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液壓缸加載檢測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液壓缸加載檢測裝置,包括第一油泵、第二油泵、增壓缸、換向閥、用于與第一液壓缸連接的第一接口、用于與第二液壓缸連接的第二接口,其中:所述增壓缸的第一腔通過所述換向閥連接向其供油的所述第一油泵,同時還連接向其供油的所述第二接口;所述增壓缸的第二腔連接所述第一接口,用于向所述第一接口供油;所述第二接口連接向其供油的所述第二油泵。本發(fā)明的增壓缸可輸出高于油源壓力的驅動壓力油,能避免油源處于高壓工作狀態(tài),提高油源壽命。此外,本發(fā)明還可進行能量回收與循環(huán)利用,降低系統(tǒng)裝機功率,系統(tǒng)發(fā)熱少,可節(jié)省冷卻功率。
【專利說明】—種液壓缸加載檢測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主要涉及液壓缸試驗檢測【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液壓缸加載檢測
>J-U ρ?α裝直。
【背景技術】
[0002]液壓缸是液壓系統(tǒng)的執(zhí)行元件,用于驅動各種工作機構,是機械產品中的關鍵部件,其性能好壞極大地影響了整機的質量。驗證液壓缸性能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在專用的試驗臺上按有關標準進行加載檢測。
[0003]根據(jù)國家標準GB/T15622-2005,型式試驗中最重要的項目是進行20萬次全行程負載試驗,這就意味著需要一套能長期在高壓下工作的液壓系統(tǒng),并需消耗大量電能。現(xiàn)有技術的試驗 臺,通常采用油泵直接向被試液壓缸供油,油泵長期工作在高壓狀態(tài),故障率聞,且試驗壓力仍然不夠聞。
[0004]被試液壓缸輸出的動力是一個很大的往復運動力,通常只有用另外一個液壓缸才能吸納這樣的能量,即逆變?yōu)橐簤耗芎?,再用溢流閥轉換為熱能,不僅無法回收利用,還會使油溫升高,因而不得不配備較大的冷卻系統(tǒng)。
[0005]因此,如何提供一種液壓缸加載檢測裝置,在油泵壓力受限的前提下提高加載壓力,并且能對能量進行回收利用,節(jié)約電能消耗,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fā)明內容】
[0006]有鑒于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液壓缸加載檢測裝置,可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油泵工作壓力大、能量無法回收利用、系統(tǒng)發(fā)熱大的缺陷或至少其中之一。
[0007]本發(fā)明的液壓缸加載檢測裝置,包括第一油泵、第二油泵、增壓缸、換向閥、用于與第一液壓缸連接的第一接口、用于與第二液壓缸連接的第二接口,其中:
[0008]所述增壓缸的第一腔通過所述換向閥連接向其供油的所述第一油泵,同時還連接向其供油的所述第二接口;
[0009]所述增壓缸的第二腔連接所述第一接口,用于向所述第一接口供油;
[0010]所述第二接口連接向其供油的所述第二油泵。
[0011 ] 進一步地,所述增壓缸的數(shù)量為一個,所述第一接口的數(shù)量為一個,所述第二接口的數(shù)量為一個。
[0012]進一步地,所述增壓缸的數(shù)量為二個,分別為第一增壓缸和第二增壓缸;
[0013]所述第一接口的數(shù)量為二個,分別為Al 口和BI 口;
[0014]所述第二接口的數(shù)量為二個,分別為Α2 口和Β2 口;
[0015]所述第一增壓缸的第一腔連接換向閥和Α2 口,所述第一增壓缸的第二腔連接AlΠ ;
[0016]所述第二增壓缸的第一腔連接換向閥和Β2 口,所述第二增壓缸的第二腔連接BIΠ ;[0017]所述第二油泵分別連接所述Al 口、BI 口、A2 口和B2 口。
[0018]進一步地,該裝置還包括第一單向閥、第二單向閥、第三單向閥和第四單向閥中的一個或幾個,其中:
[0019]所述第一單向閥連接于所述第二油泵和Al 口之間,其進油口連接所述第二油泵;
