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顯示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顯示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液晶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shù):
隨著多媒體信息技術(shù)的發(fā)展,業(yè)界越來越多地使用顯示裝置等人機交互設備。此種顯示裝置通常包括底座、顯示面板及蓋板。顯示面板通常通過螺絲等固定件實現(xiàn)與底座相固定。固定好顯示面板后,再將蓋板蓋置于底座上以封裝顯示面板。通過螺絲螺合固定的方式雖然較為穩(wěn)固,但是需要開設螺孔,且安裝、拆卸過程中費時費力,造成工作效率的降低。
發(fā)明內(nèi)容
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方便拆裝的顯示裝置。一種顯示裝置,包括底座、設置于底座上的顯示面板及蓋置于底座及顯示面板上的蓋板,所述顯示裝置還包括用以承載顯示面板的固定架,所述底座包括主體部及樞接于主體部上的樞接部,所述固定架的一端與底座的主體部卡合固定,該固定架的另一端與樞接部扣合固定。本發(fā)明通過設置固定架承載顯示面板,該固定架的一端與底座的主體部卡合固定,而固定架的另一端與樞接部扣合固定,方便組裝拆卸,且配合牢靠。
圖1為本發(fā)明的顯示裝置的一實施例的立體組裝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的顯示裝置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3為圖1所示的顯示裝置的III部分的放大示意圖。圖4為本發(fā)明的顯示裝置的底座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5為圖1所示的顯示裝置的V部分的放大示意圖。圖6為圖1所示的顯示裝置的VI部分的放大示意圖。圖7為本發(fā)明的顯示裝置的底座與固定架的組裝狀態(tài)示意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底座10主體部102樞接部 104底板12側(cè)壁14側(cè)邊140凸肋142扣合部 144卡槽1440
顯示面板20固定架30第一連接臂32第一卡持壁320第二卡持壁322第二連接臂34第三卡持壁340第四卡持壁342凹槽36卡肋38蓋板40框邊42折葉100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及圖2所示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該顯示裝置包括底座10、承載于底座10上的顯示面板20、將該顯示面板20固定于底板上的固定架30及蓋置于底座10及顯示面板20上、以與底座10配合封裝該顯示面板20的蓋板40。上述底座10包括一底板12及由該底板12外周緣向上一體凸伸而出的環(huán)狀側(cè)壁 14。在本實施例中,該底板12呈矩形,該側(cè)壁14呈矩形環(huán)狀,其包括四縱長側(cè)邊140。請同時參閱圖3,所述側(cè)壁14位于同一側(cè)的二角落處分別水平、向內(nèi)凸伸出片狀凸肋142。所述凸肋142垂直于側(cè)壁14的側(cè)邊140。每一凸肋142整體上呈L型,其對應由側(cè)壁14的一側(cè)邊140經(jīng)過側(cè)壁14的一角落延伸至相鄰另一側(cè)邊140。請同時參閱圖4,所述側(cè)壁14 與該二凸肋142所在的側(cè)邊140相對的另一側(cè)邊140上向內(nèi)凸伸形成扣合部144。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扣合部144的數(shù)量為二,該二扣合部144間隔設置,分別靠近所述相對另一側(cè)邊140的兩端設置。所述扣合部144上開設有卡槽1440。請同時參閱圖7,所述底座10斷開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為主體部102,另一部分為樞接部104,其中主體部102與樞接部104 通過一折葉100相樞接,使得樞接部104可繞該折葉100相對于主體部102向外旋轉(zhuǎn)打開。 所述凸肋142位于主體部102上,而所述扣合部144對應位于樞接部104上。上述顯示面板20為一矩形板體,其在外圍尺寸上略小于所述底座10的底板12及蓋板40。上述固定架30放置于底座10的底板12上,容置于環(huán)狀側(cè)壁14內(nèi),用以承載所述顯示面板20。該固定架30呈X型,其包括交叉連接的第一連接臂32及第二連接臂34。該第一連接臂32與第二連接臂34處于同一水平面內(nèi)。第一連接臂32的一端的外周緣處向上凸伸形成第一卡持壁320,另一端的外周緣處向上凸伸形成第二卡持壁322。第二連接臂 34的一端的外周緣處向上凸伸形成第三卡持壁340,另一端的外周緣處向上凸伸形成第四卡持壁342。所述第一卡持壁320、第二卡持壁322、第三卡持壁340及第四卡持壁342均呈 L型,當矩形顯示面板20承載在固定架30的第一連接臂32及第二連接臂34上時,第一卡持壁320、第二卡持壁322、第三卡持壁340及第四卡持壁342用以分別圍置、卡持顯示面板20的四個邊角,使得顯示面板20可穩(wěn)固地安置于固定架30上。所述第一卡持壁320與第三卡持壁340位于固定架30的同一側(cè),并在位置上與所述底座10的二凸肋142相對應;所述第二卡持壁322與第四卡持壁342位于固定架30的另一側(cè),并在位置上與所述底座10 的二扣合部144相對應。