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離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630840閱讀:23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離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離合器,更詳細地涉及一種在內部軸承環(huán)和外部軸承環(huán)之間設置 傳動片,在內部軸承環(huán)和傳動片中的一個具備轉動力作用機構以使內部軸承環(huán)的轉動力作 用于傳動片的特定地點,根據(jù)內部軸承環(huán)的轉動力作用的特定地點的位置連接或遮斷動 力,從而簡化結構、故障少、制造費用低廉,并且壽命長、小型且可傳遞大的動力,還可以用 作制動裝置的離合器。
背景技術
一般,離合器具有從驅動軸向被動軸通過機械性接觸傳遞或遮斷動力的功能,有 單向離合器和雙向離合器。單向離合器向一側方向傳遞動力,向反方向空轉而遮斷動力。代表性的單向離合 器有具備被彈簧按壓的圓筒形滾子的滾子式、和在外部軸承環(huán)和內部軸承環(huán)之間具備斜撐 的斜撐式,但是其結構復雜,由磨損造成壽命短且制作成本高。并且,雙向離合器朝雙方向傳遞及遮斷動力。作為代表性的雙向離合器有摩擦離 合器、圓錐離合器等,但是要傳遞大的動力,需要增大結構或為了提高摩擦面的摩擦力而施 加側壓的缺點。

發(fā)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的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離合器,在內部軸承環(huán)和外部軸 承環(huán)之間設置傳動片,在內部軸承環(huán)和傳動片中的一個具備轉動力作用機構以使內部軸承 環(huán)的轉動力作用于傳動片的特定地點,根據(jù)內部軸承環(huán)的轉動力作用的特定地點的位置連 接或遮斷動力,從而簡化結構、故障少、制造費用低廉,并且壽命長、小型且可傳遞大的動 力,還可以用作制動裝置。為了實現(xiàn)上述的目的,本發(fā)明的離合器的特征在于,包括外部軸承環(huán);內部軸承 環(huán),可旋轉地設置在上述外部軸承環(huán)的內部;傳動片,設置在上述外部軸承環(huán)和內部軸承環(huán) 之間,在外部軸承環(huán)的內部與內部軸承環(huán)一起旋轉的同時,連接或遮斷內部軸承環(huán)和外部 軸承環(huán)之間的動力;轉動力作用機構,設置在內部軸承環(huán)和傳動片中的至少一個,使上述內 部軸承環(huán)的轉動力作用于上述傳動片的特定地點,根據(jù)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的轉動力作用的特 定地點的位置連接或遮斷動力。本發(fā)明在內部軸承環(huán)和外部軸承環(huán)之間設置傳動片;在內部軸承環(huán)和傳動片中的 一個具備轉動力作用機構設置以使內部軸承環(huán)的轉動力作用于傳動片的特定地點;根據(jù)內 部軸承環(huán)的轉動力作用傳動片的特定地點位置連接和遮斷動力,從而簡化結構、故障少、制 造費用低廉,并且壽命長、小型且可傳遞大的動力。而且,若增大推入可變傳動支承機構的壓力,對在傳動片的外周面和外部軸承環(huán) 的內周面的接觸施加較強的壓力,則通過外部軸承環(huán)的內周面和傳動片的高摩擦力起到剎 車(制動裝置)功能,由此可以用作制動裝置。


圖1及圖2是用于說明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離合器的工作原理的概念圖。圖3至圖沈是表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離合器的各種實施例的圖,其中,圖4是沿圖3 的A-A線的剖面圖,圖9是沿圖8的B-B線的剖面圖,圖13是沿圖12的C-C線的剖面圖, 圖M是沿圖23的D-D線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則如下。圖1及圖2是用于說明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離合器的工作原理的概念圖;圖3至圖沈是 表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離合器的多種實施例的圖,其中,圖4是沿圖3的A-A線的剖面圖,圖9 是沿圖8的B-B線的剖面圖,圖13是沿圖12的C-C線的剖面圖,圖M是沿圖23的D-D線 的剖面圖,圖27概略地表示外部軸承環(huán)和電動片的接觸面形狀的圖。首先,為了理解本發(fā)明的基本原理,參照圖1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在中空的圓筒形的環(huán)20內部可圓滑地轉動地設置半圓盤形傳動片 30。此時,環(huán)20和傳動片30之間的間隔在傳動片30可滑動轉動的范圍內適當?shù)卦O定。在 圖中,設定為傳動片30的外徑與環(huán)20的內徑大致相同。并且,使上述環(huán)20固定為不運動之后,在上述傳動片30的a地點施加載荷的同時 移動到b地點,傳動片30也不轉動。但是,在載荷超出b地點的瞬間,傳動片30朝逆時針 方向轉動。即,本發(fā)明利用物體和物體之間的摩擦力,即利用在載荷作用于從a地點到b地點 之間的情況下,由于環(huán)20和傳動片30之間的摩擦力大于作用于上述傳動片30的載荷,所 以傳動片30不轉動的原理。此時,從上述傳動片30的轉動中心即a地點到b地點或b'地點的距離隨著環(huán)20 的內徑增大而增大,并根據(jù)環(huán)20和傳動片30之間的潤滑程度、摩擦面的材質、形狀等來決定。以下,基于上述的原理,說明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離合器的1的多種實施例。首先,參照圖3及圖4說明離合器1的基本結構,圖3及圖4表示單向離合器1,其 包括,外部軸承環(huán)20、內部軸承環(huán)10、傳動片30和轉動力作用機構50。在此,在所述的圖1中,環(huán)20相當于上述外部軸承環(huán)20,在圖1中傳動片30相當 于上述傳動片30,在圖1中載荷的作用相當于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圖1的載荷作 用點(a地點-b地點)相當于上述轉動力作用機構50。上述外部軸承環(huán)20形成為中空的圓筒形。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可旋轉地結合在上述外部軸承環(huán)20的內部,并且在與外部軸 承環(huán)20的內周面相對的外周面沿旋轉方向形成預定深度的傳動片插入槽11。此時,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貫通上述外部軸承環(huán)20的內部而可旋轉地被結合,或者 只有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一端部可旋轉地結合在外部軸承環(huán)20的內部。在此,上述傳動片插入槽11優(yōu)選設置為位于上述外部軸承環(huán)20的內側。另一方面,在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和外部軸承環(huán)20分別連接需要離合器作用的多種外部裝置,并且這種外部裝置是公知的,所以在附圖上省略。并且,上述傳動片30插入設置于上述傳動片插入槽11,在外部軸承環(huán)20的內部與 內部軸承環(huán)10 —起旋轉的同時連接或遮斷內部軸承環(huán)10和外部軸承環(huán)20之間的動力。此時,上述傳動片插入槽11形成為半圓形,插入于上述傳動片插入槽11的傳動片 30形成為半圓盤形。當然,上述傳動片插入槽11和傳動片30即使不是準確的半圓,只要是 接近半圓的形態(tài)即可。