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壓縮機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壓縮機的油路調節(jié)系統(tǒng)及具有該油路調節(jié)系統(tǒng)的壓縮機。
背景技術:
壓縮機(compressor),將低壓氣體提升為高壓氣體的一種從動的流體機械,是制冷系統(tǒng)的心臟。它從吸氣管吸入低溫低壓的制冷劑氣體,通過電機運轉帶動活塞對其進行壓縮后,向排氣管排出高溫高壓的制冷劑氣體,為制冷循環(huán)提供動力,從而實現(xiàn)壓縮→冷凝(放熱)→膨脹→蒸發(fā)(吸熱)的制冷循環(huán)。
壓縮機分活塞壓縮機、螺桿壓縮機、離心壓縮機、直線壓縮機等。其中,螺桿壓縮機主要分為無油螺桿壓縮機、有油螺桿壓縮機及注液螺桿壓縮機。
而對于無油螺桿壓縮機,由于其壓縮腔內介質不與潤滑油接觸,故被稱為“無油螺桿”;同時,其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以水作為潤滑劑實現(xiàn)真正的無油,俗稱噴水螺桿壓縮機;另外一種是完全無油、無水進行潤滑來實現(xiàn)真正的無油,俗稱干式無油螺桿壓縮機。
干式無油螺桿壓縮機包括一壓縮機主機,而該壓縮機主機的壓縮腔內完全無油,氣體在壓縮過程中,完全不與油脂接觸,但其配設的軸承、齒輪需要油脂來潤滑以保證壓縮機主機正常運行。由于壓縮腔和齒輪箱、軸承為緊靠設置,雖然齒輪箱、軸承的潤滑部位與壓縮腔之間已采取了有效的隔離軸封,但是在壓縮機高速運轉過程中還是有可能發(fā)生油、氣的泄漏現(xiàn)象,因此整個油路潤滑系統(tǒng)的防油漏密封、防氣漏密封設計至關重要,在需要避免油路潤滑中的雜質或潤滑油進入壓縮腔的同時,也能夠防止壓縮腔中的壓縮空氣漏出,由此保證 源源不斷地產出清潔無油的壓縮空氣。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技術手段以解決上述缺陷。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之缺陷,提供壓縮機的油路調節(jié)系統(tǒng),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壓縮機在高速運轉過程中還是有可能發(fā)生油、氣的泄漏現(xiàn)象的問題。
本發(fā)明是這樣實現(xiàn)的,壓縮機的油路調節(jié)系統(tǒng),所述壓縮機包括一壓縮機主機,所述壓縮機主機包括機身、軸承和齒輪箱,所述機身的內部設有一壓縮腔,且所述機身上設有一供外界氣體進入所述壓縮腔的進氣口,所述進氣口與所述壓縮腔連通,所述軸承設于所述機身的側端并對向于所述壓縮腔,所述齒輪箱鄰接于所述軸承,所述油路調節(jié)系統(tǒng)包括:
供潤滑油儲存的儲油罐,所述儲油罐分別與所述軸承、所述齒輪箱連通;
用以將所述儲油罐里面的潤滑油輸送至所述軸承、所述齒輪箱的輸送裝置,所述輸送裝置分別與所述儲油罐、所述軸承、所述齒輪箱連通;及
用以防止所述軸承和所述齒輪箱的潤滑油流入所述壓縮腔的防流入裝置,所述防流入裝置包括一真空發(fā)生器,所述真空發(fā)生器分別與所述軸承、所述齒輪箱、所述壓縮腔連通。
具體地,所述防流入裝置還包括用以控制所述壓縮腔與所述真空發(fā)生器之間的氣壓的氣壓控制單元,所述氣壓控制單元設于所述壓縮腔與所述真空發(fā)生器之間,且所述氣壓控制單元分別與所述壓縮腔、所述真空發(fā)生器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氣壓控制單元為一減壓閥。
較佳地,所述防流入裝置還包括用以對自所述壓縮腔流向所述真空發(fā)生器的氣體進行過濾的第一過濾器,所述第一過濾器設于所述壓縮腔與所述氣壓控制單元之間,且所述第一過濾器分別與所述壓縮腔、所述氣壓控制單元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防流入裝置還包括設于所述軸承與壓縮腔之間的密封結 構,所述密封結構包括油封、與所述油封相對設置的氣封、及設于所述油封與所述氣封之間并與外界大氣連通的流出孔,所述油封設于所述軸承上,所述氣封設于所述機身上。
具體地,所述油路調節(jié)系統(tǒng)還包括用以將所述輸送裝置輸送的潤滑油分開輸送至所述軸承、所述齒輪箱的油路分歧塊,所述油路分歧塊包括相互連通的第一分歧口、第二分歧口及第三分歧口,所述第一分歧口與所述輸送裝置連通,所述第二分歧口與所述軸承連通,所述第三分歧口與所述齒輪箱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油路調節(jié)系統(tǒng)還包括用以對由所述輸送裝置輸送的潤滑油進行冷卻的油冷卻器、及用以對由所述輸送裝置輸送的潤滑油進行過濾的油過濾器;