[0020]所述第二單向閥連接于所述第二油泵和BI 口之間,其進油口連接所述第二油泵;
[0021]所述第三單向閥連接于所述第二油泵和A2 口之間,其進油口連接所述第二油泵;
[0022]所述第四單向閥連接于所述第二油泵和B2 口之間,其進油口連接所述第二油泵。
[0023]進一步地,所述換向閥為包括P 口、T 口、A 口和B 口的三位四通閥,所述A 口連接第一增壓缸的第一腔,所述B 口連接第二增壓缸的第一腔,所述P 口連接所述第一油泵,所述T 口連接油箱。
[0024]進一步地,所述A2 口和所述第一增壓缸的第一腔之間設置有第一順序閥,和/或,所述B2 口和所述第二增壓缸的第一腔之間設置有第二順序閥。
[0025]進一步地,該裝置還包括第三順序閥、第五單向閥和第六單向閥,所述第五單向閥的進油口連接所述A2 口,所述第六單向閥的進油口連接所述B2 口,所述第五單向閥的出油口和第六單向閥的出油口連接形成第一油路,所述第三順序閥的進油口連接于所述第一油路上,所述第三順序閥的出油口連接于所述換向閥的進油油路上。
[0026]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油泵和油箱之間設置有第一電比例溢流閥,和/或,所述第二油泵和油箱之間設置有第二電比例溢流閥。
[0027]進一步地,該裝置還包括用于檢測第一液壓缸或第二液壓缸行程的位置開關,所述位置開關與所述換向閥通過控制器連接。
[0028]進一步地,所述增壓缸的第一腔為無桿腔,所述增壓缸的第二腔為有桿腔。
[0029] 本發(fā)明的液壓缸加載檢測裝置,可對第一液壓缸進行加載試驗,也可同時對第一液壓缸和第二液壓缸進行加載試驗,第一油泵和第二液壓缸可同時向增壓缸的第一腔供油,增壓缸的第二腔向第一液壓缸供油。
[0030]由于該增壓缸可對進入第一液壓缸的壓力油進行增壓,因而可輸出高于油源壓力的驅動壓力油,進而保證加載檢測試驗的進行。本發(fā)明可避免油源處于高壓工作狀態(tài),因而能提聞油源壽命。
[0031]本發(fā)明第二液壓缸流出的液壓油流向增壓缸的第一腔內,第一液壓缸流出的液壓油流向增壓缸的第二腔內,因而能量得以回收與循環(huán)利用,節(jié)能方式科學,效果好,且系統(tǒng)損失小,發(fā)熱少,可降低系統(tǒng)裝機功率、節(jié)省系統(tǒng)冷卻功率,降低疲勞加載運行費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2]構成本發(fā)明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理解,本發(fā)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33]圖1是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液壓缸加載檢測裝置的液壓原理圖;
[0034]圖2是圖1所示實施例在進行檢測時的狀態(tài)圖;
[0035]圖3是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液壓缸加載檢測裝置在進行檢測時的狀態(tài)圖。
[0036]附圖標記說明:
[0037]第一油泵-11第二油泵-12[0038]第一增壓缸-21第二增壓缸-22
[0039]換向閥-3第一液壓缸-41
[0040]第二液壓缸-42第一單向閥-51
[0041]第二單向閥-52第三單向閥-53
[0042]第四單向閥-54第五單向閥-55
[0043]第六單向閥-56第一順序閥-61
[0044]第二順序閥-62第三順序閥-63
[0045]第一電比例溢流閥-71第二電比例溢流閥-72
[0046]位置開關-8工裝-9
【具體實施方式】
[0047]需要說明的是,在 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fā)明。
[0048]本發(fā)明中,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主要用于區(qū)分不
同的部件,但不對部件進行具體限制。