另外,上述轉動力作用機構50設置在內部軸承環(huán)10和傳動片30中的至少一個, 以使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作用于上述傳動片30的特定地點。上述轉動力作用機構50在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和傳動片30的沿旋轉方向彼此相 對的面中的至少一個面突出形成傳動支承凸緣31而構成,上述傳動支承凸緣31緊貼在另一個。在圖3及圖4中,將上述傳動支承凸緣31形成在傳動片30側,此時形成上述傳動 支承凸緣31的位置在圖1中應位于載荷作用點b和b'之間。上述離合器1根據(jù)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作用的特定地點的位置連接或遮 斷內部軸承環(huán)10和外部軸承環(huán)20之間的動力。S卩,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作用的特定地點位于從任意設定位置(b地點) 到傳動片30的旋轉中心(a地點)之間時,傳動片30和外部軸承環(huán)20之間的摩擦力變得 大于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的同時,傳動片30不轉動,從而連接內部軸承環(huán)10和外部軸 承環(huán)20之間的動力;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作用的特定地點位于從任意設定位置(b地點)到傳 動片30的外周面之間時,傳動片30和外部軸承環(huán)20之間的摩擦力變得小于內部軸承環(huán)10 的轉動力的同時,傳動片30轉動,從而遮斷內部軸承環(huán)10和外部軸承環(huán)20之間的動力連接。參照圖4具體說明作用,當使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沿順時針方向轉動時,內部軸承 環(huán)10的轉動力作用于傳動片30的傳動支承凸緣31,但是上述傳動支承凸緣31形成在圖1 的b地點或b ‘地點以內,所以不能使具備這種傳動支承凸緣31的傳動片30轉動,S卩,連接 內部軸承環(huán)10和外部軸承環(huán)20之間的動力,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被傳遞到外部軸承環(huán) 20。接著,若使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朝逆時針方向轉動,則傳動片30的傳動支承凸緣31 和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接觸斷開的同時,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一端部接觸在傳動片30的一端部。 即,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作用的傳動片30側地點位于比圖1的b地點或b'地點靠外 側方向,所以傳動片30與內部軸承環(huán)10 —起在外部軸承環(huán)20的內部空轉,S卩,內部軸承環(huán) 10和外部軸承環(huán)20之間的動力連接被遮斷,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不能傳遞到外部軸承 環(huán)20。這樣,為了連接內部軸承環(huán)10和外部軸承環(huán)20之間的動力,在圖1的b地點和 b'地點之間,需要作用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為了遮斷內部軸承環(huán)10和外部軸承環(huán)20 之間的動力,需要在b地點和b'地點的外側方向(傳動片30的外周面?zhèn)确较?作用內部 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這樣,圖3及圖4的離合器是單向離合器,其結構簡單、故障少、以小型也能傳遞較大的動力。并且,圖5的實施例是單向離合器,是對圖3及圖4的結構進行部分變形的例子。 即,在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中央突出形成半圓形的強度加強部13,在傳動片30的中央形成有容 納上述強度加強部13的容納槽36。另外,作為轉動力作用機構50,除了在傳動片30形成傳動支承凸緣31以外,在上 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和傳動片30的沿旋轉方向彼此相對的面中的至少一個面形成傾斜面部33 而緊貼在另一個。在圖中,將上述傾斜面部33形成在傳動片30的傳動支承凸緣31的相反側,此時 上述傾斜面部33形成為傾斜預定角度以接觸在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一端部末端。圖5的離合器具有與圖3及圖4的離合器相同的作用,即,內部軸承環(huán)10朝順時 針方向旋轉,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作用于傳動片30的傳動支承凸緣31時,不能轉動傳 動片30,所以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被傳遞到外部軸承環(huán)20,內部軸承環(huán)10朝逆時針方 向旋轉,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作用于傾斜面部33的端部時,傳動片30與內部軸承環(huán)10 一起在外部軸承環(huán)20的內部空轉,所以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不能傳遞到外部軸承環(huán)20。并且,圖6的實施例是單向離合器,在圖3及圖4的傳動片30的外周面的一定區(qū) 間形成一定形態(tài)的減肥部34,使得不與外部軸承環(huán)20的內周面接觸。S卩,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作用于傳動片30的傳動支承凸緣31而使外部軸承20 轉動,此時作用于傳動支承凸緣31的基于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的接觸壓力隨著傳動支 承凸緣31離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中心越遠越減小。換言之,在越接近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中心構成傳動片30的傳動支承凸緣31,基于 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的接觸壓力變得越大,有可能造成過度機械性負荷,因此,如圖2所 示,構成為對半圓盤形的傳動片30的下端部圓弧部進行減肥使載荷作用點擴大到c地點或 c'地點,從而不與外部軸承環(huán)20的內周面接觸。這樣,形成有減肥部34的傳動片30在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作用于傳動支承凸 緣31時,傳動片30通過楔子作用緊緊嵌入到外部軸承環(huán)20的內周面,提高外部軸承環(huán)20 和傳動片30之間的摩擦力,所以可以使載荷作用點擴大到圖2的c地點或c'地點。此時, 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作用于傳動片30的c地點和c'地點之間時,傳動片30不轉動,內 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被傳遞到外部軸承環(huán)20。這樣,上述減肥部34的形態(tài)可以形成為多種形態(tài)。另一方面,在上述半圓盤形的傳動片30,減肥部34的形成范圍(大小)如下在 圖2的傳動片30,若在a地點施加載荷,則傳動片30通過楔子作用緊緊嵌入到環(huán)20 (外部 軸承環(huán))的內周面,此時,將減肥部34的形成范圍(大小)設定為在使傳動片30脫離環(huán) 20(外部軸承環(huán))時不施力而使其自然地脫離,并且使載荷作用點c地點或c'地點的范圍 成為最大即可。