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驅動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液壓驅動系統(tǒng),操作狀態(tài)判定部判定液壓缸是在操作過程中還是在非操作過程中。排出壓力減小部使供給泵的排出壓力減小。在液壓缸是非操作過程中時,排出壓力控制部控制排出壓力減小部,使供給泵的排出壓力減小到比通常壓力低的低壓力。通常壓力是液壓缸為操作過程中時的供給泵的排出壓力。蓄能器與供給流路連接。單向閥配置在蓄能器與供給泵之間。單向閥允許工作油從供給泵向蓄能器流動,但禁止工作油從蓄能器向供給泵的流動。
【專利說明】液壓驅動系統(tǒng)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液壓驅動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液壓挖掘機、輪式裝載機等作業(yè)機械具有液壓缸。經(jīng)由液壓回路將從液壓泵排出的工作油供給到液壓缸。例如,在專利文獻I中,提出了具有用于向液壓缸供給工作油的液壓閉合回路的作業(yè)機械。由于液壓回路是閉合回路,所以被液壓缸驅動的部件的動能、勢能再生。其結果是,能夠減小驅動液壓泵的動力機的耗油量。
[0003]在液壓閉合回路中,大多并列設置有供給回路。供給回路是例如為了對與從液壓泵泄漏的油相當?shù)牧康墓ぷ饔瓦M行補充而設置的。在供給回路中設置有供給泵和溢流閥等。供給泵通常是固定容量泵,被發(fā)動機等驅動源驅動。溢流閥限定供給回路的液壓(以下,稱為“供給壓力”)。在向液壓泵供給的工作油的流量不足而使液壓閉合回路的液壓比供給壓力低時,工作油從供給回路被供給到液壓閉合回路。
[0004]現(xiàn)有技術文獻
[0005]專利文獻
[0006]專利文獻1:日本特表2009-511831號
【發(fā)明內容】
[0007]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8]上述液壓閉合回路優(yōu)選被設置在預計能夠充分實現(xiàn)動能、勢能的再生的液壓回路中。因此,液壓閉合回路大多相對于通常的液壓回路而獨立地設置。例如,在液壓挖掘機的情況下,利用液壓閉合回路驅動大臂液壓缸?;蛘?,在輪式裝載機的情況下,利用液壓閉合回路驅動提升液壓缸。在這些情況下,在車輛處于行駛過程中時,液壓閉合回路不工作。因此,供給泵(f Y —)中的消耗動力幾乎都損失了。
[0009]為了減小上述供給泵中的消耗動力的損失,考慮將可變容量型泵作為供給泵使用。在該情況下,在液壓閉合回路的非工作時,將供給泵的排出流量變?yōu)榱?,從而能夠減小供給泵中的消耗動力的損失。但是,可變容量型泵比固定容量型泵昂貴。因此,在將可變容量型泵用作供給泵的情況下,存在作業(yè)機械的成本增大的問題。
[0010]另外,在上述液壓閉合回路中,為了防止工作油的逆流,設置了止回閥。止回閥在液壓閉合回路中配置在液壓泵與液壓缸之間。例如,在液壓缸是液壓挖掘機的大臂液壓缸的情況下,止回閥在液壓閉合回路中配置在液壓泵與大臂液壓缸之間。由于鏟斗的裝載負荷或者因作業(yè)機的自重而引起的負荷作用于大臂液壓缸,所以在大臂液壓缸與止回閥之間的流路中,產生用于抵抗該負荷的液壓(以下,稱為“保持壓”)。在該狀態(tài)下,在向大臂液壓缸供給工作油的情況下,從液壓泵排出的工作油首先用于使液壓泵與止回閥之間的流路的液壓升壓到保持壓。在液壓泵與止回閥之間的流路的液壓變?yōu)楸3謮阂陨蠒r,止回閥打開,工作油被供給到大臂液壓缸。由此,大臂液壓缸開始工作。直到大臂液壓缸開始工作之前,因為沒有從大臂液壓缸向液壓泵的回油,所以被供給到液壓泵的工作油全部從供給回路(f Y — 7回路)被供給。因此,供給泵需要具有能夠供給這樣的升壓時的工作油的流量的容量。另一方面,在大臂液壓缸的工作過程中,液壓泵與大臂液壓缸之間的液壓已經(jīng)達到用于驅動大臂液壓缸所需的壓力。因此,供給泵能夠供給比上述升壓時的流量少的流量的工作油即可。因此,在以上述升壓時為基準來設定供給泵的容量時,在大臂液壓缸的工作過程中,產生剩余流量的工作油。剩余流量的工作油從供給流路(— 7流路)向工作油箱排出。如此,在以上述升壓時為基準來設定供給泵的容量時,大流量的工作油從供給流路被浪費地排出。另外,在供給泵的容量大時,上述液壓閉合回路不工作的狀態(tài)下的供給泵中的消耗動力的損失也變大。
[0011]本發(fā)明的課題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減小供給泵中的消耗動力的損失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
[0012]本發(fā)明的第一方式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具有主泵、液壓缸、工作油流路、止回閥、供給回路、操作部件、操作狀態(tài)判定部、排出壓力減小部、排出壓力控制部、蓄能器和單向閥。主泵具有排出工作油的第一液壓泵及第二液壓泵。液壓缸通過從主泵排出的工作油而被驅動。工作油流路將第一液壓泵和第二液壓泵與液壓缸連接。工作油流路在第一液壓泵與液壓缸之間構成閉合回路。止回閥在工作油流路中配置在主泵與液壓缸之間。止回閥允許工作油從主泵向液壓缸流動,但禁止工作油從液壓缸向主泵流動。供給回路具有供給流路和供給泵。供給流路在工作油流路中連接在主泵與止回閥之間。供給泵向供給流路排出工作油。在工作油流路的液壓變得比供給壓力(★ Y — ^圧)小時,供給回路向工作油流路補充工作油。操作部件是用于操作液壓缸的部件。操作狀態(tài)判定部判定液壓缸是在操作過程中還是在非操作過程中。排出壓力減小部使供給泵的排出壓力減小。在液壓缸為非操作過程中時,排出壓力控制部控制排出壓力減小部,使供給泵的排出壓力減小到比通常壓力低的低壓力。通常壓力是液壓缸為操作過程中時的供給泵的排出壓力。蓄能器與供給流路連接。單向閥配置在蓄能器與供給泵之間。單向閥允許工作油從供給泵向蓄能器流動,但禁止工作油從蓄能器向供給泵流動。
[0013]本發(fā)明的第二方式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在第一方式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的基礎上,還具有存蓄壓力檢測部和存蓄壓力判定部。存蓄壓力檢測部檢測蓄能器的存蓄壓力。存蓄壓力判定部判定蓄能器的存蓄壓力是否為第一設定壓力以下。在液壓缸的非操作過程中,在蓄能器的存蓄壓力成為第一設定壓力以下時`,排出壓力控制部將供給泵的排出壓力從低壓力變成通常壓力。
