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運動引導裝置及運動引導裝置用附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611631閱讀:11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運動引導裝置及運動引導裝置用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引導工作臺等移動體直線運動或曲線運動的線性導 向裝置、花鍵等運動引導裝置。
背景技術
作為用來引導工作臺等移動體直線運動或曲線運動的機械要素、在引 導部分夾有滾珠、滾柱等滾動體的運動引導裝置,由于可獲得輕快的活動, 因此被利用于機器人、工作機械、半導體,液晶制造裝置、醫(yī)療設備等各 種領域。
作為一種運動引導裝置的線性導向裝置具備安裝在底座上的軌道和 能夠相對運動地安裝在軌道上、同時安裝有移動體的移動塊。在軌道上形 成沿著縱向延伸的滾動體滾道部。在移動塊上形成與滾動體滾道部對置的 負載滾動體滾道部、同時設置使?jié)L動體循環(huán)的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在軌道的 滾珠滾道部和移動塊的負載滾珠滾道槽之間夾有滾動體。若移動塊相對于 軌道相對直線運動,則夾在軌道和移動塊之間的滾動體滾動運動,另外還 在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上循環(huán)。
當使用這種滾動型運動引導裝置之際,需要良好的潤滑、即需要對滾 動體和滾動面之間制作油膜、防止金屬和金屬直接接觸。這是因為若在無
給油狀態(tài)下使用,則滾動體及滾道面的摩損增加,成為壽命提前的原因。 潤滑劑有潤滑脂(鋰類潤滑脂、尿素類潤滑脂等)和潤滑油(滑動面
油或渦輪油、ISOVG32 68等)兩種。潤滑脂和潤滑油根據(jù)運動引導裝置 的使用環(huán)境分開使用。例如,工作機械等冷卻液飛散的環(huán)境中,使用滑動 面油,在除此以外的高速運動部、真空環(huán)境、凈化室規(guī)格中使用潤滑脂。 運動引導裝置的潤滑方法有利用潤滑脂槍、手動泵等進行的手動給脂 方法和利用自動泵進行的強制給油方法。在例如圖41所示的手動給脂方
法中,使用潤滑脂槍165,從噴嘴166向運動引導裝置定期地進給潤滑脂。
在安裝于移動塊端面的端板164上形成與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相連的潤滑劑供 給路徑。若往噴嘴166進給潤滑脂,則經(jīng)由潤滑劑供給路徑,將潤滑脂涂 敷在滾動體上(例如,參照專利文獻l)。如圖42所示,強制給油方法是 利用自動泵定期強制性地進給一定量潤滑油的給油方法,用于主要利用潤 滑油進行的潤滑。該強制給油方法也與手動給脂方法同樣,經(jīng)由噴嘴166 及端板164的潤滑劑供給路徑向滾動體供給潤滑油。
專利文獻h特開2005—083500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幵2004—353698號公報
可是,潤滑油和潤滑脂在流經(jīng)潤滑劑供給路徑時的流動容易程度相差 很大。潤滑脂為凝膠狀,粘性高。因而,要想在低壓力下供給潤滑脂,必 須減小潤滑劑供給路徑的阻力。要減小阻力,增大潤滑劑供給路徑的截面 積、且縮短潤滑劑供給路徑的長度即可。
另一方面,潤滑油為液體狀,粘性低,流暢地在潤滑劑供給路徑中流
動。因而,在間歇地向潤滑劑供給路徑進給潤滑油后,若停機一段時間, 則潤滑油在重力作用下會從潤滑劑供給路徑流出,在下一次供給潤滑油 時,向空的潤滑劑供給路徑中流入潤滑油。由于運動引導裝置是在各種姿 勢下使用,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設有四條等多條數(shù),因此,也有與重力相反提 升潤滑劑的潤滑劑供給路徑。而且,近年來,考慮到對環(huán)境的影響,潤滑 油的供給量也有變少量的趨勢。
若向潤滑脂用的體積大的潤滑劑供給路徑中流入少量潤滑油,則產(chǎn)生 潤滑油充不滿潤滑劑供給路徑而無法加載壓力的現(xiàn)象,因此,很難向所有 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供給潤滑油。因為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相互獨立,所以,必須 向所有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供給潤滑劑。要想向所有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供給潤滑 油,必須減小潤滑劑供給路徑的體積。為此,減小潤滑劑供給路徑的截面 積、且縮短潤滑劑供給路徑的長度即可。
也就是說,在作為潤滑劑供給潤滑脂時,增大潤滑劑供給路徑的截面 積、且縮短潤滑劑供給路徑即可,另一方面,在作為潤滑劑供給潤滑油時, 減小潤滑劑供給路徑的截面積、且縮短潤滑劑供給路徑即可。如果潤滑劑
供給路徑的長度相等,則在供給潤滑脂時,增大潤滑劑供給路徑的截面積, 在供給潤滑油時,減小潤滑劑供給路徑的截面積即可。如此,在供給潤滑 脂時和供給潤滑油時,潤滑劑供給路徑需要相反的截面積?,F(xiàn)有的運動引 導裝置中,設計了能夠?qū)跐櫥瑵櫥坝蜐櫥p方的最佳寬度的潤滑 路徑??墒?,隨著考慮對環(huán)境的影響而降低潤滑劑使用量,能夠?qū)跐?滑脂潤滑及油潤滑雙方的潤滑路徑的設計變得很困難。
為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qū)诠┙o潤滑脂時和供給潤 滑油時雙方的運動引導裝置及運動引導裝置用附件。
然而,端板有時被分割成多個部件。例如,2個方向轉(zhuǎn)換路在端板上 立體交叉的情況如圖43所示,往端板164上裝入構成方向轉(zhuǎn)換路的方向轉(zhuǎn)
換路構成構件170。若供給潤滑劑的潤滑路徑164a橫跨端板164及方向轉(zhuǎn)換 路構成構件170,則有可能從部件間的空隙164b泄漏潤滑劑,而使?jié)櫥瑒?無法到達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由于端板164及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構件170為成型 品,因此很難消除空隙64b。
另外,若隨著運動引導裝置的大型化而端板大型化,則很難用樹脂成 型端板。這是因為還有導致模具的大型化、制作模具本身很困難的情況, 而且即使能夠制作出來也導致成本上升。為此,發(fā)明者設計了一種制造方 法是將端板分割成多個分割部件,將分割部件樹脂成形,其后將分割部件 結(jié)合??墒牵魧⒍税宸指畛啥鄠€分割部件,則在端板的潤滑路徑中途出 現(xiàn)分割部件的接縫。那樣一來則產(chǎn)生潤滑劑容易從接縫漏出的問題。
如圖44所示,上述專利文獻2中所述的發(fā)明是將形成潤滑路徑槽167的 分開構件168與端板169分開,將端板169和該分開構件168接合,構成潤滑 路徑(參照專利文獻2、權利要求l)??墒牵搶@墨I2所述的發(fā)明,沒 有分割端板,不是解決潤滑劑從分割的端板的接縫漏出的問題的發(fā)明。

發(fā)明內(nèi)容
為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即使將端板分割成多個,也很難從 接縫泄漏潤滑劑的運動弓I導裝置。
以下,關于本發(fā)明進行說明。還有,為了容易理解本發(fā)明,對附圖的 參照符號加上括弧進行標記,不過,并沒有由此將本發(fā)明限定于圖示的方
式。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技術方案l所述的發(fā)明是一種運動引導裝置,包 括軌道構件(1),其形成滾動體滾道部(lb),移動塊(2),其形成與 所述滾動體滾道部(lb)對置的負載滾動體滾道部(2d)、同時具有與所 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2d)大致平行延伸的滾動體返回通路(8), 一對
蓋構件(5),其設置在所述移動塊(2)移動方向兩端、具有連接所述負 載滾動體滾道部(2d)和所述滾動體返回通路(8)的方向轉(zhuǎn)換路(6), 多個滾動體(3),其配置在由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2d)、所述滾動 體返回通路(8)及所述方向轉(zhuǎn)換路(6)構成的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上,潤滑 路徑(38、 43、 44、 48),其設置在所述一對蓋構件(5)的至少之一上、 向所述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供給潤滑劑;所述運動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作 為所述潤滑劑使用潤滑油的油潤滑時,能夠使所述潤滑路徑(38、 43、 44、 48)變窄,另一方面,在作為所述潤滑劑使用潤滑脂的潤滑脂潤滑時,能 夠使所述潤滑路徑(38、 43、 44、 48)比所述油潤滑時變寬。
技術方案2所述的發(fā)明,根據(jù)技術方案l所述的運動引導裝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一對蓋構件(5)中至少之一具備形成有構成所述潤滑路 徑(38)的潤滑路徑槽(33、 59a)的潤滑路徑部件(39、 59)和形成有 嵌入所述潤滑路徑部件(39)的嵌合槽(35)的蓋構件主體(32),在作 為所述潤滑劑使用潤滑油的油潤滑時,在所述蓋構件主體(32)的所述嵌 合槽(35)中嵌入所述潤滑路徑部件(39、 59),使所述潤滑路徑(38) 變窄,另一方面,在作為所述潤滑劑使用潤滑脂的潤滑脂潤滑時,在所述 蓋構件主體(32)的所述嵌合槽(35)中不嵌入所述潤滑路徑部件(39、 59),將所述蓋構件主體(32)的所述嵌合槽(35)作為所述潤滑路徑(38) 利用。
技術方案3所述的發(fā)明,根據(jù)技術方案l所述的運動引導裝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一對蓋構件(5)中至少之一具備形成有構成所述潤滑路 徑(43、 44)的潤滑路徑槽(41a、 42a)的潤滑路徑部件(41、 42)和形 成有嵌入所述潤滑路徑部件(41、 42)的嵌合槽(35)的蓋構件主體(32), 所述潤滑路徑部件(41、 42)具有至少兩種形成窄的油潤滑路徑槽(4la) 的油潤滑用部件(41)和形成比所述油潤滑路徑槽(41a)寬的潤滑脂潤
滑路徑槽"2a)的潤滑脂潤滑用部件(42),在作為所述潤滑劑使用潤 滑油的油潤滑時,在所述蓋構件主體(32)中嵌入所述油潤滑路徑部件 (41),另一方面,在作為所述潤滑劑使用潤滑脂的潤滑脂潤滑時,在所 述蓋構件主體(32)中嵌入所述潤滑脂潤滑用部件(42)。
技術方案4所述的發(fā)明,根據(jù)技術方案l所述的運動引導裝置,其特
征在于,戶;f述一對蓋構件(5)中至少之一具備形成有構成所述潤滑路
徑(48)的潤滑路徑槽(46、 47)的潤滑路徑部件(45)和形成有嵌入所 述潤滑路徑部件(45)的嵌合槽(35)的蓋構件主體(32),所述潤滑路 徑槽(46、 47)具有在所述潤滑路徑部件(45)的表面(45a)側(cè)形成的 窄的油潤滑路徑槽(46)和在所述潤滑路徑部件(45)的背面(45b)側(cè) 形成的比所述油潤滑路徑槽(46)寬的潤滑脂潤滑路徑槽(47),在作為 所述潤滑劑使用潤滑油的油潤滑時,在所述蓋構件主體(32)中嵌入所述 潤滑路徑部件(45),將所述潤滑路徑部件(45)的所述油潤滑路徑槽(46) 作為所述潤滑路徑(48)利用,另一方面,在作為所述潤滑劑使用潤滑脂 的潤滑脂潤滑時,在所述蓋構件主體(32)中嵌入所述潤滑路徑部件(45), 將所述潤滑路徑部件(45)的所述潤滑脂潤滑路徑槽(47)作為所述潤滑 路徑(48)利用。
技術方案5所述的發(fā)明,根據(jù)技術方案2~4任意一項所述的運動引導 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構件主體(32)的所述嵌合槽(35)的形狀從 所述軌道構件(1)的軸線方向看左右對稱形成,所述潤滑路徑部件(39) 從所述軌道構件(1)的軸線方向看左右對稱地分割成兩部分,實質(zhì)上為 相同形狀的一種分割潤滑路徑(31)嵌入左右對稱的所述嵌合槽(3"的 右側(cè)和左側(cè)。
技術方案6所述的發(fā)明是一種運動引導裝置,包括軌道構件(1),其 形成滾動體滾道部(lb),移動塊(2),其形成與所述滾動體滾道部(lb) 對置的負載滾動體滾道部(2d)、同時具有與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2d) 大致平行延伸的滾動體返回通路(8), 一對蓋構件(5),其設置在所述 移動塊(2)移動方向兩端、具有連接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lb)和所 述滾動體返回通路(8)的方向轉(zhuǎn)換路(6),多個滾動體(3),其配置 在由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lb)、所述滾動體返回通路(8)及所述方
向轉(zhuǎn)換路(6)構成的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上,潤滑路徑(38),其設置在所 述一對蓋構件(5)的至少之一上、向所述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供給潤滑劑; 所述運動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對蓋構件(5)中至少之一具備
形成有構成所述潤滑路徑(38)的潤滑路徑槽(33、 59a)的潤滑路徑部 件(39、 59)和形成有嵌入所述潤滑路徑部件(39、 59)的嵌合槽(35) 的蓋構件主體(32),在所述蓋構件主體(32)的所述嵌合槽(35)中不 嵌入所述潤滑路徑部件(39、 59)時,能夠?qū)⑺錾w構件主體(32)的所 述嵌合槽(35)作為所述潤滑路徑(38)利用,另一方面,在所述蓋構件 主體(32)的所述嵌合槽(35)中嵌入所述潤滑路徑部件(39、 59)時, 能夠使所述潤滑路徑(38)變窄。