萬一,若上述傳動片30通過強的楔子作用嵌入到環(huán)20 (外部軸承環(huán))的內周面, 為了使傳動片30脫離環(huán)20 (外部軸承環(huán))而需要施加一定的力,則不可能作為離合器進行 圓滑的工作。上述圖6的離合器的作用與圖3及圖4的離合器相同,所以省略說明。并且,圖7的實施例是單向離合器,在圖3及圖4的離合器結構中,在內部軸承環(huán)10和傳動片30的沿旋轉方向彼此相對的面進一步設有將傳動片30彈性地朝外部軸承環(huán) 20側緊貼的彈性部件40。此時,上述彈性部件40不僅可以使用螺旋彈簧,還可以使用除此以外的多種彈性 部件。另外,上述彈性部件40設置在傳動支承凸緣31的相反側,為此,在上述內部軸承 環(huán)10和傳動片30的一端部分別形成彈性部件插入槽12、32以便部分插入彈性部件40的端部。在此,上述彈性部件40應設置在比圖1的b地點b ‘點靠傳動片30的外周面?zhèn)?。由此,上述傳動?0通過彈性部件40始終維持緊貼在外部軸承環(huán)20的內周面的 狀態(tài)。因此,若使內部軸承環(huán)10朝順時針方向轉動,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作用于傳動 片30的傳動支承凸緣31,但是,上述傳動支承凸緣31形成在圖1的b地點或b ‘地點以內, 所以不能使傳動片30轉動,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被傳遞到外部軸承環(huán)20。接著,若使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朝逆時針方向轉動,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一端部通過彈 性部件40彈性地推傳動片30的一端部。S卩,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作用的傳動片30側 地點位于比圖1的b地點或b'地點靠外側方向,所以傳動片30與內部軸承環(huán)10 —起在外 部軸承環(huán)20的內部空轉,所以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不能傳遞到外部軸承環(huán)20。另一方面,上述彈性部件40在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一端部彈性地張開傳動片30的一 端部,所以傳動片30的傳動支承凸緣31始終緊貼在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同時,傳動片30的外 周面也緊貼在外部軸承環(huán)20的內周面,從而離合器工作時不產生縫隙,可以圓滑地轉動。并且,圖8及圖9的實施例是雙向離合器,朝雙方向傳遞和遮斷動力。并且,在圖8及圖9的離合器中,轉動力作用機構50在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沿軸方 向形成插入槽15,在上述插入槽15插入設置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上述插入槽15形成在傳動片插入槽11的一側,與傳動片插入槽11連通。因此, 在插入槽15插入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時,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緊貼在傳動片30。另外,上述插入槽15和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形成為具有四邊形的剖面,在插入槽 15和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的彼此相對的一側面分別形成有傾斜面15a、51a。因此,若在上述插入槽15插入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則通過傾斜面15a、51a,可變 傳動支承機構51 —邊朝傳動片30側移動,一邊推動傳動片30而緊貼在外部軸承環(huán)20的 內周面。并且,在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和傳動片30的沿旋轉方向彼此相對的面設置將傳動 片30從外部軸承環(huán)20隔離而向內部軸承環(huán)10側拽拉的彈性部件41。上述彈性部件41分別設置在內部軸承環(huán)10和傳動片30的兩端部,拽拉傳動片30 始終緊貼在內部軸承環(huán)10側。即,上述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從插入槽15拔出的情況下,上述傳動片30通過彈 性部件41緊貼在內部軸承環(huán)10側的同時與外部軸承環(huán)20隔離,所以內部軸承環(huán)10和傳 動片30在外部軸承環(huán)20的內部空轉。接著,說明圖8及圖9的雙向離合器的作用。首先,若沿軸方向推動上述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 (在圖中朝左側方向推),則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沿著插入槽15的傾斜面15a,邊下降邊與傳動片30緊貼,接著,若進一步 推動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則通過彈性部件41緊貼于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傳動片30與內部軸 承環(huán)10隔離的同時,傳動片30的外周面緊貼在外部軸承環(huán)20的內周面。此時,若轉動上 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則不向任何方向轉動。即,可以將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傳遞到外部軸 承環(huán)20。這是因為,與傳動片30抵接的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的接觸面構成為與在圖1中 作為載荷作用點的b地點和b'地點之間的距離相同或比其小。S卩,與傳動片30接觸的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的左、右兩端部具有與圖3及圖4的 形成于傳動片30的傳動支承凸緣31相同的作用,在內部軸承環(huán)10和傳動片30之間具備 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根據(jù)使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移動而使傳動片30緊貼在外部軸承環(huán) 20的內周面或從外部軸承環(huán)20的內周面隔離,傳遞和遮斷雙方向的動力。并且,拽拉上述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而拔出(在圖中朝右側方向拔出),則傳動片 30的外周面和外部軸承環(huán)20的內周面的接觸被斷開,若繼續(xù)拽拉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則 傳動片30通過彈性部件41緊貼于內部軸承環(huán)10。此時,若轉動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則內部軸承環(huán)10和傳動片30在外部軸承環(huán)20 的內部空轉,最終不能將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傳遞到外部軸承環(huán)20。這樣,本發(fā)明的雙向離合器,其結構簡單,容易實現(xiàn)動力的傳遞及遮斷。