請同時參閱圖5,該第一卡持壁320、第三卡持壁340的外周緣分別開設水平延伸的凹槽36,該凹槽36用以對應將凸肋142卡置其內(nèi)。請同時參閱圖6,該第二卡持壁322、第四卡持壁342的外周緣對應扣合部144的位置分別凸伸形成卡肋38,該卡肋38用以對應卡置于扣合部144的卡槽1440內(nèi)。上述蓋板40為一內(nèi)空的矩形框體,包括四縱長的框邊42。該蓋板40的外圍尺寸與底座10的及外圍尺寸對應一致。當該蓋板40蓋置于底座10上時,蓋板40的四框邊42 的內(nèi)側(cè)壓置于顯示面板20的周緣上,使得顯示面板20穩(wěn)固承載于底座10上并夾置于底座 10與蓋板40之間。請再次參閱圖1-7,組裝時,先將顯示面板20固定承載于固定架30上;然后將底座10的樞接部104向外打開,將固定架30沿與底板12平行的方向、由主體部102與樞接部104的相接處滑入底座10的主體部102,所述固定架30的第一卡持壁320與第三卡持壁 340分別正對凸肋142設置,直至所述凸肋142對應卡入第一、第三卡持壁320、340的凹槽 36內(nèi),此時固定架30與底座10的組裝狀態(tài)如圖7所示;再將底座10的樞接部104面向固定架30回轉(zhuǎn),使得底座10的扣合部144分別與固定架30的第二卡持壁322、第四卡持壁 342逐漸靠攏,然后進一步按壓固定架30與底座10的樞接部104,使第二、第四卡持壁322、 342的卡肋38產(chǎn)生彈性變形而最終對應滑入并卡置于扣合部144的卡槽1440內(nèi),從而實現(xiàn)了該固定架30與底座10的固定連接;最后,將所述蓋板40蓋置于底座10及顯示面板20 上并固定,從而完成組裝所述顯示裝置。需要拆卸所述顯示裝置時,只需反向操作上述步驟即可,此處不予贅述。本發(fā)明通過位于所述固定架30 —端的凹槽36與底座10的主體部102上的凸肋 142卡合固定,而位于該固定架30另一端的卡肋38與樞接部104上的卡槽1440可分離式扣合固定,方便組裝拆卸,不需通過在底座10與顯示面板20之間設置螺絲固定,且配合牢罪。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顯示裝置,包括底座、設置于底座上的顯示面板及蓋置于底座及顯示面板上的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裝置還包括用以承載顯示面板的固定架,所述底座包括主體部及樞接于主體部上的樞接部,所述固定架的一端與底座的主體部卡合固定,該固定架的另一端與樞接部扣合固定。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部上凸伸形成有凸肋,所述固定部的一端開設有凹槽,所述凸肋對應卡置于凹槽內(nèi)。
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樞接部上形成有扣合部,扣合部上開設有卡槽,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凸伸形成有卡肋,當該固定架的另一端與樞接部扣合固定時,所述卡肋對應卡置于扣合部卡槽內(nèi)。
4.如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呈X型,其包括交叉連接的第一連接臂及第二連接臂。
5.如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固定架同一側(cè)的所述第一連接臂及第二連接臂的一端分別形成有所述凹槽,該第一連接臂及第二連接臂的另一端分別形成有所述卡肋。
6.如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臂與第二連接臂處于同一平面內(nèi)。
7.如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矩形底板及由該底板外周緣向上一體凸伸而出的矩形環(huán)狀側(cè)壁,該底座斷開分成兩部分,其中一部分為所述主體部,另一部分為樞接部。
8.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肋垂直于側(cè)壁設置,該凸肋呈L 型,其沿該側(cè)壁的一角延伸。
9.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部與樞接部通過折葉相樞接, 樞接部可繞該折葉相對于主體部向外旋轉(zhuǎn)打開。
10.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為一內(nèi)空的框體,所述顯示面板夾置于底座與蓋板之間。
全文摘要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底座、設置于底座上的顯示面板及蓋置于底座及顯示面板上的蓋板,所述顯示裝置還包括用以承載顯示面板的固定架,所述底座包括主體部及樞接于主體部上的樞接部,所述固定架的一端與底座的主體部卡合固定,該固定架的另一端與樞接部扣合固定。本發(fā)明通過設置固定架承載顯示面板,該固定架的一端與底座的主體部卡合固定,而固定架的另一端與樞接部可分離式扣合固定,方便組裝拆卸,且配合牢靠。
文檔編號F16M11/04GK102479470SQ201010553150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22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0年11月22日
發(fā)明者趙江 申請人:富泰華工業(yè)(深圳)有限公司, 鴻海精密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