[0049]圖1所示是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液壓缸加載檢測裝置的液壓原理圖。該實施例的液壓缸加載裝置至少包括第一油泵11、第二油泵12、增壓缸、換向閥3、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用于對液壓缸進行加載檢測試驗。
[0050]在進行試驗時,需要將兩個液壓缸(分別為圖2所示的第一液壓缸41和第二液壓缸42)安裝在該裝置上。其中,第一接口用于與第一液壓缸41連接,第二接口用于與第二液壓缸42連接。該裝置可對第一液壓缸41進行加載試驗,也可同時對第一液壓缸41和第二液壓缸42進行加載試驗,以便于檢測其泄漏情況、緩沖性能、焊縫質量等。
[0051]圖2是圖1所示實施例在進行檢測時的狀態(tài)圖。安裝完成后,第一液壓缸41和第二液壓缸42的活塞桿相互連接,并且優(yōu)選它們的軸線重合。為了便于安裝,還可將第一液壓缸41和第二液壓缸42設置于專用的工裝9上。
[0052]需要說明的是,本發(fā)明的液壓缸加載檢測裝置既可以用于檢測單作用油缸,也可以用于檢測雙作用油缸,本發(fā)明并不受限于此。在檢測單作用油缸時,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數(shù)量分別為一個;在檢測雙作用油缸時,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數(shù)量分別為二個。
[0053]增壓缸的第一腔通過換向閥3連接向其供油的第一油泵11,同時還連接向其供油的第二接口 ;增壓缸的第二腔連接第一接口,用于向第一接口供油。增壓缸的第一腔進油時,第二液壓缸42內的液壓油經(jīng)第二接口后流向增壓缸的第一腔內,此時第一油泵11也向該第一腔內供油。優(yōu)選第一油泵11為變量泵,可調節(jié)增壓缸第一腔的補油量,進而控制第一液壓缸41的運行速度。
[0054]與此同時,增壓缸的第二腔出油至第一接口,并最終流向第一液壓缸41內。從第一接口流向第一液壓缸41的液壓油可對第一液壓缸41施加液壓加載力,通過相互連接的活塞桿,該液壓加載力還可傳遞至第二液壓缸42。
[0055]前述第二接口連接向其供油的第二油泵12,在第二液壓缸42需要進油時,第二油泵12通過第二接口向第二液壓缸42供油。應當清楚,優(yōu)選該第二油泵12還連接第一接口,并且其為變量泵,可調節(jié)第一液壓缸41補油量。此外,該第二油泵12還可連接增壓缸的第二腔,用于調節(jié)第二腔補油量。
[0056]在前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第一油泵11和第二液壓缸42可同時向增壓缸的第一腔供油,增壓缸的第二腔向第一液壓缸41供油。由于該增壓缸可對進入第一液壓缸41的壓力油進行增壓,因而可輸出高于油源壓力的驅動壓力油,進而保證加載檢測試驗的進行。該實施例可避免油源(第一油泵11)處于高壓工作狀態(tài),提高油源壽命。
[0057]此外,第二液壓缸42流出的液壓油流向增壓缸的第一腔內,第一液壓缸41流出的液壓油流向增壓缸的第二腔內,因而能量得以回收與循環(huán)利用,節(jié)能方式科學,效果好,且系統(tǒng)損失小,發(fā)熱少,可降低系統(tǒng)裝機功率、節(jié)省系統(tǒng)冷卻功率,降低疲勞加載運行費用。
[0058]優(yōu)選地,增壓缸的第一腔為無桿腔,增壓缸的第二腔為有桿腔,可加大進入第一液壓缸41的液壓油壓力,提高裝置整體的加載性能。
[0059]前述已經(jīng)說明,本發(fā)明可對單作用油缸進行加載試驗,相應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數(shù)量分別為一個。此外,增壓缸的數(shù)量也為一個(該增壓缸為雙作用油缸)。第一液壓缸41進油、第二液壓缸42出油的狀態(tài)前面已經(jīng)說明。當換向閥3換向時,第一液壓缸41出油、第二液壓缸42進油。此時,第二油泵12向第二液壓缸42供油,第一液壓缸41的液壓油流向增壓缸的第二腔,同時第二油泵12優(yōu)選地還可對增壓缸的第二腔補油,增壓缸第一腔內的液壓油通過換向閥3回油至油箱。
