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軸承油密封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軸承密封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應用于離心通風機軸承箱中的軸承油密封裝置。
背景技術:
在離心通風機的開發(fā)、設計過程中,其單元技術的設計尤為關鍵,每個新產(chǎn)品,都要設計出與之匹配的軸承箱。軸承箱的設計是保證風機長期穩(wěn)定運行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以往密封結構雖經(jīng)多次改進,但僅僅緩解軸承箱漏油問題,并未根本解決。在用戶日益注重運行成本,保護環(huán)境的情況下,風機現(xiàn)場漏油現(xiàn)象破壞了產(chǎn)品在用戶中的聲譽,甚至因此失去很多用戶的市場份額。
實用新型內(nèi)容為了解決現(xiàn)有密封結構漏油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軸承油密封
直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本實用新型包括側蓋及甩油環(huán),其中側蓋套設在離心通風機的主軸上、并與離心通風機的軸承箱相連接,在側蓋與所述軸承箱內(nèi)的軸承之間設有套在所述主軸上的甩油環(huán);所述側蓋的內(nèi)側開有回油槽,該回油槽內(nèi)沿軸向設有遮擋環(huán),所述甩油環(huán)上設有斜錐, 該斜錐插入所述回油槽內(nèi)、與所述遮擋環(huán)相對應。其中所述側蓋的回油槽內(nèi)沿軸向向軸承一側延伸、形成遮擋環(huán),該遮擋環(huán)將所述回油槽分成第一回油槽及第二回油槽,所述第一回油槽沿徑向位于第二回油槽的外圍; 所述甩油環(huán)的軸向截面靠近側蓋一側的兩端為斜錐,即甩油環(huán)靠近側蓋一側的外表面為錐面,該斜錐插入所述第二回油槽內(nèi);所述斜錐的外表面與所述第一回油槽及第二回油槽的槽壁平行,該斜錐與所述遮擋環(huán)之間留有間隙;所述第一回油槽通過軸承箱上開設的第二回油管與軸承箱內(nèi)的油池相連通;所述側蓋及甩油環(huán)與主軸同心設置;所述主軸上與側蓋對應的部分設有溝槽,所述側蓋上與該溝槽相對應地開有環(huán)形槽,所述環(huán)形槽通過側蓋上開設的第一回油管與回油槽連通;所述溝槽與環(huán)形槽的兩側均設有石棉盤根。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與積極效果為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便于加工裝配;側蓋上的遮擋環(huán)設計成與甩油環(huán)斜錐外環(huán)面平行結構,軸承潤滑油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可經(jīng)側蓋上的第一回油槽流回油池,避免漏油。2.本實用新型的側蓋上由遮擋環(huán)分成了兩個回流槽,使?jié)櫥屯瓿闪骰赜统亍?.本實用新型側蓋的兩道石棉盤根和主軸上溝槽的作用,也會阻斷殘余的潤滑油泄漏;側蓋的兩道石棉盤根還同時阻斷外部灰塵的侵入,減少了潤滑油的污染,保證潤滑油的潤滑效果,有效的提高了密封性能。4.本實用新型結構小,應用在離心通風機軸承箱上后,有利于縮小產(chǎn)品的外形尺寸,減少制造成本,便于產(chǎn)品的布置。5.本實用新型可用于所有離心式風機的軸承油密封,可最終解決的風機運行中軸承箱漏油問題。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B處局部放大圖;其中1為側蓋,2為甩油環(huán),3為軸承箱,4為主軸,5為油池,6為斜錐,7為第一回油槽,8為第二回油槽,9為遮擋環(huán),10為石棉盤根,11為環(huán)形槽,12為溝槽,13為第一回油管,14為第二回油管,15為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側蓋1及甩油環(huán)2,其中側蓋1套設在離心通風機的主軸4上、并用螺栓與離心通風機的軸承箱3固接,在側蓋1與軸承箱3內(nèi)的軸承15 之間設有套在主軸4上的甩油環(huán)2。側蓋1的內(nèi)側(圖1中的右側)開有回油槽,該回油槽內(nèi)沿軸向向軸承15 —側延伸、形成遮擋環(huán)9,遮擋環(huán)9將回油槽分成第一回油槽7及第二回油槽8,第一回油槽7沿徑向位于第二回油槽8的外圍。在主軸4上與側蓋1對應的部分設有溝槽12,側蓋1上與該溝槽12相對應地開有環(huán)形槽11,環(huán)形槽11通過側蓋1上開設的第一回油管13與第一回油槽7連通,第一回油槽7通過軸承箱3上開設的第二回油管 14與軸承箱3內(nèi)的油池5相連通,在溝槽12與環(huán)形槽11的兩側均設有石棉盤根10。甩油環(huán)2與側蓋1及主軸4同心設置,即側蓋1、甩油環(huán)2及主軸4的中心軸線共線。甩油環(huán)2的軸向截面為階梯狀,變徑處形成的止口與主軸4上的軸肩定位;甩油環(huán)2軸向截面靠近側蓋1 一側的兩端為斜錐6,即甩油環(huán)2靠近側蓋1 一側的外表面為錐面,錐面由外向內(nèi)傾斜;所述斜錐6插入第二回油槽8內(nèi),并與遮擋環(huán)9相對應;斜錐6的外表面與第一回油槽7及第二回油槽8的槽壁平行,該斜錐6與遮擋環(huán)9之間留有間隙A,本實施例的間隙為1. 5mm。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利用主軸4旋轉帶動潤滑油產(chǎn)生離心力的特點設計遮擋式側蓋1,側蓋1的遮擋環(huán) 9設計成與甩油環(huán)2的斜錐6外環(huán)面平行結構,間隙1. 