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鋼絲繩自動潤滑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對鋼絲繩自動潤滑的裝置。
目前,國內(nèi)常用的鋼絲繩潤滑方式是利用干油泵站、給油器或稀油站來集中潤滑。利用干油泵站和給油器潤滑鋼絲繩,其系統(tǒng)設備復雜,要有干油泵站、電動換向閥、壓差開關、電控柜并進行長距離的電氣走線和干油配管。用干油直接潤滑,會由于干油粘度大,在鋼絲繩上分布不均勻,易脫落,造成工作人員踩上而滑到,同時浪費潤滑油和污染環(huán)境。采用稀油潤滑鋼絲繩也需要較復雜的設備,且由于稀油粘度太小,會導致稀油滴落,造成浪費和污染。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潤滑油在鋼絲繩上附著性好、結構簡單的鋼絲繩自動潤滑裝置。
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鋼絲繩自動潤滑裝置,由油箱構成,油箱的頂部設有帶法蘭的加油孔,油箱內(nèi)裝有高粘度潤滑油,并在油箱的上部留有空腔,油箱上部一側(cè)設置壓縮空氣管道,另一側(cè)設置潤滑油輸送管,壓縮空氣管道上設置壓縮空氣截止閥,并接入油箱的空腔內(nèi),潤滑油輸送管置入潤滑油中,在油箱的下部潤滑油內(nèi)設有加熱裝置。
工作原理在鋼絲繩要求潤滑時,工作人員將壓縮空氣管道上的空氣截止閥打開,讓壓縮空氣經(jīng)壓縮空氣管道進入油箱的空腔中,壓力作用在潤滑油面上,將經(jīng)過加熱裝置加熱的油送至潤滑油輸送管,再由潤滑油輸送管將受熱的潤滑油滴至鋼絲繩。當潤滑完成后,關閉空氣截止閥。
本鋼絲繩自動潤滑裝置的動力源為壓縮空氣,通過空氣截止閥調(diào)節(jié)壓縮空氣量,以自動地控制潤滑油供量。高粘度潤滑油在加熱裝置的作用下受熱,粘度下降,通過輸送管送至鋼絲繩時,能很好地、均勻地粘附在鋼絲繩表面,冷卻后的潤滑油粘度增加而不易脫落。本裝置結構簡單、工作可靠、安裝方便,并可減少潤滑油的消耗和環(huán)境污染。
圖1鋼絲繩自動潤滑裝置結構圖圖2蒸汽加熱的鋼絲繩自動潤滑裝置結構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如
圖1所示的鋼絲繩自動潤滑裝置,由油箱4構成,油箱4的頂部設有帶法蘭的加油孔6,油箱4內(nèi)裝有高粘度潤滑油,并在油箱4的上部留有空腔,油箱4上部一側(cè)設置壓縮空氣管道1,另一側(cè)設置潤滑油輸送管5,壓縮空氣管道1上設置壓縮空氣截止閥2,并接入油箱4的空腔內(nèi),潤滑油輸送管5置入潤滑油中,在油箱4的下部潤滑油內(nèi)設有加熱裝置3。
如圖2所示,加熱裝置3采用蒸汽加熱方式,即在油箱4的下部一側(cè)接蒸汽進氣管7和蒸汽排氣管8,蒸汽進氣管7和蒸汽排氣管8由置入潤滑油內(nèi)的蛇形管11相連,蒸汽進氣管7上設置截止閥10,蒸汽排氣管8上設置疏水閥9。蒸汽由蒸汽進氣管7進,通過截止閥10,經(jīng)過蛇形管11對潤滑油加熱后,過疏水閥9由蒸汽排氣管8流回。
在鋼絲繩需要潤滑時,根據(jù)當?shù)氐臍夂蚯闆r調(diào)好截止閥10的開度對高粘度潤滑油進行適當加熱,同時打開空氣截止閥2,壓縮空氣由壓縮空氣管道1進入由油箱4和潤滑油面組成的空腔內(nèi),壓力作用在潤滑油面上,將經(jīng)過蒸汽加熱的潤滑油送到潤滑油輸送管5,經(jīng)潤滑油輸送管5滴至鋼絲繩上,這樣高粘度的潤滑油經(jīng)過加熱后粘度變低,在鋼絲繩上冷卻后,其粘度再度變高,使得高粘度的潤滑油均勻地附著在鋼絲繩上,對鋼絲繩進行潤滑,鋼絲繩的潤滑制度為24小時潤滑一次。
權利要求1.一種鋼絲繩自動潤滑裝置,由油箱(4)構成,油箱(4)的頂部設有帶法蘭的加油孔(6),其特征是油箱(4)內(nèi)裝有高粘度潤滑油,并在油箱(4)的上部留有空腔,油箱(4)上部一側(cè)設置壓縮空氣管道(1),另一側(cè)設置潤滑油輸送管(5),壓縮空氣管道(1)上設置壓縮空氣截止閥(2),并接入油箱(4)的空腔內(nèi),潤滑油輸送管(5)置入潤滑油中,在油箱(4)的下部潤滑油內(nèi)設有加熱裝置(3)。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絲繩自動潤滑裝置,其特征是加熱裝置(3)采用蒸汽加熱方式,即在油箱(4)的下部一側(cè)接蒸汽進氣管(7)和蒸汽排氣管(8),蒸汽進氣管(7)和蒸汽排氣管(8)由置入潤滑油內(nèi)的蛇形管(11)相連,蒸汽進氣管(7)上設置截止閥(10),蒸汽排氣管(8)上設置疏水閥(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鋼絲繩自動潤滑裝置,由油箱4構成,油箱4的頂部設有帶法蘭的加油孔6,油箱4內(nèi)裝有高粘度潤滑油,并在油箱4的上部留有空腔,油箱4上部一側(cè)設置壓縮空氣管道1,另一側(cè)設置潤滑油輸送管5,壓縮空氣管道1上設置壓縮空氣截止閥2,在油箱4的下部潤滑油內(nèi)設有加熱裝置3。本裝置結構簡單、工作可靠、安裝方便,潤滑油對鋼絲繩附著性好,減少了油耗和環(huán)境污染。
文檔編號F16N7/02GK2435617SQ00230529
公開日2001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00年8月2日 優(yōu)先權日2000年8月2日
發(fā)明者劉斌奇, 胡雪萍, 姚立新, 張發(fā)強, 李敬民 申請人:武漢鋼鐵設計研究總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