技術方案7所述的發(fā)明是一種運動引導裝置用的潤滑路徑部件(39、 59),所述運動引導裝置包括軌道構件(1),其形成滾動體滾道部(lb), 移動塊(2),其形成與所述滾動體滾道部(lb)對置的負載滾動體滾道 部(2d)、同時具有與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2d)大致平行延伸的滾動 體返回通路(8), 一對蓋構件(5),其設置在所述移動塊(2)移動方 向兩端、具有連接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2d)和所述滾動體返回通路(8) 的方向轉(zhuǎn)換路(6),多個滾動體(3),其配置在由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 部(2d)、所述滾動體返回通路(8)及所述方向轉(zhuǎn)換路(6)構成的滾動 體循環(huán)路徑上,潤滑路徑(38),其設置在所述一對蓋構件(5)的至少 之一上、向所述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供給潤滑劑;所述運動引導裝置用的潤滑 路徑部件(39、 59)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潤滑路徑部件(39、 59)上形成 有構成所述潤滑路徑(38)的潤滑路徑槽(33、 59a),所述潤滑路徑部件
(39、 59)嵌入在所述一對蓋構件(5)中至少之一的蓋構件主體(32) 上形成的嵌合槽(35)中,在所述蓋構件主體(32)的所述嵌合槽(35) 中不嵌入所述潤滑路徑部件(39、 59)時,能夠?qū)⑺錾w構件主體(32) 的所述嵌合槽(35)作為所述潤滑路徑(38)利用,另一方面,在所述蓋 構件主體(32)的所述嵌合槽(35)中嵌入所述潤滑路徑部件(39、 59) 時,能夠使所述潤滑路徑(38)變窄。
技術方案8所述的發(fā)明是一種運動引導裝置的潤滑劑供給方法,這種 運動引導裝置包括軌道構件(O ,其形成滾動體滾道部(lb),移動塊(2),其形成與所述滾動體滾道部(lb)對置的負載滾動體滾道部(2d)、 同時具有與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2d)大致平行延伸的滾動體返回通路
(8), 一對蓋構件(5),其設置在所述移動塊(2)移動方向兩端、具 有連接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2d)和所述滾動體返回通路(8)的方向 轉(zhuǎn)換路(6),多個滾動體(3),其配置在由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2d)、 所述滾動體返回通路(8)及所述方向轉(zhuǎn)f奐路(6)構成的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 上,所述運動引導裝置的潤滑劑供給方法其特征在于,經(jīng)由在所述一對蓋 構件(5)的至少之一上設置的潤滑路徑(38、 43、 44),向所述滾動體 循環(huán)路徑供給潤滑劑,在作為所述潤滑劑使用潤滑油的油潤滑時,能夠使 所述潤滑路徑(38、 43、 44)變窄,另一方面,在作為所述潤滑劑使用潤 滑脂的潤滑脂潤滑時,能夠使所述潤滑路徑(38、 43、 44)比所述油潤滑 時變寬。
技術方案9所述的發(fā)明是一種運動引導裝置,包括軌道構件(101、
141) ,其形成沿縱向延伸的滾動體滾道部(101a、 141b),移動塊(104、
142) ,其形成與所述滾動體滾道部(101a、 141b)對置的負載滾動體滾 道部(105c、 145d)、同時具有與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105c、 145d) 大致平行延伸的滾動體返回通路(105d、 147),蓋構件(106、 146), 其設置在所述移動塊(104、 142)移動方向端部、具有連接所述負載滾動 體滾道部(105c、 145d)和所述滾動體返回通路(105d、 147)的方向轉(zhuǎn) 換路(116),多個滾動體(103、 143),其配置在由所述負載滾動體滾 道部(105c、 145d)、所述滾動體返回通路(105d、 147)及所述方向轉(zhuǎn) 換路(116)構成的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上;所述運動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蓋構件(106)或裝入所述蓋構件(146)中的潤滑構件(152)上 挖設有用于向所述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供給潤滑劑的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 155),同時,在所述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 155)內(nèi)還挖設有比所述 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 155)截面積小的第二潤滑劑供給槽(123、 156)。
技術方案10所述的發(fā)明,根據(jù)技術方案9所述的運動引導裝置,其特 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潤滑劑供給槽(123、 156)的兩側(cè)設置沿所述第二潤 滑劑供給槽(123、 156)延伸、同時從所述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 155)
底面(131、 155a)突出的肋部(132、 157)。
技術方案ll所述的發(fā)明,根據(jù)技術方案9所述的運動引導裝置,其特
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 155)中埋入能夠不堵塞所述第 二潤滑劑供給槽(123、 156)而堵塞所述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 155) 的附件(126、 129、 158)。
技術方案12所述的發(fā)明,根據(jù)技術方案ll所述的運動引導裝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附件(126、 129、 158)通過沖裁片狀材料而制造。
技術方案13所述的發(fā)明,根據(jù)技術方案ll所述的運動引導裝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附件(126、 129、 158)由比埋入所述附件(126、 129、 158) 的所述蓋構件(106)或所述潤滑構件(152)軟質(zhì)的彈性體構成。
技術方案14所述的發(fā)明,根據(jù)技術方案ll所述的運動引導裝置,其特 征在于,在作為潤滑劑使用潤滑脂時,在所述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 155)中不埋入所述附件(126、 129、 158),另一方面,在作為潤滑劑使 用潤滑油時,在所述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 155)中埋入所述附件(126、 129、 158)。
技術方案15所述的發(fā)明,根據(jù)技術方案9所述的運動引導裝置,其特 征在于,在所述蓋構件(106)上挖設有所述第一及第二潤滑劑供給槽(122、 123),在所述蓋構件(106)接觸的所述移動塊主體(105)的端面和挖設 有所述第一及第二潤滑劑供給槽(122、 123)的所述蓋構件(10。之間, 形成用于向所述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供給潤滑劑的潤滑劑供給路徑。
技術方案16所述的發(fā)明,根據(jù)技術方案9所述的運動引導裝置,其特 征在于,在所述潤滑構件(152)上挖設有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潤滑劑供 給槽(155、 156),在所述潤滑構件(152)接觸的所述蓋構件(146)和 挖設有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潤滑劑供給槽(155、 156)的所述潤滑構件 (152)之間,形成用于向所述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供給潤滑劑的潤滑劑供給 路徑。
技術方案17所述的發(fā)明是一種運動引導裝置,包括軌道構件(101、
141) ,其形成沿縱向延伸的滾動體滾道部(101a、 141b),移動塊(104、
142) ,其形成與所述滾動體滾道部(101a、 141b)對置的負載滾動體滾 道部(105c、 145d)、同時具有與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105c、 l"d) 大致平行延伸的滾動體返回通路(105d、 147),蓋構件(106、 "6),
其設置在所述移動塊(104、 142)移動方向端部、具有連接所述負載滾動
體滾道部(105c、 145d)和所述滾動體返回通路(105d、 147)的方向轉(zhuǎn) 換路(116),多個滾動體(103、 143),其配置在由所述負載滾動體滾 道部(105c、 M5d)、所述滾動體返回通路(105d、 147)及所述方向轉(zhuǎn) 換路(116)構成的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上;所述運動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構成用于向所述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供給潤滑劑的潤滑劑供給路徑的潤滑 劑供給路徑構成構件(106、 152)上,作為所述潤滑劑供給路徑挖設有第 一潤滑劑供給槽(122、 155),同時,在所述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 155)內(nèi)還挖設有比所述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 155)截面積小的第二 潤滑劑供給槽(123、 156)。在此,潤滑劑供給路徑構成構件只要是能夠 構成潤滑劑供給路徑的構件即可,除了蓋構件(106)或裝入蓋構件(106) 的內(nèi)部的潤滑構件(152)之外,也可以是安裝在蓋構件(106)的外部的 構件或與蓋構件(106)分離地安裝在移動塊上的構件。
技術方案i8所述的發(fā)明是一種運動引導裝置用的附件,這種運動引導 裝置包括軌道構件(101 、 141),其形成沿縱向延伸的滾動體滾道部(101a、 141b),移動塊(104、 142),其形成與所述滾動體滾道部(101a、 141b) 對置的負載滾動體滾道部(105c、 145d)、同時具有與所述負載滾動體滾 道部(105c、 145d)大致平行延伸的滾動體返回通路U05d、 147),蓋 構件(106、 146),其設置在所述移動塊(104、 142)移動方向端部、具 有連接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105c、145d)和所述滾動體返回通路(105d、 147)的方向轉(zhuǎn)換路(116),多個滾動體(103、 143),其配置在由所述 負載滾動體滾道部O05c、 145d)、所述滾動體返回通路(105d、 147) 及所述方向轉(zhuǎn)換路(116)構成的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上;在所述蓋構件U06) 或裝入所述蓋構件(146)中的潤滑構件(152)上挖設有用于向所述滾動 體循環(huán)路徑供給潤滑劑的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 155),同時,在所述 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 155)內(nèi)還挖設有比所述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 155)截面積小的第二潤滑劑供給槽(123、 156);所述運動引導裝置用 的附件(126、 129、 158)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126、 129、 158)具有 與所述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 155)的平面形狀相對應的平面形狀,由 此能夠埋入所述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 155),并且,所述附件(126、
U9、 158)在埋入所述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 155)中時不堵塞所述第 二潤滑劑供給槽(123、 156),而堵塞所述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 155)。 技術方案19所述的發(fā)明是一種運動引導裝置的制造方法,這種運動引 導裝置包括軌道構件(101、 141),其形成沿縱向延伸的滾動體滾道部
(10la、 141b),移動塊(104、 142),其形成與所述滾動體滾道部(101a、 141b)對置S]負載滾動體滾道部(105c、 145d)、同時具有與所述負載滾 動體滾道部(105c、 145d)大致平行延伸的滾動體返回通路(105d、 147), 蓋構件(106、 146),其設置在所述移動塊(104、 142)移動方向端部、 具有連接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105c、 145d)和所述滾動體返回通路
