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摩托車輪轂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摩托車輪轂。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摩托車輪轂的制動鼓為圓筒形,輪轂與制動鼓的安裝方式是在鑄造輪轂時把它作為嵌件與輪轂鑄為一體,如
圖1、圖2所示。這種狀態(tài)下的制動鼓2與輪轂1結合緊密,連接穩(wěn)定、牢固。但是,此種方式的缺陷就是一旦制動鼓磨損到一定極限必須報廢時(通常情況下磨損0.5~1mm),整個輪轂也就報廢,輪轂通常還可以使用,這就造成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摩托車輪轂,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問題,使輪轂的制動鼓可以更換。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摩托車輪轂,包括輪轂和圓筒形的制動鼓,其制動鼓的外圓柱面上沿軸向設置有凸臺,輪轂的內孔設置有與所述凸臺相適配的凹槽,制動鼓安裝在輪轂中時,所述凸臺與凹槽對應并用螺釘從輪轂的外壁進行軸向緊固。
上述方案中凸臺和凹槽的數量為3-6個,沿圓周均布。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通過將制動鼓設置成有用于傳遞力的凸臺和輪轂凹槽配合的結構形式,當制動鼓達到磨損極限后,旋出螺釘即可輕松更換制動鼓,使用可以減少浪費,減少消費者的維護費用,且結構簡單、適用,在原有輪轂模具結構的基礎上無需大的調整。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的摩托車輪轂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2是現有技術的制動鼓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摩托車輪轂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制動鼓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3、圖4,本實用新型的摩托車輪轂,包括輪轂1和圓筒形的制動鼓2,其制動鼓2的外圓柱面上沿軸向設置3個凸臺3,輪轂1的內孔設置有與所述凸臺3相適配的3個凹槽4,制動鼓2安裝在輪轂中時,將凸臺3與凹槽4對應,使制動鼓2相對于輪轂1本體周向固定,并用螺釘5從輪轂1的外壁進行軸向緊固。凸臺3與凹槽4可以依照制動力大小設置3至6個,沿圓周均布。
權利要求1.一種摩托車輪轂,包括輪轂(1)和圓筒形的制動鼓(2),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動鼓(2)的外圓柱面上沿軸向設置有凸臺(3),輪轂(1)的內孔設置有與所述凸臺(3)相適配的凹槽(4),制動鼓(2)安裝在輪轂(1)中時,所述凸臺(3)與凹槽(4)對應并用螺釘從輪轂(1)的外壁進行軸向緊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車輪轂,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臺(3)和凹槽(4)的數量為3-6個,沿圓周均布。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摩托車輪轂,包括輪轂和圓筒形的制動鼓,其制動鼓的外圓柱面上沿軸向設置有凸臺,輪轂的內孔設置有與所述凸臺相適配的凹槽,制動鼓安裝在輪轂中時,所述凸臺與凹槽對應并用螺釘從輪轂的外壁進行軸向緊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通過將制動鼓設置成有用于傳遞力的凸臺和輪轂凹槽配合的結構形式,當制動鼓達到磨損極限后,旋出螺釘即可輕松更換制動鼓,使用可以減少浪費,減少消費者的維護費用,且結構簡單、適用,在原有輪轂模具結構的基礎上無需大的調整。
文檔編號F16D65/02GK2759921SQ20042010567
公開日2006年2月22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12月19日
發(fā)明者余川, 謝仁德 申請人:重慶宗申技術開發(fā)研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