另一方面,在圖中省略了用于使上述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沿軸方向滑動的裝置, 該裝置使用公知的各種裝置即可。并且,圖10的實施例是在內部軸承環(huán)10和傳動片30之間相互對稱地構成兩個可 變傳動支承機構51的離合器,均可用作單向離合器和雙向離合器。在此,上述圖10的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和插入槽15的結構與前述的圖8及圖9 的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及插入槽15的結構相同,所以省略對結構的詳細說明,只是與圖8 及圖9的區(qū)別在于,對稱地構成兩個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此時,兩個可變傳動支承機構 51位于圖1的b地點和b'地點之間。并且,在下面的實施例中也構成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和插入槽15,但省略對其的 詳細說明。另外,在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和傳動片30的相對的面的兩端部設有彈性部件40,始 終朝外部軸承環(huán)20側推動傳動片30,這具有與前述的圖7的彈性部件40相同的功能。因此,若如圖8所示地推入兩個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則傳動片30中,兩個可變傳 動支承機構51起到傳動支承凸緣31的功能,因此可以將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傳遞到外 部軸承環(huán)20,相反,若拔出兩個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則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喪失傳動支 承凸緣31的功能,所以根據(jù)如圖7的工作原理,內部軸承環(huán)10和傳動片30在外部軸承環(huán) 20內空轉,不能將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傳遞到外部軸承環(huán)20。此時,如圖8及圖9,與具有兩側方向的傳動支承凸緣31的功能的可變傳動支承機 構51不同,圖10的兩個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分別僅具有單方向的傳動支承凸緣31的功 能。S卩,若全部推入兩個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則朝雙方向傳遞動力,但是,若僅推入 兩個中的一個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則可以僅在單方向傳遞動力。
這樣,相互對稱地構成兩個上述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使兩個可變傳動支承機構 51同時工作而用作雙向離合器,或者僅使一個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工作而用作單向離合 器的同時,可以選擇性地設定傳動方向。并且,圖11的實施例是在圖10的離合器中去除了彈性部件40的例,并且在傳動 片30的外周面形成減肥部34,使傳動片30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不與外部軸承環(huán)20的內周面 接觸。并且,若說明根據(jù)圖12及圖13的實施例的雙向離合器,在前述的內部軸承環(huán)10 以半圓形形成了傳動片插入槽11以插入一個傳動片30,但是在圖12及圖13中,為了對稱 地插入一對(兩個)傳動片30,沿著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外周面以環(huán)形形成了傳動片插入 槽 11a。由此,在形成有上述環(huán)形傳動片插入槽Ila的部位的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中心部構成 小于外部軸承環(huán)20的內徑的軸,以上述軸為中心對稱地設置一對傳動片30,以便可以在外 部軸承環(huán)20的內部轉動。這樣,在上述環(huán)形傳動片插入槽Ila插入設置相互分離的一對傳動片30,此時,上 述一對傳動片30構成一個環(huán)形。并且,在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傳動片插入槽Ila內側形成有朝上述一對傳動片30 之間延長而向一對傳動片30傳遞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的轉動支承凸緣16。并且,在上述一對傳動片30的彼此相對的面設置將一對傳動片30從外部軸承環(huán) 20隔離而朝內部軸承環(huán)10側拽拉的彈性部件41。并且,圖12及圖13中的轉動力作用機構50,在上述轉動支承凸緣16和傳動片30 的沿旋轉方向彼此相對的面中的至少一個面突出形成傳動支承凸緣31,而緊貼在另一個。在圖中,在與上述轉動支承凸緣16相對的一對傳動片30側分別形成了傳動支承 凸緣31,但是可以相反。此時,在上述一對傳動片30側分別形成的傳動支承凸緣31位于圖 1的b地點和b'地點之間。在此,若詳細敘述上述傳動片30的傳動支承凸緣31和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支承 凸緣16的功能則如下。接收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的傳動片30側的接觸點成為傳動支 承凸緣31,與其傳動片30接觸的內部軸承環(huán)10側的接觸點成為轉動支承凸緣16,從而作 為相對性的概念,傳動支承凸緣31和轉動支承凸緣16僅在用語上不同,而其功能上相同。另外,在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形成有沿軸方向貫通上述一對傳動片30的彼此相對 的面之間的插入槽15,在上述插入槽15插入設有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使上述一對傳動片 30朝外部軸承環(huán)20側張開。此時,在上述圖8及圖9中,僅將一個傳動片30朝外部軸承20側緊貼即可,所以 只有將傳動支承機構51的一側面形成為傾斜面51a,但是在圖12及圖13中,需要將兩個 傳動片30同時朝外部軸承環(huán)20側張開,所以在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的兩側均形成傾斜面 51a。當然,在對應于上述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的兩側傾斜面51a的插入槽15的兩側面也 形成傾斜面15a。另一方面,在本發(fā)明中,僅說明了為了使上述傳動片30向外部軸承環(huán)20側緊貼而 在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形成傾斜面51a的結構,但是除所述結構以外,也可以使用用于張 開上述一對傳動片30而向外部軸承環(huán)20側緊貼的多種結構或裝置。即,為了張開上述一
