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泵用潤滑系統(tǒng)液動增壓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混凝土泵用潤滑系統(tǒng)液動增壓閥,該閥包括閥體(1)和閥芯(2)。閥體(1)一端設有液動油道A,另一端設有潤滑脂道D。液動油道A與潤滑脂道D之間的閥體(1)上設有徑向液動油道B、徑向潤滑脂道C。閥芯(2)軸向剖面呈凸字形。閥芯(2)直徑較小一端柱體的截面面積小于直徑較大一端柱體的截面面積。閥體(1)內(nèi)腔軸向剖面亦呈與所述閥芯(2)的軸向剖面大小匹配的凸字形。閥芯(2)置于閥體(1)內(nèi)腔中可往復移動,循環(huán)吸入和輸出潤滑脂。該閥使?jié)櫥到y(tǒng)的注脂能力得到顯著提高,有效地提高和增強了潤滑系統(tǒng)的工作性能和潤滑可靠性,大大降低了維護成本。
【專利說明】混凝土泵用潤滑系統(tǒng)液動增壓閥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混凝土泵【技術(shù)領(lǐng)域】,尤其涉及一種混凝土泵用潤滑系統(tǒng)液動增壓閥。
【背景技術(shù)】
[0002]混凝土泵的潤滑系統(tǒng)在混凝土泵中實現(xiàn)對混凝土缸活塞、分配閥軸承和密封、攪拌裝置軸承和密封、出料口密封的潤滑保護功能?,F(xiàn)有的潤滑系統(tǒng),一種是自動潤滑系統(tǒng),它由自動油脂泵加分油器加各潤滑點接頭及連接油管構(gòu)成;一種是手動潤滑系統(tǒng),它由手動油脂泵加各潤滑點接頭及連接油管構(gòu)成,或由手動黃油槍加各潤滑點接頭構(gòu)成。當混凝土泵工作在高壓區(qū)時,自動潤滑系統(tǒng)常因各潤滑點內(nèi)潤滑阻力升高,例如混凝土泵出口和混凝土缸活塞的潤滑點,而出現(xiàn)潤滑系統(tǒng)工作失常、潤滑脂不能注入潤滑點,甚至出現(xiàn)油脂泵或分油器被卡死的狀況;而手動潤滑系統(tǒng)則由于工作程序的繁瑣、操作人員素質(zhì)的差異或系統(tǒng)性能等方面的因素影響潤滑可靠性。上述缺陷往往導致潤滑系統(tǒng)工作不穩(wěn)定、各潤滑保護對象工作得不到可靠保護、潤滑系統(tǒng)壽命下降乃至故障率升高,從而對混凝土泵的工作可靠性產(chǎn)生不利影響,增加產(chǎn)品制造和維護成本。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shù)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混凝土泵用潤滑系統(tǒng)液動增壓閥,該閥能將油脂泵提供的潤滑脂增壓后注入各潤滑點,從而可有效地克服潤滑阻力,提高混凝土泵潤滑系統(tǒng)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同時降低維護成本。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方案是,提供一種混凝土泵用潤滑系統(tǒng)液動增壓閥,參見圖1,該閥包括有閥體I和閥芯2。其中所述閥體I的軸向兩端,一端同軸線設有液動油道A,另一端同軸線設有潤滑脂道D。所述液動油道A與潤滑脂道D之間的閥體I上,還依次間隔設置有徑向液動油道B、徑向潤滑脂道C。其技術(shù)特點是,其中所述閥芯2軸向剖面呈凸字形。該閥芯2的直徑較小一端柱體的截面面積小于直徑較大一端柱體的截面面積。所述閥體I內(nèi)腔軸向剖面亦呈與所述閥芯2的軸向剖面大小匹配的凸字形。所述閥芯2同軸線置于所述閥體I的內(nèi)腔中可軸向往復移動。所述閥芯2直徑較大一端柱體的外向端面與所述閥體I朝向液動油道A —端的內(nèi)腔底面之間形成第一閥腔11。該第一閥腔11與所述閥體I的軸向液動油道A管通;所述閥芯2直徑較小一端柱體的外向端面與所述閥體I朝向潤滑脂道D的內(nèi)腔底面之間形成第三閥腔13。該第三閥腔13與所述閥體I的軸向潤滑脂道D之間管通連接一個第二單向閥4。該第三閥腔13與所述閥體I的徑向潤滑脂道C之間管通連接一個第一單向閥3 ;所述閥芯2直徑較大一端柱體和所述閥芯2直徑較小一端柱體之間的閥芯2的柱體,與所述閥體I的內(nèi)腔之間形成環(huán)形第二閥腔12。該第二閥腔12與所述閥體I的徑向液動油道B管通。
[0005]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參見圖1,圖1所示混凝土泵用潤滑系統(tǒng)液動增壓閥如上所述,其液動油道A和液動油道B接液壓動力油路,潤滑脂道C接潤滑脂箱,潤滑脂道D接潤滑點。故液壓動力油從液動油道B進入第二閥腔12時,閥芯2移動,推動第一閥腔11內(nèi)的液壓油從液動油道A回油箱,同時潤滑脂通過潤滑脂道C經(jīng)第一單向閥3被吸入第三閥腔13。液壓動力油從液動油道A進入第一閥腔11時,閥芯2移動,推動第二閥腔12內(nèi)液壓油從液動油道B回油箱,同時推動第三閥腔13中的潤滑脂經(jīng)第二單向閥4從潤滑脂道D輸出。由此而來,閥芯2在閥體I中往復移動,循環(huán)吸入和輸出潤滑脂。