所述油冷卻器設于所述第一分歧口與所述輸送裝置之間,并分別與所述第一分歧口、所述輸送裝置連通;
所述油過濾器設于所述第一分歧口與所述油冷卻器之間,并分別與所述第一分歧口、所述油冷卻器連通。
較佳地,所述真空發(fā)生器包括相互連通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及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與所述壓縮腔連通,所述第二接口與所述儲油罐連通,所述第三接口與外界大氣連通;
所述第二接口與所述儲油罐之間設有第二過濾器,所述第二過濾器分別與所述第二接口、所述儲油罐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過濾器通過一回流管路與所述儲油罐連通,并與所述儲油罐形成一回路系統(tǒng)。
本發(fā)明的壓縮機的油路調節(jié)系統(tǒng)的技術效果為:本發(fā)明的油路調節(jié)系統(tǒng)主要由儲油罐、輸送裝置及防流入裝置組成,可通過輸送裝置將儲油罐的潤滑油輸送至軸承、齒輪箱,保證了齒輪箱、軸承的有效潤滑,也保證潤滑油中不含有多余水分而造成過早乳化。
再有,借由防流入裝置的真空發(fā)生器,當壓縮機正常運行時,壓縮腔的壓 縮空氣可從真空發(fā)生器排出外界,同時也使真空發(fā)生器與軸承、齒輪箱的連通處的部分空氣被排出,由此,致使真空發(fā)生器與軸承、齒輪箱的連通處產生一定的負壓,而此時,壓縮腔為正壓狀態(tài),軸承、齒輪箱為負壓狀態(tài),軸承、齒輪箱處的潤滑油不會流入壓縮腔;而當壓縮機停止運行時,壓縮機主機停止進氣,其壓縮腔處于負壓狀態(tài),而軸承、齒輪箱也因真空發(fā)生器于排出壓縮空氣時為負壓狀態(tài),那么,在真空發(fā)生器停止排出壓縮空氣后也保持負壓狀態(tài),據(jù)此,軸承、齒輪箱處的潤滑油不會流入壓縮腔,從而避免了軸承、齒輪箱處的潤滑油泄漏到壓縮腔中,保證壓縮腔不論何種情況下保持清潔無油的狀況,有效提高壓縮機的穩(wěn)定可靠運行。
本發(fā)明提供的壓縮機,具有上述的油路調節(jié)系統(tǒng)。由于該壓縮機具有上述的油路調節(jié)系統(tǒng),既可使到齒輪箱、軸承有效潤滑,也可保證潤滑油中不含有多余水分而造成過早乳化;同時地,借由防流入裝置的真空發(fā)生器,避免了軸承、齒輪箱處的潤滑油泄漏到壓縮腔中,保證壓縮腔不論何種情況下保持清潔無油的狀況,有效提高壓縮機的穩(wěn)定可靠運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壓縮機的油路調節(jié)系統(tǒng)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壓縮機的油路調節(jié)系統(tǒng)的密封結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
壓縮機的油路調節(jié)系統(tǒng)的實施例:
請參閱圖1,下面對本發(fā)明的壓縮機的油路調節(jié)系統(tǒng)的實施例進行闡述。
本實施例的壓縮機100為無油螺桿壓縮機,而該無油螺桿壓縮機的特點 為,其壓縮腔內介質不與潤滑油接觸。具體地,壓縮機100包括一壓縮機主機10及油路調節(jié)系統(tǒng)20,壓縮機主機10包括機身11、軸承12及齒輪箱13,機身11的內部設有一壓縮腔111,且機身10上設有一供外界氣體進入所述壓縮腔的進氣口112及用以將壓縮空氣輸出的出氣口113,其中,進氣口112連接有與其相連通的進氣管路114,并于該進氣管路114上設有用以控制空氣進入的進氣閥116;出氣口113連接有與其相連通的出氣管路115,并于該出氣管路115上設有用以防止壓縮空氣回流入壓縮腔111的止回閥117,進氣口112、出氣口113均與壓縮腔111連通;軸承12設于機身11的側端并對向于壓縮腔111,齒輪箱13鄰接于軸承12;而油路調節(jié)系統(tǒng)20包括儲油罐21、輸送裝置22及防流入裝置23,下面對該油路調節(jié)系統(tǒng)20的各部件作進一步描述:
儲油罐21為供潤滑油儲存,其中,儲油罐21通過管路241分別與軸承12、齒輪箱13連通;較佳地,為了避免從儲油罐21流向軸承12、齒輪箱13的潤滑油出現(xiàn)雜質,以致影響軸承12、齒輪箱13的潤滑效果,于用以將儲油罐21的潤滑油流向軸承12、齒輪箱13的管路241上設有過濾器210,且該過濾器210設于儲油罐21的內部;另外,為了可以使軸承12、齒輪箱13多余的潤滑油回流至儲油罐21,該軸承12、齒輪箱13通過管路242與儲油罐21連通,并與儲油罐21形成一回路系統(tǒng);
輸送裝置22為用以將儲油罐21里面的潤滑油輸送至軸承12、齒輪箱13,其中,輸送裝置22設于管路241上,并分別與儲油罐21、軸承12、齒輪箱13連通;較佳地,該輸送裝置22為一油泵,以便于取材及安裝設置;
防流入裝置23為用以防止軸承12和齒輪箱13的潤滑油流入壓縮腔111,其中,防流入裝置23包括一真空發(fā)生器231,其中,真空發(fā)生器231就是利用正壓氣源產生負壓的一種新型、高效、清潔、經濟、小型的真空元器件;具體地,真空發(fā)生器231通過管路25與軸承12、齒輪箱13連通,其中,管路25連接于儲油罐21并與其連通,由此,真空發(fā)生器231通過管路25、儲油罐21、管路241而與軸承12、齒輪箱13連通;真空發(fā)生器231通過管路26與 壓縮腔111連通,其中,該管路26連接于出氣管路115并與其連通,由此,真空發(fā)生器231通過管路26、出氣管路115而與壓縮腔111連通。
本實施例的油路調節(jié)系統(tǒng)20主要由儲油罐21、輸送裝置22及防流入裝置24組成,可通過輸送裝置22將儲油罐21的潤滑油輸送至軸承12、齒輪箱13,保證了齒輪箱13、軸承13的有效潤滑,也保證潤滑油中不含有多余水分而造成過早乳化。
再有,借由防流入裝置23的真空發(fā)生器231,當壓縮機100正常運行時,壓縮腔111的壓縮空氣可從真空發(fā)生器231排出外界,同時也使真空發(fā)生器231與軸承12、齒輪箱13的連通處的部分空氣被排出,由此,致使真空發(fā)生器231與軸承12、齒輪箱13的連通處產生一定的負壓,而此時,壓縮腔111為正壓狀態(tài),軸承12、齒輪箱13為負壓狀態(tài),軸承12、齒輪箱13處的潤滑油不會流入壓縮腔111;而當壓縮機100停止運行時,壓縮機主機10停止進氣,其壓縮腔111處于負壓狀態(tài),而軸承12、齒輪箱13也因真空發(fā)生器231于排出壓縮空氣時為負壓狀態(tài),那么,在真空發(fā)生器231停止排出壓縮空氣后也保持負壓狀態(tài),據(jù)此,軸承12、齒輪箱13處的潤滑油不會流入壓縮腔111,從而避免了軸承12、齒輪箱13處的潤滑油泄漏到壓縮腔111中,保證壓縮腔111不論何種情況下保持清潔無油的狀況,有效提高壓縮機100的穩(wěn)定可靠運行。
請參閱圖1,本實施例中的防流入裝置23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為,防流入裝置23還包括氣壓控制單元232,氣壓控制單元232設于壓縮腔111與所述真空發(fā)生器231之間,且氣壓控制單元232分別與壓縮腔111、真空發(fā)生器231連通,其中,借由該氣壓控制單元232,有利于控制壓縮腔111與真空發(fā)生器231之間的氣壓。
為了便于取材及簡化結構,氣壓控制單元232為一減壓閥,其中,減壓閥是通過調節(jié),將進口壓力減至某一需要的出口壓力,并依靠介質本身的能量,使出口壓力自動保持穩(wěn)定的閥門。從流體力學的觀點看,減壓閥是一個局部阻 力可以變化的節(jié)流元件,即通過改變節(jié)流面積,使流速及流體的動能改變,造成不同的壓力損失,從而達到減壓的目的。然后依靠控制與調節(jié)系統(tǒng)的調節(jié),使閥后壓力的波動與彈簧力相平衡,使閥后壓力在一定的誤差范圍內保持恒定。
請再參閱圖1,本實施例中的防流入裝置23的另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為,進一步地,防流入裝置23還包括第一過濾器233,第一過濾器233設于壓縮腔111與氣壓控制單元232之間,且所述第一過濾器233設于管路26上,其分別與壓縮腔111、氣壓控制單元232連通,借由第一過濾器233,可以對自壓縮腔111流向真空發(fā)生器231的壓縮氣體進行過濾,以保證該壓縮氣體無雜質,避免對氣壓控制單元232造成影響。