[0014]本發(fā)明的第三方式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在第二方式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的基礎上,存蓄壓力判定部判定蓄能器的存蓄壓力是否為第二設定壓力以上。第二設定壓力比第一設定壓力大。在液壓缸的非操作過程中,蓄能器的存蓄壓力從第一設定壓力以下的壓力恢復到第二設定壓力以上的壓力時,排出壓力控制部使供給泵的排出壓力從通常壓力返回低壓力。
[0015]本發(fā)明的第四方式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在第二或第三方式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的基礎上,還具有泵控制部。泵控制部基于操作部件的操作位置控制主泵的排出流量。操作狀態(tài)判定部基于操作部件的操作位置,判定液壓缸是在操作過程中還是在非操作過程中。存蓄壓力判定部判定蓄能器的存蓄壓力是否為第三設定壓力以下。在蓄能器的存蓄壓力為第三設定壓力以下時,即使通過操作部件進行使工作油開始從主泵排出的操作,泵控制部也進行待機控制。待機控制是不使工作油開始從主泵排出,直到蓄能器的存蓄壓力變得比第三設定壓力大的控制。
[0016]本發(fā)明的第五方式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在第四方式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的基礎上,第三設定壓力是第一設定壓力以上的壓力。
[0017]本發(fā)明的第六方式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在第四或第五方式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的基礎上,還具有顯示裝置,該顯示裝置顯示處于待機控制的執(zhí)行中的情況。
[0018]本發(fā)明的第七方式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在第一至第六方式中任一方式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的基礎上,在操作部件保持在中立位置規(guī)定時間以上時,操作狀態(tài)判定部判定液壓缸為在非操作過程中。
[0019]本發(fā)明的第八方式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在第一至第七方式中任一方式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的基礎上,供給流路具有第一供給流路和第二供給流路。第一供給流路與供給泵連接。第二供給流路經(jīng)由單向閥與第一供給流路連接。排出壓力減小部使第一供給流路的液壓減小。
[0020]發(fā)明的效果
[0021]在本發(fā)明的第一方式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中,在液壓缸處于非操作過程中時,供給泵的排出壓力被減小到低壓力。因此,能夠減小供給泵中的消耗動力的損失。另外,在使主泵與止回閥之間的工作油流路的壓力升壓到保持壓力時,能夠與從供給泵排出的工作油一起,通過存蓄在蓄能器中的工作油,進行工作油向工作油流路的補充。因此,與僅利用供給泵向工作油流路補充工作油的情況相比,能夠使供給泵小型化。由此,能夠進一步減小供給泵中的消耗動力的損失。另外,利用單向閥,防止在供給泵停止時,存蓄在蓄能器中的工作油向供給泵流動。由此,能夠抑制蓄能器的存蓄壓力的降低。
[0022]另一方面,即使液壓缸處于非操作過程中,存蓄在蓄能器中的工作油也從第一液壓泵的滑動部等一點一點地泄漏。因此,在供給泵的排出壓力長時間地維持在低壓力時,存蓄在蓄能器中的工作油隨著時間的經(jīng)過而減少,由此,蓄能器的存蓄壓力降低。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在液壓缸被操作時,從供給回路向工作油流路補充的油量不足,從而第一液壓泵發(fā)生空氣混入(- 7.> — * 3 > )或氣蝕。因此,在本發(fā)明的第二方式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中,在液壓缸的非操作過程中,在蓄能器的存蓄壓力成為第一設定壓力以下時,排出壓力控制部將供給泵的排出壓力從低壓力變成通常壓力。由此,即使液壓缸長時間維持在非操作狀態(tài),也能夠抑制蓄能器的存蓄壓力降低。即,能夠抑制在液壓缸開始操作時,第一液壓泵發(fā)生空氣混入或氣蝕。
[0023]在本發(fā)明的第三方式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中,在蓄能器的存蓄壓力恢復到第二設定壓力以上時,供給泵的排出壓力從通常壓力返回低壓力。由此,能夠抑制蓄能器的存蓄壓力降低,并且能夠減小供給泵中的消耗動力的損失。
[0024]在本發(fā)明的第四方式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中,即使進行操作部件的操作,也不使工作油開始從主泵排出,直到蓄能器的存蓄壓力變得比第三設定壓力大。因此,能夠抑制第一液壓泵發(fā)生空氣混入或氣蝕。
[0025]在本發(fā)明的第五方式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中,在蓄能器存蓄了所需的油量的工作油的狀態(tài)下,能夠使工作油開始從主泵排出。
[0026]在本發(fā)明的第六方式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中,能夠向操作者通知因正在執(zhí)行待機控制而使主泵不起動的情況。
[0027]在本發(fā)明的第七方式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中,在操作部件臨時通過中立位置時等、液壓缸不是非操作過程中時,能夠防止誤判定為液壓缸處于非操作過程中。
[0028]在本發(fā)明的第八方式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中,排出壓力減小部使第一供給流路的液壓減小。由此,供給泵的排出壓力被減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9]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的結構的框圖。
[0030]圖2是表示供給泵的排出壓力控制的處理的流程圖。
