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效能混凝土或煤泥輸送系統(tǒng)及所用的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高效能混凝土或煤泥輸送系統(tǒng)及所用的兩位三通液控換向
閥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或煤泥輸送裝置制造領(lǐng)域,尤其涉及一種高效能混凝土或煤泥輸送系統(tǒng)及控制方法及應(yīng)用于該系統(tǒng)的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
背景技術(shù):
混凝土或煤泥輸送裝置的電液控制系統(tǒng),應(yīng)用在混凝土或煤泥輸送中以完成混凝土或煤泥的泵送、分配和攪拌的功能,專利號為200510031258.9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混凝土泵液壓系統(tǒng)輔助蓄能增流裝置(二),該專利文獻的背景技術(shù)和實用新型內(nèi)容展示了兩種電液控制系統(tǒng),一種由工作油路和攪拌油路構(gòu)成,即所謂雙泵供油;一種由泵送油路、分配油路和攪拌油路構(gòu)成,即所謂三泵供油;前者采用單進油雙回油的工作方式,液壓系統(tǒng)工作時需靠電液換向閥的相互截流保持壓力,而長期截流加壓會使電液換向閥增大內(nèi)泄,同時也導致油溫升高,縮短液壓泵和電液換向閥的使用壽命,能耗高。后者在需控制成本的情況下,由于動力裝置功率一定,為保證泵送油路所用液壓泵的排量足夠大, 擺動分配油路所用液壓泵排量不能太大,為保證擺動換向迅速,擺動油路需增加恒壓和儲能等鋪助裝置,長期恒壓會導致油溫升高,工作效率降低,能耗高,液壓泵易損壞,如果使用大功率動力裝置,經(jīng)濟性會下降,二者工作時所有油缸都需要處于壓力狀態(tài),工作噪聲大, 故障率高;傳統(tǒng)應(yīng)用于混凝土輸送系統(tǒng)中的三位四通電液控制閥,為產(chǎn)生內(nèi)置油道,其所使用的閥芯為空心,在高壓油的壓力下,容易產(chǎn)生彎曲變形,具有體積大,流量小,密封效果差,內(nèi)泄大,壓力損失與噪音很大,故障率高,使用壽命短等缺點。針對這一背景,申請人做了長期的研發(fā),以提供更好的效果。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xiàn)有技術(shù)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種高效能混凝土或煤泥輸送系統(tǒng)及控制方法及所用的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通過改變油路連接及工作時序的方法使該系統(tǒng)有助于降低油路的工作油溫、降低工作噪聲、提高工作效能、提高部件使用壽命、 提高液壓系統(tǒng)的可靠性。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shù)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下列技術(shù)方案高效能混凝土或煤泥輸送系統(tǒng),包括有電控系統(tǒng)、動力機構(gòu)、攪拌機構(gòu)、控制機構(gòu)、 泵送機構(gòu)、擺動機構(gòu)、回油箱以及用于檢測泵送行程的第一、第二傳感器,用于檢測擺動行程的第三、第四傳感器,所述的電控系統(tǒng)包括有PLC、手動開關(guān)及連接線路;所述動力機構(gòu)包括有原動機、主液壓泵及副液壓泵;所述控制機構(gòu)包括有三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其中,第一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中位機能為Y型,第二個及第三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中位機能為0型;還包括六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該六個閥在控制端無壓力輸入時P 口與T 口接通,在控制端有壓力輸入時P 口與A 口接通;所述泵送機構(gòu)包括有平行并排設(shè)置的第一主油缸、第二主油缸,兩主油缸同向的一端通過液壓管道接通,第一主油缸另一端通過活塞桿連接第一泵送管,第二主油缸另一端通過活塞桿連接第二泵送管,第一主油缸的活塞桿上固定設(shè)有可與所述第一傳感器配合的第一信號發(fā)生裝置,第二主油缸的活塞桿上固定設(shè)有可與所述第二傳感器配合的第二信號發(fā)生裝置;所述擺動機構(gòu)包括有第一擺動油缸、第二擺動油缸,兩擺動油缸的活塞桿對接形成“ Λ,,形,其連接處設(shè)有當活塞桿伸縮時可推動其轉(zhuǎn)動而可與所述第一泵送管或第二泵送管對接的擺動S管,擺動機構(gòu)上還設(shè)有可與所述第三、第四傳感器配合的第三信號發(fā)生裝置;所述動力機構(gòu)、攪拌機構(gòu)、控制機構(gòu)、泵送機構(gòu)及擺動機構(gòu)的液壓油路連接方式為主液壓泵與第二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的P 口連接;副液壓泵分別與所述三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PI、Ρ2、Ρ3 口連接,還與攪拌機構(gòu)連接;三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 Τ1、Τ2、Τ3 口與回油箱連接;第二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的A 口同時連接第一個、第三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的A 口;第五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的A 口同時連接第四個、第六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的A 口,第一個、第二個及第三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的T 口互通并與第五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的P 口連接,第四個、第五個及第六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的T 口均連接到回油箱;第一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的P 口連接所述第一主油缸,第三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的P 口連接所述第二主油缸;第四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的P 口連接所述第一擺動油缸,第六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的P 口連接所述第二擺動油缸;第一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的控制端與所述第三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A3 口連接;第二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的控制端與所述第一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Bl 口連接;第三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的控制端與所述第三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Β3 口連接;第四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的控制端與所述第二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Α2 口連接;第五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的控制端與所述第一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Al 口連接;第六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的控制端與所述第二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Β2 口連接。