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包容式內(nèi)循環(huán)返向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內(nèi)循環(huán)返向器,具體地說是一種不需要修螺母或返向器 就可以使?jié)L動體在螺母和返向器之間順暢過渡的包容式內(nèi)循環(huán)返向器。
背景技術:
目前內(nèi)循環(huán)返向器主要有兩種結構形式。第一種是分體式的,整個內(nèi)循環(huán)返 向器2由兩個相同的第一返向器半體21和第二返向器半體22連接起來形成,分 型面23為平面,且位于返向器的中心線上,分型面將滾道24沿返向器直徑方向 分開,見圖l。這種分體式返向器是包容式的,滾動體(球)在過返向器時與絲 杠外徑不直接接觸,在返向器內(nèi)部形成的滾道內(nèi)滾動,因此返向器不容易造成磨 損。這種分體式返向器的單個部分均是通過模具成型的,由于受模具工藝的限制, 返向器的返向通道口部跟滾珠螺母滾道接口處不能吻合,見圖2,其中,A是返 向器、B是滾珠螺母、C是返向器與滾珠螺母接口處。由圖2可以看出,接口處 存在臺階,影響滾動體流暢性,因此,返向器加工完成后,在使用前需要進行修 配,將接口處修磨平整才能使用,不但加工效率低,而且修配完成后接口處流暢 性差。
第二種是整體式的,可以采用整體模具成型,見圖3,但是這種整體式返向 器是開口的,球在過返向器時與絲杠外徑接觸,容易造成返向器的磨損,縮短了 返向器的使用壽命。
發(fā)明內(nèi)容
為克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包容式內(nèi)循環(huán)返 向器,該返向器不需要修滾珠螺母或返向器就可以使?jié)L動體在滾珠螺母和返向器 之間順暢過渡,加工方便快捷,返向器的返向通道口部與滾珠螺母滾道接口處流 暢性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
一種包容式內(nèi)循環(huán)返向器,包括第一返向器半體、第二返向器半體、分型面 和滾道,分型面是第一返向器半體和第二返向器半體的結合面,其特征在于所 述分型面為曲面,且該曲面與滾道的中心線重合。
本實用新型將分型面從原來的平面改為現(xiàn)在的曲面,且該曲面是滾道的中心線,這樣保證返向通道沿分型面任意一點的法向視圖都是一個圓,流球順暢,且 返向通道口部與螺母滾道接口處吻合。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不需要修滾珠螺母或返向器就可以使?jié)L動體在 滾珠螺母和返向器之間順暢過渡,加工方便快捷,工作效率高;且返向器的返向 通道口部與螺母滾道接口處流暢性好。
圖1是現(xiàn)有分體式返向器的結構示意圖2是現(xiàn)有分體式返向器安裝后的接口處示意圖3是現(xiàn)有整體式返向器的結構示意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5是本實用新型安裝后的接口處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包容式內(nèi)循環(huán)返向器,包括第一返向器半體l、第二 返向器半體2、分型面3和滾道4。第一返向器半體1和第二返向器半體2結合 后形成一個完整的包容式內(nèi)循環(huán)返向器A。滾道4位于第一返向器半體1和第二 返向器半體2的結合處。滾道4為與滾珠螺母B上的螺旋相適配的曲面。分型面 3是第一返向器半體1和第二返向器半體2的結合面,分型面3為曲面,且該曲 面與滾道4的中心線重合。
本實用新型將分型面從原來的沿返向器直徑方向的平面改為曲面,且該曲面 是滾道的中心線,這樣保證返向通道沿分型面任意一點的法向視圖都是一個圓, 返向通道口部與螺母滾道接口處吻合,流球順暢。本實用新型加工方便快捷,工 作效率高。
權利要求1、一種包容式內(nèi)循環(huán)返向器,包括第一返向器半體(1)、第二返向器半體(2)、分型面(3)和滾道(4),分型面(3)是第一返向器半體(1)和第二返向器半體(2)的結合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型面(3)為曲面,且該曲面與滾道(4)的中心線重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包容式內(nèi)循環(huán)返向器,包括第一返向器半體、第二返向器半體、分型面和滾道,分型面是第一返向器半體和第二返向器半體的結合面,分型面為曲面,且該曲面與滾道的中心線重合。本實用新型不需要修滾珠螺母或返向器就可以使?jié)L動體在滾珠螺母和返向器之間順暢過渡,加工方便快捷,返向器的返向通道口部與滾珠螺母滾道接口處流暢性好。
文檔編號F16H25/22GK201310605SQ20082016059
公開日2009年9月16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10月13日
發(fā)明者李小春, 汪愛清, 黃育全 申請人:南京工藝裝備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