[0031]圖3是表示待機控制的處理的流程圖。
[0032]圖4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的結構的框圖。
[0033]圖5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其他實施方式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的結構的框圖。
[0034]圖6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其他實施方式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的結構的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5]以下,參照【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
[0036]1.第一實施方式
[0037]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I的結構的框圖。液壓驅動系統(tǒng)I搭載在例如液壓挖掘機、輪式裝載機、推土機等作業(yè)機械。液壓驅動系統(tǒng)I具有發(fā)動機
11、主泵10、液壓缸14、工作油流路15、流路切換閥16、發(fā)動機控制器22、泵控制器24。
[0038]發(fā)動機11驅動主泵10。發(fā)動機11是例如柴油發(fā)動機,通過調整來自燃料噴射裝置21的燃料的噴射量,控制發(fā)動機11的輸出。利用發(fā)動機控制器22控制燃料噴射裝置21,從而進行燃料噴射量的調整。此外,發(fā)動機11的實際轉速通過轉速傳感器23檢測,該檢測信號分別被輸入發(fā)動機控制器22及泵控制器24。
[0039]主泵10被發(fā)動機11驅動,排出工作油。主泵10具有第一液壓泵12和第二液壓泵13。從主泵10排出的工作油經(jīng)由流路切換閥16供給到液壓缸14。
[0040]第一液壓泵12是可變容量型的液壓泵。通過控制第一液壓泵12的傾轉角,控制第一液壓泵12的排出流量。第一液壓泵12的傾轉角被第一泵流量控制部25控制。第一泵流量控制部25基于來自泵控制器24的指令信號,控制第一液壓泵12的傾轉角,從而控制第一液壓泵12的排出流量。第一液壓泵12是兩方向排出型的液壓泵。具體來說,第一液壓泵12具有第一泵端口 12a和第二泵端口 12b。第一液壓泵12能夠切換為第一排出狀態(tài)和第二排出狀態(tài)。第一液壓泵12在第一排出狀態(tài)下,從第二泵端口 12b吸入工作油而從第一泵端口 12a排出工作油。第一液壓泵12在第二排出狀態(tài)下,從第一泵端口 12a吸入工作油而從第二泵端口 12b排出工作油。
[0041]第二液壓泵13是可變容量型的液壓泵。通過控制第二液壓泵13的傾轉角,控制第二液壓泵13的排出流量。第二液壓泵13的傾轉角被第二泵流量控制部26控制。第二泵流量控制部26基于來自泵控制器24的指令信號來控制第二液壓泵13的傾轉角,從而控制第二液壓泵13的排出流量。第二液壓泵13是兩方向排出型的液壓泵。具體來說,第二液壓泵13具有第一泵端口 13a和第二泵端口 13b。第二液壓泵13與第一液壓泵12同樣地,能夠切換為第一排出狀態(tài)和第二排出狀態(tài)。第二液壓泵13在第一排出狀態(tài)下,從第二泵端口 13b吸入工作油而從第一泵端口 13a排出工作油。第二液壓泵13在第二排出狀態(tài)下,從第一泵端口 13a吸入工作油而從第二泵端口 13b排出工作油。
[0042]液壓缸14通過從主泵10排出的工作油而被驅動。液壓缸14驅動例如大臂、小臂或鏟斗等工作裝置。液壓缸14具有缸桿14a和缸筒14b。缸筒14b的內部通過缸桿14a而被劃分成第一室14c和第二室14d。液壓缸14具有第一缸端口 14e和第二缸端口 14f。第一缸端口 14e與第一室14c連通。第二缸端口 14f與第二室14d連通。液壓缸14能夠切換成向第二缸端口 14f供給工作油并從第一缸端口 14e排出工作油的狀態(tài)、以及向第一缸端口 14e供給工作油并從第二缸端口 14f排出工作油的狀態(tài)。即,通過切換工作油相對于第一室14c和第二室14d的供給和排出,使液壓缸14伸縮。具體來說,經(jīng)由第一缸端口14e向第一室14c供給工作油,經(jīng)由第二缸端口 14f從第二室14d排出工作油,從而使液壓缸14伸展。經(jīng)由第二缸端口 14f向第二室14d供給工作油,經(jīng)由第一缸端口 14e從第一室14c排出工作油,從而使液壓缸14收縮。此外,缸桿14a在第一室14c的受壓面積比缸桿14a在第二室14d的受壓面積大。因此,在使液壓缸14伸展時,比從第二室14d排出的工作油的量多的工作油被供給到第一室14c。另外,在使液壓缸14收縮時,比供給到第二室14d的工作油量多的工作油從第一室14c排出。
[0043]工作油流路15將第一液壓泵12和第二液壓泵13與液壓缸14連接。工作油流路15具有第一流路17和第二流路18。第一流路17與第一液壓泵12的第一泵端口 12a和第一缸端口 14e連接。另外,第一流路17與第二液壓泵13的第一泵端口 13a和第一缸端口14e連接。第二流路18與第一液壓泵12的第二泵端口 12b和第二缸端口 14f連接。第一流路17具有第一缸流路31和第一泵流路33。第二流路18具有第二缸流路32和第二泵流路34。第一缸流路31經(jīng)由第一缸端口 14e與液壓缸14的第一室14c連接。第二缸流路32經(jīng)由第二缸端口 14f與液壓缸14的第二室14d連接。第一泵流路33是用于經(jīng)由第一缸流路31向液壓缸14的第一室14c供給工作油、或者經(jīng)由第一缸流路31從液壓缸14的第一室14c回收工作油的流路。第一泵流路33與第一液壓泵12的第一泵端口 12a連接。另夕卜,第一泵流路33與第二液壓泵13的第一泵端口 13a連接。因此,來自第一液壓泵12和第二液壓泵13雙方的工作油被供給到第一泵流路33。第二泵流路34是用于經(jīng)由第二缸流路32向液壓缸14的第二室14d供給工作油、或者經(jīng)由第二缸流路32從液壓缸14的第二室14d回收工作油的流路。第二泵流路34與第一液壓泵12的第二泵端口 12b連接。第二液壓泵13的第二泵端口 13b與工作油箱27連接。因此,來自第一液壓泵12的工作油被供給到第二泵流路34。工作油流路15通過第一泵流路33、第一缸流路31、第二缸流路32和第二泵流路34,在第一液壓泵12與液壓缸14之間構成閉合回路。另外,工作油流路15通過第一泵流路33和第一缸流路31,在第二液壓泵13和液壓缸14之間構成了開路。