11對傳動片30,可以在一對傳動片30之間設置油壓插孔(未圖示)或凸輪(未圖示)等,除 此以外,也可以使用用于張開一對傳動片30的公知的多種方法。并且,如后述,上述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根據(jù)在離合器中的構成位置,具有傳動 支承凸緣31、轉動支承凸緣16、單純張開傳動片30的作用等其作用很多。在圖12及圖13 中,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僅具有張開一對傳動片30而緊貼在外部軸承環(huán)20的內周面或者 解除緊貼的功能。因此,若將上述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推入到插入槽15,則一對傳動片30被張開的 同時緊貼在外部軸承環(huán)20的內周面,此時無論朝任何方向轉動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內部軸 承環(huán)10的轉動支承凸緣16接觸在位于圖1的b地點和b'地點之間的兩個傳動片30的傳 動支承凸緣31,所以可以將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傳遞到外部軸承環(huán)20。另外,若拔出上述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則彈性部件41將緊貼在外部軸承環(huán)20的 一對傳動片30朝內部軸承環(huán)10側拽拉而從外部軸承環(huán)20隔離,所以內部軸承環(huán)10和一 對傳動片10在外部軸承環(huán)20的內部空轉,從而不將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傳遞到外部軸 承環(huán)20。另一方面,在圖13中,一對傳動片30相互被分割,但是可以將一對傳動片30的相 對的一端部連接成一體而形成為“C”字形。此時,優(yōu)選一體連接上述轉動支承凸緣16的相 反側的一對傳動片30的一端部。并且,圖14的實施例是單向離合器,在圖12及圖13中,僅在內部軸承環(huán)10形成 了一個轉動支承凸緣16,但是,在圖14中,在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傳動片插入槽Ila的內側以 180度方向形成了一對轉動支承凸緣16。此時,在上述一對傳動片30以對角線方向形成分別接觸于上述轉動支承凸緣16 的傳動支承凸緣31。上述傳動支承凸緣31位于圖1的b地點和b'地點之間。另外,在上述轉動支承凸緣16和傳動片30的沿旋轉方向彼此相對的面設置將傳 動片30朝外部軸承環(huán)20側彈性緊貼的彈性部件40。上述彈性部件40設置在傳動支承凸 緣31的相反側。由此,上述一對傳動片30成為通過各彈性部件40始終緊貼在外部軸承環(huán)20的內 周面的狀態(tài)。因此,若使內部軸承環(huán)10朝逆時針方向轉動,則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兩個轉動支承凸 緣16同時接觸在分別形成于一對傳動片30的傳動支承凸緣31,所以可以向外部軸承環(huán)20 傳遞大于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另外,若使內部軸承環(huán)10朝順時針方向轉動,則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兩個轉動支承凸 緣16通過彈性部件40分別彈性地推動一對傳動片30的一端部,一對傳動片30在外部軸 承環(huán)20的內部空轉,所以不能將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傳遞到外部軸承環(huán)20。并且,圖15的實施例是雙向離合器,以類似于圖12及圖13的結構構成。上述離合器中,在對稱地插入于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傳動片插入槽Ila的一對傳動片 30的相對的一面相互接觸地形成兩個傳動支承凸緣31,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支承凸緣16 位于上述傳動支承凸緣31的相反側。此時,作為轉動力作用機構50,在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支承凸緣16的一側部 位沿軸方向形成插入槽(未圖示),在上述插入槽插入設置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而緊貼在一個傳動片30,并且,在上述轉動支承凸緣16的另一側形成傳動支承凸緣31而緊貼在另一 個傳動片30。并且,設置在一對傳動片30之間的彈性部件41始終朝內部軸承環(huán)10側拽拉一對 傳動片30。并且,在上述離合器結構中,為了減少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支承凸緣16和傳動片 30的轉動接觸壓,若接近外部軸承環(huán)20的內周面設置上述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則可以傳 遞大于圖12及圖13的離合器的動力。這是因為,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的作用點的位置 不同。根據(jù)圖15的離合器的作用類似于圖12及圖13。即,若推入上述可變傳動支承機 構51,則與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緊貼的一個傳動片30 —邊上升一邊朝逆時針方向轉動的 同時,使與上述一個傳動片30的傳動支承凸緣31抵接的另一傳動片30緊貼在外部軸承環(huán) 20的內周面。接著,若朝逆時針方向轉動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則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支承凸緣 16推動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接著要轉動一個傳動片30,但是通過抵接的另一個傳動片30 的傳動支承凸緣31 (位于圖1的b地點和b'地點之間),內部軸承環(huán)10不會空轉,可以將 轉動力傳遞到外部軸承環(huán)20。并且,若拔出上述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則通過彈性部件41,一對傳動片30朝內 部軸承環(huán)10側緊貼,并且從外部軸承環(huán)20的內周面隔離,所以內部軸承環(huán)10和傳動片30 空轉,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不能傳遞到外部軸承環(huán)20。并且,圖16的實施例是雙向離合器,基本原理與圖15相同,但是可變傳動支承機 構51如圖11所示還起到傳動支承凸緣31的功能;圖17的實施例中,將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構成在一對傳動片30之間,圖16及圖 17的工作原理與圖15相同,所以省略詳細說明。下面,雖未圖示,對在圖15及圖17中形成在一對傳動片30的傳動支承凸緣31的 位置和設置在轉動支承凸緣16的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 (或者傳動支承凸緣31)和傳動片 30接觸的位置構成為比圖1的b地點或b'地點靠外側方向(外部軸承20的內周面方向) 的情況的工作原理進行說明。若推入圖15或圖17的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而使一對傳動片30緊貼在外部軸承 環(huán)20的內周面之后轉動內部軸承環(huán)10,則內部軸承環(huán)10和傳動片30在外部軸承環(huán)20的 內部空轉。這是因為,一對傳動片30的傳動支承凸緣31的位置均位于比圖1的b地點或 b'地點靠外側方向。S卩,在圖1中,若載荷作用點作用于比b地點或b'地點靠外側方向位置,則傳動片 30轉動(空轉)的原理相同。但是,在圖15及圖17中,若增大推入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的壓力而對傳動片30 的外周面和外部軸承環(huán)20的內周面之間的接觸施加較強的壓力,則外部軸承環(huán)20的內周 面和傳動片30的接觸通過較高的摩擦力起到剎車(制動裝置)作用,所以可以將內部軸承 環(huán)10的動力傳遞到外部軸承環(huán)20。