(105d、 147)的方向轉(zhuǎn)換路(116),多個滾動體(103、 143),其配置 在由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U05c、 145d)、所述滾動體返回通路(105d、 147)及所述方向轉(zhuǎn)換路(116)構成的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上;所述運動引導 裝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蓋構件或潤滑構件成型工序,在所述蓋 構件(106)或裝入所述蓋構件(146)中的潤滑構件(152)上挖設用于 向所述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供給潤滑劑的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 155),同 時,在所述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 155)內(nèi)再挖設比所述第一潤滑劑供 給槽(122、 155)截面積小的第二潤滑劑供給槽(123、 156),蓋構件或 潤滑構件安裝工序,將所述蓋構件(106)或裝入所述蓋構件(146)中的 所述潤滑構件(152)安裝在移動塊主體(105、 145)上。
技術方案20所述的發(fā)明是一種運動引導裝置,包括軌道構件(1), 其形成滾動體滾道部(lb),移動塊(2),其形成與所述滾動體滾道部
(lb)對置的負載滾動體滾道部(2d)、同時具有與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 部(2d)大致平行延伸的滾動體返回通路(8), 一對蓋構件(5),其設 置在所述移動塊(2)移動方向兩端、具有連接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2d) 和所述滾動體返回通路(8)的方向轉(zhuǎn)換路(6),多個滾動體(3),其 配置在由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2d)、所述滾動體返回通路(8)及所 述方向轉(zhuǎn)換路(6)構成的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上,潤滑路徑(58),其設置 在所述蓋構件(5)的至少之一上、向所述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供給潤滑劑; 所述運動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對蓋構件(5)中至少之一具備 形成有構成所述潤滑路徑(58)的潤滑路徑槽(55、 74)的潤滑路徑部件
(52、 71)和形成有嵌入所述潤滑路徑部件(52、 71)的嵌合槽(53、 35) 的蓋構件主體(51、 32),所述蓋構件主體(51、 32)在切斷所述嵌合槽
(53、 35)的位置被分割成兩部分以上,嵌入所述蓋構件主體(51、 32) 的所述嵌合槽(53、 35)中的所述潤滑路徑部件(52、 71)橫跨被分割的 所述蓋構件主體(51、 32)的接縫(51d、 73)。
技術方案21所述的發(fā)明,'根據(jù)技術方案20所述的運動引導裝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蓋構件主體(51)被分割成與所述軌道構件(1)的左右側(cè) 面對置、設有所述方向轉(zhuǎn)換路(6)的一對腿部部件(51b)和與所述軌道 構件(1 )上表面對置、夾在所述一對腿部部件(51b)間的中央部部件(51a) 三部分。
技術方案22所述的發(fā)明,根據(jù)技術方案20所述的運動引導裝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蓋構件主體(32)被分割成構成所述方向轉(zhuǎn)換路的方向轉(zhuǎn) 換路構成構件(30)和將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構件(30)裝入的底座部(72)。
技術方案23所述的發(fā)明是一種運動引導裝置的制造方法,這種運動引 導裝置包括軌道構件(1),其形成滾動體滾道部(lb),移動塊(2), 其形成與所述滾動體滾道部(lb)對置的負載滾動體滾道部(2d)、同時 具有與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2d)大致平行延伸的滾動體返回通路(8), 一對蓋構件(51),其設置在所述移動塊(2)移動方向兩端、具有連接 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2d)和所述滾動體返回通路(8)的方向轉(zhuǎn)換路 (6),多個滾動體(3),其配置在由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2d)、所 述滾動體返回通路(8)及所述方向轉(zhuǎn)換路(6)構成的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上, 潤滑路徑(58),其設置在所述蓋構件(5)的至少之一上、向所述滾動 體循環(huán)路徑供給潤滑劑;所述運動引導裝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序一,對具有構成所述潤滑路徑(58)的潤滑路徑槽(55)的潤滑路徑 部件(52)和形成有嵌入所述潤滑路徑部件(52)的嵌合槽(53)且在切 斷所述嵌合槽(53)的位置被分割成兩部分以上的蓋構件主體(5)進行 成形,工序二,將分割的所述蓋構件主體(51a、 51b)組合,工序三,在 所述蓋構件主體(51)的所述嵌合槽(53)中嵌入橫跨被分割的所述蓋構 件主體(51a、 51b)的接縫(51d)的所述潤滑路徑部件(52)。
發(fā)明效果 根據(jù)技術方案1所述所述的發(fā)明,能夠根據(jù)運動引導裝置的使用環(huán)境, 在潤滑脂潤滑時,擴寬潤滑路徑,另一方面,在油潤滑時,使?jié)櫥窂阶?窄。從而任意情況下均能夠容易(低壓力且以少量的潤滑劑供給量)潤滑 滾動體等。
根據(jù)技術方案2所述的發(fā)明,通過在蓋構件主體中嵌入或不嵌入潤滑
路徑部件,從而能夠調(diào)整潤滑路徑的寬度。另外,在常用的潤滑脂潤滑之 際,能夠削減一個部件數(shù)。
根據(jù)技術方案3所述的發(fā)明,通過油潤滑時在蓋構件主體中嵌入油潤 滑用部件,潤滑脂潤滑時嵌入潤滑脂潤滑用部件,從而能夠調(diào)整潤滑路徑 的寬度。
根據(jù)技術方案4所述的發(fā)明,由于在潤滑路徑部件表面?zhèn)燃氨趁鎮(zhèn)刃?成油潤滑路徑槽及潤滑脂潤滑路徑槽,因而,通過將潤滑路徑部件翻過來、 或不翻過來并嵌入蓋構件主體中,從而能夠與油潤滑及潤滑脂潤滑任意一 個對應。
根據(jù)技術方案5所述的發(fā)明,由被左右對稱地分割成兩部分的一種分 割潤滑路徑部件構成循環(huán)路徑,因此能夠?qū)⒎指顫櫥窂讲考⌒突?。?而分割潤滑路徑部件的制造更加容易。
根據(jù)技術方案6所述的發(fā)明,通過在蓋構件主體上嵌入或不嵌入潤滑 路徑部件,從而能夠調(diào)整潤滑路徑的寬度。
根據(jù)技術方案7所述的發(fā)明,通過在蓋構件主體上嵌入或不嵌入潤滑 路徑部件,從而能夠調(diào)整潤滑路徑的寬度。
根據(jù)技術方案8所述所述的發(fā)明,能夠根據(jù)運動引導裝置的使用環(huán)境, 在潤滑脂潤滑時,擴寬潤滑路徑,另一方面,在油潤滑時,使?jié)櫥窂阶?窄。從而任意情況下均能夠容易(低壓力且以少量的潤滑劑供給量)潤滑 滾動體等。
根據(jù)技術方案9所述的發(fā)明,通過向第一潤滑劑供給槽及第二潤滑劑 供給槽雙方流入潤滑劑,從而能夠增大潤滑劑供給路徑的截面積。其另一 方面,如果用附件埋住第一潤滑劑供給槽,則潤滑劑供給路徑的截面積就 只有第二潤滑劑供給槽,因此能夠減小潤滑路徑的截面積。從而獲得能夠 與供給潤滑脂時和供給潤滑油時雙方對應的潤滑劑供給路徑。
根據(jù)技術方案10所述的發(fā)明,由于在第一潤滑劑供給槽中埋入附件 時,加載給附件的壓力集中在與肋部接觸的部分,因此,能夠提高基于附 件帶來的密閉性。另外,通過設置肋部,從而能夠防止附件變形而堵塞第 二潤滑劑供給槽。
根據(jù)技術方案ll所述的發(fā)明,根據(jù)有無向第一潤滑劑供給槽中埋入附 件,從而能夠增大、或減小潤滑劑供給路徑的截面積。另外,由于在蓋構 件或潤滑構件上比第一潤滑劑供給槽還往下挖設形成第二潤滑劑供給槽, 因此無須在附件表面形成槽,能夠使附件表面作成平面。從而即使不進行 樹脂成型也能夠制造附件,附件的制造變得容易。
根據(jù)技術方案12所述的發(fā)明,能夠容易制造附件。能夠使附件表面不 形成槽而作成平面,因此能夠利用沖裁進行制造。
根據(jù)技術方案13所述的發(fā)明,能夠提高附件的密閉性。
根據(jù)技術方案14所述的發(fā)明,供給潤滑脂時能夠增大潤滑劑供給路徑 的截面積,另一方面,供給潤滑油時能夠減小潤滑劑供給路徑的截面積。
根據(jù)技術方案15所述的發(fā)明,能夠在蓋構件和移動塊端面之間形成潤 滑劑供給路徑。
根據(jù)技術方案16所述的發(fā)明,能夠在潤滑構件和蓋構件之間形成潤滑 劑供給路徑。
根據(jù)技術方案17所述的發(fā)明,通過向第一潤滑劑供給槽及第二潤滑劑 供給槽雙方流入潤滑劑,從而能夠增大潤滑劑供給路徑的截面積。其另一 方面,如果用附件埋住第一潤滑劑供給槽,則潤滑劑供給路徑的截面積就 只有第二潤滑劑供給槽,因此能夠減小潤滑路徑的截面積。從而獲得能夠 與供給潤滑脂時和供給潤滑油時雙方對應的潤滑劑供給路徑。
根據(jù)技術方案18所述的發(fā)明,根據(jù)有無向第一潤滑劑供給槽中埋入附 件,從而能夠增大、或減小潤滑劑供給路徑的截面積。
根據(jù)技術方案19所述的發(fā)明,通過向第一潤滑劑供給槽及第二潤滑劑 供給槽雙方流入潤滑劑,從而能夠增大潤滑劑供給路徑的截面積。其另一 方面,如果用附件埋住第一潤滑劑供給槽,則潤滑劑供給路徑的截面積就 只有第二潤滑劑供給槽,因此能夠減小潤滑路徑的截面積。從而獲得能夠 與供給潤滑脂時和供給潤滑油時雙方對應的潤滑劑供給路徑。
根據(jù)技術方案20所述的發(fā)明,即使將蓋構件主體分割,也不會在潤 滑路徑上出現(xiàn)蓋構件主體的接縫,因此潤滑劑很難泄漏。從而,能夠使?jié)?滑劑確實到達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
根據(jù)運動引導裝置的型號,有蓋構件的循環(huán)結(jié)構相同、只是從軌道構 件的軸線方向看時的橫寬尺寸不同的標準型蓋構件和寬幅型蓋構件。如技 術方案21所述的發(fā)明,如果蓋構件分割成一對腿部和中央部三部分,則 能夠使一對腿部在標準型蓋構件和寬幅型蓋構件上通用,因此能夠?qū)崿F(xiàn)腿 部模具的通用化,能夠抑制模具費用。
根據(jù)運動引導裝置的型號,構成方向轉(zhuǎn)換路的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構件有 時被裝入蓋構件主體的底座部。根據(jù)技術方案22所述的發(fā)明,則不會從 蓋構件主體的底座部和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構件的空隙中泄漏潤滑劑。
根據(jù)技術方案23所述的發(fā)明,即使將蓋構件主體分割,也不會在潤
滑路徑上出現(xiàn)蓋構件主體的接縫,因此潤滑劑很難泄漏。從而,能夠使?jié)?滑劑確實到達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的線性導向裝置的分解立體圖。
圖2是表示線性導向裝置的循環(huán)結(jié)構部的圖。 圖3是表示端板主體及潤滑路徑部件的立體圖。 圖4是表示端板主體的主視圖。 圖5是嵌入有潤滑路徑部件的端板主體的主視圖。 圖6是表示接觸到了移動塊的潤滑路徑部件的截面圖。 圖7是嵌入有油潤滑用部件的端板主體的主視圖。 圖8是嵌入有潤滑脂潤滑用部件的端板主體的主視圖。 圖9是表示接觸到了移動塊的油潤滑用部件及潤滑脂潤滑用部件的截 面圖。
圖IO是表示潤滑路徑部件的再其他例子的截面圖。 圖11是表示循環(huán)路徑部件的再其他例子的截面圖。 圖12是表示裝入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運動引導裝置中的端板主 體的分解立體圖。圖13是潤滑路徑部件的立體圖(標準型和寬幅型兩種)。
圖14是嵌入有潤滑路徑部件的端板主體的主視圖(標準型)。 圖15是嵌入有潤滑路徑部件的端板主體的主視圖(寬幅型)。 圖16是表示接觸到了移動塊的潤滑路徑部件的截面圖。
圖17是表示端板及潤滑路徑部件的其他例子的圖。
圖18是i滑路徑部件的截面圖。
圖19是潤滑路徑部件的其他例的截面圖。 圖20是潤滑路徑部件的其他例的截面圖。
圖21是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運動引導裝置的立體圖(包括局部 截面圖)。
圖22是運動引導裝置的截面圖(與軌道正交方向的截面圖)。
圖23是滾珠循環(huán)路徑的截面圖。
圖24是端板的主視圖。
圖25是圖24的IIXV部放大圖。
圖26是附件的俯視圖。
圖27是附件的俯視圖。
圖28是埋入有附件的端板的俯視圖。
圖29是埋入有附件的端板的立體圖。
圖30是埋入有附件的端板的截面圖。
圖3i是圖25的mxi—mxi線截面圖。
圖32表示用于潤滑油的潤滑劑供給路徑(移動塊的側(cè)視圖)。 圖33表示用于潤滑油的潤滑劑供給路徑(端板的主視圖)。 圖34是本發(fā)明的第四實施方式的運動引導裝置的立體圖(包括局部 截面圖)。
圖35是運動引導裝置的主視圖(包括局部截面圖)。 圖36是潤滑板的俯視圖。
圖37是圖36的inxvii—inxvn線截面圖。
圖38是附件的俯視圖。
圖39是在潤滑板中埋入有附件的狀態(tài)的截面圖。
圖40表示用于潤滑油的潤滑劑供給路徑(移動塊的側(cè)視圖)。
圖41是現(xiàn)有的采用潤滑脂槍的潤滑方法的立體圖。 圖42是現(xiàn)有的采用自動泵的強制給油方法的立體圖。 圖43是表示現(xiàn)有的端板的主視圖。
