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閥門結構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閥門結構改良,特指一種借一連動軸分別連接于主要閥門及其他閥門或其他開關構件,并可同步控制連動軸所連接的相鄰閥門的開、關或其他開關構件的開或關。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裝置有一主閥門其側邊具有供連接的二連接端及上方設有供連接的上連接端;上傳動軸從上連接端穿接入,其上端可連接一扳桿,下端設一下連接部;一中設有通路的主塞體,其上、下部位分別設有上、下連接結構,其中主傳動軸的下連接部可連接于上連接結構;一連動軸,具有上連接部及下連接部,其中上連接部是可連接于主塞體的下連接結構中;可借扳桿的旋動,可令主塞體與連動軸同步旋動。
所述的閥門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連動軸的下連接部更進一步可依需要選擇連接于副閥們中的副塞體上部位所予設的上連接結構中;當連動軸旋動時,可同步帶動副閥門旋動,以可控制連接于副閥門上的下管路內(nèi)部氣體或液體是否導通。
所述的閥門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連動軸的下連接部,可選擇連接于一簧片開關,當連動軸左、右旋動時,可控制簧片開關的開或關。
所述的閥門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連動軸的下端,可選擇連接一左齒輪,副閥門中的副塞體的上端連接一右齒輪,右、左齒輪得以嚙合,當連動軸旋轉時,可經(jīng)右、左齒輪的傳動,而令副塞體旋轉,予以控制下管體是否導通。
所述的閥門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閥門的適當部位,至少設有一個以上的主鎖固件;副閥門的適當部位,至少設有一個以上的副鎖固件;主、副鎖固件可相互固鎖。
所述的閥門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連接部,可選擇設計為凸體狀或螺桿,下連接結構,可選擇設計為凹槽或螺孔,上連接結構,可選擇設計為凸體狀或螺孔,下連接部,可選擇設計為凹槽或螺孔,使上連接部可以嵌接或螺接方式,連接于下連接結構中,下連接部可連接于上連接結構中。
所述的閥門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閥門的二連接端系可連接一上管路,而副閥門的二連接端系可連接一下管路,上、下管路中可為氣體或液體的流通。
所述的閥門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傳動軸及連動軸與主閥門的穿接套合部位,均套接有止泄環(huán)。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種閥門結構改良,該裝置能將瓦斯與空氣的混合比維持于正確的比例,具有更佳的安全性,且使用方便、迅速。
附
圖1是傳統(tǒng)爐用閥門結構的立體圖;附圖2是傳統(tǒng)爐用閥門結構的立體圖;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組合圖;附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與管路組裝后開啟情形圖;附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與管路組裝后關閉情形圖;附圖6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立體組合圖;附圖7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與管路組裝后開啟情形圖;附圖8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與管路組裝后關閉情形圖;附圖9是本實用新型主閥門的立體分解圖;附
圖10是本實用新型與電氣開關連接的立體圖;附
圖11是本實用新型與電氣開關連接的方塊圖;附圖中標號說明10—瓦斯閥門;43—板桿;11—空氣閥門;44—連動軸;12—轉柄;441—上連接部;20—上管路; 45—主鎖固件;30—下管路; 50—副閥門;40—主閥門; 51—副塞體;401、501—左連接端; 52—副鎖固件;
402、502—右連接端; 53—右齒輪;403—上連接端; 54—左齒輪;41—主塞體; 62、64—止泄環(huán);412—通路; 70—簧片開關;413、512—上連接結構;71—插孔;414—下連接結構; 75—控制器;42—主傳動軸;421、442—下連接部;
所述的閥門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連動軸44的下連接部442更進一步可依需要選擇連接于副閥們50中的副塞體51上部位所予設的上連接結構512中;當連動軸44旋動時,可同步帶動副閥門50旋動,以可控制連接于副閥門50上的下管路30內(nèi)部氣體或液體是否導通。
請參閱附
圖10所示,所述的閥門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連動軸44的下連接部442,可選擇連接于一簧片開關70,當連動軸44左、右旋動時,可控制簧片開關70的開或關。
請參閱附圖6所示,所述的閥門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連動軸44的下端,可選擇連接一左齒輪54,副閥門50中的副塞體51的上端連接一右齒輪53,右、左齒輪53、54得以嚙合,當連動軸44旋轉時,可經(jīng)右、左齒輪53、54的傳動,而令副塞體51旋轉,予以控制下管體30是否導通。
所述的閥門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閥門40的適當部位,至少設有一個以上的主鎖固件45;副閥門50的適當部位,至少設有一個以上的副鎖固件52;主、副鎖固件45、52可相互固鎖。
所述的閥門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連接部441,可選擇設計為凸體狀或螺桿,下連接結構414,可選擇設計為凹槽或螺孔,上連接結構512,可選擇設計為凸體狀或螺孔,下連接部442,可選擇設計為凹槽或螺孔,使上連接部441可以嵌接或螺接方式,連接于下連接結構414中,下連接部442可連接于上連接結構512中。
所述的閥門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閥門40的二連接端系可連接一上管路20,而副閥門50的二連接端系可連接一下管路30,上、下管路20、30中可為氣體或液體的流通。
所述的閥門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傳動軸42及連動軸44與主閥門40的穿接套合部位,均套接有止泄環(huán)62、64。
