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中間進水單吸潛水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水泵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中間進水單吸潛水泵。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生產水平的提高,潛水電泵越來越多地被應用于礦山的生產主排水、強排水和淹井后復礦排水中。而隨著煤礦開采深度的不斷增加,煤礦的排水量也越大,因此也就更加需要大流量的潛水泵。
[0003]傳統(tǒng)的臥式、立式多級潛水泵是將幾個乃至十幾個葉輪串聯(lián)在一根泵軸上,隨著級數的增加,作用在泵軸上的軸向力也成幾何級數量增加,同時由于現有的設計理念和設計結構存在缺陷,導致泵軸受力不均勻,使得潛水泵出水端部處的泵軸所受軸向力較大,而且潛水泵出水端部處的泵段容易發(fā)生級間外泄漏現象;此外,當泵軸受力不均勻時,多級潛水泵在運行時振動大且易于出現故障,因此亟待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中間進水單吸潛水泵,本潛水泵采用中間進水的方式,泵軸受力均勻,潛水泵運行平穩(wěn)可靠。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中間進水單吸潛水泵,包括泵軸,本潛水泵包括自上而下固定套設在泵軸上的出水段、匯流段、第二泵水段、中間吸入段、第一泵水段、吐出段和泵機聯(lián)接段;
[0007]所述中間吸入段設有吸水口,中間吸入段的出水口與第一泵水段的進水口相連通,所述第一泵水段的出水口與吐出段的進水口相聯(lián)通,所述吐出段的吐出口經過第一泵水段和中間吸入段上的流道與第二泵水段的進水口相聯(lián)通;所述第二泵水段的出水口通過匯流段與出水段相聯(lián)通;
[0008]所述第一泵水段和第二泵水段中的葉輪設置方式使得當潛水泵工作時,第一泵水段所受到的軸向力的合力和第二泵水段所受到的軸向力的合力互相指向對方。
[0009]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泵水段包括套設在泵軸上的第一泵殼和第一導葉,第一泵水段中還設有與第一導葉一一對應設置的第一葉輪,第一葉輪套設固定在泵軸上,所述第一導葉設置在相對應的第一葉輪的輸水方向的背面,所述第一泵殼套設在第一導葉和第一葉輪的周側;所述第一泵殼、第一導葉和第一葉輪三者構成一個第一輸水機構,所述第一輸水機構沿泵軸的軸向設置有多個;首級第一輸水機構的葉輪入口和中間吸入段的出水口相聯(lián)通,末級第一輸水機構的葉輪出口與吐出段的吐出口相聯(lián)通;
[0010]所述第二泵水段包括套設在泵軸上的第二泵殼和第二導葉,第二泵水段中還設有與第二導葉一一對應設置的第二葉輪,第二葉輪套設固定在泵軸上,所述第二導葉設置在相對應的第二葉輪的輸水方向的背面,所述第二泵殼套設在第二導葉和第二葉輪的周側;所述第二泵殼、第二導葉和第二葉輪三者構成一個第二輸水機構,所述第二輸水機構沿泵軸的軸向設置有多個;首級第二輸水機構的葉輪入口和中間吸入段上的過流通道相聯(lián)通,末級第二輸水機構的葉輪出口通過匯流段與出水段相聯(lián)通;
[0011]所述第一葉輪和第二葉輪的進水口相對設置。
[0012]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泵殼上沿泵軸的軸向設置有供拉桿通過的孔和供流體通過的供水流道;所述第二泵殼上沿泵軸的軸向設置有供拉桿通過的孔;
[0013]所述供水流道的進水端與吐出段的吐出口相聯(lián)通,供水流道的出水端通過所述中間吸入段上的過流通道與首級第二輸水機構的葉輪入口相聯(lián)通。