進一步設(shè)計,所述的主液壓泵與第二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的P 口之間設(shè)有溢流閥,第一個、第二個及第三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的T 口與第五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的P 口之間設(shè)有溢流閥。進一步設(shè)計,通過所述第四個、第五個、第六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的T 口以及通過所述溢流閥到回油箱的油路上設(shè)有散熱器及過濾器。一種應(yīng)用于上述系統(tǒng)的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閥芯、閥套以及復位彈簧;所述的閥套為一端設(shè)開口的中空圓形管體,在靠近設(shè)開口一端的閥套圓周上設(shè)有形成所述A 口的上閥孔,在上閥孔下方所述閥套的圓周上設(shè)有形成所述P 口的中閥孔, 閥套下側(cè)端面設(shè)有形成所述T 口的下閥孔;所述閥芯為其外徑與閥套內(nèi)徑相當?shù)膶嵭闹鶢铙w,插裝于閥套內(nèi),所述復位彈簧安裝在閥芯下端的閥套內(nèi);所述閥芯中部的外圓周上設(shè)有內(nèi)凹的、用于形成流體通道的環(huán)狀凹槽,閥芯上部沿軸線方向設(shè)有用于形成低壓油導向室的腔體;閥套內(nèi)側(cè)下部周壁上設(shè)有可與閥芯配合形成密封面的臺階。進一步設(shè)計,所述閥芯下端軸向設(shè)有圓柱形階梯狀凸臺,所述復位彈簧一端套裝在階梯狀凸臺上,所述閥芯的階梯狀凸臺和閥套的臺階上分別設(shè)有當兩者配合時可形成錐形密封的倒角。進一步設(shè)計,所述閥套為從上至下外徑逐級減小的階梯狀圓形管體。進一步設(shè)計,所述的上閥孔為6個,對稱布置在閥套的圓周上。進一步設(shè)計,所述的中閥孔為6個,對稱布置在閥套的圓周上。進一步設(shè)計,所述的下閥孔為7個,其中有6個大小相同,成環(huán)形陣列布置在閥套下側(cè)端面上,另一個口徑較大,設(shè)置在閥套下側(cè)端面中部。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有如下優(yōu)點1、本實用新型通過信號發(fā)生裝置與傳感器配合,傳感器發(fā)出信號并被PLC接收, PLC根據(jù)其內(nèi)部設(shè)定的程序先后分時分別作用于三個電磁換向閥,通過三個電磁換向閥控制六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從而控制流向主油缸和擺動油缸的油路通斷;電液控制系統(tǒng)通過對三個電磁換向閥、六個液控換向閥及四個傳感器的精確分時控制、監(jiān)測,使主油路在一個工作時刻只需單獨驅(qū)動一個油缸系統(tǒng),而另一個油路系統(tǒng)處于復位狀態(tài)使液壓油無阻力通過,同時使連接在該系統(tǒng)換向閥上的油缸處于封堵緩沖狀態(tài),因此具有油溫低、噪音小、使用壽命長,制造維護成本低、能耗低、可靠性高的優(yōu)點。2、由于此系統(tǒng)所使用的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的閥芯與閥套都采用了同一種耐磨高硬度合金加工而成,加上閥芯為實體閥芯,閥芯長度比常規(guī)滑閥閥芯短三分之二以上,比傳統(tǒng)的換向閥更可靠更耐用。3、該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體積小、流量比常規(guī)滑閥大,無內(nèi)置控制油道油孔,采用了低壓外控外泄方式,所以壓力損失小,噪音大大降低,效能顯著提高。4、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的T 口始終處于低壓加油位置,所以控制和反應(yīng)非常靈敏,由于有錐閥的密封效果,內(nèi)泄很低,油溫大大降低,系統(tǒng)效率大大提高。
以下結(jié)合附圖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電液控制系統(tǒng)的原理示意圖一。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電液控制系統(tǒng)的原理示意圖二。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傳感器、電液換向閥與PLC連接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泵送油缸和擺動油缸的配合原理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5是圖4的爆炸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所用的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的爆炸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所用的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的剖面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所用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安裝于閥座內(nèi)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5所示,一種高效能低功耗混凝土或煤泥輸送系統(tǒng),包括有電控系統(tǒng)、動力機構(gòu)I、攪拌機構(gòu)II、控制機構(gòu)III、泵送機構(gòu)IV、擺動機構(gòu)V、回油箱34以及用于檢測泵送行程的第一、第二傳感器25、26,用于檢測擺動行程的第三、第四傳感器21、22,電控系統(tǒng)包括有PLC、手動開關(guān)及連接線路(圖未示);動力機構(gòu)I包括有原動機8、主液壓泵9及副液壓泵10 ;控制機構(gòu)III包括有三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1、2、3,其中,第一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1中位機能為Y型,第二個及第三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2、3中位機能為0型;還包括六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3、14、15、16、18、19,該六個閥在控制端無壓力輸入時P 口與T 口接通,在控制端有壓力輸入時P 口與A 口接通;泵送機構(gòu)IV包括有平行并排設(shè)置的第一主油缸27、第二主油缸觀,兩主油缸同向的一端通過液壓管道接通,第一主油缸27另一端通過活塞桿連接第一泵送管35,第二主油缸28另一端通過活塞桿連接第二泵送管36,第一主油缸27的活塞桿上固定設(shè)有可與第一傳感器25配合的第一信號發(fā)生裝置四,第二主油缸觀的活塞桿上固定設(shè)有可與第二傳感器沈配合的第二信號發(fā)生裝置30 ;擺動機構(gòu)V包括有第一擺動油缸M、第二擺動油缸20,兩擺動油缸的活塞桿對接形成“ Λ,,形,其連接處設(shè)有擺動S管37,擺動機構(gòu)V上還設(shè)有可與所述第三、第四傳感器21,22配合的第三信號發(fā)生裝置23 ;攪拌機構(gòu)為現(xiàn)有技術(shù),在此不作描述。