[0060]除了單作用油缸外,本發(fā)明更優(yōu)選地用于雙作用油缸的加載試驗,相應地增壓缸的數(shù)量為二個,分別為圖1所示的第一增壓缸21和第二增壓缸22 ;第一接口的數(shù)量為二個,分別為Al 口和BI 口 ;第二接口的數(shù)量為二個,分別為A2 口和B2 口 ;第一增壓缸21的第一腔連接換向閥3和A2 口,第一增壓缸21的第二腔連接Al 口 ;第二增壓缸22的第一腔連接換向閥3和B2 口,第二增壓缸22的第二腔連接BI 口 ;第二油泵12分別連接Al 口、BI口、A2 口和B2 口。在對第一液壓缸41和第二液壓缸42進行檢測時,優(yōu)選Al 口連接第一液壓缸41的無桿腔,BI 口連接第一液壓缸41的有桿腔,A2 口連接第二液壓缸42的無桿腔,B2 口連接第二液壓缸42的有桿腔。應當清楚,本發(fā)明還可以具有其它可能的連接方式。
[0061]第二油泵12可向第一增壓缸21、第二增壓缸22的第二腔補油,各油路的通斷可通過方向控制閥(如二位二通電磁閥控制),以適應各液壓缸和增壓缸的伸縮狀態(tài)。優(yōu)選地,在各油路上設置單向閥,通過液壓油流向及油壓來控制各油路的通斷,第一實施例的液壓缸加載檢測裝置還包括第一單向閥51、第二單向閥52、第三單向閥53和第四單向閥54中的一個或幾個,其中:
[0062]第一單向閥51連接于第二油泵12和Al 口之間,其進油口連接第二油泵12 ;第二單向閥52連接于第二油泵12和BI 口之間,其進油口連接第二油泵12 ;第三單向閥53連接于第二油泵12和A2 口之間,其進油口連接第二油泵12 ;第四單向閥54連接于第二油泵12和B2 口之間,其進油口連接第二油泵12。
[0063]換向閥3可以為多種可能的方向控制閥或組合,優(yōu)選為包括P 口、T 口、A 口和B 口的三位四通閥,A 口連接第一增壓缸21的第一腔,B 口連接第二增壓缸22的第一腔,P 口連接第一油泵11,T 口連接油箱。更優(yōu)選地,該換向閥3為Y型三位四通閥。在中位時,第一增壓缸21的第一腔和第二增壓缸22的第一腔同時與油箱連通。
[0064]第二液壓缸42通過第二接口向增壓缸的第一腔供油,在該油路上可設置多種可能的方向控制閥和壓力控制閥,以進行液壓油流向及壓力的控制。優(yōu)選地,A2 口和第一增壓缸21的第一腔之間設置有第一順序閥61,和/或,B2 口和第二增壓缸22的第一腔之間設置有第二順序閥62。
[0065]當A2 口的油壓達到第一順序閥61的開啟壓力時,該第一順序閥61打開,液壓油流向第一增壓缸21的第一腔。第二順序閥62的工作原理與第一順序閥61相同。第一順序閥61和第二順序閥62優(yōu)選為電比例順序閥,進而可針對不同的測試液壓缸調整加載壓力。
[0066]應當清楚,該第一順序閥61和第二順序閥62可由其它多種可能的閥或組合替代,如分別由一個節(jié)流閥替代,同樣可以實現(xiàn)本發(fā)明從第二液壓缸向增壓缸供油的技術效果。
[0067]優(yōu)選地,對于第一實施例而言,在第一油泵11和油箱之間還可以設置有第一電比例溢流閥71,該第一電比例溢流閥71可調節(jié)第一油泵11的出油壓力,并可起到安全溢流作用。此外,在第二油泵12和油箱之間還可以設置有第二電比例溢流閥72,該第二電比例溢流閥72可調節(jié)第二油泵12的補油壓力。
[0068]進一步地,第一實施例的液壓缸加載檢測裝置還包括用于檢測第一液壓缸41或第二液壓缸42行程的位置開關8,位置開關8與換向閥3通過控制器連接。該位置開關8可以為行程開關,優(yōu)選為接近開關,并且設置有兩個。
[0069]對于圖2所示的安裝結構及方位而言,當?shù)谝灰簤焊?1伸出至觸發(fā)右邊的接近開關時,表明其已伸出到位,接近開關改變開關狀態(tài),控制器依據(jù)該開關狀態(tài)控制換向閥3換向;當?shù)谝灰簤焊?1伸出至觸發(fā)左邊的接近開關時,表明其已縮回到位,同樣地控制器會及時控制換向閥3換向。
[0070]下面結合圖2,對第一實施例的液壓缸加載檢測裝置的具體工作過程說明如下:
[0071]當換向閥3工作在左位時,第一油泵11的壓力油經(jīng)換向閥3進入第一增壓缸21的無桿腔,同時第二液壓缸42無桿腔經(jīng)第一順序閥61出油,共同驅動第一增壓缸21伸出;第一增壓缸21有桿腔壓力油進入第一液壓缸41無桿腔驅動其伸出;第一液壓缸41有桿腔回油,進入第二增壓缸22有桿腔,第二油泵12向第二增壓缸22有桿腔補油,共同驅動第二增壓缸22縮回;第二增壓缸22無桿腔的液壓油經(jīng)換向閥3回油箱;第二油泵12給第二液壓缸42有桿腔補油。
