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內圈擋邊面為球面的圓錐滾子軸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軸承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內圈擋邊面為球面的圓錐滾子軸承。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圓錐滾子軸承的結構,如
圖1、圖2所示,包括內圈2、外圈1、圓錐滾子 3和保持架4。軸承運轉時,滾子與內、外圈滾道之間為純滾動,滾子端面與內圈擋邊面之間 為滑動。滾子端面與內圈擋邊的接觸形態(tài),不僅對潤滑條件、接觸應力有直接影響,而且對 軸承使用壽命有較大影響?,F有圓錐滾子軸承的圓錐滾子3端面為球面形,球面的球心0設置在軸承內圈2 小端面一側的軸線上,內圈2擋邊面為錐面形,錐形面與軸承內圈2大端面夾角為a,其接觸 形態(tài)為圓錐滾子3端面的外球面與內圈2擋邊面的內圓錐面之間的圓弧形線接觸。采用這樣技術的圓錐滾子軸承當然可以正常使用,但由于該接觸形態(tài)為線接觸, 其缺點是接觸圓弧線地段的潤滑條件差,接觸圓弧線的兩個端點是邊緣應力點,會產生邊 緣應力峰值,應力峰值比圓弧線中部的應力大得多,軸承在大軸向載荷工況下工作時,滾子 端面和內圈擋邊面的溫升比較高,磨損量比較大,軸承的使用壽命比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滾子端面與內圈擋邊面的接觸形態(tài) 為大小球面之間的點接觸,軸承的使用壽命比較高的圓錐滾子軸承。本實用新型為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內圈擋邊面為球面的 圓錐滾子軸承,包括設有擋邊面的內圈、外圈、大端面為球形的圓錐滾子和保持架;其特征 在于擋邊面的內側面為凹形球面,凹形球面的球半徑大于滾子大端面的球半徑,滾子大端 面與擋邊面間以點接觸靠接。所述的凹形球面的球心設置在軸承內圈小端面一側的軸線上。所述的滾子的球形端面的球心位置,設置在滾子大端面與擋邊面的接觸點和凹形 球面球心的連線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滾子大端面與擋邊面的接觸形態(tài)為半徑小的凸形 球面與半徑大的凹形球面間的點接觸,潤滑條件好,容易形成潤滑油膜,沒有邊緣應力點, 不存在邊緣應力峰值,軸承在大軸向載荷工況下工作時,滾子端面和內圈擋邊面的溫升比 較低,磨損量比較小,軸承的使用壽命比較高。此外,由于滾子端面和內圈擋邊面的磨損量 比較小,軸承的預緊損失也就比較小,軸承所連接的傳動軸上的齒輪就能夠持續(xù)處于良好 的嚙合狀態(tài),可以延長齒輪的使用壽命。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其中[0011]
圖1是圓錐滾子軸承結構的整體示意圖;圖2是現有技術中圓錐滾子軸承中圓錐滾子與內圈擋邊部分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圓錐滾子與內圈擋邊部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如
圖1、圖3所示,一種內圈擋邊面為球面的圓錐滾子軸承, 包括設有擋邊面的內圈2、外圈1、大端面為球形的圓錐滾子3和保持架4;擋邊面的內側面 為凹形球面,凹形球面的球半徑Rl大于圓錐滾子3大端面的球半徑R2,滾子大端面與擋邊 面間以小半徑凸球面與大半徑凹球面靠接的形式點接觸靠接。所述的凹形球面的球心P設置在軸承內圈2小端面一側的軸線上。所述的圓錐滾子3的球形端面的球心Q設置在圓錐滾子3大端面與內圈2擋邊面 的接觸點和凹形球面球心P的連線上。
權利要求一種內圈擋邊面為球面的圓錐滾子軸承,包括設有擋邊面的內圈、外圈、大端面為球形的圓錐滾子和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擋邊面的內側面為凹形球面,凹形球面的球半徑大于滾子大端面的球半徑,滾子大端面與擋邊面間以點接觸靠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圈擋邊面為球面的圓錐滾子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凹形球面的球心設置在軸承內圈小端面一側的軸線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內圈擋邊面為球面的圓錐滾子軸承,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滾子的球形端面的球心位置,設置在滾子大端面與擋邊面的接觸點和凹形球面球心 的連線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內圈擋邊面為球面的圓錐滾子軸承,包括設有擋邊面的內圈、外圈、大端面為球形的圓錐滾子和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擋邊面的內側面為凹形球面,凹形球面的球半徑大于滾子大端面的球半徑,滾子大端面與擋邊面間以點接觸靠接。由于這種特征,軸承內圈擋邊部位的潤滑條件好,容易形成潤滑油膜,沒有邊緣應力點,不存在邊緣應力峰值,軸承在大軸向載荷工況下工作時,滾子端面和內圈擋邊面的溫升比較低,磨損量比較小,軸承的使用壽命比較高。
文檔編號F16C19/36GK201687859SQ20102020315
公開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5月19日
發(fā)明者蔡秉華 申請人:福建省永安軸承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