圖44是表示現(xiàn)有的形成潤滑路徑槽的分開部件及端板的立體圖。 圖中,l一軌道,lb—滾柱滾道面(滾動體滾道部),2 —移動塊,2d 一負載滾柱滾道面(負載滾動"體滾道部),3 —滾柱(滾動體),5 —端板(蓋 構件),6 —方向轉(zhuǎn)換路,7—負載滾柱滾道路(負載滾動體滾道路),8 — 滾柱返回通路(滾動體返回通路),30—內(nèi)側(cè)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構件(方向 轉(zhuǎn)換路構成構件),31 —分割潤滑路徑部件,32 —端板主體(蓋構件主體), 33 —潤滑路徑槽,35 —嵌合槽,38 —潤滑路徑,39 —潤滑路徑部件,41一 油潤滑用部件,41a—油潤滑路徑槽,42 —潤滑脂潤滑用部件,42a—潤滑 脂潤滑路徑槽,43、 44一潤滑路徑,45 —潤滑路徑部件,46 —油潤滑路徑 槽,47 —潤滑脂潤滑路徑槽,51 —端板主體,51a—中央部部件,51b—腿 部部件,51a—l一寬幅型用中央部部件,51a—2 —標準型用中央部部件, 51d —接縫,52 —潤滑路徑部件,52—1一標準型潤滑路徑部件,52—2 — 寬幅型潤滑路徑部件,53 —嵌合槽,55—潤滑路徑槽,58 —潤滑路徑,59 一潤滑路徑部件,59a—潤滑路徑槽,71—潤滑路徑部件,72 —底座部, 73 —接縫,101—軌道(軌道構件),101a—滾珠滾道槽(滾動體滾道部), 103 —滾珠(滾動體),104—移動塊,105 —移動塊主體,105c—負載滾珠 滾道槽(負載滾動體滾道部),105d—滾珠返回通路(滾動體返回通路), 106—端板(蓋構件、潤滑劑供給路徑構成構件),116 —方向轉(zhuǎn)換路,122 一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3 —第二潤滑劑供給槽,126、 129 —附件,131 — 底面,132—肋部,141一軌道(軌道構件),141b —滾柱滾道面(滾動體 滾道部),142 —移動塊,143 —滾柱(滾動體),145 —移動塊主體,145d 一負載滾柱滾道面(負載滾動體滾道部),146 —端板,147 —滾柱返回通 路(滾動體返回通路),152 —潤滑板(潤滑構件、潤滑劑供給路徑構成構 件),155 —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55a—底面,156 —第二潤滑劑供給槽, 157 —肋部,158 —附件。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l及圖2表示作為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的運動引導裝置的線性導向裝 置。圖l表示線性導向裝置的分解立體圖,圖2是表示線性導向裝置的循 環(huán)結(jié)構。
線性導向裝置具備作為軌道構件呈直線狀延伸的軌道1、經(jīng)由多個作 為滾動體的滾柱3移動自如地設置在該軌道1上的移動塊2,引導移動物 體直線運動。該實施方式中,為了實現(xiàn)高剛性,滾動體使用彈性變形少的 滾柱3,不過,當然,滾動體也可以使用滾珠。
軌道1以截面大致四角形狀細長地呈直線狀延伸。在軌道1的左右側(cè)
面沿縱向形成具有壁面lb及底面lc的槽la。上側(cè)的壁面lb及下側(cè)的壁 面lb分別成為滾柱3滾動的滾柱滾道面。在軌道1的左右側(cè)面設有上下 各2條總共4條作為滾動體滾道部的滾柱滾道面lb。由于滾柱3在這些滾 柱滾道面lb上滾動,因此在將滾柱滾道面lb淬火后,進行研磨加工等, 滾柱滾道面lb的制作要注意其強度及表面粗糙度。
移動塊2具備與軌道1上表面對置的中央部2a和從中央部2a的左右 兩側(cè)向下方延伸、與軌道1左右側(cè)面對置的側(cè)壁部2b。在移動塊2的側(cè)壁 部2b上形成與設置在軌道1側(cè)面的槽la形狀相對應的突出部2c。在該突 出部2c上形成與滾柱滾道面lb對應的作為負載滾動體滾道部的負載滾柱 滾道面2d。負載滾柱滾道面2d在移動塊2的左右側(cè)壁部2b的上下各設置 2條總共4條。由于滾柱3也在該負載滾柱滾道面2d上滾動,因此,在將 負載滾柱滾道面2d淬火后,進行研磨加工等,負載滾柱滾道面2d的制作
要注意其強度及表面粗糙度。
在軌道1的滾柱滾道面lb和移動塊2的負載滾柱滾道面2d之間夾著 鋼制的多個滾柱3。多個滾柱3旋轉(zhuǎn)'滑動自如地在保持器10上保持一串。
在移動塊2的側(cè)壁部2b上形成從上下兩條負載滾柱滾道面2d隔開規(guī) 定間隔地平行延伸的貫通孔14。在該貫通孔14中插入構成滾柱返回通路 8的滾柱返回通路構成構件15。滾柱返回通路構成構件15由將細長的管 形狀構件沿軸線方向分割成兩部分的一對管半體組成。在滾柱返回通路構 成構件15的內(nèi)周形成滾柱返回通路8。滾柱返回通路構成構件15被插入 到貫通孔14中后,其兩端部支承在端板5上,被固定在移動塊2上。
在移動塊2的負載滾柱滾道面2d的兩側(cè)緣安裝有長條的樹脂制保持
構件11、 12、 13。在保持構件11、 12、 13上形成引導保持器10的引導槽,
以使能夠防止在從軌道1上拆下移動塊2之際滾柱3從負載滾柱滾道面2d 脫落。第一保持構件11引導在下側(cè)的負載滾柱滾道面2d上移動的保持器 10的下側(cè)。第二保持構件12引導在下側(cè)的負載滾柱滾道面2d上移動的保 持器10的上側(cè),同時,引導在上側(cè)的負載滾柱滾道面2d上移動的保持器 10的下側(cè)。第三保持構件13引導在上側(cè)的負載滾柱滾道面2d上移動的保 持器10的上側(cè)。
由軌道1的滾柱滾道面lb和移動塊2的負載滾柱滾道面2d構成的負 載滾柱滾道路7—1、 7—2 (參照圖2),在移動塊2的左右側(cè)壁部2b上分 別各設置2個。由滾柱返回通路構成構件15構成的滾柱返回通路8—1、 8 一2 (參照圖2)在移動塊2的左右側(cè)壁部2b的上下也各設置2條。在端 板5上設有將該負載滾柱滾道路7—1、 7—2和滾柱返回通路8—1、 8—2 立體交叉的方向轉(zhuǎn)換路6—1、 6—2。
作為蓋構件的端板5安裝在移動塊2的移動方向的兩端面上。端板5 的截面形狀與移動塊2相對應,具備水平部5a和側(cè)壁部5b (參照圖l)。 如圖2所示,側(cè)壁部5b的外側(cè)方向轉(zhuǎn)換路6—1連接下側(cè)的負載滾柱滾道 路7—1和上側(cè)的滾柱返回通路8—1。側(cè)壁部5b的內(nèi)側(cè)方向轉(zhuǎn)換路6 — 2 連接上側(cè)的負載滾柱滾道路7—2和下側(cè)的滾柱返回通路8—2。即,外側(cè) 方向轉(zhuǎn)換路6 — 1及內(nèi)側(cè)方向轉(zhuǎn)換路6—2以使負載滾柱滾道路7和滾柱返 回通路8立體交叉的方式連接。如圖1所示,外側(cè)方向轉(zhuǎn)換路6 — 1及內(nèi) 側(cè)方向轉(zhuǎn)換路6—2由端板5、內(nèi)外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構件24及內(nèi)側(cè)方向轉(zhuǎn) 換路構成構件30構成。還有,在圖2的左側(cè)圖中,表示從端板5拆掉內(nèi) 外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構件24及內(nèi)側(cè)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構件30的狀態(tài)。
內(nèi)外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構件24整體形狀形成大致U字形狀。在內(nèi)外方 向轉(zhuǎn)換路構成構件24的外周側(cè)形成外側(cè)方向轉(zhuǎn)換路6—1的內(nèi)周側(cè),在內(nèi) 周側(cè)形成內(nèi)側(cè)方向轉(zhuǎn)換路6—2的外周側(cè)。并且,若將內(nèi)外方向轉(zhuǎn)換路構 成構件24嵌入端板5中,則由在端板5上形成的外側(cè)方向轉(zhuǎn)換路6—1的 外周側(cè)和內(nèi)外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構件24的外周側(cè)構成外側(cè)方向轉(zhuǎn)換路6 — 1。另外,還與在端板5上形成的內(nèi)側(cè)方向轉(zhuǎn)換路6—2的外周側(cè)一起構成 內(nèi)側(cè)方向轉(zhuǎn)換路6—2的外周側(cè)。
內(nèi)側(cè)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構件30呈將圓柱切掉一半的形狀,在其外周面 形成內(nèi)側(cè)方向轉(zhuǎn)換路的內(nèi)周側(cè)。在端板5中嵌入內(nèi)外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構件
24后,將該內(nèi)側(cè)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構件30嵌入端板5中時,由端板5和內(nèi) 側(cè)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構件30構成內(nèi)側(cè)方向轉(zhuǎn)換路6 — 1 。
在內(nèi)外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構件24和內(nèi)側(cè)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構件30之間裝 又保持器引導構件29。若由端板5和內(nèi)外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構件24構成內(nèi)。 側(cè)方向轉(zhuǎn)換路的外周側(cè),則在端板5和內(nèi)外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構件24的接 頭處產(chǎn)生臺階。保持器引導構件29為了避免在內(nèi)側(cè)方向轉(zhuǎn)換路6—2的外 周側(cè)產(chǎn)生的該臺階而設置。保持器引導構件29整體形成U字形狀,在內(nèi) 側(cè)方向轉(zhuǎn)換路6—2的外周側(cè)的全長上延伸。
對線性導向裝置的組裝方法進行說明。首先,在移動塊2上裝入保持 構件ll、 12、 13、返回通路構成構件15。然后,在端板5上依次嵌入內(nèi) 外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構件24、保持器引導構件29、內(nèi)側(cè)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構 件30,在移動塊2端面之一上安裝端板5。在該狀態(tài)下,將保持器10上 保持一列的滾柱3插入內(nèi)側(cè)及外側(cè)的循環(huán)路。最后,在移動塊2的相反側(cè) 的端面依次安裝內(nèi)側(cè)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構件30、保持器引導構件29、內(nèi)外 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構件24、端板5。
若使移動塊2相對于軌道1相對移動,則多個滾柱3在軌道1的滾柱 滾道面lb和移動塊2的負載滾柱滾道面2d之間的負載滾柱滾道路上滾動 運動。滾動到移動塊2的負載滾柱滾道面2d的一端的滾柱3如圖2所示, 由端板5上設置的掬起部5c掬起,經(jīng)由U字狀的方向轉(zhuǎn)換路6后,進入 與負載滾柱滾道路7平行延伸的滾柱返回通路8。通過了滾柱返回通路8 的滾柱3經(jīng)由相反側(cè)的方向轉(zhuǎn)換路后,再進入負載滾柱滾道路7。滾柱3 在由這些負載滾柱滾道路7、方向轉(zhuǎn)換路6及滾柱返回通路8構成的回路 狀的滾柱循環(huán)路上循環(huán)?;芈窢畹难h(huán)路徑具有內(nèi)側(cè)和外側(cè)兩個,所以滾 柱3在內(nèi)側(cè)及外側(cè)各自的循環(huán)路徑上循環(huán)。
當使用這樣的滾動型運動引導裝置之際,必須在滾柱3、滾柱滾道面 lb、負載滾柱滾道面2d之間制作油膜,防止金屬和金屬直接接觸。為此, 在端板5上設置用于向滾柱3供給潤滑劑的潤滑路徑。本實施方式中,如 圖1所示,構成潤滑路徑的潤滑路徑部件39與端板5分開設置,并且,
能夠拆裝地嵌入端板5中。即如圖3所示,端板5由形成潤滑路徑槽33 的潤滑路徑部件39、形成嵌合槽35的作為蓋構件主體的端板主體32構成。
圖4表示端板主體32的主視圖。在端板主體32的中央開出從表向里 貫通端板主體32的潤滑劑供給孔34。在該潤滑劑供給孔34的背面?zhèn)鹊亩?部安裝有用于利用潤滑脂槍和給油泵供給潤滑劑的噴嘴。當在端板主體32 的背面?zhèn)炔涣羧℃b噴嘴的空間時,在端板主體32的側(cè)面開出安裝噴嘴 的側(cè)面潤滑劑供給孔37。該側(cè)面潤滑劑供給孔37與在端板主體32的表面 形成的嵌合槽35相連。
在端板主體32的表面形成與潤滑劑供給孔34相連、同時向左右方向 延伸的嵌合槽35。嵌合槽35從軌道1的軸線方向看形成左右對稱,最終-直到循環(huán)結(jié)構部36。即,嵌合槽35具有從潤滑劑供給孔34向左右方向延 伸的水平槽35a和從水平槽35a兩端部朝向循環(huán)結(jié)構部36向下方向彎折 的垂直槽35b,最終直到循環(huán)結(jié)構部36。
如圖3所示,潤滑路徑部件39從軌道1的軸線方向看左右對稱地被 分割成兩部分。從而能夠?qū)⑶度朐谧髠?cè)嵌合槽35中的分割潤滑路徑部件 31翻過來,嵌入右側(cè)的嵌合槽35中。各分割潤滑路徑部件31具有形狀與 嵌合槽35的水平槽35a相對應的水平部31a和形狀與垂直槽35b相對應 的垂直部31b。并且,在各分割潤滑路徑部件31上表面背面均形成潤滑路 徑槽33。