[0072]當換向閥3工作在右位時,前述第一增壓缸21、第二增壓缸22、第一液壓缸41、第二液壓缸42有桿腔和無桿腔的狀態(tài)交替,在此不再贅述。通過換向閥3重復的左右位切換,可實現(xiàn)液壓缸的疲勞加載。
[0073]圖3所示是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液壓缸加載檢測裝置在進行檢測時的狀態(tài)圖。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第二實施例也包括第一油泵11、第二油泵12、第一增壓缸21、第二增壓缸22、換向閥3、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一單向閥51、第二單向閥52、第三單向閥53、第四單向閥54等結構。不同的是,在第一實施例的順序閥的數(shù)量為二個,而在第二實施例中順序閥的數(shù)量僅為一個,即圖3所示的第三順序閥63。
[0074]此外,第二實施例還包括第五單向閥55和第六單向閥56,與前述第三單向閥53和第四單向閥54組成液壓全橋回路。具體地,其中第五單向閥55的進油口連接A2 口,第六單向閥56的進油口連接B2 口,第五單向閥55的出油口和第六單向閥56的出油口連接形成第一油路,第三順序閥63的進油口連接于第一油路上,第三順序閥63的出油口連接于換向閥3的進油油路上。[0075]在第二液壓缸42縮回時,其無桿腔的液壓油依次經(jīng)A2 口、第五單向閥55、第三順序閥63、換向閥3后進入第一增壓缸21的第一腔內;在第二液壓缸42伸出時,其有桿腔的液壓油依次經(jīng)B2 口、第六單向閥56、第三順序閥63、換向閥3后進入第二增壓缸22的第一腔內。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可節(jié)約一個順序閥,并且同樣能夠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技術效
果O
[0076]第二實施例其它部分的具體工作過程與第一實施例基本相同,具體可參考前述說明,本文在此不再贅述。
[0077]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和第二實施例通過設置增壓缸,可向第一液壓缸41輸出高于油源壓力的驅動壓力油,因而能避免油源處于高壓工作狀態(tài),提高油源壽命;此夕卜,前述實施例還在各增壓缸與液壓缸之間形成液壓油回收油路,使得能量可回收與與循環(huán)利用,節(jié)能方式科學,系統(tǒng)損失小,發(fā)熱少,可降低第一油泵補油量進而減小裝機功率及節(jié)省系統(tǒng)冷卻功率,降低疲勞加載運行費用。
[0078]因此,本發(fā)明的技術效果是顯著的。
[0079]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液壓缸加載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油泵(11)、第二油泵(12)、增壓缸、換向閥(3)、用于與第一液壓缸(41)連接的第一接口、用于與第二液壓缸(42)連接的第二接口,其中: 所述增壓缸的第一腔通過所述換向閥(3)連接向其供油的所述第一油泵(11),同時還連接向其供油的所述第二接口; 所述增壓缸的第二腔連接所述第一接口,用于向所述第一接口供油; 所述第二接口連接向其供油的所述第二油泵(12)。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缸加載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壓缸的數(shù)量為一個,所述第一接口的數(shù)量為一個,所述第二接口的數(shù)量為一個。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缸加載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壓缸的數(shù)量為二個,分別為第一增壓缸(21)和第二增壓缸(22); 所述第一接口的數(shù)量為二個,分別為Al 口和BI 口; 所述第二接口的數(shù)量 為二個,分別為A2 口和B2 口; 所述第一增壓缸(21)的第一腔連接換向閥(3)和A2 口,所述第一增壓缸(21)的第二腔連接Al 口 ; 所述第二增壓缸(22)的第一腔連接換向閥(3)和B2 口,所述第二增壓缸(22)的第二腔連接(BI) 口 ; 所述第二油泵(12)分別連接所述Al 口、BI 口、A2 口和B2 口。