請參閱圖2,本實施例中的防流入裝置23的另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為,進一步地,防流入裝置23還包括設于軸承12與壓縮腔111之間的密封結構234,密封結構234包括油封2341、與油封2341相對設置的氣封2342、及設于油封2341與氣封2342之間并與外界大氣連通的流出孔2343,油封2341設于軸承12上,氣封2342設于機身上11,其中,借由油封2341、氣封2342的設置,有效保證軸承12與壓縮腔111之間的密封連接;而當油封2341出現(xiàn)泄漏時,可通過流出孔2343流出壓縮機主機10,當氣封2342出現(xiàn)泄漏時,也可通過流出孔2343流出壓縮機主機10,進一步避免由于異常而使?jié)櫥土魅雺嚎s腔111內,以致污染壓縮空氣。
較佳地,該油封2341迷宮式油封,迷宮式油封是由軸外圍的多個迷宮槽和軸上多個與迷宮槽相對應的凸起組成,在運行時,這些迷宮裝置使油的流動阻力加大。使油流不出迷宮槽;另一方面,在迷宮槽中存有空氣,這些空氣對油的流動也起著阻滯作用。由于這兩種作用,使?jié)櫥筒荒芰鞒龆_到密封的目的。另外,該迷宮式油封具有以下特點:1、適用于高速工況;2、不磨軸;3、使用壽命長;4、從理論而言,只要迷宮足夠多,密封效果優(yōu)異。
而氣封2342設有四個,以保證其氣封效果,當然亦可設置其它數(shù)量的氣 封2342,其也在本實施例的保護范疇。
請參閱圖1,本實施例的壓縮機的油路調節(jié)系統(tǒng)20的另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為,油路調節(jié)系統(tǒng)20還包括用以將輸送裝置22輸送的潤滑油分開輸送至軸承12、齒輪箱13的油路分歧塊27,油路分歧塊27設于管路241上,且其包括相互連通的第一分歧口271、第二分歧口272及第三分歧口273,第一分歧口271與輸送裝置22連通,第二分歧口272與軸承12連通,第三分歧口273與齒輪箱13連通,而借由該油路分歧塊27,不但有利于減少管路的損耗,而且也有利于簡化整體結構。
本實施例的壓縮機的油路調節(jié)系統(tǒng)20的另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為,進一步地,油路調節(jié)系統(tǒng)20還包括用以對由輸送裝置22輸送的潤滑油進行冷卻的油冷卻器281、及用以對由輸送裝置22輸送的潤滑油進行過濾的油過濾器282;
油冷卻器281設于管路241上,且該油冷卻器281設于第一分歧口271與輸送裝置22之間,并分別與第一分歧口271、輸送裝置22連通;
油過濾器282設于管路241上,且油過濾器282設于第一分歧口271與油冷卻器281之間,并分別與第一分歧口271、油冷卻器281連通。
由此,從儲油罐21流向軸承12、齒輪箱13的潤滑油可依次通過油冷卻器281、油過濾器282,有效保證潤滑油的溫度和純度,保證軸承12、齒輪箱13的潤滑質量。
請繼續(xù)參閱圖1,本實施例中的真空發(fā)生器231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為,真空發(fā)生器231包括相互連通的第一接口2311、第二接口2312及第三接口2313,第一接口2311與管路26相接并通過管路26與壓縮腔111連通,第二接口2312與管路25相連接并通過管路25與儲油罐21連通,第三接口2313與外界大氣連通;
第二接口2312與儲油罐21之間設有第二過濾器291,該第二過濾器291為精密過濾器,第二過濾器291設于管路25上并分別與第二接口2312、儲油罐21連通。而第一接口2311、第二接口2312及第三接口2313的設置,便于 真空發(fā)生器231的安裝設置。
另外,為了使到被第二過濾器291過濾隔離的潤滑油可以回流到儲油罐21,以能夠循環(huán)再用,第二過濾器291通過一回流管路292與儲油罐21連通,并與儲油罐21形成一回路系統(tǒng)。
壓縮機的實施例:
請參閱圖1和圖2,下面對本發(fā)明的壓縮機的實施例進行闡述。
本實施例的壓縮機100為無油螺桿壓縮機,而該無油螺桿壓縮機的特點為,其壓縮腔內介質不與潤滑油接觸。壓縮機100包括一壓縮機主機10及上述的油路調節(jié)系統(tǒng)20。由于該壓縮機具有上述的油路調節(jié)系統(tǒng)20,既可使到齒輪箱13、軸承12有效潤滑,也可保證潤滑油中不含有多余水分而造成過早乳化;同時地,借由防流入裝置23的真空發(fā)生器231,避免了軸承12、齒輪箱13處的潤滑油泄漏到壓縮腔111中,保證壓縮腔111不論何種情況下保持清潔無油的狀況,有效提高壓縮機100的穩(wěn)定可靠運行。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較佳的實施例而已,其結構并不限于上述列舉的形狀,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