[0044]液壓驅動系統(tǒng)I還具有供給回路19。供給回路19具有供給流路35和供給泵28。供給泵28是用于向工作油流路15補充工作油的液壓泵。供給泵28被發(fā)動機11驅動,從而將工作油向供給流路35排出。供給泵28是固定容量型的液壓泵。供給流路35與供給泵28和工作油流路15連接。供給流路35在工作油流路15中連接在主泵10與第一止回閥44之間。具體來說,供給流路35經(jīng)由止回閥41a與第一泵流路33連接。在第一泵流路33的液壓比供給流路35的供給壓力低時止回閥41a打開。供給流路35在工作油流路15中連接在主泵10與第二止回閥45之間。具體來說,供給流路35經(jīng)由止回閥41b與第二泵流路34連接。在第二泵流路34的液壓比供給壓力低時止回閥41b打開。由此,在工作油流路15的液壓比供給壓力小時,供給回路19向工作油流路15補充工作油。供給流路35具有第一供給流路35a和第二供給流路35b。第一供給流路35a與供給泵28連接。第二供給流路35b經(jīng)由后述的第三止回閥49與第一供給流路35a連接。第二供給流路35b經(jīng)由上述止回閥41a與第一泵流路33連接。第二供給流路35b經(jīng)由上述止回閥41b與第二泵流路34連接。另外,供給流路35經(jīng)由供給溢流閥42與工作油箱27連接。更詳細地說,第一供給流路35a經(jīng)由供給溢流閥42與工作油箱27連接。供給溢流閥42將供給壓力維持在規(guī)定的設定壓力。在第一泵流路33或第二泵流路34的液壓比供給壓力低時,來自供給泵28的工作油經(jīng)由供給流路35被供給到第一泵流路33或第二泵流路34。由此,將第一泵流路33及第二泵流路34的液壓維持在規(guī)定值以上。
[0045]另外,在供給流路35連接有排出壓力減小部39。更詳細地說,排出壓力減小部39與第一供給流路35a連接。排出壓力減小部39是所謂的旁通閥,能夠切換成連接狀態(tài)Pa和關閉狀態(tài)Pb。排出壓力減小部39在連接狀態(tài)Pa下,將第一供給流路35a與工作油箱27連接。因此,排出壓力減小部39在連接狀態(tài)Pa下,使第一供給流路35a的液壓減小。SP,排出壓力減小部39在連接狀態(tài)Pa下,使供給泵28的排出壓力減小。排出壓力減小部39在關閉狀態(tài)Pb下,關閉第一供給流路35a與工作油箱27之間的油路。排出壓力減小部39是電磁切換閥,通過來自泵控制器24的指令信號,切換成連接狀態(tài)Pa和關閉狀態(tài)Pb。具體來說,排出壓力減小部39在來自泵控制器24的指令信號為關閉時,通過施力部件39a的施力而設定成關閉狀態(tài)Pb。排出壓力減小部39在來自泵控制器24的指令信號為打開時,被設定成連接狀態(tài)Pa。
[0046]工作油流路15還具有溢流流路36。溢流流路36經(jīng)由止回閥41c與第一泵流路33連接。在第一泵流路33的液壓比溢流流路36的液壓高時打開止回閥41c。溢流流路36經(jīng)由止回閥41d與第二泵流路34連接。在第二泵流路34的液壓比溢流流路36的液壓高時打開止回閥41d。另外,溢流流路36經(jīng)由溢流閥43與供給流路35連接。溢流閥43將溢流流路36的壓力維持在規(guī)定的溢流壓力以下。由此,第一泵流路33及第二泵流路34的液壓被維持在規(guī)定的溢流壓力以下。另外,工作油流路15還具有調整流路37。調整流路37與供給流路35連接。
[0047]在供給流路35連接有蓄能器38。具體來說,蓄能器38與第二供給流路35b連接。另外,在供給流路35配置有第三止回閥49。第三止回閥49配置在第一供給流路35a與第二供給流路35b之間。即,第三止回閥49配置在蓄能器38與供給泵28之間。第三止回閥49允許從第一供給流路35a向第二供給流路35b流動油,禁止從第二供給流路35b向第一供給流路35a流動油。即,第三止回閥49允許工作油從供給泵28向蓄能器38流動,禁止工作油從蓄能器38向供給泵28流動。第三止回閥49是本發(fā)明的單向閥的一個例子。在蓄能器38連接有存蓄壓力檢測部48。存蓄壓力檢測部48檢測蓄能器38的存蓄壓力。存蓄壓力檢測部48將表示檢測出的存蓄壓力的檢測信號發(fā)送到泵控制器24。
[0048]流路切換閥16是基于來自泵控制器24的指令信號而被控制的電磁控制閥。流路切換閥16基于來自泵控制器24的指令信號,切換流路的連接。流路切換閥16在工作油流路15中配置在主泵10與液壓缸14之間。流路切換閥16具有第一泵用端口 16a、第一缸用端口 16b、第一調整用端口 16c和第一旁通端口 16d。第一泵用端口 16a經(jīng)由第一止回閥44與第一泵流路33連接。第一缸用端口 16b與第一缸流路31連接。第一調整用端口 16c與調整流路37連接。
[0049]第一止回閥44在工作油流路15中配置在主泵10與液壓缸14之間。第一止回閥44允許工作油從主泵10向液壓缸14流動。第一止回閥44禁止工作油從液壓缸14向主泵10流動。具體來說,在通過流路切換閥16將工作油從第一泵流路33向第一缸流路31供給時,第一止回閥44允許工作油從第一泵流路33向第一缸流路31的流動,禁止工作油從第一缸流路31向第一泵流路33流動。
[0050]流路切換閥16還具有第二泵用端口 16e、第二缸用端口 16f、第二調整用端口 16g和第二旁通端口 16h。第二泵用端口 16e經(jīng)由第二止回閥45與第二泵流路34連接。第二止回閥45是將工作油的流動限制為一個方向的止回閥。第二缸用端口 16f與第二缸流路32連接。第二調整用端口 16g與調整流路37連接。
[0051]第二止回閥45在工作油流路15中配置在主泵10與液壓缸14之間。第二止回閥45允許工作油從主泵10向液壓缸14流動。第二止回閥45禁止工作油從液壓缸14向主泵10流動。具體來說,在通過流路切換閥16將工作油從第二泵流路34供給到第二缸流路32時,第二止回閥45允許工作油從第二泵流路34向第二缸流路32流動,禁止工作油從第二缸流路32向第二泵流路34流動。
[0052]流路切換閥16能夠切換成第一位置狀態(tài)P1、第二位置狀態(tài)P2和中立位置狀態(tài)Pn0流路切換閥16在第一位置狀態(tài)Pl下,使第一泵用端口 16a和第一缸用端口 16b連通,并且使第二缸用端口 16f和第二旁通端口 16h連通。因此,流路切換閥16在第一位置狀態(tài)Pl下,將第一泵流路33經(jīng)由第一止回閥44與第一缸流路31連接,并且將第二缸流路32在不經(jīng)由第二止回閥45的情況下與第二泵流路34連接。此外,在流路切換閥16為第一位置狀態(tài)Pl時,第一旁通端口 16d、第一調整用端口 16c、第二泵用端口 16e和第二調整用端口16g相對于任意端口都被切斷。