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液壓缸加載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單向閥(51)、第二單向閥(52)、第三單向閥(53)和第四單向閥(54)中的一個或幾個,其中: 所述第一單向閥(51)連接于所述第二油泵(12)和Al 口之間,其進油口連接所述第二油泵(12); 所述第二單向閥(52)連接于所述第二油泵(12)和BI 口之間,其進油口連接所述第二油泵(12); 所述第三單向閥(53)連接于所述第二油泵(12)和A2 口之間,其進油口連接所述第二油泵(12); 所述第四單向閥(54)連接于所述第二油泵(12)和B2 口之間,其進油口連接所述第二油泵(12)。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液壓缸加載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換向閥(3)為包括P口、T 口、A 口和B 口的三位四通閥,所述A 口連接第一增壓缸(21)的第一腔,所述B 口連接第二增壓缸(22)的第一腔,所述P 口連接所述第一油泵(11),所述T 口連接油箱。
6.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液壓缸加載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2口和所述第一增壓缸(21)的第一腔之間設置有第一順序閥(61),和/或,所述B2 口和所述第二增壓缸(22)的第一腔之間設置有第二順序閥(62)。
7.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液壓缸加載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三順序閥(63)、第五單向閥(55)和第六單向閥(56),所述第五單向閥(55)的進油口連接所述A2 口,所述第六單向閥(56)的進油口連接所述B2 口,所述第五單向閥(55)的出油口和第六單向閥(56)的出油口連接形成第一油路,所述第三順序閥(63)的進油口連接于所述第一油路上,所述第三順序閥(63)的出油口連接于所述換向閥(3)的進油油路上。
8.根據(jù)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液壓缸加載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泵(11)和油箱之間設置有第一電比例溢流閥(71),和/或,所述第二油泵(12)和油箱之間設置有第二電比例溢流閥(72)。
9.根據(jù)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液壓缸加載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檢測第一液壓缸(41)或第二液壓缸(42)行程的位置開關(8),所述位置開關(8)與所述換向閥(3)通過控制器連接。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液壓缸加載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壓缸的第一腔為無桿腔,所述 增壓缸的第二腔為有桿腔。
【文檔編號】F15B19/00GK103967869SQ201410195778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5月12日
【發(fā)明者】鄒波, 楊省溪, 張向陽 申請人:三一汽車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