如圖6所示,當將分割潤滑路徑部件31接觸到移動塊2的端面時, 在移動塊2和潤滑路徑槽33之間形成潤滑路徑38。表面背面均形成潤滑 路徑槽33,是為了即使將嵌入端板5左側(cè)的嵌合槽35中的分割潤滑路徑 部件31翻過來嵌入右側(cè)的嵌合槽35中,也能夠構成潤滑路徑38。還有, 該實施方式中,是由相互接觸的分割潤滑路徑部件31和移動塊2構成潤 滑路徑,不過,也可以由相互接觸的分割潤滑路徑部件31和端板主體32 構成潤滑路徑。再有,表側(cè)的潤滑路徑槽33的寬度和背側(cè)的潤滑路徑槽 33的寬度也可以不同。這種情況下,在潤滑脂潤滑時,將2個分割潤滑路 徑部件31嵌入端板5的左右對稱的嵌合槽35的左側(cè)和右側(cè)中,使寬的潤 滑路徑槽33與移動塊2的端面接觸。另一方面,在油潤滑時,將2個分 割潤滑路徑部件31翻過來嵌入端板5的嵌合槽35的左側(cè)和右側(cè)中,使窄
的潤滑路徑槽33與移動塊2的端面接觸。
圖5表示嵌入有分割潤滑路徑部件31的端板主體32的主視圖。若將 端板主體32安裝在移動塊2的端面,則分割潤滑路徑部件31夾在端板主 體32和移動塊2之間并固定。此時,如上所述,分割潤滑路徑部件31和 移動塊2的端面接觸,在分割潤滑路徑部件31的潤滑路徑槽33和移動塊 2的端面之間形成潤滑路徑38。若從噴嘴注入潤滑劑,則潤滑劑經(jīng)由端板 主體32的潤滑劑供給孔34、潤滑路徑部件39的潤滑路徑38,到達循環(huán) 結(jié)構部36。在循環(huán)結(jié)構部36中,由于滾柱3進行方向轉(zhuǎn)換,因此,在滾 柱3上涂敷潤滑劑。由于涂敷了潤滑劑的滾柱3在軌道1的滾柱滾道面lb 及移動塊2的負載滾柱滾道面2d上滾動,因此這些部位也被涂敷潤滑劑。
當沒有將分割潤滑路徑部件31嵌入端板主體32的嵌合槽35中時, 若將端板主體32安裝在移動塊2上,則端板主體32和移動塊2的端面接 觸,由端板主體32和移動塊2構成潤滑路徑(嵌合槽35)。若從噴嘴注入 潤滑劑,則潤滑劑經(jīng)由端板主體32的潤滑劑供給孔34、端板主體32的嵌 合槽35和移動塊2的端面之間的潤滑路徑,到達循環(huán)結(jié)構部36。
作為運動引導裝置的潤滑劑,有潤滑脂(例如鋰類潤滑脂、尿素類潤 滑脂等)和潤滑油(例如滑動面油或渦輪油、ISOVG32 68等)兩種。由 于它們具有相反的特性,因此,作為潤滑劑使用潤滑脂時,希望潤滑路徑 寬,作為潤滑劑使用潤滑油時,希望潤滑路徑窄。在作為潤滑劑使用潤滑 脂的潤滑脂潤滑時,不在端板主體32的嵌合槽35中嵌入分割潤滑路徑部件 31,將端板主體32的嵌合槽35作為潤滑路徑加以利用。另一方面,在作為 潤滑劑使用潤滑油的油潤滑時,在端板主體32的嵌合槽35中嵌入分割潤滑 路徑部件31,使?jié)櫥窂阶冋?。這樣一來,在任意情況下,都能夠容易(以 低壓力且少量的潤滑劑供給量)地潤滑循環(huán)結(jié)構部36。
油潤滑時使?jié)櫥窂阶冋瑵櫥瑵櫥瑫r使?jié)櫥窂阶儗挼姆椒?,?了嵌入或不嵌入潤滑路徑部件39以外,還有如下所述各種。圖7 圖9表示 潤滑路徑部件39的其他例。圖7及圖8表示嵌入有潤滑路徑部件41、 42的端 板主體32。任意潤滑路徑部件41、 42都與嵌合槽35的形狀一致,可無間隙 地嵌入嵌合槽35中。并且,該例的潤滑路徑部件41、 42至少有如圖7所示 形成窄的油潤滑路徑槽41a的油潤滑用部件41和如圖8所示形成比油潤滑
路徑槽41a寬的潤滑脂潤滑路徑槽42a的潤滑脂潤滑用部件42兩種。
如圖7所示,油潤滑用部件41與端板主體32的嵌合槽35形狀相對 應,左右細長延伸。在油潤滑用部件41的表側(cè)形成向左右方向細長延伸 的油潤滑路徑槽41a。在油潤滑用部件41的中央部開出與端板主體32的 潤滑劑供給孔34 (參照圖4)相連的聯(lián)絡孔41b。該聯(lián)絡孔41b也與油潤 滑路徑槽41a相連。若將嵌入有油潤滑用部件41的端板主體32安裝在移 動塊2的端面,則油潤滑用部件41夾在端板主體32和移動塊2之間并固 定。此時,如圖9所示,油潤滑用部件41和移動塊2的端面接觸,在油 潤滑用部件41的油潤滑路徑槽41a和移動塊2的端面之間形成潤滑路徑 43。若從噴嘴注入潤滑油,則潤滑油經(jīng)由端板主體32的潤滑劑供給孔34、 油潤滑用部件41的聯(lián)絡孔41b、油潤滑用部件41的油潤滑路徑槽41a, 到達循環(huán)結(jié)構部。
如圖8所示,潤滑脂潤滑用部件42與端板主體32的嵌合槽35形狀 相對應,左右細長延伸。在潤滑脂潤滑用部件42的表側(cè)形成向左右方向 細長延伸的潤滑脂潤滑路徑槽42a。該潤滑脂潤滑路徑槽42a截面積比油 潤滑用部件41的油潤滑路徑槽41a寬(槽寬大,槽深深)。在潤滑脂潤 滑用部件42的中央部開出與端板主體32的潤滑劑供給孔34 (參照圖4) 相連的聯(lián)絡孔42b。該聯(lián)絡孔42b也與潤滑脂潤滑路徑槽相連。
與油潤滑用部件41同樣,若將嵌入有潤滑脂潤滑用部件42的端板主 體32安裝在移動塊2的端面,則潤滑脂潤滑用部件42夾在端板主體32 和移動塊2之間并固定。此時,如圖9所示,潤滑脂潤滑用部件42和移 動塊2的端面接觸,在潤滑脂潤滑用部件42的潤滑脂潤滑路徑槽42a和 移動塊2的端面之間形成潤滑路徑44。若從噴嘴注入潤滑脂,則潤滑脂經(jīng) 由端板主體32的潤滑劑供給孔34、潤滑脂潤滑用部件42的聯(lián)絡孔42b、 潤滑脂潤滑用部件42的潤滑脂潤滑路徑槽42a,到達循環(huán)結(jié)構部36。
圖10表示潤滑路徑部件的再其他例子。該例的潤滑路徑部件45在其表 面45a側(cè)形成窄的油潤滑路徑槽46,在其背面45b側(cè)形成比油潤滑路徑槽46 寬的潤滑脂潤滑路徑槽47。并且,在作為潤滑劑使用潤滑油的油潤滑時, 如圖IO (A)所示,在端板主體32中嵌入潤滑路徑部件45,使油潤滑路徑 槽46的表面45a與移動塊2的端面接觸,將潤滑路徑部件45的油潤滑路徑槽
46作為潤滑路徑化加以利用。另一方面,在作為潤滑劑使用潤滑脂的潤滑
脂潤滑時,如圖IO (B)所示,在端板主體32中嵌入潤滑路徑部件45,使 油潤滑路徑槽46的背面45b與移動塊2的端面接觸,將潤滑路徑部件45的潤 滑脂潤滑路徑槽47作為潤滑路徑48加以利用。
除了此例以外,作為油潤滑時使?jié)櫥窂阶冋?、潤滑脂潤滑時使?jié)櫥?路徑變寬的方法,還可以準備端板主體32的嵌合槽35截面積窄的、寬的 兩種,將嵌合槽35原樣作為潤滑路徑加以利用。
圖11表示潤滑路徑部件59的再其他例子。在圖3及圖6所示的潤滑 路徑部件39中,是通過潤滑路徑部件39與移動塊2的端面接觸,從而在 潤滑路徑部件39和移動塊2之間形成潤滑路徑38。與之相對,在該例中, 是通過潤滑路徑部件59與端板主體32接觸,從而在潤滑路徑部件59和 端板主體32之間形成潤滑路徑38。在潤滑路徑部件59上挖出潤滑路徑槽 59a。如此,潤滑路徑38既可以在移動塊2和潤滑路徑部件39之間形成, 也可以在端板主體32和潤滑路徑部件59之間形成。
圖12 圖16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中運動引導裝置的端板。端 板以外的軌道1、移動塊2等構成部件使用與圖1所示第一實施方式的運 動引導裝置相同的結(jié)構,因此只關于端板進行說明。
端板具有形成有構成潤滑路徑的潤滑路徑槽的潤滑路徑部件52 (參照 圖13)和形成有嵌入潤滑路徑部件的嵌合槽53的端板主體51。如圖12所示, 端板主體51被分割成與軌道1的左右側(cè)面對置、設置方向轉(zhuǎn)換路6的一對腿 部部件51b和與軌道l的上表面對置、夾在一對腿部部件51b間的中央部部 件51a三部分。中央部部件51a具有至少兩種標準型用中央部部件51a—2及 橫寬比標準型用中央部部件51a—2寬的寬幅型用中央部部件51a—l。若在 一對腿部部件51b間夾入標準型用中央部部件51a—2,則得到標準型的端 板主體51。另一方面,若在一對腿部部件51b間夾入寬幅型用中央部部件 51a—l,則得到寬幅型的端板主體51。
根據(jù)運動引導裝置的型號,具有端板主體51的循環(huán)結(jié)構相同、只是 從軌道l的軸線方向看時橫寬尺寸不同的標準型和寬幅型。通過將端板5 分割成與軌道1的左右側(cè)面對置、設置方向轉(zhuǎn)換路的一對腿部部件51b和 與軌道l的上表面對置、夾在一對腿部部件51b間的中央部部件51a三部
分,從而能夠使一對腿部部件51b在標準型和寬幅型2種端板5上通用。 因此能夠?qū)崿F(xiàn)腿部部件51b模具的通用化,能夠抑制模具費用。只是必須
在標準型和寬幅型上準備2種中央部部件51a??墒牵醒氩坎考?1a不 具有循環(huán)結(jié)構,而且形狀簡單,因此容易用模具制造。
在端板主體51上形成從潤滑劑供給孔34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嵌合槽 35廣在嵌合槽35的左右端進一步向左右方向形成窄幅的潤滑路徑槽54。 , 潤滑路徑槽54從中途開始向下方延伸,直到方向轉(zhuǎn)換路6。端板主體51 在切斷嵌合槽53的位置被分割成三部分。
圖13表示嵌在端板主體51的嵌合槽53中的潤滑路徑部件52的立體 圖。潤滑路徑部件52也準備標準型52—1和比標準型52—1橫長的寬幅 型52—2兩種。潤滑路徑部件52的平面形狀與嵌合槽53的形狀相對應, 為大致矩形。在潤滑路徑部件52的表面形成向左右方向延伸的潤滑路徑 槽55。在潤滑路徑部件52的中央部形成與端板主體51的潤滑劑供給孔 34相連的聯(lián)絡孔56。該聯(lián)絡孔56也與潤滑路徑槽55相連。
圖14及圖15表示嵌入有潤滑路徑部件52的端板主體51。圖14表示 標準型,圖15表示寬幅型。嵌入嵌合槽53中的潤滑路徑部件52橫跨被 分割的端板主體51的接縫51d。若將潤滑路徑部件52嵌入嵌合槽53中, 則潤滑路徑部件52的聯(lián)絡孔56與端板主體51的潤滑劑供給孔34相連, 潤滑路徑部件52的兩端部的潤滑路徑槽55與端板主體51的潤滑路徑槽 54相連。
關于端板的制造方法進行說明。首先,將形成潤滑路徑槽55的潤滑 路徑部件52和形成嵌入潤滑路徑部件52的嵌合槽53、同時在切斷嵌合槽 53的位置被分割成兩部分以上的端板主體51a、 51b注射成形。接下來, 利用粘接、螺釘結(jié)合等結(jié)合手段將分割的端板主體51a、 51b結(jié)合。接下 來,在端板主體51a、 51b的嵌合槽53中橫跨分割的端板主體51a、 51b 的接縫51d嵌入潤滑路徑部件52。最后將端板主體51安裝在移動塊2的 端面。
若將嵌入有潤滑路徑部件52的端板主體51安裝在移動塊2的端面, 則潤滑路徑部件52夾在端板主體51和移動塊2之間并固定。此時,如圖 16所示,潤滑路徑部件52 — 1、 52—2和移動塊2的端面接觸,在潤滑路
徑部件52 — 1、 52—2的潤滑路徑槽55和移動塊2的端面之間形成潤滑路 徑58。若從噴嘴注入潤滑劑,則潤滑劑經(jīng)由端板主體51的潤滑劑供給孔 34、潤滑路徑部件52—1、 52—2的聯(lián)絡孔56、潤滑路徑部件52 — 1、 52 一2的潤滑路徑槽55,到達方向轉(zhuǎn)換路6。潤滑路徑58在潤滑路徑部件 52—1、 52 — 2的潤滑路徑槽55和移動塊2的端面之間構成,因此即使分 割端板主體51,也爾會在潤滑路徑58中產(chǎn)生端板主體51的接縫51d,不 會從接縫51d泄漏潤滑劑。
圖17表示端板及潤滑路徑部件的其他例。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的運動 引導裝置中,如圖1所示,在端板5上,作為構成立體交叉的方向轉(zhuǎn)換路 的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構件,裝入內(nèi)外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構件24及內(nèi)側(cè)方向轉(zhuǎn) 換路構成構件30 (以下,稱為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構件30)。圖17上側(cè)的圖 表示裝入了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構件30的端板主體5的主視圖。端板5被分 割成底座部72和裝入底座部72的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構件33。從而端板主體 32的嵌合槽35也在底座部72和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構件30的接縫73處被切 斷,在接縫73處產(chǎn)生空隙。在嵌合槽35中橫跨接縫73嵌入潤滑路徑構 件71。薄板狀潤滑路徑部件71為與嵌合槽35相同的平面形狀。
如圖18的截面圖所示,潤滑路徑部件71其背面形成平面,表面挖出 潤滑路徑槽74。若將潤滑路徑部件71嵌入端板主體的嵌合槽35中,則在 潤滑路徑部件71的上表面形成無空隙的面。若將在潤滑路徑部件71上挖 出的潤滑路徑槽74作為潤滑路徑加以利用,則不會在潤滑路徑上產(chǎn)生接 縫。從而潤滑劑也不會從潤滑路徑的接縫泄漏。
圖19表示潤滑路徑部件71的其他例。通過將潤滑路徑部件71的截 面形狀形成由底和側(cè)壁構成的U字形狀,從而不僅嵌合槽35的底面,就
連側(cè)面也能夠橋接。從而能夠進一步消除縫隙。
圖20表示潤滑路徑部件71的其他例。該例中,將軟質(zhì)的2個潤滑路 徑部件71a、 71b重疊,在它們之間形成潤滑路徑。通過重疊軟質(zhì)的2個 潤滑路徑部件71a、 71b,從而能夠提高潤滑路徑的密封性。還有,若潤滑 路徑部件71接觸的是移動塊2的端面,則由于加工精度良好,因此用1 個潤滑路徑部件也能夠提高潤滑路徑的密封性。若潤滑路徑部件71接觸 的是成型品,則由于不能期待加工精度,因此優(yōu)選是如該例那樣將2個潤
滑路徑部件71a、 71b重疊。
還有,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具體化成上述實施方式,在不變更本發(fā)明宗 旨的范圍內(nèi)能夠進行各種變更。例如,上述實施方式中,是在相互接觸的 潤滑路徑部件的潤滑路徑槽和移動塊的端面之間形成潤滑路徑,不過,也 可以由潤滑路徑部件單獨、即在潤滑路徑部件內(nèi)部形成由貫通孔構成的潤 滑路徑。另外,作為滾動體不僅t^夠適用于滾柱,也可以適用于滾珠,移 動塊、軌道的形狀 結(jié)構能夠進行各種變更。再有,上述實施方式中,關 于移動塊直線運動的線性導向裝置進行了說明,不過,本發(fā)明也能夠適用 于引導曲線運動的曲線運動引導裝置。再有,本發(fā)明也能夠適用于滾珠花 鍵、滾柱花鍵等花鍵。
圖21及圖22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運動引導裝置。圖21表 示運動引導裝置的立體圖,圖22表示運動引導裝置的截面圖,圖23表示 運動引導裝置的滾珠循環(huán)路徑的截面圖。該實施方式的運動引導裝置被稱 作線性導向裝置,引導工作臺等移動體相對于底座往復直線運動。在引導 部分作為滾動體夾入多個滾珠。
