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泵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螺旋泵,包括殼體和殼體兩端相連的上蓋和下蓋,殼體內設有主動軸和從動軸,兩軸上分別固設有相互嚙合的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兩齒輪上的齒條均為V字型且形狀對稱,兩軸上均套設有軸套,主動軸一端伸出殼體外并與電機相連,主動軸另一端和從動軸兩端分別與軸承相連,殼體上設有進油口、出油口以及與進油口和出油口分別相通的下分油口和上分油口,上蓋和下蓋上分別開設有軸承孔和油槽,油槽一端與軸承孔相通,油槽另一端與下分油口相通。當主動齒輪帶著從動齒輪做嚙合運動時,兩齒輪兩端產生的軸向分力方向相反且各自自行抵消,使得螺旋泵無震動,噪音低,不會使軸套端面磨損,避免了螺旋泵內產生內泄和密封失效現(xiàn)象,保證了螺旋泵的容積效率。
【專利說明】螺旋泵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螺旋泵。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螺旋泵中的轉子大都采用雙圓弧正弦曲線齒輪,與漸開線直齒齒輪泵和其它直齒輪泵相比,該螺旋泵具有排出液體流量平穩(wěn),脈動小,無困油,容積效率高,可耐受更高的轉速,其額定轉速可高達3500轉/每分鐘以上,輸出壓力可高達250KG以上,且基本無震動,具有噪音低、體積小、重量輕、安裝方便等諸多優(yōu)點。但螺旋泵在工作時會在圓弧齒輪上產生一個軸向分力,該軸向分力直接作用在密封軸套端面,產生嚴重摩損,從而增大圓弧齒輪端面與軸套之間的軸向間隙,導致該螺旋泵產生內泄,容積效率迅速降低而損壞。為解決螺旋泵軸向間隙增大的問題,工程技術人員在螺旋泵的結構上進行了柔性改進。第一個措施是:在螺旋泵后端蓋內側端面上與密封軸套底部相對應位置開設一條相連的三分之二半環(huán)周型油槽,該油槽與出油口(高壓側)相通,當密封軸套與圓弧齒輪接觸端面因摩擦出現(xiàn)間隙增大時,油槽壓力將軸套推向圓弧齒輪,使軸套與齒輪兩接觸端面之間的間隙減小,從而達到軸向補償,防止軸向內泄,并保證該螺旋泵原有的容積效率,當軸套端面或齒輪端面摩損量過大時,其軸向間隙就會超過半環(huán)周油槽周圍的密封圈高度,油槽內的壓力油就會泄漏,無法產生推力繼續(xù)進行補償,則軸向間隙不斷增大產生內泄,同時容積也隨之不斷降低。為了減小齒輪端面與軸套端面之間的摩擦力,工程技術人員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第二套改進方案,其方案是:在后端蓋內的側端面上正對著齒輪軸端面的位置(也就是半環(huán)周油槽的兩個圓心上),設置了一對活塞孔且和半環(huán)周油槽,半環(huán)周油槽同樣與出油口高壓側相通,在兩個活塞孔內各放置一枚活塞(也稱浮珠),油壓通過活塞給齒輪軸端面施加一個與齒輪軸向力相反的推力。此兩套方案的復合,可將大部分軸向力抵消,應用在恒定轉速的驅動設備上時,暫時產生了不錯的效果,但如應用在轉速變化較大的驅動設備上時(如:變頻電動機,伺服電動機,調速電動機),該活塞推力總是滯后于齒輪的軸向分力,造成該轉子齒輪軸向分力成沖擊狀作用于軸套端面,使其磨擦力變得更大更加復雜,可迅速導致軸套端面磨損,仍無法從根本上去消除其由此產生的磨擦力,不能有效的防止螺旋泵因內泄所導致的損壞,另外浮珠在活塞孔內時間一長,活塞孔也會磨損變大造成內泄,上述兩種改進結構的螺旋泵,特別是應用在以伺服驅動的塑膠機械液壓系統(tǒng)中,由此所造成的內泄損壞更為嚴重。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密封性能好、噪音低、不會產生內泄現(xiàn)象和容積效率高的螺旋泵。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螺旋泵,包括一上蓋、一下蓋和一殼體,所述殼體上端和上蓋密封相連,所述殼體下端和所述下蓋密封相連,所述殼體內設有一主動軸和一從動軸,所述主動軸和從動軸上分別固設有相互嚙合的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所述主動軸與所述從動軸上均套設有固定在所述殼體上的軸套,所述軸套與所述主動軸、從動軸、主動齒輪端面和從動齒輪端面之間均為間隙配合,所述主動軸一端伸出所述殼體外并與一電機相連,所述主動軸另一端和所述從動軸兩端分別與一軸承相連,所述殼體上分別開設有一進油口、一出油口以及與所述進油口和所述出油口分別相通的一下分油口和一上分油口,所述上蓋和所述下蓋上分別開設有一軸承孔和一油槽,所述油槽一端與所述軸承孔相通,所述油槽另一端與所述下分油口相通,所述主動齒輪上的齒條和所述從動齒輪上的齒條均為V字型,且所述主動齒輪上的齒條和所述從動齒輪上的齒條形狀對稱。
[0005]具體地,所述主動齒輪上的V字型齒條和所述從動齒輪上的V字型齒條均由兩段形狀對稱且螺旋方向相反的雙圓弧正弦曲線齒構成。
[0006]優(yōu)選地,所述主動齒輪上的齒條和所述從動齒輪上的齒條均設置有七個。