本實用新型還具有優(yōu)越功效的實施例如下本實用新型在于設計由一單一動作即可選擇控制兩具閥門開啟或關閉或一開一關的閥門結構,以及可選擇控制電氣開關的開或關,以方便使用人員能更方便及迅速的控制閥門或電氣開關,然查閥門依其塞體結構而區(qū)分為相當多,例如球形閥、管形閥等種類的差異。
請參閱附圖3、4、5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有分別與瓦斯上管路20及空氣下管路30組裝的主閥門40與副閥門50所構成,其中,主閥門40內(nèi)部具有用來控制流量的主塞體41,主塞體41頂部由主傳動軸42向上延伸結合板桿43,利用板桿43板動可控制主塞體41轉動,而主塞體41底端結合副傳動軸44向下延伸于外,主閥門40上設有若干主鎖固件45;副閥門50內(nèi)部具有副塞體51與副傳動軸相結合,副閥門50上設有副鎖固件52與主鎖固件45相對應,用來將主閥門40及副閥門50鎖固為一體。
請參閱附圖4、5所示,本實用新型與上、下管路20、30組裝后,使用者僅須板動位于主閥門40上的板桿43,即可同步控制主閥門40與副閥門50的開或閉或主閥門40關、副閥門50開或主閥門40開、副閥門50關,使用相當方便與迅速。
請參閱附圖6、7、8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主閥門40與副閥門50的結構形態(tài)不同,導致閥門在開閉過程中塞體41、51的位移角度不同(90度或180度)時,在主塞體41與副塞體51之間得利用輪系53、54(如齒輪或鏈輪)的配合改變其轉速比,以便于使主閥門40與副閥門50在開啟時,瓦斯與空氣流量維持在正確的比例,亦可達到相同的目的。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利用瓦斯管路及空氣管路外徑的差異,能令瓦斯與空氣流量維持于一定的比例,使用者僅須板動一板桿即可控制二具閥門的開與閉,除了使用方便、迅速外,更能將瓦斯與空氣的混合比維持于正確的比例,具有更加的安全性。
請參閱附
圖10、1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連動軸44與一簧片開關70的插孔71連接,其中該簧片開關70是常用結構,借助板桿43的旋動可控制主塞體41是否將主閥門40開啟或關閉,以控制上管路20中的氣體(或液體)是否導通;主塞體41同時帶動連動軸44旋動位移,惟簧片開關70內(nèi)部具有復數(shù)導電簧片電氣接點,當連動軸44在插孔71做旋動一角度時,其定義是指簧片開關70中的電氣接點是否相接觸,而導電者,以趨使可控制簧片開關70電路的開路(ON)或閉路(OFF)?;善_關70可連線另外的控制器75,該控制器75可為電磁閥或電子點火器或偵測器等。如
圖11所示,在連動軸驅動簧片開關70的開或關時,可有效控制一控制器75的開或關。該連動軸可同時控制一電氣開關的開與關,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功效。
權利要求1.一種閥門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一主閥門其側邊具有供連接的二連接端及上方設有供連接的上連接端;上傳動軸從上連接端穿接入,其上端可連接一扳桿,下端設一下連接部;一中設有通路的主塞體,其上、下部位分別設有上、下連接結構,其中主傳動軸的下連接部可連接于上連接結構;一連動軸,具有上連接部及下連接部,其中上連接部是可連接于主塞體的下連接結構中;可借扳桿的旋動,可令主塞體與連動軸同步旋動。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閥門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連動軸的下連接部更進一步可依需要選擇連接于副閥們中的副塞體上部位所予設的上連接結構中;當連動軸旋動時,可同步帶動副閥門旋動,以可控制連接于副閥門上的下管路內(nèi)部氣體或液體是否導通。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閥門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連動軸的下連接部,可選擇連接于一簧片開關,當連動軸左、右旋動時,可控制簧片開關的開或關。
4.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閥門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連動軸的下端,可選擇連接一左齒輪,副閥門中的副塞體的上端連接一右齒輪,右、左齒輪得以嚙合,當連動軸旋轉時,可經(jīng)右、左齒輪的傳動,而令副塞體旋轉,予以控制下管體是否導通。
5.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閥門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閥門的適當部位,至少設有一個以上的主鎖固件;副閥門的適當部位,至少設有一個以上的副鎖固件;主、副鎖固件可相互固鎖。
6.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閥門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連接部,可選擇設計為凸體狀或螺桿,下連接結構,可選擇設計為凹槽或螺孔,上連接結構,可選擇設計為凸體狀或螺孔,下連接部,可選擇設計為凹槽或螺孔,使上連接部可以嵌接或螺接方式,連接于下連接結構中,下連接部可連接于上連接結構中。
7.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閥門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閥門的二連接端系可連接一上管路,而副閥門的二連接端系可連接一下管路,上、下管路中可為氣體或液體的流通。
8.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閥門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傳動軸及連動軸與主閥門的穿接套合部位,均套接有止泄環(huán)。
專利摘要一種閥門結構改良,,該裝置有一主閥門中具有主塞體,該主塞體上方連接一上傳動軸,而下方連接一連動軸,借助扳桿的旋動,可令上傳動軸、主塞體及連動軸的同步旋動,并可控制連動軸下方所連接的副閥門或簧片開關(電氣開關)開或關,在進一步令主閥門的開或關時,同時(同步)可控制副閥門或簧片開關的開或關。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該裝置能將瓦斯與空氣的混合比維持于正確的比例,具有更佳的安全性,且使用方便、迅速。
文檔編號F16K11/08GK2541690SQ0221600
公開日2003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02年3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3月5日
發(fā)明者許東山 申請人:許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