪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旋渦式氣泵的葉輪的正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旋渦式氣泵的葉輪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2在A-A向的剖視示意圖。圖中,1、輪轂;2、葉片;3、分隔板;4、加強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如圖1所示,本旋渦式氣泵的葉輪包括呈圓盤狀的輪轂1和若干均勻固連在輪轂1 外圓周緣上的葉片2,輪轂1外圓周上徑向延伸出環(huán)狀的分隔板3,葉片2沿著分隔板3左右對稱分布且左右兩邊的葉片2間隔錯開。輪轂1、葉片2和分隔板3采用澆鑄一體成型,提高了整體結構的強度。具體來說來,如圖2、圖3、圖4所示,本實施例中的葉片2呈矩形片狀且葉片2呈較小幅度的曲面狀。被分隔板3隔開的葉片2左右等距錯開,分隔板3同側兩相鄰葉片2 的距離為葉片2厚度的3 5倍。分隔板3的外沿與葉片2外沿齊平,在車削葉輪外緣的毛刺時可將分隔板3的外沿和葉片2外沿的毛刺同時除去。在葉片2、分隔板3和輪轂1三者的交接處具有加強筋4,加強筋4成塊狀可在澆鑄時一起生成。由于分隔板3與輪轂1外圓面相垂直,葉片2也基本與輪轂1外圓面及分隔板3相垂直,所以三者連接處的直角角落里的毛刺很難除去,在直角角落處設置加強筋4 后,消除了去除毛刺的問題,也增強了葉片2、分隔板3和輪轂1三者交接處的強度,使三者連接更加牢固。為增強葉片2對氣流的增壓強度,葉片2采用呈曲面狀,葉片2能夠較好地儲存空氣,使得氣流向葉輪的邊緣運動時受到較強的離心力作用。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輪轂1、葉片2、分隔板3、加強筋4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
權利要求1.一種旋渦式氣泵的葉輪,包括呈圓盤狀的輪轂(1)和若干均勻固連在輪轂(1)外圓周緣上的葉片O),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輪轂(1)外圓周上徑向延伸出有環(huán)狀的分隔板(3), 所述的葉片(2)沿著分隔板(3)左右對稱分布且左右兩邊的葉片(2)間隔錯開。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渦式氣泵的葉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輪轂(1)、葉片(2) 和分隔板C3)采用澆鑄一體成型。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渦式氣泵的葉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葉片O)、分隔板(3) 和輪轂(1)三者的交接處具有加強筋G)。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旋渦式氣泵的葉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隔板C3)的外沿與葉片(2)外沿齊平。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旋渦式氣泵的葉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葉片( 左右等距錯開。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旋渦式氣泵的葉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葉片(2)呈矩形片狀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旋渦式氣泵的葉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葉片(2)呈曲面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旋渦式氣泵的葉輪,屬于氣泵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xiàn)有的葉輪左右葉片對稱設置影響動平衡性及在制造加工過程中毛刺難以去除等問題。本旋渦式氣泵的葉輪,包括呈圓盤狀的輪轂和若干均勻固連在輪轂外圓周緣上的葉片,輪轂外圓周上徑向延伸出有環(huán)狀的分隔板,葉片沿著分隔板左右對稱分布且左右兩邊的葉片間隔錯開。本實用新型左右兩邊的葉片等距錯開,降低了生產(chǎn)難度,同時提高了葉輪的動平衡性能。
文檔編號F04D29/28GK202273916SQ20112041197
公開日2012年6月1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0月25日
發(fā)明者陳建偉 申請人:浙江格凌實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