[0014]優(yōu)選的,所述中間吸入段的上側設有第一階梯狀沉孔,所述第一階梯狀沉孔中固設有套設在泵軸上的入流導葉,所述入流導葉的進水口與中間吸入段上的過流通道相聯(lián)通,入流導葉的出水口與首級第二輸水機構的葉輪入口相聯(lián)通;所述中間吸入段的下側設有用于容納固定首級第一輸水機構的第二階梯狀沉孔。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現在:
[0016]I)、本實用新型在第一泵水段和第二泵水段中的中部設有分別與二者中的流道相聯(lián)通的中間吸入段,當潛水泵工作時,水由中間吸入段的吸入口進入,然后向下進入第一泵水段,水經第一泵水段加壓后向上送入第二泵水段。第一泵水段中的多個第一葉輪與第二泵水段中的多個第二葉輪的進水口相對設置,從而使得潛水泵工作時,第一泵水段所受到的軸向力的合力和第二泵水段所受到的軸向力的合力互相指向對方,這種結構可以使泵軸上所受到的軸向力互相抵消,從而進一步確保了泵軸工作時的穩(wěn)定性、平衡性和可靠性。
[0017]2)、本實用新型在潛水泵的中部設置帶有吸入口的中間吸入段,不但降低了對煤礦水位的要求,也使泵的結構變得簡單,還降低了泵的安裝和制造難度,節(jié)省了材料和能耗,同時也降低了潛水泵的故障率。
[0018]3)、本實用新型在中間吸入段的上下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階梯狀沉孔和第二階梯狀沉孔,所述第一階梯狀沉孔中安置有入流導葉,第二階梯狀沉孔中固設有首級第一輸水機構。這種帶有上下沉孔的結構方式不但降低了泵的安裝難度,而且也使中間吸入段的上下兩側受力情況較好,確保了潛水泵工作的平穩(wěn)性和可靠性。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潛水泵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中間吸入段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中的附圖標記的含義如下:
[0022]20—泵軸 30—潛水泵 31—泵機聯(lián)接段
[0023]32—吐出段 321—吐出口 33—第一泵水段 331—第一泵殼
[0024]332—第一導葉 333—第一葉輪 334—供水流道
[0025]34—中間吸入段 341—吸入口 342—過流通道
[0026]343—第一階梯狀沉孔 344—第二階梯狀沉孔 345—入流導葉
[0027]35—第二泵水段 351—第二泵殼 352—第二導葉
[0028]353—第二葉輪 36—匯流段 37—出水段 38—拉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29]如圖1、2所示,本潛水泵包括泵軸20,本潛水泵包括自上而下固定套設在泵軸20上的出水段37、匯流段36、第二泵水段35、中間吸入段34、第一泵水段33、吐出段32和泵機聯(lián)接段31 ;本潛水泵還包括將上述各段結構依次相連而串成一個整體的拉桿38。
[0030]如圖1所示,所述中間吸入段34設有吸水口 341,中間吸入段34的出水口與第一泵水段33的進水口相連通,所述第一泵水段33的出水口與吐出段32的進水口相聯(lián)通,所述吐出段32的吐出口 321經過第一泵水段33和中間吸入段34上的流道與第二泵水段35的進水口相聯(lián)通;所述第二泵水段35的出水口通過匯流段36與出水段37相聯(lián)通。
[0031]如圖1所不,所述第一泵水段33包括套設在泵軸20上的第一泵殼331和第一導葉332,第一泵水段33中還設有與第一導葉332——對應設置的第一葉輪333,第一葉輪333套設固定在泵軸20上,所述第一導葉333設置在相對應的第一葉輪333的輸水方向的背面,所述第一泵殼331套設在第一導葉332和第一葉輪333的周側;所述第一泵殼331、第一導葉332和第一葉輪333三者構成一個第一輸水機構,所述第一輸水機構沿泵軸20的軸向設置有多個;首級第一輸水機構的葉輪入口和中間吸入段34的出水口相聯(lián)通,末級第一輸水機構的葉輪出口與吐出段32的吐出口 321相聯(lián)通。所述第一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