[0053]在使液壓缸14伸展時,第一液壓泵12和第二液壓泵13在第一排出狀態(tài)下被驅動,并且流路切換閥16被設定成第一位置狀態(tài)P1。由此,從第一液壓泵12的第一泵端口12a和第二液壓泵13的第一泵端口 13a排出的工作油通過第一泵流路33、第一止回閥44、第一缸流路31供給到液壓缸14的第一室14c。另外,液壓缸14的第二室14d的工作油通過第二缸流路32、第二泵流路34回收到第一液壓泵12的第二泵端口 12b。由此,液壓缸14伸長。
[0054]流路切換閥16在第二位置狀態(tài)P2下,使第二泵用端口 16e和第二缸用端口 16f連通,并且使第一缸用端口 16b和第一旁通端口 16d連通。因此,流路切換閥16在第二位置狀態(tài)P2下,將第一缸流路31在不經(jīng)由第一止回閥44的情況下與第一泵流路33連接,并且將第二泵流路34經(jīng)由第二止回閥45與第二缸流路32連接。此外,在流路切換閥16是第二位置狀態(tài)P2時,第一泵用端口 16a、第一調整用端口 16c、第二旁通端口 16h和第二調整用端口 16g相對于任意的端口都被切斷。
[0055]在使液壓缸14收縮時,第一液壓泵12和第二液壓泵13在第二排出狀態(tài)下被驅動,并且流路切換閥16被設定成第二位置狀態(tài)P2。由此,從第一液壓泵12的第二泵端口12b排出的工作油通過第二泵流路34、第二止回閥45、第二缸流路32,供給到液壓缸14的第二室14d。另外,液壓缸14的第一室14c的工作油通過第一缸流路31、第一泵流路33,回收到第一液壓泵12的第一泵端口 12a及第二液壓泵13的第一泵端口 13a。由此,使液壓缸14收縮。
[0056]流路切換閥16在中立位置狀態(tài)Pn下,使第一旁通端口 16d和第一調整用端口 16c連通,并且使第二旁通端口 16h和第二調整用端口 16g連通。因此,流路切換閥16在中立位置狀態(tài)Pn下,將第一泵流路33在不經(jīng)由第一止回閥44的情況下與調整流路37連接,并且將第二泵流路34在不經(jīng)由第二止回閥45的情況下與調整流路37連接。此外,在流路切換閥16是中立位置狀態(tài)Pn時,第一泵用端口 16a、第一缸用端口 16b、第二泵用端口 16e和第二缸用端口 16f相對于任意的端口都被切斷。
[0057]液壓驅動系統(tǒng)I還具有操作裝置46。操作裝置46具有操作部件46a和操作檢測部46b。操作部件46a是為了對作業(yè)機械的各種動作發(fā)出指令而被操作者操作的。例如,在液壓缸14是驅動大臂的大臂液壓缸的情況下,操作部件46a是用于操作大臂的大臂操作桿。操作部件46a能夠從中立位置向使液壓缸14伸長的方向和使液壓缸14收縮的方向這兩個方向操作。操作檢測部46b檢測操作部件46a的操作量及操作方向。操作檢測部46b是例如檢測操作部件46a的位置的傳感器。在操作部件46a位于中立位置時,操作部件46a的操作量為零。表示操作部件46a的操作量及操作方向的檢測信號從操作檢測部46b輸入泵控制器24。泵控制器24根據(jù)操作部件46a的操作量運算向液壓缸14供給的工作油的目標流量。
[0058]液壓驅動系統(tǒng)I還具有顯示裝置47。顯示裝置47是例如液晶監(jiān)視器等顯示裝置。顯示裝置47根據(jù)來自泵控制器24的指令信號,顯示與作業(yè)機械相關的各種信息。
[0059]發(fā)動機控制器22通過控制燃料噴射裝置21來控制發(fā)動機11的輸出。基于所設定的目標發(fā)動機轉速及作業(yè)模式而設定的發(fā)動機輸出扭矩特性被圖像化(? y,化)而存儲在發(fā)動機控制器22中。發(fā)動機輸出扭矩特性表示發(fā)動機11的輸出扭矩與轉速的關系。發(fā)動機控制器22基于發(fā)動機輸出扭矩特性控制發(fā)動機11的輸出。
[0060]泵控制器24根據(jù)由操作部件46a設定的目標流量,控制向液壓缸14供給的工作油的流量,在使液壓缸14伸展的情況下,泵控制器24通過第一泵流量控制部25及第二泵流量控制部26控制向液壓缸14供給的工作油的流量。在使液壓缸14收縮的情況下,泵控制器24通過第一泵流量控制部25控制向液壓缸14供給的工作油的流量。
[0061]另外,泵控制器24根據(jù)操作部件46a的操作方向,控制流路切換閥16。在操作部件46a從中立位置向使液壓缸14伸長的方向被操作時,泵控制器24將流路切換閥16設定成第一位置狀態(tài)P1。由此,第一泵流路33和第一缸流路31經(jīng)由第一止回閥44連接。另外,第二泵流路34和第二缸流路32不經(jīng)由第二止回閥45連接。工作油從第一液壓泵12的第一泵端口 12a和第二液壓泵13的第一泵端口 13a排出到第一泵流路33。但是,第一止回閥44不打開、液壓缸14不工作,直到第一泵流路33的液壓超過第一缸流路31的保持壓力。另一方面,第二泵流路34的工作油被吸入第一液壓泵12的第二泵端口 12b。因此,第二泵流路34的液壓降低。在第二泵流路34的液壓成為供給壓力以下時,止回閥41b打開,供給流路35和第二泵流路34連通。由此,工作油從供給流路35補充到第二泵流路34。此時,事先通過供給泵28被畜壓的來自蓄能器38的工作油與來自供給泵28的工作油一起經(jīng)由供給流路35補充到第二泵流路34。在第一泵流路33的液壓超過第一缸流路31的保持壓力時,第一止回閥44打開,第一泵流路33和第一缸流路31連通。由此,工作油被供給到液壓缸14的第一室14c,液壓缸14伸長。另外,在液壓缸14的伸長動作過程中,工作油從液壓缸14的第二室14d排出,通過第二缸流路32及第二泵流路34返回第一液壓泵12的第二泵端口 12b。此時,在第一液壓泵12內,壓縮工作油所需的流量的工作油和能夠補充第一液壓泵12中的工作油的泄漏量的程度的流量的工作油從供給流路35補充到第二泵流路34。
[0062]在操作部件46a從中立位置向使液壓缸14收縮的方向被操作時,泵控制器24將流路切換閥16設定成第二位置狀態(tài)P2。由此,第二泵流路34和第二缸流路32經(jīng)由第二止回閥45連接。另外,第一泵流路33和第一缸流路31不經(jīng)由第一止回閥44地連接。工作油從第一液壓泵12的第二泵端口 12b排出到第二泵流路34。但是,第二止回閥45不打開、液壓缸14不工作,直到第二泵流路34的液壓超過第二缸流路32的保持壓。另一方面,第一泵流路33的工作油被吸入第一液壓泵12的第一泵端口 12a和第二液壓泵13的第一泵端口 13a。因此,第一泵流路33的液壓降低。在第一泵流路33的液壓成為供給壓力以下時,止回閥41a打開,供給流路35和第一泵流路33連通。由此,工作油從供給流路35補充到第一泵流路33。此時,事先通過供給泵28被畜壓的來自蓄能器38的工作油與來自供給泵28的工作油一起經(jīng)由供給流路35補充到第一泵流路33。在第二泵流路34的液壓超過第二缸流路32的保持壓力時,第二止回閥45打開,第二泵流路34和第二缸流路32連通。由此,工作油被供給到液壓缸14的第二室14d,液壓缸14收縮。另外,在液壓缸14的收縮工作過程中,工作油從液壓缸14的第一室14c排出,通過第一缸流路31及第一泵流路33,返回第一液壓泵12的第一泵端口 12a和第二液壓泵13的第一泵端口 13a。此時,在第一液壓泵12內,壓縮工作油所需的流量的工作油和能夠補充第一液壓泵12中的工作油的泄漏量的程度的流量的工作油從供給流路35補充到第一泵流路33。