本實用新型中,第一、第二傳感器25、26固定設(shè)置在混凝土泵送設(shè)備上,第一信號發(fā)生裝置四為固定設(shè)置在第一主油缸27活塞桿上的擋塊;第二信號發(fā)生裝置30為固定設(shè)置在第二主油缸觀活塞桿上的擋塊;第三、第四傳感器21、22通過V形板31固定安裝在混凝土泵送設(shè)備上,第三信號發(fā)生裝置23為設(shè)置在第一擺動油缸Μ、第二擺動油缸20連接處隨兩者的伸縮而轉(zhuǎn)動的扇形擋板。本實用新型中,擺動S管37隨第一擺動油缸Μ、第二擺動油缸20的伸縮而左右擺動;當?shù)诙[動油缸20的活塞桿伸出時,擺動S管37的管口擺到右端R處,從而實現(xiàn)與第二泵送管36對接;當?shù)谝粩[動油缸M的活塞桿伸出時,擺動S管37的管口擺到左端L處, 從而實現(xiàn)與第一泵送管35對接。本實用新型的動力機構(gòu)I、攪拌機構(gòu)II、控制機構(gòu)III、泵送機構(gòu)IV及擺動機構(gòu)V 的液壓油路連接方式為主液壓泵9與第二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4的P 口連接;副液壓泵10分別與所述三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1、2、3的Ρ1、Ρ2、Ρ3 口連接,同時還與攪拌機構(gòu)連接;三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1、2、3的Τ1、Τ2、Τ3 口與回油箱連接;第二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4的A 口同時連接第一個、第三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 13、15 的 A 口;第五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8的A 口同時連接第四個、第六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5、19的A 口,第一個、第二個及第三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3、14、15的T 口互通并與第五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8的P 口連接,第四個、第五個及第六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 16、18、19的T 口均連接到回油箱34 ;第一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3的P 口連接第一主油缸27,第三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5的P 口連接第二主油缸觀;[0048]第四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6的P 口連接第一擺動油缸24,第六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9的P 口連接第二擺動油缸20 ;第一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3的控制端7Y與第三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3的A3 口連接;第二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4的控制端8Y與第一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1的Bl 口連接;
第三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5的控制端9Y與第三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3的B3 口連接;第四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6的控制端IOY與第二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2的 A2 口連接;第五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8的控制端IlY與第一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1的 Al 口連接;第六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9的控制端12Y與第二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3的 B2 口連接。為保證系統(tǒng)運行壓力安全,在主液壓泵9與第二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4的P 口之間設(shè)有溢流閥12,第一個、第二個及第三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3、14、15的T 口與第五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8的P 口之間設(shè)有溢流閥17。通過第四個、第五個、第六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6、18、19的T 口以及通過溢流閥12、17到回油箱34的油路上設(shè)有散熱器31及過濾器32。本實用新型的控制方法如下機器啟動,系統(tǒng)空載運行,三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都處于復位狀態(tài),此時第一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1的Pl 口不通,A1、B1、T1三口相通,而第二個及第三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輸入輸出口均處于封堵狀態(tài),這樣,工作油路上的所有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處于復位狀態(tài),形成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4的P 口與T 口相通,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8的P 口與T 口相通,從主液壓泵輸出的高壓油,經(jīng)溢流閥12限壓后,由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4的P 口流入T 口流出,再經(jīng)溢流閥17限壓后,經(jīng)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8的P 口流入T 口流出, 然后經(jīng)散熱裝置31與過濾器32回到回油箱;這樣便形成了無阻力的空載運行狀態(tài),更節(jié)能發(fā)熱量更低??