底座上安裝有作為軌道構件的軌道101。在軌道101上開出用于利用 螺釘?shù)冉Y(jié)合手段將軌道101固定在底座上的安裝孔102。軌道101以截面 大致四角形狀細長延伸呈直線狀。在軌道101的左右側(cè)面作為滾動體滾道 部形成沿著縱向延伸的例如2條滾珠滾道槽101a。滾珠滾道槽101a的截 面形狀為由單一圓弧構成的單圓弧形拱槽形狀,或由兩個圓弧構成的雙圓 弧形拱槽形狀。滾珠滾道槽101a的條數(shù)、滾珠滾道槽和滾珠的接觸角按 照運動引導裝置的負載載荷進行各種設定。由于滾珠103滾動運動,因此, 滾珠滾道槽101a加工成其表面粗糙度小且強度強。
如圖22所示,在軌道101上安裝有移動塊104,移動塊104經(jīng)由多個 滾珠103能夠相對運動。移動塊104由金屬制移動塊主體105、設置在移 動塊104的移動方向兩端部的樹脂制的一對端板106構成。移動塊主體105 其整體形成鞍形狀,具有與軌道101上表面對置的中央部105a和從中央 部105a寬度方向的兩端部垂向下方并與軌道101左右側(cè)面對置的側(cè)壁部 105b。在移動塊105的左右各側(cè)壁部105b的內(nèi)面,作為與軌道101的滾 珠滾道槽101a對置的負載滾動體滾道槽,形成上下2條負載滾珠滾道槽105C。由于多個滾珠103也在該負載滾珠滾道槽105c上滾動運動,因此,
負載滾珠滾道槽105c加工成其表面粗糙度小且強度強。
如圖21所示,多個滾珠103在每個滾珠循環(huán)路徑中,由隔帶108連 結(jié)成一串。在多個滾珠103間夾有圓筒形狀的多個隔離件108a。多個隔離 件108a其側(cè)面由一對帶狀的連結(jié)部108b連結(jié)?;趲畹倪B結(jié)部108b 及多個隔離件108a,在隔帶108上形成用于保持滾珠103的凹部。如圖 22所示,從滾珠103的行進方向看,連結(jié)部108b比滾珠103向外側(cè)鼓出。 在移動塊主體105的負載滾珠滾道槽105c的兩側(cè),加工出用于引導這個 比滾珠103鼓出的連結(jié)部108b的引導槽110。引導槽110被加工在與移動 塊主體一體成型的樹脂成型體111上。該引導槽110防止在從軌道101中 拆下移動塊104之際滾柱103從移動塊104的負載滾柱滾道槽105c中脫 落。
如圖22所示,在移動塊主體105的左右各側(cè)壁部105b上,作為滾動 體返回通路設置與負載滾珠滾道槽105c平行延伸的滾珠返回通路105d。 滾珠返回通路105d設置與負載滾珠滾道槽105c相同數(shù)目。滾珠返回通路 105d的直徑大于滾珠103的直徑,因此滾珠103不會在滾珠返回通路105d 中受到載荷。滾珠103 —面由后續(xù)的滾珠103推擠、或經(jīng)由隔帶108被前 方的滾珠103抻拉,一面在滾珠返回通路105d上移動。滾珠返回通路105d 通過在移動塊主體105上幵出的貫通孔112內(nèi)一體成型樹脂成型體113而 形成。在滾珠返回通路105d上也加工出用于引導隔帶108的連結(jié)部108b 的引導槽114。
在移動塊主體105的移動方向的兩端,作為蓋構件裝有端板106。如 圖23所示,在端板106上形成連接負載滾珠滾道槽105c和滾珠返回通路 105d的U字狀方向轉(zhuǎn)換路116。更詳細地說,在端板106上形成方向轉(zhuǎn)換 路116的外周側(cè)。在移動塊主體105的端面一體注射成型構成方向轉(zhuǎn)換路 116的內(nèi)周側(cè)的R分段部117。將端板106和R分段部117組合,形成方 向轉(zhuǎn)換路116。
由呈直線狀延伸的負載滾珠滾道槽105c、與負載滾珠滾道槽105c平 行延伸的滾珠返回通路105d還有連接負載滾珠滾道槽105c和滾珠返回通 路105d的U字狀方向轉(zhuǎn)換路116,形成回路狀的滾珠循環(huán)路徑。在該滾
珠循環(huán)路徑中排列 收容著由隔帶108保持的多個滾珠103。若使移動塊
104相對于軌道101相對移動,則多個滾珠103在軌道101的滾珠滾道槽 101a和移動塊104的負載滾珠滾道槽105c之間的負載滾珠滾道路上滾動 運動。滾動到移動塊104的負載滾珠滾道槽105c—端的滾珠103,在設于 端板106上的掬起部被掬起,經(jīng)過U字狀方向轉(zhuǎn)換路116后,進入滾珠返 回通路105d。通過了滾珠返回通路105d的滾珠,經(jīng)由相反側(cè)的方向轉(zhuǎn)換 路116后,再次進入負載滾珠滾道路?;芈窢畹臐L珠循環(huán)路徑總共獨立設 有4個。
圖24表示端板106的俯視圖,圖25表示圖24的IIXV部放大圖。在 端板106上開出沿移動塊104的移動方向貫通端板106的貫通孔121。在 貫通孔121中加工出用于安裝噴嘴的螺紋孔(參照圖21)。在與移動塊主 體105的端面接觸的端板106的端面挖設有與貫通孔121相連的第一潤滑 劑供給槽122。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相對于端板106的中心線對稱,從 貫通孔121向左右方向延伸。并且,朝向設置在端板106的左右側(cè)壁部106b 上的方向轉(zhuǎn)換路116向下方延伸,在上下兩條方向轉(zhuǎn)換路116的中間部分 分支成2股,最終與上下兩條方向轉(zhuǎn)換路116相連。在移動塊主體105的 端面和挖設有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的端板106之間形成用于向方向轉(zhuǎn)換 路116供給潤滑劑的潤滑劑供給路徑。
在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的底面往下挖設有截面積小于第一潤滑劑供 給槽122的第二潤滑劑供給槽123。第二潤滑劑供給槽123也與第一潤滑 劑供給槽122同樣,相對于端板106的中心線對稱,從貫通孔121向左右 方向延伸。并且,朝向分別設置在端板106的左右側(cè)壁部106b上的方向 轉(zhuǎn)換路116向下方延伸,在上下兩條方向轉(zhuǎn)換路116的中間部分分支成2 股,其端部與上下兩條方向轉(zhuǎn)換路116相連。第二潤滑劑供給槽123的路 徑長度與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的路徑長度相等。
在端板106上形成方向轉(zhuǎn)換路116。端板106形狀復雜, 一直以來通 過將樹脂注射成型而制造。第一及第二潤滑劑供給槽122、 1"由于形成 在原本已經(jīng)注射成型的端板106上,因此其制造容易。圖中符號125是用 于將端板106安裝在移動塊主體105上的貫通孔。
圖26表示嵌入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中的附件126。附件126由比端
板106軟質(zhì)的橡膠或樹脂(優(yōu)選是軟質(zhì)塑料)制彈性體構成。該附件126 通過將片狀材料經(jīng)由壓力機沖裁、或利用噴水剪等切斷而制造。附件126
的平面形狀與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的平面形狀相同。附件126的表面?zhèn)?及背面?zhèn)染纬善矫妗?br> 圖27表示再嵌入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中的附件129。如圖24所示, 該實逾方式的端板106的端面、形成方向轉(zhuǎn)換路的部分127設有臺階,比 其他部分128降低一階(參照圖29)。為了掩埋降低一階部分的臺階,設 置附件129。附件129的平面形狀與端板106的升高一階的部分128的第 一潤滑劑供給槽122的平面形狀相同。附件129的表面?zhèn)燃氨趁鎮(zhèn)染纬?平面。
還有,當端板106的端面上沒有臺階時,不需要附件129。另外,在 該實施方式中,是將2種獨立的附件126、 129重疊,不過也可以將2種 附件126、 129設置成一體。
圖28及圖29表示在端板106的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中能夠拆裝地 埋入附件126、 129的狀態(tài)。圖28表示只在端板106的第一潤滑劑供給槽 122右側(cè)中埋入附件的狀態(tài)。實際上是在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右側(cè)及左 側(cè)雙方中埋入附件126、 129。若將附件埋入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中,則 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的整個截面被堵住。另一方面,即使將附件埋入第 一潤滑劑供給槽122中,第二潤滑劑供給槽123也不會被堵住。埋入第一 潤滑劑供給槽122中的附件126、 129被夾在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的底 面和移動塊主體105的端面之間。在附件126、 129上設有過盈量,附件 126、 129的厚度大于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的底面和移動塊主體105的端 面之間的空隙。由彈性體構成的附件126、 129密接在第一潤滑劑供給槽 122的底面131上(參照圖30),第二潤滑劑供給槽123被密封。
如圖29及圖30所示,在第二潤滑劑供給槽123的兩側(cè)可以設置沿著 第二潤滑劑供給槽123延伸的2條肋部132。肋部132從第一潤滑劑供給 槽122的底面131突出。通過像這樣設置肋部132,從而即使在附件126 上不設置過盈量,也能夠使附件126變形。由于也增大了附件126的變形 量,因此能夠進一步提高第二潤滑劑供給槽123的密封性。另外,若不設 置肋部132,則附件126有可能變形,而掩埋第二潤滑劑供給槽123。通
過設置肋部132能夠防止附件126將第二潤滑劑供給槽123變窄。從而可 靠地獲得一定截面積的第二潤滑劑供給槽123。
如上所述,潤滑劑有潤滑脂(例如鋰類潤滑脂、尿素類潤滑脂等)和 潤滑油(滑動面油或渦輪油、ISOVG32 68等)兩種。由于它們具有相反 的特性,因此,作為潤滑劑使用潤滑脂時,必須使?jié)櫥瑒┕┙o路徑的截面 積變寬,另一方面,作%潤滑劑使用潤滑油時,必須使?jié)櫥瑒┕┙o路徑的 截面積變窄。在現(xiàn)有的端板中設置了截面積寬的用于潤滑脂的潤滑劑供給 路徑。在設置截面積窄的潤滑劑供給路徑時,也考慮在端板外側(cè)纏繞管狀 的配管,或在端板端面安裝載有油箱的潤滑劑供給裝置??墒牵緦嵤┓?式中最終是在端板106中設置了截面積寬的用于潤滑脂的潤滑劑供給路徑 和截面積窄的用于潤滑油的潤滑劑供給路徑雙方。
為了設置用于潤滑脂的截面積寬的潤滑劑供給路徑,在端板106上挖 出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在將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作為潤滑脂用的潤 滑劑供給路徑使用時,不在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中埋入附件126、 129。 由于在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中挖出了第二潤滑劑供給槽123,所以第二 潤滑劑供給槽123也被用作潤滑脂用的潤滑劑供給路徑。
在作為潤滑劑使用潤滑油時,如圖31所示,在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 中埋入附件126、 129。若用附件126、 129堵住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 則作為潤滑劑供給路徑剩下的只有第二潤滑劑供給槽123。潤滑油用的潤 滑劑供給路徑在第二潤滑劑供給槽123和附件126、 129之間形成。潤滑 油是經(jīng)由泵帶有壓力向潤滑劑供給路徑供給,因此容易泄漏。附件126、 129使?jié)櫥瑒┕┙o路徑的密封性提高,因此能夠防止?jié)櫥蛷臐櫥瑒┕┙o 路徑漏出。
圖32及圖33表示用于潤滑油的潤滑劑供給路徑。埋入第一潤滑劑供 給槽122中的附件126、 129夾在端板106和移動塊主體105的端面之間。 從端板106的用于潤滑油供給的噴嘴供給的潤滑油,通過端板106的貫通 孔121后,通過在附件126、 129和第二潤滑劑供給槽123之間形成的潤 滑劑供給路徑33。最終潤滑油排出到端板106的方向轉(zhuǎn)換路116中。
還有,不在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22上挖設第二潤滑劑供給槽123,而 在附件126上挖設第二潤滑劑供給槽123,將附件126埋入第一潤滑劑供
給槽中,也能夠使用于潤滑油的潤滑劑供給路徑的截面積變窄。可是,
該方法中由于需要在附件126上挖設第二潤滑劑供給槽123,因此附件126
的端面無法成為平面。如果不進行樹脂成型或機械加工,.則無法制造附件
的第二潤滑劑供給槽123。樹脂成型的情況中需要模具,而且用機械加工 挖設槽的情況中,增加了一道工序。無論哪種情況均會導致附件126的成 本上升。 '
圖34 圖40表示本發(fā)明的第四實施方式的運動引導裝置。該實施方 式的運動引導裝置中,作為滾動體不使用滾珠而使用滾柱。另外,不是在 端板上形成第一及第二潤滑劑供給槽,而是在裝入端板的作為潤滑構件的 潤滑板152上形成第一及第二潤滑劑供給槽。
圖34及圖35表示運動引導裝置的整體圖。圖34表示立體圖,圖35 表示運動引導裝置的主視圖。該實施方式的運動引導裝置,具有軌道141 和能夠相對移動地安裝在軌道141上的移動塊142。在軌道141和移動塊 142之間作為滾動體夾有多個滾柱143。
軌道141以截面大致四角形狀細長地呈直線狀延伸。在軌道141的左 右側(cè)面沿縱向形成槽141a。槽141a的上側(cè)的壁面141b及下側(cè)的壁面141b 分別成為滾柱143滾動的滾柱滾道面。在軌道141的左右側(cè)面設有上下各 2條總共4條作為滾動體滾道部的滾柱滾道面41b。