[0063]接著,對由泵控制器24執(zhí)行的供給泵28的排出壓力控制進行說明。泵控制器24具有泵控制部24a、存儲部24b、操作狀態(tài)判定部24c、排出壓力控制部24d和存蓄壓力判定部24e。泵控制部24a、操作狀態(tài)判定部24c、排出壓力控制部24d和存蓄壓力判定部24e通過例如CPU等運算裝置實現(xiàn)。存儲部24b通過RAM、R0M、硬盤、閃存等存儲裝置實現(xiàn)。泵控制部24a基于操作部件46a的操作位置控制主泵10的排出流量。具體來說,泵控制部24a根據(jù)操作部件46a的操作量運算向液壓缸14供給的工作油的目標流量。存儲部24b存儲用于控制第一液壓泵12和第二液壓泵13的信息。
[0064]圖2是表示由泵控制器24執(zhí)行的供給泵28的排出壓力控制的處理的流程圖。供給泵28的排出壓力控制是在液壓缸14為非操作過程中時控制供給泵28的排出壓力的控制。此外,在液壓缸14為操作過程中時,排出壓力控制部24d將向排出壓力減小部39發(fā)出的指令信號設為關閉,從而將排出壓力減小部39設定成關閉狀態(tài)Pb。由此,第一供給流路35a的液壓被供給溢流閥42的設定壓力限定。即,供給泵28的排出壓力被供給溢流閥42的設定壓力限定。因此,液壓缸14為操作過程中時的供給泵28的排出壓力(以下,稱為“通常壓力”)與供給溢流閥42的設定壓力相當。
[0065]在步驟SlOl中,操作檢測部46b檢測操作部件46a的操作位置。在步驟S102中,操作狀態(tài)判定部24c判定操作位置是否為中立位置。在操作位置是中立位置時,進入步驟S103。在步驟S103中,操作狀態(tài)判定部24c檢測經(jīng)過時間t。經(jīng)過時間t是從操作部件46a被切換到中立位置的時刻到當前的時間。在步驟S104中,操作狀態(tài)判定部24c判定經(jīng)過時間t是否為規(guī)定時間tO以上。在經(jīng)過時間t是規(guī)定時間tO以上時,進入步驟S105。像這樣,在步驟SlOl?S104中,操作狀態(tài)判定部24c基于來自操作檢測部46b的檢測信號,判定液壓缸14是在操作過程中還是在非操作過程中。具體來說,在操作部件46a保持在中立位置規(guī)定時間tO以上時,操作狀態(tài)判定部24c判定液壓缸14是在非操作過程中。另外,在操作部件46a的中立位置的保持時間比規(guī)定時間tO少時,操作狀態(tài)判定部24c判定液壓缸14是在操作過程中。另外,在操作部件46a處于中立位置以外的位置時,操作狀態(tài)判定部24c判定液壓缸14是在操作過程中。
[0066]在步驟S105中,排出壓力控制部24d將排出壓力減小部39設定成連接狀態(tài)Pa。具體來說,排出壓力控制部24d通過將向排出壓力減小部39發(fā)出的指令信號設為打開,將排出壓力減小部39從關閉狀態(tài)Pb切換成連接狀態(tài)Pa。由此,供給泵28的排出壓力被減小到比通常壓力低的低壓力。
[0067]在步驟S102中,在操作位置不是中立位置時,返回步驟S101。在步驟S104中,在經(jīng)過時間t比規(guī)定時間to小時,返回步驟S103。即,在操作狀態(tài)判定部24c判定液壓缸14是在操作過程中時,排出壓力控制部24d將排出壓力減小部39維持在關閉狀態(tài)Pb。由此,在液壓缸14是在操作過程中時,將供給泵28的排出壓力維持在通常壓力。
[0068]在步驟S106中,存蓄壓力檢測部48檢測蓄能器38的存蓄壓力Pacc。在步驟S107中,存蓄壓力判定部24e判定存蓄壓力Pacc是否為第一設定壓力以下。第一設定壓力與蓄能器38所需的存蓄壓力的下限相當。在存蓄壓力Pacc為第一設定壓力以下時,進入步驟S108。
[0069]在步驟S108中,排出壓力控制部24d將排出壓力減小部39設定成關閉狀態(tài)Pb。由此,蓄能器38存蓄供給泵28排出的工作油。其結果是,供給泵28的排出壓從低壓力恢復到通常壓力。
[0070]在步驟S109中,存蓄壓力判定部24e判定存蓄壓力Pacc是否為第二設定壓力以上。第二設定壓力比第一設定壓力大。在存蓄壓力Pacc為第二設定壓力以上時,進入步驟SllO0
[0071]在步驟SllO中,排出壓力控制部24d將排出壓力減小部39設定成連接狀態(tài)Pa。由此,供給泵28的排出壓力從通常壓力變?yōu)榈蛪毫Α<?,在液壓?4的非操作過程中,蓄能器38的存蓄壓力從第一設定壓力以下的壓力恢復到第二設定壓力以上的壓力時,排出壓力控制部24d使供給泵28的排出壓力從通常壓力返回到低壓力。
[0072]在步驟S109中,在存蓄壓力Pacc不是第二設定壓力以上時,返回步驟S108。由此,供給泵28的排出壓力被維持在通常壓力。即,排出壓力控制部24d將供給泵28的排出壓維持在通常壓力,直到蓄能器38的存蓄壓力從第一設定壓力以下的壓力恢復到第二設定壓力以上的壓力。
[0073]圖3是表示由泵控制器24執(zhí)行的待機控制的處理的流程圖。待機控制是在檢測到利用操作部件46a進行起動操作時而執(zhí)行的。起動操作是使工作油從主泵10開始排出的操作。在步驟S201中,判定操作狀態(tài)判定部24c是否進行了起動操作。操作狀態(tài)判定部24c基于操作部件46a的操作位置,判定是否進行了起動操作。例如,在進行了用于使主泵10的容量從O增大到規(guī)定容量的操作時,操作狀態(tài)判定部24c判定進行了起動操作。在進行了起動操作時,進入步驟S202。
[0074]在步驟S202中,存蓄壓力檢測部48檢測蓄能器38的存蓄壓力Pacc。在步驟S203中,存蓄壓力判定部24e判定存蓄壓力Pacc是否比第三設定壓力大。第三設定壓力在第一設定壓力以上。第三設定壓力也可以與第一設定壓力相同。在存蓄壓力Pacc比第三設定壓力大時,進入步驟S204。
[0075]在步驟S204中,泵控制部24a使從主泵10的排出開始。具體來說,泵控制部24a通過控制第一泵流量控制部25及第二泵流量控制部26,使第一液壓泵12及第二液壓泵13的容量增大。
[0076]在步驟S203中,在存蓄壓力Pacc是第三設定壓力以下時,在步驟S205中,泵控制部24a使待機顯示顯示在顯示裝置47上。待機顯示是表示處于待機控制的執(zhí)行中的顯示。即,待機顯示是用于通過執(zhí)行待機控制而將沒有從主泵10開始排出的情況通知操作者的顯不O
[0077]如步驟S203?S205所示,在蓄能器38的存蓄壓力為第三設定壓力以下時,即使通過操作部件46a進行起動操作,泵控制部24a也不使工作油開始從主泵10排出,直到蓄能器38的存蓄壓力變得比第三設定壓力大。