諜C運行后,通過手動開關(guān)使第一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1的2Y端及第三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3的5Y端同時得電,第一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1的Pl 口與Bl 口接通、 Tl 口與Al 口接通,第三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3的P3 口與A3 口接通、T3 口與B 口 3接通;低壓控制油經(jīng)第一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1的Pl 口與Bl 口流向第二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4的控制端8Y,經(jīng)第三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3的P3 口與A3 口流向第一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3的控制端7Y,兩液控閥的閥芯下移,從而使第二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 14的P 口與A 口接通,第一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3的P 口與A 口接通,從主液壓泵輸出的高壓油經(jīng)溢流閥12限壓后,經(jīng)第二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4的P 口與A 口流向第一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3的A 口與P 口,從第一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的P 口流出的高壓油進入泵送油缸27中,同時由于泵送油缸28中的腔油經(jīng)第三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5的P 口與T 口流回回油箱,因此泵送油缸27縮退,泵送油缸28伸出。[0060]同樣,通過開關(guān)使第一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1的2Y端及第三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3的6Y端同時得電,第一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1的Pl 口與Bl 口接通、Tl 口與Al 口接通,第三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3的P3 口與B3 口接通、T3 口與A3 口接通,低壓控制油經(jīng)第一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1的Pl 口與Bl 口流向第二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4的控制端8Y,經(jīng)第三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3的P3 口與B3 口流向第三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5的控制端9Y,兩液控閥的閥芯下移,從而使第二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4的P 口與A 口接通,第三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5的P 口與A 口接通,從主液壓泵輸出的高壓油經(jīng)溢流閥12限壓后,經(jīng)第二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4的P 口與A 口流向第三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5的A 口與P 口,從第三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的P 口流出的高壓油進入泵送油缸 28中,同時由于泵送油缸27中的腔油經(jīng)第一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3的P 口與T 口流回回油箱,因此泵送油缸28縮退,泵送油缸27伸出。這樣就完成了兩個泵送油缸的手動動作控制。空機運行后,通過手動開關(guān)使第一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1的IY端及第二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2的3Y端同時得電,第一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1的Pl 口與Al接通、Tl 口與Bl 口接通,第二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2的P2 口與A2 口接通、T2 口與B2 口接通,低壓控制油經(jīng)第一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1的Pl 口與Al 口流向第五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 18的控制端11Y,經(jīng)第二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3的P2 口與A2 口流向第四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6的控制端10Y,這樣,兩液控閥的閥芯下移,從而使第五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 18的P 口與A 口接通、第四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6的P 口與A 口接通,此時由于第一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1換向IY端,使第二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4復位,第二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4的P 口與T 口接通,從主液壓泵輸出的高壓油經(jīng)溢流閥12限壓后,經(jīng)第二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4的P 口與T 口及溢流閥17限壓后流向第五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 18的P 口與A 口,再流入第四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6的A 口與P 口,從第四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6的P 口流出的高壓油進入擺動油缸24中,同時由于第二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換向3Y端,第六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9復位,擺動油缸20中的腔油經(jīng)第六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9的P 口與T 口流回回油箱,因此擺動油缸24伸出,擺動油缸20縮退。