移動塊142由移動塊主體145、安裝在移動塊主體145移動方向兩端 的端板146和裝入端板146中的潤滑板152構成。移動塊主體145具備與 軌道141上表面對置的中央部145a和從中央部145a的左右兩側(cè)向下方延 伸、與軌道141左右側(cè)面對置的側(cè)壁部145b。在移動塊主體145的側(cè)壁部 145b上形成與設置在軌道141側(cè)面的槽141a形狀相對應的突出部145c。 在該突出部145c上形成與滾柱滾道面141b對應的作為負載滾動體滾道部 的負載滾柱滾道面145d。負載滾柱滾道面145d在移動塊主體145的左右 側(cè)壁部145b的上下各設置2條總共4條。
如圖34所示,在軌道141的滾柱滾道面141b和移動塊主體145的負 載滾柱滾道面145d之間夾著鋼制的多個滾柱143。多個滾柱143旋轉(zhuǎn)*滑 動自如地在隔帶148上保持一串。
如圖35所示,在移動塊主體145的側(cè)壁部145b上形成從上下兩條負頁
載滾柱滾道面145d隔開規(guī)定間隔地平行延伸的貫通孔146。在該貫通孔
146中插入構成滾柱返回通路147的滾柱返回通路構成構件149。滾柱返 回通路構成構件149為細長的管形狀。滾柱返回通路構成構件149被插入 到貫通孔146中后,其兩端部支承在端板146內(nèi)。
在移動塊主體145的負載滾柱滾道面145d的兩側(cè)緣安裝有長條的樹 脂制保持構件151。在保持構件151上形成引導隔帶148的引導槽,以使 能夠防止在從軌道141中脫離移動塊142之際滾柱143從負載滾柱滾道面 145d脫落。
由軌道141的滾柱滾道面141b和移動塊主體145的負載滾柱滾道面 145d構成的負載滾柱滾道路,在移動塊主體145的左右側(cè)壁部145b上分 別各設置2條。滾柱返回通路147也在移動塊主體145的左右側(cè)壁部145b 的上下各設置2條。在端板146上設有將該負載滾柱滾道路和滾柱返回通 路147立體交叉的方向轉(zhuǎn)換路。
圖36表示裝入端板146的潤滑板152。潤滑板152夾在移動塊主體 145的端面和端板146之間(參照圖40)。潤滑板152具有比端板146小 一些的平面形狀,覆蓋在端板146上。在潤滑板152的側(cè)壁部152b上幵 出滾柱返回通路構成構件149貫通的貫通孔153。
在潤滑板152的與端板146接觸一側(cè)的面上挖設有第一潤滑劑供給槽 155。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55相對于潤滑板152的中心線對稱,從其中心 向左右方向延伸。并且,在潤滑板152的左右側(cè)壁部152b向下方延伸, 在相當于上下2條負載滾柱滾道面145d的潤滑部分I52d附近分支成2股, 其端部與上下兩條潤滑部分152d相連。該例中,在潤滑板152和端板146 之間形成用于向潤滑部分152d供給潤滑劑的潤滑劑供給路徑。
在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55的底面155a往下挖設有截面積小于第一潤 滑劑供給槽155的第二潤滑劑供給槽156。第二潤滑劑供給槽156也與第 一潤滑劑供給槽155同樣,相對于端板146的中心線對稱,其端部與上下 兩條潤滑部分152d相連。第二潤滑劑供給槽156的路徑長度與第一潤滑 劑供給槽155的路徑長度相等。
如圖37所示,在第二潤滑劑供給槽156的兩側(cè)設置沿著第二潤滑劑 供給槽156延伸、同時從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55的底面155a突出的肋部
157。利用該肋部157,使第二潤滑劑供給槽156的邊緣加高。
圖38表示嵌入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55中的附件158。附件158的平面 形狀與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55的平面形狀相同。附件158的表面?zhèn)燃氨趁?側(cè)均形成平面。該實施方式中在附件158上開出潤滑油通過的貫通孔 158a。
圖39表示在潤滑板152的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55中埋入附f—158的 狀態(tài)。附件158被夾入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55的底面155a和端板146的 端面之間(參照圖40)。若將附件158埋入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55中,則 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55被堵住。另一方面,第二潤滑劑供給槽156不會被 堵住。
圖40表示用于潤滑油的潤滑劑供給路徑。潤滑板152被夾入移動塊 主體145的端面和端板146之間。在潤滑板152和端板146之間夾有埋入 第一潤滑劑供給槽155中的附件158。從端板146的用于潤滑油供給的噴 嘴供給的潤滑油,通過端板146的貫通孔159后,通過附件158的貫通孔 158a,通過在附件158和第二潤滑劑供給槽156之間形成的潤滑劑供給路 徑160。然后,潤滑油被排出到潤滑板152的潤滑部分152d。
此外,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具體化成上述實施方式,在不變更本發(fā)明宗 旨的范圍內(nèi)能夠進行各種變更。例如,移動塊、軌道的形狀 結(jié)構可進行 各種變更。另外,也可以在端板和潤滑板以外的潤滑劑供給路徑構成構件 (例如與端板分開裝在移動塊上的構件和裝在端板外部的構件等)上挖設 第一及第二潤滑劑供給槽。再有,上述實施方式中,作為運動引導裝置關 于使用了線性導向裝置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不過,本發(fā)明除了能夠適用于 引導曲線運動的曲線運動引導裝置,此外也能夠適用于滾珠花鍵、滾柱花 鍵。
本說明書以2005年12月26日申請的特愿2005 — 373459、 2006年9 月29日申請的特愿2006—269537及2006年9月29日申請的特愿2006 一269540為基礎。它們的內(nèi)容全部包含在此。
權利要求
1. 一種運動引導裝置,包括軌道構件,其形成有滾動體滾道部;移動塊,其形成有與所述滾動體滾道部對置的負載滾動體滾道部、并且具有與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大致平行地延伸的滾動體返回通路;一對蓋構件,其設置在所述移動塊的移動方向兩端并具有連接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和所述滾動體返回通路的方向轉(zhuǎn)換路;多個滾動體,其排列在由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所述滾動體返回通路及所述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的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上;潤滑路徑,其設置在所述一對蓋構件的至少之一上,向所述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供給潤滑劑,所述運動引導裝置的特征在于,在作為所述潤滑劑使用潤滑油的油潤滑時,能夠使所述潤滑路徑變窄,另一方面,在作為所述潤滑劑使用潤滑脂的潤滑脂潤滑時,能夠使所述潤滑路徑比所述油潤滑時變寬。
2.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運動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對蓋構件中至少之一具備形成有構成所述潤滑路徑的潤滑路徑槽的潤滑路徑部件和形成有嵌入所述潤滑路徑部件的嵌合槽的蓋構件 主體,在作為所述潤滑劑使用潤滑油的油潤滑時,在所述蓋構件主體的所述 嵌合槽中嵌入所述潤滑路徑部件,使所述潤滑路徑變窄,另一方面,在作為所述潤滑劑使用潤滑脂的潤滑脂潤滑時,在所述蓋構件主體的 所述嵌合槽中不嵌入所述潤滑路徑部件,將所述蓋構件主體的所述嵌合槽 作為所述潤滑路徑加以利用。
3.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運動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對蓋構件中至少之一具備形成有構成所述潤滑路徑的潤滑路徑槽的潤滑路徑部件和形成有嵌入所述潤滑路徑部件的嵌合槽的蓋構件 主體,所述潤滑路徑部件具有至少兩種形成有窄的油潤滑路徑槽的油潤滑 用部件和形成有比所述油潤滑路徑槽寬的潤滑脂潤滑路徑槽的潤滑脂潤 滑用部件, 在作為所述潤滑劑使用潤滑油的油潤滑時,在所述蓋構件主體中嵌入 所述油潤滑用部件,另一方面,在作為所述潤滑劑使用潤滑脂的潤滑脂潤 滑時,在所述蓋構件主體中嵌入所述潤滑脂潤滑用部件。
4.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運動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對蓋構件中至少之一具備形成有構成所述潤滑路徑的潤滑路徑槽的潤滑路徑部件和形成有嵌入所述潤滑路徑部件的嵌合槽的蓋構件 主體,所述潤滑路徑槽具有在所述潤滑路徑部件的表面?zhèn)刃纬傻恼挠蜐?滑路徑槽和在所述潤滑路徑部件的背面?zhèn)刃纬傻谋人鲇蜐櫥窂讲蹖?的潤滑脂潤滑路徑槽,在作為所述潤滑劑使用潤滑油的油潤滑時,在所述蓋構件主體中嵌入 所述潤滑路徑部件,將所述潤滑路徑部件的所述油潤滑路徑槽作為所述潤 滑路徑加以利用,另一方面,在作為所述潤滑劑使用潤滑脂的潤滑脂潤滑時,在所述蓋構件主體中 嵌入所述潤滑路徑部件,將所述潤滑路徑部件的所述潤滑脂潤滑路徑槽作 為所述潤滑路徑加以利用。
5. 根據(jù)權利要求2 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運動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構件主體的所述嵌合槽的形狀從所述軌道構件的軸線方向看 形成為左右對稱,所述潤滑路徑部件從所述軌道構件的軸線方向看左右對稱地分割成 兩部分,實質(zhì)上為相同形狀的一種分割潤滑路徑部件嵌入左右對稱的所述嵌 合槽的右側(cè)和左側(cè)。
6. —種運動引導裝置,包括軌道構件,其形成有滾動體滾道部;移動塊,其形成有與所述滾動體滾道部對置的負載滾動體滾道部、并且具有與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大致平行地延伸的滾動體返回通路; 一對蓋構 件,其設置在所述移動塊的移動方向兩端并具有連接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 部和所述滾動體返回通路的方向轉(zhuǎn)換路;多個滾動體,其排列在由所述負 載滾動體滾道部、所述滾動體返回通路及所述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的滾動體循 環(huán)路徑上;潤滑路徑,其設置在所述一對蓋構件的至少之一上,向所述滾 動體循環(huán)路徑供給潤滑劑,所述運動引導裝置的特征在于,所述一對蓋構件中至少之一具備形成有構成所述潤滑路徑的潤滑路 徑槽的潤滑路徑部件和形成有嵌入所述潤滑路徑部件的嵌合槽的蓋構件 主體,在浙述蓋構件主體的所述嵌合槽中不嵌入所述潤滑路徑部件時,能夠 將所述蓋構件主體的所述嵌合槽作為所述潤滑路徑加以利用,另一方面,在所述蓋構件主體的所述嵌合槽中嵌入所述潤滑路徑部件時,能夠使 所述潤滑路徑變窄。
7. —種運動引導裝置用的潤滑路徑部件,所述運動引導裝置包括 軌道構件,其形成有滾動體滾道部;移動塊,其形成有與所述滾動體滾道 部對置的負載滾動體滾道部、并且具有與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大致平行 地延伸的滾動體返回通路; 一對蓋構件,其設置在所述移動塊的移動方向兩端并具有連接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和所述滾動體返回通路的方向轉(zhuǎn)換路;多個滾動體,其排列在由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所述滾動體返回 通路及所述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的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上;潤滑路徑,其設置在所 述一對蓋構件的至少之一上,向所述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供給潤滑劑, 所述運動引導裝置用的潤滑路徑部件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潤滑路徑部件上形成有構成所述潤滑路徑的潤滑路徑槽, 所述潤滑路徑部件嵌入在所述一對蓋構件中至少之一的蓋構件主體 上形成的嵌合槽中,在所述蓋構件主體的所述嵌合槽中不嵌入所述潤滑路徑部件時,能夠 將所述蓋構件主體的所述嵌合槽作為所述潤滑路徑加以利用,另一方面,在所述蓋構件主體的所述嵌合槽中嵌入所述潤滑路徑部件時,能夠使 所述潤滑路徑變窄。
8. —種運動引導裝置的潤滑劑供給方法,所述運動引導裝置包括軌道構件,其形成有滾動體滾道部;移動塊,其形成有與所述滾動體滾道 部對置的負載滾動體滾道部、并且具有與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大致平行 地延伸的滾動體返回通路; 一對蓋構件,其設置在所述移動塊的移動方向 兩端并具有連接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和所述滾動體返回通路的方向轉(zhuǎn)換路;多個滾動體,其排列在由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所述滾動體返回 通路及所述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的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上,所述運動引導裝置的潤滑劑供給方法的特征在于,經(jīng)由在所述一對蓋構件的至少之一上設置的潤滑路徑,向所述滾動體 循環(huán)路徑供給潤滑劑,在作為所述潤滑劑使用潤滑油的油潤滑時,使所述潤滑路徑變窄,另 一方面,在作為所述潤滑劑使用潤滑脂的潤滑脂潤滑時,使所述潤滑路徑 比所述油潤滑時變寬。