所述方式下,若使一對傳動片30的構成傳動支承凸緣31的位置位于比圖1中的 b地點或b'地點位置靠外側方向,即,載荷作用時,在傳動片30轉動的最小位置構成傳動支承凸緣31,則在圖15或圖17的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的工作中可以使用為僅用小力量的 作用連接或遮斷動力的雙向離合器或制動裝置。另一方面,圖18的實施例是在兩側構成轉動支承凸緣16以便傳遞大于圖12及圖 13的離合器的動力的雙向離合器,圖19及圖20的實施例的基本結構及工作原理基本上與 圖18的離合器相似,但是作為一例示出了以各種形態(tài)適用設置兩個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 的方式的形態(tài)。并且,作為將一對傳動片30緊貼在外部軸承環(huán)20的內周面或可以同時施加預定 的壓力的另一方法有使用杠桿的方法,圖21的實施例是利用杠桿的原理的雙向離合器。上述離合器的轉動力作用機構50包括在傳動片插入槽Ila部位的內部軸承環(huán) 10外周面形成一定深度的支承槽17 ;—端部插入于上述支承槽17且另一端部被插入設置 于上述一對傳動片30的彼此相對的一端部之間的杠桿60 ;形成在上述支承槽17和杠桿60 的彼此相對的面中的至少一個的傳動支承凸緣31 ;形成在上述一對傳動片30和杠桿60的 彼此相對的面中的至少一個的杠桿傳動支承凸緣35a、35b、35c。圖中,在與上述杠桿60的一端部的上、下側面面對的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支承槽17 側分別形成使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作用于杠桿60的傳動支承凸緣31,并且,在與上述杠 桿60的另一端部的上、下側面面對的一對傳動片30側形成分別接觸杠桿60的杠桿傳動支 承凸緣35a、35b、35c。此時,形成在一對傳動片30側的杠桿傳動支承凸緣35a、35b、35c在 一側傳動片30形成一個杠桿傳動支承凸緣35b,在另一側傳動片30形成兩個杠桿傳動支承 凸緣35a、35c,形成在各傳動片30的杠桿傳動支承凸緣35a、35b、35c相互錯開形成。并且,在上述一對傳動片30和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之間設置將一對傳動片30從外 部軸承環(huán)20隔離而朝內部軸承環(huán)10側拽拉的彈性部件41,在上述一對傳動片30的彼此相 對的另一端部之間的內部軸承環(huán)10沿軸方向形成插入槽(未圖示),在上述插入槽插入設 置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以向外部軸承環(huán)20側張開上述一對傳動片30。在此,上述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的結構與圖12及圖13的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 的結構相同。這樣,上述離合器在一對傳動片30之間的一端部設置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在相 反側設置杠桿60的狀態(tài)下,處于一對傳動片30通過上述彈性部件41拉到內部軸承環(huán)10 而緊貼的狀態(tài)。說明上述離合器的作用,用與圖12及圖13的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相同的方法推 入上述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則一對傳動片30通過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緊貼在外部軸承 環(huán)20的內周面,接著,若朝順時針方向轉動內部軸承環(huán)10,則支承槽17的上側傳動支承凸 緣31在杠桿60施加轉動力,該轉動力以下側傳動片30的杠桿傳動支承凸緣35a為支點, 對上側傳動片30的杠桿傳動支承凸緣3 成為杠桿作用,一邊張開一對傳動片30 —邊緊 壓到外部軸承環(huán)20,所以可以將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傳遞到外部軸承環(huán)20。這次,若朝逆時針方向轉動內部軸承環(huán)10,則支承槽17的下側傳動支承凸緣31對 杠桿60施加轉動力,該轉動力以上側傳動片30的杠桿傳動支承凸緣3 為支點,對下側傳 動片30的杠桿傳動支承凸緣35c成為杠桿作用,一邊張開一對傳動片30 —邊緊壓到外部 軸承環(huán)20,所以可以將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傳遞到外部軸承環(huán)20,從而可以用作雙向離合器。
接著,若在圖21的內部軸承環(huán)10拔出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則緊貼在外部軸承環(huán) 20的內周面的一對傳動片30被緊貼到內部軸承環(huán)10側并在外部軸承環(huán)20的內部空轉,所 以不能將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傳遞到外部軸承環(huán)20。此時,插入于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支承槽17的杠桿60可搖動的幅度被支承槽17的 入口側幅度決定,所以也可以限定杠桿60搖動的幅度。這樣,圖21的離合器中,即使接近外部軸承環(huán)20的內周面設置可變傳動支承機構 51,離合器也工作,這是利用杠桿60的杠桿作用,一邊張開一對傳動片30 —邊將內部軸承 環(huán)10的轉動力緊壓到外部軸承環(huán),所以外部軸承環(huán)20和一對傳動片30可以起到強烈的剎 車(制動裝置)作用。另一方面,圖22的實施例是表示將圖21的利用杠桿60的雙向離合器變更為單向 離合器的一例的圖,工作原理與圖21的雙向離合器相似,所以省略詳細的說明。即,若朝逆 時針方向轉動內部軸承環(huán)10,則空轉而不能傳遞轉動力,僅在朝順時針方向轉動內部軸承 環(huán)10時,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被傳遞到外部軸承環(huán)20。并且,圖10、圖11、圖12、圖13、圖15和圖16至圖21的所有可變傳動支承機構 51,與圖8及圖9的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同樣地具有使傳動片30接觸在外部軸承環(huán)20的 內周面或同時施壓的功能,只是圖12及圖13和圖16至圖18及圖21的可變傳動支承機構 51并非直接接觸于內部軸承環(huán)10而作用轉動力,而是獨立地僅在一對傳動片30之間執(zhí)行 功能。并且,圖23及圖M的實施例是單向離合器,若僅說明不同于前面說明的實施例的 部分,則在前述的實施例中,在內部軸承環(huán)10形成傳動片插入槽ll、lla,而在上述傳動片 插入槽IlUla插入設置傳動片30,但是在圖23及圖M的實施例中,省略了形成于內部軸 承環(huán)10的傳動片插入槽11、11a。此時,上述傳動片30設置在上述外部軸承環(huán)20和內部軸承環(huán)10之間。S卩,以一 個傳動片30圍繞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外周面一部分的形態(tài)構成。并且,在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外周面兩側分別形成長度互不相同的轉動支承凸 緣16,在與上述各轉動支承凸緣16相對的上述傳動片30側形成傳動支承凸緣31。因此,若朝順時針方向轉動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則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被傳遞 到外部軸承20,若朝逆時針方向轉動內部軸承環(huán)10,則傳動片30空轉而不能傳遞轉動力。這樣,為了設置上述傳動片30,可以在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形成傳動片插入槽11、 Ila或者可以省略。并且,圖25的原理與圖1的原理相同,即,作用于傳動片30的載荷超出b地點或 b'地點的外側時,傳動片30轉動并遮斷動力,此時作用于b地點或b'地點的外側的載荷 的方向沿a'或a"地點的箭頭方向作用也遮斷動力。圖沈是以圖25的原理為基礎的一離合器的實施例,如圖所示,在內部軸承10的 外周面一側形成轉動支承凸緣16,在與轉動支承凸緣16相對的傳動片30側形成傳動支承 凸緣31。另外,在上述傳動片30的一端部形成鉤部37,該鉤部37圍繞上述轉動支承凸緣 16的端部,且鉤住轉動支承凸緣16。此時,在上述鉤部37和轉動支承凸緣16之間設置彈性部件40即彈簧。