5mm。在主軸4旋轉過程中,軸承潤滑油沿主軸4流向甩油環(huán)2,甩油環(huán)2隨主軸4旋轉帶動潤滑油,由于離心力的作用,潤滑油會沿甩油環(huán)2的最大外緣徑向甩至軸承箱內(nèi)壁,然后沿內(nèi)壁流向側蓋1的第一回油槽7內(nèi),收集后經(jīng)第二回流管14流回油池5。其余潤滑油在離心力和甩油環(huán)2的斜錐面上摩擦力的合力和側蓋1上遮擋環(huán)9的作用下,沿甩油環(huán)2的斜錐9外表面回流至甩油環(huán)2的最大外緣, 并甩至軸承箱內(nèi)壁。由于側蓋1的第一回油槽7的作用,潤滑油不會在側蓋1的第二回油槽8內(nèi)存留,即使有殘余的潤滑油也會沿第二回油槽8流回油池5。同時側蓋1的兩道石棉盤根10和主軸4上溝槽12的作用,也會阻斷殘余的潤滑油泄漏。側蓋1的兩道石棉盤根 10還同時阻斷外部灰塵的侵入,減少了潤滑油的污染,保證潤滑油的潤滑效果,有效的提高了密封性能。
權利要求1.一種軸承油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側蓋⑴及甩油環(huán)O),其中側蓋⑴套設在離心通風機的主軸(4)上、并與離心通風機的軸承箱C3)相連接,在側蓋(1)與所述軸承箱(3)內(nèi)的軸承(15)之間設有套在所述主軸(4)上的甩油環(huán)O);所述側蓋(1)的內(nèi)側開有回油槽,該回油槽內(nèi)沿軸向設有遮擋環(huán)(9),所述甩油環(huán)( 上設有斜錐(6),該斜錐(6) 插入所述回油槽(8)內(nèi)、與所述遮擋環(huán)(9)相對應。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承油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側蓋(1)的回油槽內(nèi)沿軸向向軸承(1 一側延伸、形成遮擋環(huán)(9),該遮擋環(huán)(9)將所述回油槽分成第一回油槽(7) 及第二回油槽(8),所述第一回油槽(7)沿徑向位于第二回油槽(8)的外圍。
3.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軸承油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環(huán)O)的軸向截面靠近側蓋(1) 一側的兩端為斜錐(6),即甩油環(huán)( 靠近側蓋(1) 一側的外表 面為錐面,該斜錐(6)插入所述第二回油槽(8)內(nèi)。
4.按權利要求3所述的軸承油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錐(6)的外表面與所述第一回油槽(7)及第二回油槽(8)的槽壁平行,該斜錐(6)與所述遮擋環(huán)(9)之間留有間隙。
5.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軸承油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油槽(7)通過軸承箱(3)上開設的第二回油管(14)與軸承箱(3)內(nèi)的油池(5)相連通。
6.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承油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側蓋(1)及甩油環(huán)(2)與主軸同心設置。
7.按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軸承油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軸(4)上與側蓋(1) 對應的部分設有溝槽(12),所述側蓋(1)上與該溝槽(1 相對應地開有環(huán)形槽(11),所述環(huán)形槽(11)通過側蓋(1)上開設的第一回油管(13)與回油槽連通。
8.按權利要求7所述的軸承油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溝槽(1 與環(huán)形槽(11)的兩側均設有石棉盤根(1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軸承密封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應用于離心通風機軸承箱中的軸承油密封裝置,包括側蓋及甩油環(huán),其中側蓋套設在離心通風機的主軸上、并與離心通風機的軸承箱相連接,在側蓋與所述軸承箱內(nèi)的軸承之間設有套在所述主軸上的甩油環(huán);所述側蓋的內(nèi)側開有回油槽,該回油槽內(nèi)沿軸向設有遮擋環(huán),所述甩油環(huán)上設有斜錐,該斜錐插入所述回油槽內(nèi)、與所述遮擋環(huán)相對應。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便于加工裝配;側蓋上的遮擋環(huán)設計成與甩油環(huán)斜錐外環(huán)面平行結構,軸承潤滑油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可經(jīng)側蓋上的第一回油槽流回油池,避免漏油;本實用新型便于加工和裝配,有效提高軸承的密封性,可以最終解決長期以來軸承箱的漏油問題。
文檔編號F04D29/08GK202338510SQ20112051818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2月13日
發(fā)明者陳中才, 陳萍 申請人:沈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