9. 一種運動引導裝置,包括軌道構件,其形成有沿縱向延伸的滾 動體滾道部;移動塊,其形成有與所述滾動體滾道部對置的負載滾動體滾 道部、并且具有與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大致平行地延伸的滾動體返回通 路;蓋構件,其設置在所述移動塊的移動方向端部并具有連接所述負載滾 動體滾道部和所述滾動體返回通路的方向轉(zhuǎn)換路;多個滾動體,其排列在 由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所述滾動體返回通路及所述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的 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上,所述運動引導裝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蓋構件或裝入所述蓋構件中的潤滑構件上挖設有用于向所述 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供給潤滑劑的第一潤滑劑供給槽,并且,在所述第一潤滑劑供給槽內(nèi)還挖設有比所述第一潤滑劑供給槽截面 積小的第二潤滑劑供給槽。
10. 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運動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潤滑劑供給槽的兩側(cè)設置沿所述第二潤滑劑供給槽延伸、同時從所述第一潤滑劑供給槽的底面突出的肋部。
11. 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運動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潤滑劑供給槽中埋入能夠不堵塞所述第二潤滑劑供給槽而堵塞所述第 一潤滑劑供給槽的附件。
12. 根據(jù)權利要求ll所述的運動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附件通過沖裁片狀材料而制造。
13. 根據(jù)權利要求ll所述的運動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附件由比埋入所述附件的所述蓋構件或所述潤滑構件軟質(zhì)的彈 性體構成。
14. 根據(jù)權利要求ll所述的運動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作為潤滑劑使用潤滑脂時,在所述第一潤滑劑供給槽中不埋入所述附件,另一方面,在作為潤滑劑使用潤滑油時,在所述第一潤滑劑供給槽中埋入所述附件。
15. 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運動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蓋構件上挖設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潤滑劑供給槽, 在所述蓋構件接觸的所述移動塊主體的端面和挖設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潤滑劑供給槽的所述蓋構件之間,形成用于向所述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供 給潤滑劑的潤滑劑供給路徑。
16. 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運動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潤滑構件上挖設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潤滑劑供給槽, 在所述潤滑構件接觸的蓋構件和挖設有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潤滑劑供給槽的所述潤滑構件之間,形成用于向所述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供給潤滑劑的潤滑劑供給路徑。
17. —種運動引導裝置,包括軌道構件,其形成有沿縱向延伸的滾 動體滾道部;移動塊,其形成有與所述滾動體滾道部對置的負載滾動體滾道部、并且具有與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大致平行地延伸的滾動體返回通路;蓋構件,其設置在所述移動塊的移動方向端部并具有連接所述負載滾 動體滾道部和所述滾動體返回通路的方向轉(zhuǎn)換路;多個滾動體,其排列在 由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所述滾動體返回通路及所述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的 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上,所述運動引導裝置的特征在于,在構成用于向所述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供給潤滑劑的潤滑劑供給路徑的 潤滑劑供給路徑構成構件上,作為所述潤滑劑供給路徑挖設有第一潤滑劑 供給槽,并且,在所述第一潤滑劑供給槽內(nèi)還挖設有比所述第一潤滑劑供給槽截面 積小的第二潤滑劑供給槽。
18. —種運動引導裝置用的附件,所述運動引導裝置包括軌道構件, 其形成有沿縱向延伸的滾動體滾道部;移動塊,其形成有與所述滾動體滾 道部對置的負載滾動體滾道部、并且具有與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大致平 行地延伸的滾動體返回通路;蓋構件,其設置在所述移動塊的移動方向端 部并具有連接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和所述滾動體返回通路的方向轉(zhuǎn)換 路;多個滾動體,其排列在由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所述滾動體返回通 路及所述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的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上,在所述蓋構件或裝入所述 蓋構件中的潤滑構件上挖設有用于向所述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供給潤滑劑的 第一潤滑劑供給槽,并且,在所述第一潤滑劑供給槽內(nèi)還挖設有比所述第 一潤滑劑供給槽截面積小的第二潤滑劑供給槽, 所述運動弓I導裝置用的附件的特征在于,所述附件具有與所述第一潤滑劑供給槽的平面形狀相對應的平面形 狀,由此能夠埋入所述第一潤滑劑供給槽,并且,所述附件在埋入所述第一潤滑劑供給槽時,不堵塞所述第二潤滑劑供 給槽而堵塞所述第一潤滑劑供給槽。
19. 一種運動引導裝置的制造方法,所述運動引導裝置包括軌道構件,其形成有沿縱向延伸的滾動體滾道部;移動塊,其形成有與所述滾動體滾道部對置的負載滾動體滾道部、并且具有與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大致平行地延伸的滾動體返回通路;蓋構件,其設置在所述移動塊的移動方向端部并具有連接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和所述滾動體返回通路的方向 轉(zhuǎn)換路;多個滾動體,其排列在由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所述滾動體返回通路及所述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的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上,所述運動引導裝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蓋構件或潤滑構件成型工序,在所述蓋構件或裝入所述蓋構件中的潤 滑構件上挖設用于向所述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供給潤滑劑的第一潤滑劑供給 槽,并且,在所述第一潤滑劑供給槽內(nèi)再挖設比所述第一潤滑劑供給槽截面積小的第二潤滑劑供給槽;蓋構件或潤滑構件安裝工序,將所述蓋構件或裝入所述蓋構件中的所 述潤滑構件安裝在移動塊主體上。
20. —種運動引導裝置,包括軌道構件,其形成有滾動體滾道部; 移動塊,其形成有與所述滾動體滾道部對置的負載滾動體滾道部、并且具 有與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大致平行地延伸的滾動體返回通路; 一對蓋構 件,其設置在所述移動塊的移動方向兩端并具有連接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 部和所述滾動體返回通路的方向轉(zhuǎn)換路;多個滾動體,其排列在由所述負 載滾動體滾道部、所述滾動體返回通路及所述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的滾動體循 環(huán)路徑上;潤滑路徑,其設置在所述蓋構件的至少之一上,向所述滾動體 循環(huán)路徑供給潤滑劑,所述運動弓I導裝置的特征在于,所述一對蓋構件中至少之一具備形成有構成所述潤滑路徑的潤滑路 徑槽的潤滑路徑部件和形成有嵌入所述潤滑路徑部件的嵌合槽的蓋構件 主體,所述蓋構件主體在切斷所述嵌合槽的位置被分割成兩部分以上, 嵌入所述蓋構件主體的所述嵌合槽中的所述潤滑路徑部件橫跨被分 割的所述蓋構件主體的接縫。
21. 根據(jù)權利要求20所述的運動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構件主體被分割成與所述軌道構件的左右側(cè)面對置且設置有 所述方向轉(zhuǎn)換路的一對腿部部件和與所述軌道構件的上表面對置且夾在 所述一對腿部部件間的中央部部件三部分。
22. 根據(jù)權利要求20所述的運動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蓋構件主體被分割成構成所述方向轉(zhuǎn)換路的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構件和將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構件裝入的底座部。
23. —種運動引導裝置的制造方法,所述運動引導裝置包括軌道構 件,其形成有滾動體滾道部;移動塊,其形成有與所述滾動體滾道部對置 的負載滾動體滾道部、并且具有與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大致平行地延伸 的滾動體返回通路; 一對蓋構件,其設置在所述移動塊的移動方向兩端并 具有連接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和所述滾動體返回通路的方向轉(zhuǎn)換路;多 個滾動體,其排列在由所述負載滾動體滾道部、所述滾動體返回通路及所 述方向轉(zhuǎn)換路構成的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上;潤滑路徑,其設置在所述蓋構件 的至少之一上,向所述滾動體循環(huán)路徑供給潤滑劑,所述運動引導裝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對具有構成所述潤滑路徑的潤滑路徑槽的潤滑路徑部件和形成有嵌 入所述潤滑路徑部件的嵌合槽且在切斷所述嵌合槽的位置被分割成兩部 分以上的蓋構件主體進行成形的工序;將被分割的所述蓋構件主體組合的工序;在所述蓋構件主體的所述嵌合槽中嵌入橫跨被分割的所述蓋構件主 體的接縫的所述潤滑路徑部件的工序。
全文摘要
一種具備能夠?qū)跐櫥瑵櫥坝蜐櫥p方的潤滑路徑的運動引導裝置。這種運動引導裝置包括軌道(1)和經(jīng)由作為滾動體的滾柱(3)能夠滑動地安裝在軌道(1)上的移動塊(2)。在移動塊(2)的移動方向兩端形成用于使?jié)L柱(3)循環(huán)的方向轉(zhuǎn)換路(6),同時安裝有設置了向滾柱(3)供給潤滑劑的潤滑路徑(38)的端板(32)。在作為潤滑劑使用潤滑油的油潤滑時,在端板(32)中嵌入潤滑路徑部件(39)而使?jié)櫥窂?38)變窄,另一方面,在作為潤滑劑使用潤滑脂的潤滑脂潤滑時,不在端板(32)中嵌入潤滑路徑部件(39)而使?jié)櫥窂?38)比油潤滑時變寬。
文檔編號F16C29/06GK101389874SQ20068005345
公開日2009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06年12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12月26日
發(fā)明者堀江拓也, 岸弘幸 申請人:Thk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怀来县| 渭南市| 孟连| 平潭县| 鹤山市| 阳西县| 乌拉特中旗| 新田县| 甘谷县| 五常市| 扎赉特旗| 乌拉特前旗| 贞丰县| 济宁市| 大兴区| 兰坪| 安西县| 灌云县| 镇康县| 宁阳县| 兴宁市| 巴里| 璧山县| 时尚| 南漳县| 河南省| 广南县| 岑巩县| 马公市| 侯马市| 习水县| 五峰| 清涧县| 色达县| 多伦县| 纳雍县| 宜君县| 常山县| 嘉峪关市| 南乐县| 宁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