[0078]本實施方式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I具有以下特征。
[0079]在上述供給泵28的排出壓力控制中,在液壓缸14在非操作過程中時,供給泵28的排出壓力被減小為低壓力。由此,能夠減小供給泵28中的消耗動力的損失。另外,在使主泵10與止回閥44、45之間的工作油流路15的壓力升壓到保持壓力時,能夠與從供給泵28排出的工作油一起,通過存蓄在蓄能器38中的工作油,進行工作油向工作油流路15的補充。因此,與僅通過供給泵28將工作油補充到工作油流路15的情況相比,能夠使供給泵28小型化。由此,能夠進一步減小供給泵28中的消耗動力的損失。
[0080]通過第三止回閥49,在供給泵28停止時,防止存蓄在蓄能器38中的工作油向供給泵28流動。由此,能夠抑制蓄能器38的存蓄壓力的降低。
[0081 ] 在液壓缸14的非操作過程中,在蓄能器38的存蓄壓力成為第一設定壓力以下時,排出壓力控制部24d將供給泵28的排出壓從低壓力變?yōu)橥ǔ毫?。由此,即使液壓?4長時間維持成非操作狀態(tài),也能夠抑制蓄能器38的存蓄壓力的降低。即,在液壓缸14的操作開始時,能夠抑制第一液壓泵12發(fā)生空氣混入或氣蝕。
[0082]在蓄能器38的存蓄壓力恢復到第二設定壓力以上時,供給泵28的排出壓力從通常壓力返回到低壓力。由此,能夠減小供給泵28中的消耗動力的損失。
[0083]在上述待機控制中,即使通過操作部件46a進行起動操作,工作油不開始從主泵10排出,直到蓄能器38的存蓄壓力變得比第三設定壓力大。因此,能夠抑制第一液壓泵12發(fā)生空氣混入或氣蝕。另外,第三設定壓力是第一設定壓力以上。因此,在蓄能器38中存蓄了所需的油量的工作油的狀態(tài)下,能夠使工作油開始從主泵10排出。
[0084]在通過待機控制使工作油從主泵10的排出停止時,在顯示裝置47顯示待機顯示。由此,操作者能夠得知因正在執(zhí)行待機控制而主泵10不起動的情況。
[0085]在供給泵28的排出壓力控制中,在操作部件46a保持在中立位置規(guī)定時間tO以上時,操作狀態(tài)判定部24c判定液壓缸14是在非操作過程中。因此,能夠防止操作部件46a臨時通過中立位置時等液壓缸14不是非操作過程中時,誤判定成液壓缸14是在非操作過程中。
[0086]2.第二實施方式
[0087]工作油向液壓缸14的流動方向的切換不限于第一實施方式的流路切換閥16,也可以通過其他結構來進行。圖4是表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式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2的結構的框圖。在液壓驅動系統(tǒng)2中,代替第一實施方式的流路切換閥16,使用了第一先導止回閥51和第二先導止回閥52。第一先導止回閥51根據(jù)來自泵控制器24的指令信號切換成限制狀態(tài)和開放狀態(tài)。第一先導止回閥51在限制狀態(tài)下,允許工作油從第一泵流路33向第一缸流路31流動,禁止工作油從第一缸流路31向第一泵流路33流動。第一先導止回閥51在開放狀態(tài)下,允許工作油從第一缸流路31向第一泵流路33流動。第二先導止回閥52根據(jù)來自泵控制器24的指令信號,被切換成限制狀態(tài)和開放狀態(tài)。第二先導止回閥52在限制狀態(tài)下,允許工作油從第二泵流路34向第二缸流路32流動,禁止工作油從第二缸流路32向第二泵流路34流動。第二先導止回閥52在開放狀態(tài)下,允許工作油從第二缸流路32向第二泵流路34流動。
[0088]在操作部件46a從中立位置向使液壓缸14伸長的方向被操作時,泵控制器24將第一先導止回閥51設定成限制狀態(tài),并將第二先導止回閥52設定成開放狀態(tài)。因此,在第一泵流路33的液壓超過第一缸流路31的保持壓力時,第一先導止回閥51打開,從第一液壓泵12及第二液壓泵13排出的工作油通過第一泵流路33和第一缸流路31供給到液壓缸14的第一室14c。另外,工作油從液壓缸14的第二室14d排出,通過第二缸流路32和第二泵流路34返回第一液壓泵12。
[0089]在操作部件46a從中立位置向使液壓缸14收縮的方向被操作時,泵控制器24將第一先導止回閥51設定成開放狀態(tài),并將第二先導止回閥52設定成限制狀態(tài)。因此,在第二泵流路34的液壓超過第二缸流路32的保持壓力時,從第一液壓泵12排出的工作油通過第二泵流路34和第二缸流路32供給到液壓缸14的第二室14d。另外,工作油從液壓缸14的第一室14c排出,通過第一缸流路31和第一泵流路33返回第一液壓泵12及第二液壓泵13。
[0090]液壓驅動系統(tǒng)2的其他結構與第一實施方式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I相同。另外,第二實施方式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2也具有與第一實施方式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I相同的特征。
[0091]以上,雖然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主旨的范圍內能夠進行各種變更。
[0092]在上述第一實施方式及第二實施方式中,泵流量控制部25、26控制液壓泵12、13的傾轉角,從而控制液壓泵12、13的排出流量。但是,也可以通過控制液壓泵12、13的轉速,控制液壓泵12、13的排出流量。例如,如圖5所示,作為驅動源也可以使用電動機57。在圖5中,在第一實施方式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I中,代替發(fā)動機11,使用了電動機57。另外,液壓泵12、13是固定容量型的液壓泵。在該情況下,泵控制器24通過控制電動機57的轉速,控制液壓泵12、13的轉速,以使液壓泵12、13的排出流量成為與操作部件46a的操作量對應的目標流量?;蛘?,如圖6所示,在第二實施方式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2中,代替發(fā)動機11,作為驅動源也可以使用電動機57。此外,在使用電動機57作為驅動源的情況下,待機控制中的起動操作也可以是使液壓泵12、13的轉速從O增大到規(guī)定的轉速的操作。