因此,若朝順時針方向轉動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則轉動力朝圖25的a'的箭頭方 向作用的同時,傳動片30空轉,無法向外部軸承環(huán)20傳遞轉動力,若朝逆時針方向轉動上 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則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被傳遞到外部軸承環(huán)20。另一方面,圖27是概略地表示在上述外部軸承環(huán)20和傳動片30之間形成各種形 態(tài)的摩擦力增大機構以增大摩擦力的情況的圖,即,將相互接觸的傳動片30的外周面和外 部軸承環(huán)20的內周面形成為三角形、梯形、鋸齒形、半圓形等各種形態(tài),進一步增大傳動片 30和外部軸承環(huán)20的摩擦力。這樣,傳動片30和外部軸承環(huán)20的摩擦力越大,越可以小型化離合器的大小,并 可以減少制作成本。另外,作為摩擦力增大機構的其它實施例,也可以在上述傳動片30的外周面和外 部軸承環(huán)20的內周面粘貼摩擦力大的部件而構成。
權利要求
1.一種離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軸承環(huán)00);內部軸承環(huán)(10),可旋轉地設置在上述外部軸承環(huán)00)的內部;傳動片(30),設置在上述外部軸承環(huán)OO)和內部軸承環(huán)(10)之間,在外部軸承環(huán) (20)的內部與內部軸承環(huán)(10) —起旋轉的同時,連接或遮斷內部軸承環(huán)(10)和外部軸承 環(huán)00)之間的動力;轉動力作用機構(50),設置在內部軸承環(huán)(10)和傳動片(30)中的至少一個,使上述內 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作用于上述傳動片(30)的特定地點;根據(jù)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作用的特定地點的位置,連接或遮斷動力。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合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傳動片(30)在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作用的特定地點位于從任意設定位 置到傳動片(30)的旋轉中心之間時,傳動片(30)和外部軸承環(huán)00)之間的摩擦力變得大 于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而連接內部軸承環(huán)(10)和外部軸承環(huán)00)之間的動力;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作用的特定地點位于從任意設定位置到傳動片(30)的 外周面之間時,傳動片(30)和外部軸承環(huán)00)之間的摩擦力變得小于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 轉動力,而遮斷內部軸承環(huán)(10)和外部軸承環(huán)00)之間的動力。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合器,其特征在于在與上述外部軸承環(huán)00)的內周面相對的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外周面沿旋轉方向形成 有預定深度的傳動片插入槽以插入上述傳動片(30)。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離合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傳動片插入槽(11)形成為半圓形;插入于上述傳動片插入槽(11)的傳動片(30)形成為半圓盤形。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合器,其特征在于在與上述外部軸承環(huán)00)的內周面接觸的傳動片(30)的外周面,一定區(qū)間不與外部 軸承環(huán)00)的內周面接觸地形成有預定形態(tài)的減肥部(34)。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合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轉動力作用機構(50)在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和傳動片(30)的沿旋轉方向彼此 相對的面中的至少一個突出形成傳動支承凸緣(31)而緊貼在另一個。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離合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和傳動片(30)的沿旋轉方向彼此相對的面設有使傳動片(30) 朝外部軸承環(huán)00)側彈性地緊貼的彈性部件GO)。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合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轉動力作用機構(50)在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沿軸方向形成插入槽(15),在上述 插入槽(1 插入設置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而緊貼在上述傳動片(30)。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離合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插入槽(1 和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的彼此相對的一側面分別由傾斜面(15a) (51a)形成。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離合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和傳動片(30)的沿旋轉方向彼此相對的面設有使傳動片(30)從外部軸承環(huán)00)隔離而朝內部軸承環(huán)(10)側拽拉的彈性部件01)。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合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轉動力作用機構(50)在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和傳動片(30)的沿旋轉方向彼此 相對的面中的至少一個形成傾斜面部(3 而緊貼在另一個。