[0006]上述閥芯2的直徑較大一端柱體的截面面積與液動油道A的液壓動力油壓力之積等于該閥芯2上直徑較小一端柱體的截面面積與潤滑脂道D的潤滑脂壓力之積,從而使本混凝土泵用潤滑系統(tǒng)液動增壓閥的潤滑脂道D的潤滑脂壓力,相對于液動油道A的液壓動力油壓力的增壓倍數(shù),為該閥芯2的直徑較大一端柱體的截面面積與直徑較小一端柱體的截面面積之比。
[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混凝土泵用潤滑系統(tǒng)液動增壓閥的上述特性使?jié)櫥到y(tǒng)的注脂能力得到顯著提高,從而有效地提高和增強了潤滑系統(tǒng)的工作性能和潤滑可靠性,大大降低了維護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混凝土泵用潤滑系統(tǒng)液動增壓閥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中標示為:
[0009]1-閥體,
[0010]11-第一閥腔,
[0011]12-第二閥腔,
[0012]13-第三閥腔。
[0013]2-閥芯,
[0014]3-第一單向閥,
[0015]4-第二單向閥。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參見圖1,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混凝土泵用潤滑系統(tǒng)液動增壓閥一個具體的實施例。該實施例的閥體I和閥芯2取材35號碳鋼型材機械加工制造。其中閥體I長80mm、寬40mm、高40mm,閥體I的第一閥腔11的截面直徑為Φ20πιπι ;第二閥腔12的環(huán)形截面直徑為,夕卜圓直徑Φ20ι?πι,內(nèi)圓直徑ΦΙΟι?πι ;第三閥腔13的直徑為ΦΙΟι?πι。其中閥芯2長45mm,閥芯2較大一端柱體的截面直徑為Φ 20mm;閥芯2較小一端柱體的截面直徑為ΦΙΟπιπι。按照上述技術(shù)方案并參照圖1,該實施例的閥體I的軸向兩端,一端同軸線設液動油道Α,另一端同軸線設潤滑脂道D。液動油道A與潤滑脂道D之間的閥體I上,依次間隔設置徑向液動油道B、徑向潤滑脂道C。閥芯2軸向剖面呈凸字形,其直徑較小一端柱體的截面面積小于直徑較大一端柱體的截面面積。閥體I內(nèi)腔軸向剖面亦呈與閥芯2的軸向剖面大小匹配的凸字形。閥芯2同軸線置于閥體I的內(nèi)腔中可軸向往復移動。閥芯2直徑較大一端柱體的外向端面與閥體I朝向液動油道A—端的內(nèi)腔底面之間形成第一閥腔11。該第一閥腔11與閥體I的軸向液動油道A管通;閥芯2直徑較小一端柱體的外向端面與閥體I朝向潤滑脂道D的內(nèi)腔底面之間形成第三閥腔13。該第三閥腔13與閥體I的軸向潤滑脂道D之間管通連接一個第二單向閥4。該第三閥腔13與閥體I的徑向潤滑脂道C之間管通連接一個第一單向閥3 ;閥芯2直徑較大一端柱體和閥芯2直徑較小一端柱體之間的閥芯2的柱體,與閥體I的內(nèi)腔之間形成環(huán)狀第二閥腔12。該第二閥腔12與閥體I的徑向液動油道B管通。而該實施例的第一單向閥3和第二單向閥4均采用市售規(guī)格為MlOX I的普通單向閥。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混凝土泵用潤滑系統(tǒng)液動增壓閥,該閥包括有閥體(I)和閥芯(2),其中所述閥體(I)的軸向兩端,一端同軸線設有液動油道A,另一端同軸線設有潤滑脂道D,所述液動油道A與潤滑脂道D之間的閥體(I)上,還依次間隔設置有徑向液動油道B、徑向潤滑脂道C,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閥芯(2)軸向剖面呈凸字形,該閥芯(2)的直徑較小一端柱體的截面面積小于直徑較大一端柱體的截面面積,所述閥體(I)內(nèi)腔軸向剖面亦呈與所述閥芯(2)的軸向剖面大小匹配的凸字形,所述閥芯(2)同軸線置于所述閥體(I)的內(nèi)腔中可軸向往復移動,所述閥芯(2)直徑較大一端柱體的外向端面與所述閥體(I)朝向液動油道A—端的內(nèi)腔底面之間形成第一閥腔(11),該第一閥腔(11)與所述閥體(I)的軸向液動油道A管通;所述閥芯⑵直徑較小一端柱體的外向端面與所述閥體⑴朝向潤滑脂道D的內(nèi)腔底面之間形成第三閥腔(13),該第三閥腔(13)與所述閥體(I)的軸向潤滑脂道D之間管通連接一個第二單向閥(4),該第三閥腔(13)與所述閥體(I)的徑向潤滑脂道C之間管通連接一個第一單向閥(3);所述閥芯(2)直徑較大一端柱體和所述閥芯(2)直徑較小一端柱體之間的閥芯⑵的柱體,與所述閥體⑴的內(nèi)腔之間形成環(huán)狀第二閥腔(12),該第二閥腔(12)與所述閥體(I)的徑向液動油道B管通。
【文檔編號】F04B53/18GK203384039SQ201320485272
【公開日】2014年1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5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3年8月5日
【發(fā)明者】何揚東 申請人:何揚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