[0093]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來自泵控制器24的指令信號為關閉時,排出壓力減小部39被設定成關閉狀態(tài)Pb。另外,在來自泵控制器24的指令信號為打開時,排出壓力減小部39被設定成連接狀態(tài)Pa。但是,與上述相反地,也可以在來自泵控制器24的指令信號為關閉時,排出壓力減小部39通過施力部件39a的施力被設定成連接狀態(tài)Pa。也可以在來自泵控制器24的指令信號為打開時,排出壓力減小部39通過電磁推力被設定成關閉狀態(tài)Pb。
[0094]排出壓力減小部不限于旁通閥,只要是能夠使供給泵28的排出壓力比供給溢流閥42的設定壓力小的裝置即可。例如,也可以將供給溢流閥42用作排出壓力減小部。在該情況下,供給溢流閥42的溢流壓力能夠切換成第一溢流壓力和第二溢流壓力。第一溢流壓力與上述通常壓力相當。第二溢流壓力與上述低壓力相當。供給溢流閥42基于來自泵控制器24的指令信號,將溢流壓力從第一溢流壓力切換成第二溢流壓力,從而使供給泵28的排出壓力減小。
[0095]代替第三止回閥49,也可以使用止回閥以外的單向閥。作為顯示裝置47,不限于顯示裝置,也可以使用警告燈等其他的顯示裝置。液壓缸14是在操作過程中還是在非操作過程中的判定不限于操作部件46a的操作,也可以通過其他方法判定。例如,也可以通過檢測液壓缸14的動作,進行液壓缸14是在操作過程中還是在非操作過程中的判定。但是,為了執(zhí)行上述待機控制,操作狀態(tài)判定部24c優(yōu)選基于操作部件46a的操作來進行判定。
[0096]工業(yè)上的可利用性
[0097]根據(jù)本發(fā)明,可以提供一種能夠減小供給泵中的消耗動力的損失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
[0098]附圖標記的說明
[0099]1、2液壓驅動系統(tǒng)
[0100]10 主泵
[0101]14液壓缸
[0102]15工作油流路
[0103]19供給回路
[0104]24a泵控制部
[0105]24c操作狀態(tài)判定部
[0106]24d排出壓力控制部
[0107]24e存蓄壓力判定部
[0108]28供給泵
[0109]35供給流路
[0110]38蓄能器
[0111]39排出壓力減小部
[0112]44第一止回閥
[0113]45第二止回閥
[0114]46a操作部件
[0115]47顯示裝置
[0116]48存蓄壓力檢測部
[0117]49第三止回閥
【權利要求】
1.一種液壓驅動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具有: 主泵,其具有排出工作油的第一液壓泵及第二液壓泵; 液壓缸,其通過從所述主泵排出的工作油而被驅動; 工作油流路,其將所述第一液壓泵和所述第二液壓泵與所述液壓缸連接,在所述第一液壓泵和所述液壓缸之間構成閉合回路; 止回閥,其在所述工作油流路中配置在所述主泵與所述液壓缸之間,允許工作油從所述主泵向所述液壓缸流動,禁止工作油從所述液壓缸向所述主泵流動; 供給回路,其具有在所述工作油流路中連接在所述主泵與所述止回閥之間的供給流路、以及向所述供給流路排出工作油的供給泵,在所述工作油流路的液壓變得比所述供給流路的液壓小時,向所述工作油流路補充工作油; 用于操作所述液壓缸的操作部件; 操作狀態(tài)判定 部,其判定所述液壓缸是在操作過程中還是在非操作過程中; 排出壓力減小部,其使所述供給泵的排出壓力減??; 排出壓力控制部,其在所述液壓缸處于非操作過程中時,控制所述排出壓力減小部,使所述供給泵的排出壓力減小到比所述液壓缸在操作過程中時的所述供給泵的排出壓力即通常壓力低的低壓力; 蓄能器,其與所述供給流路連接; 單向閥,其配置在所述蓄能器與所述供給泵之間,允許工作油從所述供給泵向所述蓄能器流動,禁止工作油從所述蓄能器向所述供給泵流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還具有: 存蓄壓力檢測部,其檢測所述蓄能器的存蓄壓力; 存蓄壓力判定部,其判定所述蓄能器的存蓄壓力是否為第一設定壓力以下, 在所述液壓缸的非操作過程中,在所述蓄能器的存蓄壓力成為第一設定壓力以下時,所述排出壓力控制部將所述供給泵的排出壓力從所述低壓力變?yōu)樗鐾ǔ毫Α?br>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蓄壓力判定部判定所述蓄能器的存蓄壓力是否為比所述第一設定壓力大的第二設定壓力以上, 在所述液壓缸的非操作過程中,在所述蓄能器的存蓄壓力從所述第一設定壓力以下的壓力恢復到所述第二設定壓力以上的壓力時,所述排出壓力控制部使所述供給泵的排出壓力從所述通常壓力返回所述低壓力。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 還具有基于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位置來控制所述主泵的排出流量的泵控制部, 所述操作狀態(tài)判定部基于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位置,判定所述液壓缸是在操作過程中還是在非操作過程中, 所述存蓄壓力判定部判定所述蓄能器的存蓄壓力是否是第三設定壓力以下, 在所述蓄能器的存蓄壓力為第三設定壓力以下時,即使通過所述操作部件進行使工作油開始從所述主泵排出的操作,所述泵控制部也進行不使工作油開始從所述主泵排出的待機控制,直到所述蓄能器的存蓄壓力變得比所述第三設定壓力大。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設定壓力是所述第一設定壓力以上的壓力。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還具有顯示裝置,該顯示裝置顯示處于所述待機控制的執(zhí)行中的情況。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部件保持在中立位置規(guī)定時間以上時,所述操作狀態(tài)判定部判定所述液壓缸是在非操作過程中。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驅動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給流路具有與所述供給泵連接的第一供給流路、經(jīng)由所述單向閥與所述第一供給流路連接的第二供給流路, 所述排出壓力減小部使所述第一供給`流路的液壓減小。
【文檔編號】F15B11/00GK103890413SQ201280052653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2月27日
【發(fā)明者】秋山照夫, 飯?zhí)锷? 大島健司, 笹野謙治 申請人:株式會社小松制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