[0007]由于主動齒輪上的V字型齒條和從動齒輪上的V字型齒條均由兩段形狀對稱且螺旋方向相反的雙圓弧正弦曲線齒構成,所以當主動齒輪帶著從動齒輪做嚙合運動時,無論順時針旋轉還是逆時針旋轉,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兩端所產生的軸向分力方向總是相反且各自自行抵消,無震動,噪音低,能應用在轉速變化較大的驅動設備上(如變頻電動機,伺服電動機,調速電動機),不會使軸套端面磨損,避免了螺旋泵內產生內泄和密封失效現(xiàn)象,并保證了螺旋泵的容積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螺旋泵的示意圖;
[0010]圖2是沿圖1中的A-A方向的剖示圖;
[0011]圖3是圖1中的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相互嚙合的示意圖;
[0012]圖4是圖1中的主動齒輪的示意圖;
[0013]圖5是圖1中的從動齒輪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5]如圖f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螺旋泵,包括一上蓋1、一下蓋2和一殼體3,殼體3上端和上蓋I密封相連,殼體3下端和下蓋2密封相連,殼體3內設有一主動軸4和一從動軸5,主動軸4和從動軸5上分別固設有相互嚙合的主動齒輪6和從動齒輪7,主動軸4與從動軸5上均套設有固定在殼體3上的軸套8,軸套8與主動軸4、從動軸
5、主動齒輪6端面和從動齒輪7端面之間均為間隙配合,主動軸4 一端伸出殼體3外并與一電機(未不出)相連,主動軸4另一端和從動軸5兩端分別與一軸承9相連,殼體3上分別開設有一進油口 10、一出油口 11以及與進油口 10和出油口 11分別相通的一下分油口 12和一上分油口 13,上蓋I和下蓋2上分別開設有一軸承孔14和一油槽15,油槽15 —端與軸承孔14相通,油槽15另一端與下分油口 12相通,主動齒輪6上的齒條61和從動齒輪7上的齒條71均為V字型,且主動齒輪6上的齒條61和從動齒輪7上的齒條71形狀對稱。
[0016]具體地,所述主動齒輪6上的V字型齒條61和從動齒輪7上的V字型齒條71均由兩段形狀對稱且螺旋方向相反的雙圓弧正弦曲線齒構成。
[0017]優(yōu)選地,所述主動齒輪上的齒條和所述從動齒輪上的齒條均設置有七個,可以實現(xiàn)最佳的機械傳動效果。
[0018]本實用新型的螺旋泵的工作原理為:當電機帶動螺旋泵上的主動軸4轉動時,主動軸4上的主動齒輪6帶動從動軸5上的從動齒輪7轉動,由于主動齒輪6上的V字型齒條61和從動齒輪7上的V字型齒條71均由兩段形狀對稱且螺旋方向相反的雙圓弧正弦曲線齒構成,所以當主動齒輪6帶著從動齒輪7做嚙合運動時,無論順時針旋轉還是逆時針旋轉,主動齒輪6和從動齒輪7兩端所產生的軸向分力方向總是相反且各自自行抵消,使得螺旋泵無震動,噪音低,能應用在轉速變化較大的驅動設備上(如變頻電動機,伺服電動機,調速電動機),不會使軸套8端面磨損,避免了螺旋泵內產生內泄和密封失效現(xiàn)象,并保證了螺旋泵的容積效率。
[0019]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螺旋泵,包括一上蓋、一下蓋和一殼體,所述殼體上端和上蓋密封相連,所述殼體下端和所述下蓋密封相連,所述殼體內設有一主動軸和一從動軸,所述主動軸和從動軸上分別固設有相互嚙合的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所述主動軸與所述從動軸上均套設有固定在所述殼體上的軸套,所述軸套與所述主動軸、從動軸、主動齒輪端面和從動齒輪端面之間均為間隙配合,所述主動軸一端伸出所述殼體外并與一電機相連,所述主動軸另一端和所述從動軸兩端分別與一軸承相連,所述殼體上分別開設有一進油口、一出油口以及與所述進油口和所述出油口分別相通的一下分油口和一上分油口,所述上蓋和所述下蓋上分別開設有一軸承孔和一油槽,所述油槽一端與所述軸承孔相通,所述油槽另一端與所述下分油口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齒輪上的齒條和所述從動齒輪上的齒條均為V字型,且所述主動齒輪上的齒條和所述從動齒輪上的齒條形狀對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齒輪上的V字型齒條和所述從動齒輪上的V字型齒條均由兩段形狀對稱且螺旋方向相反的雙圓弧正弦曲線齒構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螺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齒輪上的齒條和所述從動齒輪上的齒條均設置有七個。
【文檔編號】F04C2/18GK203702551SQ201420100142
【公開日】2014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3月6日
【發(fā)明者】肖計振, 高林發(fā) 申請人:肖計振, 高林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