同樣,空機運行后,通過開關(guān)使第一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1的IY端及第二 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2的4Y端同時得電,第一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IWPl 口與Al 口接通、 Tl 口與Bl 口接通,第二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2的P2 口與B2 口接通、T2 口與A2 口接通, 低壓控制油經(jīng)第一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1的Pl 口與Bl 口流向第五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8的控制端11Y,經(jīng)第二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2的P2 口與B2 口流向第六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9的控制端12Y,兩液控閥的閥芯下移,從而使第五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8 的P 口與A 口接通、第六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9的P 口與A 口接通,此時由于第一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1換向IY端,使第二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4復位,第二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4的P 口與T 口接通,從主液壓泵輸出的高壓油經(jīng)溢流閥12限壓后,經(jīng)第二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4的P 口與T 口及溢流閥17限壓后流向第五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8 的P 口與A 口,再流入第六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9的A 口與P 口,從第六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9的P 口流出的高壓油進入擺動油缸20中,同時由于第二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換向4Y端,第四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6復位,擺動油缸24中的腔油經(jīng)第四個二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6的P 口與T 口流回回油箱,因此擺動油缸20伸出,擺動油缸24縮退。這樣就完成了兩個擺動油缸的手動動作控制。本實用新型中,手動控制狀態(tài)時,三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1、2、3的工作狀態(tài)如表1所示。
權(quán)利要求1.高效能混凝土或煤泥輸送系統(tǒng),包括有電控系統(tǒng)、動力機構(gòu)(I)、攪拌機構(gòu)(II)、控制機構(gòu)(III)、泵送機構(gòu)(IV)、擺動機構(gòu)(V)、回油箱(34)以及用于檢測泵送行程的第一、 第二傳感器05 J6),用于檢測擺動行程的第三、第四傳感器01,2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控系統(tǒng)包括有PLC、手動開關(guān)及連接線路;所述動力機構(gòu)(I)包括有原動機(8)、主液壓泵(9)及副液壓泵(10);所述控制機構(gòu)(III)包括有三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1,2,3),其中,第一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1)中位機能為Y型,第二個及第三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 (2,3)中位機能為0型;還包括六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3,14,15,16,18,19),該六個閥在控制端無壓力輸入時P 口與T 口接通,在控制端有壓力輸入時P 口與A 口接通;所述泵送機構(gòu)(IV)包括有平行并排設(shè)置的第一主油缸(27)、第二主油缸(觀),兩主油缸同向的一端通過液壓管道接通,第一主油缸(XT)另一端通過活塞桿連接第一泵送管(35),第二主油缸 (28)另一端通過活塞桿連接第二泵送管(36),第一主油缸(XT)的活塞桿上固定設(shè)有可與所述第一傳感器0 配合的第一信號發(fā)生裝置( ),第二主油缸08)的活塞桿上固定設(shè)有可與所述第二傳感器06)配合的第二信號發(fā)生裝置(30);所述擺動機構(gòu)(V)包括有第一擺動油缸(M)、第二擺動油缸(20),兩擺動油缸的活塞桿對接形成“ Λ ”形,其連接處設(shè)有當活塞桿伸縮時可推動其轉(zhuǎn)動而可與所述第一泵送管(3 或第二泵送管(36)對接的擺動S管(37),擺動機構(gòu)(V)上還設(shè)有可與所述第三、第四傳感器(21,2 配合的第三信號發(fā)生裝置(23);所述動力機構(gòu)(I)、攪拌機構(gòu)(II)、控制機構(gòu)(III)、泵送機構(gòu)(IV)及擺動機構(gòu)(V)的液壓油路連接方式為主液壓泵(9)與第二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4)的P 口連接;副液壓泵(10)分別與所述三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1,2,;3)的P1、P2、P3 口連接,還與攪拌機構(gòu)(II)連接;三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1,2,;3)的T1、T2、T3 口與回油箱(34)連接;第二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4)的A 口同時連接第一個、第三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 (13,15)的 A 口;第五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8)的A 口同時連接第四個、第六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 (15,19)的A 口,第一個、第二個及第三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3、14、15)的T 口互通并與第五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8)的P 口連接,第四個、第五個及第六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6、18、19)的T 口均連接到回油箱(34);第一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 的P 口連接所述第一主油缸(27),第三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5)的P 