12.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離合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傳動片插入槽(Ila)沿著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外周面形成為環(huán)形,插入于上述傳動片插入槽(Ila)的傳動片(30)形成為相互分離的一對構成環(huán)形;在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傳動片插入槽(Ila)內側形成有向上述一對傳動片(30)之 間延長而將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傳遞到一對傳動片(30)的轉動支承凸緣(16)。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離合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轉動力作用機構(50)在上述轉動支承凸緣(16)和傳動片(30)的沿旋轉方向彼 此相對的面中的至少一個突出形成傳動支承凸緣(31)而緊貼在另一個。
14.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離合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轉動力作用機構(50)在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支承凸緣(16)部位沿軸方 向形成插入槽(15),在上述插入槽(1 插入設置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而緊貼在上述傳 動片(30)。
15.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離合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轉動支承凸緣(16)和傳動片(30)的沿旋轉方向彼此相對的面設有使傳動片 (30)朝外部軸承環(huán)00)側彈性地緊貼的彈性部件00)。
16.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離合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沿軸方向貫通上述一對傳動片(30)的彼此相對的面之間而形 成插入槽(15),在上述插入槽(1 插入設置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而使上述一對傳動片 (30)朝外部軸承環(huán)00)側張開。
17.如權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離合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一對傳動片(30)的彼此相對的面設有使一對傳動片(30)從外部軸承環(huán)00) 隔離而朝內部軸承環(huán)(10)側拽拉的彈性部件01)。
18.如權利要求12至16中的任一項所述的離合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轉動支承凸緣(16)在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傳動片插入槽(Ila)內側以180度方向 形成有一對。
19.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離合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轉動力作用機構(50)包括支承槽(17),其以預定深度形成于上述傳動片插入槽 (Ila)部位的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外周面;杠桿(60),其一端部插入于上述支承槽(17)且 另一端部插入設置于上述一對傳動片(30)的彼此相對的一端部之間;傳動支承凸緣(31), 其形成在上述支承槽(17)和杠桿(60)的彼此相對的面中的至少一個;杠桿傳動支承凸緣 (3fe、3^、36c),其形成在上述一對傳動片(30)和杠桿(60)的彼此相對的面中的至少一 個。
20.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離合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一對傳動片(30)和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之間設有使一對傳動片(30)從外部 軸承環(huán)00)隔離而朝內部軸承環(huán)(10)側拽拉的彈性部件(41),在上述一對傳動片(30)的彼此相對的另一端部之間的內部軸承環(huán)(10)沿軸方向形成插入槽(15),在上述插入槽 (15)插入設置可變傳動支承機構(51)而使上述一對傳動片(30)朝外部軸承環(huán)00)側張開。
2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合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部軸承環(huán)00)和傳動片(30)之間形成有可增大摩擦力的摩擦力增大機構。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離合器,更詳細地涉及一種在內部軸承環(huán)和外部軸承環(huán)之間設置傳動片,在內部軸承環(huán)和傳動片中的一個具備轉動力作用機構以使內部軸承環(huán)的轉動力作用于傳動片的特定地點,根據(jù)內部軸承環(huán)的轉動力作用的特定地點的位置連接或遮斷動力,從而簡化結構、故障少、制造費用低廉,并且壽命長、小型且可傳遞大的動力,還可以用作制動裝置的離合器。對此,本發(fā)明的特征在于,包括外部軸承環(huán)(20);內部軸承環(huán)(10),可旋轉地設置在上述外部軸承環(huán)(20)的內部;傳動片(30),設置在上述外部軸承環(huán)(20)和內部軸承環(huán)(10)之間,在外部軸承環(huán)(20)的內部與內部軸承環(huán)(10)一起旋轉的同時,連接或遮斷內部軸承環(huán)(10)和外部軸承環(huán)(20)之間的動力;轉動力作用機構(50),設置在內部軸承環(huán)(10)和傳動片(30)中的至少一個,使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作用于上述傳動片(30)的特定地點;根據(jù)上述內部軸承環(huán)(10)的轉動力作用的特定地點的位置,連接或遮斷動力。
文檔編號F16D41/06GK102119284SQ200980131064
公開日2011年7月6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8月4日
發(fā)明者金鐘起 申請人:金鐘起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德庆县| 阜新| 新巴尔虎右旗| 山东省| 迭部县| 阜新| 湟中县| 桐梓县| 甘肃省| 铜陵市| 旺苍县| 吉木乃县| 汕头市| 雷州市| 奈曼旗| 宜兴市| 临猗县| 香格里拉县| 和静县| 台中市| 临泉县| 都江堰市| 松滋市| 宜春市| 临汾市| 砀山县| 冷水江市| 吴桥县| 大庆市| 岳池县| 班戈县| 石阡县| 淮南市| 吴江市| 嘉义市| 遂溪县| 瑞金市| 淮滨县| 邵东县| 饶平县| 荆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