口連接所述第二主油缸08);第四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6)的P 口連接所述第一擺動油缸(M),第六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9)的P 口連接所述第二擺動油缸OO);第一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 的控制端(7Y)與所述第三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 (3)的A3 口連接;第二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4)的控制端(8Y)與所述第一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 (1)的Bl 口連接;第三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 的控制端(9Y)與所述第三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 (3)的B3 口連接;第四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6)的控制端(IOY)與所述第二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2)的A2口連接;第五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8)的控制端(IlY)與所述第一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 (1)的Al 口連接;第六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9)的控制端(12Y)與所述第二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3)的B2口連接。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能混凝土或煤泥輸送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液壓泵(9)與第二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4)的P 口之間設(shè)有溢流閥(12),第一個、第二個及第三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3、14、巧)的T 口與第五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8)的P 口之間設(shè)有溢流閥(17)。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高效能混凝土或煤泥輸送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通過所述第四個、第五個、第六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16,18,19)的T 口以及通過所述溢流閥 (12,17)到回油箱(34)的油路上設(shè)有散熱器(31)及過濾器(32)。
4.一種應(yīng)用于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系統(tǒng)的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閥芯 (1)、閥套⑵以及復位彈簧(5);所述的閥套(2)為一端設(shè)開口的中空圓形管體,在靠近設(shè)開口一端的閥套(2)圓周上設(shè)有形成所述A 口的上閥孔001),在上閥孔(201)下方所述閥套(2)的圓周上設(shè)有形成所述P 口的中閥孔002),閥套( 下側(cè)端面設(shè)有形成所述T 口的下閥孔(203);所述閥芯⑴為其外徑與閥套⑵內(nèi)徑相當?shù)膶嵭闹鶢铙w,插裝于閥套(2) 內(nèi),所述復位彈簧(5)安裝在閥芯⑴下端的閥套(2)內(nèi);所述閥芯⑴中部的外圓周上設(shè)有內(nèi)凹的、用于形成流體通道的環(huán)狀凹槽(101),閥芯(1)上部沿軸線方向設(shè)有用于形成低壓油導向室的腔體(102);閥套O)內(nèi)側(cè)下部周壁上設(shè)有可與閥芯(1)配合形成密封面的臺階(204)。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芯(1)下端軸向設(shè)有圓柱形階梯狀凸臺(103),所述復位彈簧( 一端套裝在階梯狀凸臺(10 上,所述閥芯(1)的階梯狀凸臺(103)和閥套O)的臺階(204)上分別設(shè)有當兩者配合時可形成錐形密封的倒角(1031)、(2041)。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套( 為從上至下外徑逐級減小的階梯狀圓形管體。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至6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閥孔O01)為6個,對稱布置在閥套O)的圓周上。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至6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閥孔Q02)為6個,對稱布置在閥套O)的圓周上。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至6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閥孔(20 為7個,其中有6個大小相同,成環(huán)形陣列布置在閥套( 下側(cè)端面上,另一個口徑較大,設(shè)置在閥套( 下側(cè)端面中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效能混凝土或煤泥輸送系統(tǒng)及所用的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該系統(tǒng)包括有三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及六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三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輸出端與六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的輸入端合理連接,通過PLC指令三個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換向控制六個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從而控制由主液壓泵流向主油缸和擺動油缸的油路通斷以達到高效泵送的目的;該兩位三通液控換向閥是根據(jù)該系統(tǒng)而專門設(shè)計的有別于傳統(tǒng)滑閥的插裝閥。本實用新型具有工作油溫低、工作噪聲小、工作效能高、使用壽命長、運行穩(wěn)定可靠的優(yōu)點。
文檔編號F15B13/02GK202100404SQ201120183260
公開日2012年1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27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1年5月27日
發(fā)明者秦月明 申請人:秦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