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防脫壁掛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吊掛裝置,特別是一種具有防脫結構的吊掛裝置,具體地說 是防脫壁掛裝置。
背景技術:
液晶電視以其畫面色彩逼真細膩,占用空間少,重量輕,安裝搬運方便等特點深受 人們的喜愛。為了節(jié)省客廳、臥室等房間的空間,美化居室環(huán)境,人們普遍采用壁掛的方式, 將電視直接采用螺釘固定安裝于墻壁上。但是這樣也帶來了一些麻煩,當需要取下電視時 或重新連接電視接線時,就必須再次拆卸,不僅工序煩瑣,而且多次拆卸螺釘就會滑絲,難 以滿足人們的需求?,F(xiàn)有技術中也有液晶電視壁掛裝置,但是其結構普遍復雜,制作成本相 對較高,因此也不能完全適應當前市場多樣化的需求。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現(xiàn)狀,提供一種安全可靠、 成本低、裝配簡單、易拆卸且具有防脫結構的防脫壁掛裝置。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防脫壁掛裝置,包括墻板和 掛板,其中所述的墻板下部制有傾斜向上的上鉤板,上鉤板與墻板圍成有鉤槽腔,鉤槽腔 兩側封堵有側板;所述掛板的上部制有傾斜向下的下鉤板,且下鉤板伸入鉤槽腔中與上鉤 板相掛扣,所述掛板中部制有向上傾斜延伸的防脫落卡板,且防脫落卡板的上斜邊與鉤槽 腔底部外壁松動抵觸配合。為優(yōu)化上述技術方案,采取的具體措施還包括上述的防脫落卡板由掛板中部切割成下連接的矩形板并向內折彎形成,所述防脫 落卡板與掛板的內傾角為25至35度。上述的墻板制有方便與墻壁固定的安裝孔,所述側板與上鉤板和墻板采用焊接固 定連接,所述上鉤板與墻板的內傾角為10至20度。上述的掛板制有連接孔,且連接孔位于防脫落卡板的下方,所述下鉤板與掛板的 內傾角為20至30度。上述的防脫落卡板與掛板的內傾角為30度。上述的上鉤板與墻板的內傾角為15度,所述下鉤板與掛板的內傾角為25度。上述的墻板與上鉤板連接間具有過渡段,所述過渡段包括位于鉤槽腔底部的水平 段和水平段兩邊的圓滑段。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墻板下部制有傾斜向上的上鉤板,上鉤板與墻板 圍成有鉤槽腔,鉤槽腔兩側封堵有側板;所述掛板的上部制有傾斜向下的下鉤板,且下鉤板 伸入鉤槽腔中與上鉤板相掛扣,所述掛板中部制有向上傾斜延伸的防脫落卡板,且防脫落 卡板的上斜邊與鉤槽腔底部外壁松動抵觸配合。本實用新型采用上、下鉤板配合相扣,安 裝拆卸非常方便,并且掛板制有防脫落卡板,能有效地防止掛板因震動而自然脫落,其優(yōu)點是結構簡潔、裝配容易、拆裝方便并且安全可靠、制作成本低廉。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裝配立體結構示意圖[0014]圖2是圖1的正視結構示意圖;[0015]圖3是圖2左視圖;[0016]圖4是圖1中墻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0017]圖5是圖1中掛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0018]圖6是圖4的正視結構示意圖;[0019]圖7是圖5的正視結構示意圖;[0020]圖8是圖7的右視圖;[0021]圖9是圖6的右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圖1至圖9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的附圖標記為墻板1、鉤槽腔la、圓滑段11、水平段12、上鉤板2、側板3、安 裝孔4、掛板5、下鉤板6、防脫落卡板7、上斜邊71、連接孔8。實施例一,如圖1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防脫壁掛裝置,包括墻板1和掛板5, 其中所述的墻板1下部制有傾斜向上的上鉤板2,上鉤板2與墻板1圍成有鉤槽腔la,所 述鉤槽腔Ia兩側封堵有側板3 ;所述掛板5的上部制有傾斜向下的下鉤板6,且下鉤板6伸 入鉤槽腔Ia中與上鉤板2相掛扣,所述掛板5中部制有向上傾斜延伸的防脫落卡板7,且防 脫落卡板7的上斜邊71與鉤槽腔Ia底部外壁松動抵觸配合。該防脫壁掛裝置的墻板1固 定安裝在墻壁上,掛板5固定安裝在所掛的物品或電視背面,從上至下將下鉤板6與上鉤板 2相掛即可,防脫落卡板7傾斜指向鉤槽腔Ia底部,使掛板5不能自由地向上滑串脫落,有 效地防止掛板5因震動等原因松脫滑落,從而保護所掛物品的安全性。如圖5、圖7、圖8所示,實施例中,防脫落卡板7由掛板5中部切割成下連接的矩 形板并向內折彎形成,防脫落卡板7與掛板5的內傾角為25至35度。防脫落卡板7與掛 板5采用一體加工制成能降低材料成本,減輕掛板5的自重,當然防脫落卡板7也可以單獨 加工制作并采用焊接方式與掛板5固定連接。如圖4、圖6、圖9所示,實施例中,墻板1制有方便與墻壁固定的安裝孔4,所述側 板3與上鉤板2和墻板1采用焊接固定連接,所述上鉤板2與墻板的內傾角為10至20度。 側板3采用固定焊接并具有擋板的作用,能防止掛板5左右滑動。掛板5也制有方便與物 品安裝的連接孔8,且連接孔8位于防脫落卡板7的下方,所述下鉤板6與掛板5的內傾角 為20至30度。如圖9所示,實施例中,墻板1與上鉤板2連接間具有過渡段,所述過渡段包括位 于鉤槽腔Ia底部的水平段12和水平段兩邊的圓滑段11。制有水平段12有利于防脫落卡 板7與鉤槽腔Ia底壁卡接配合,增加防脫安全性,設有圓滑段11能在安裝和取出時更加方 便順暢。[0029]實施例二,實施例中,墻板1和掛板5為厚度2毫米的不銹鋼板制成,墻板1下部 一體制有傾斜向上的上鉤板2,上鉤板2與墻板1圍成有鉤槽腔la,上鉤板2在加工折彎過 程中與墻板1形成有連接的過渡段,所述過渡段包括位于鉤槽腔Ia底部的水平段12和水 平段兩邊的圓滑段11。水平段12的長度為4. 4毫米,所述鉤槽腔Ia兩側封堵有側板3 ;側 板3采用焊接固定與鉤槽腔Ia兩側連接。本實用新型的墻板1寬為50毫米,高為50毫米, 其上鉤板2的寬度為55毫米,側板3焊接在上鉤板2的內面,上鉤板2與墻板1的內夾角 為15度,上鉤板2的鉤頂端距墻板1頂部的垂直距離為30. 6毫米,實施例中墻板1制有方 便與墻壁固定的安裝孔4,安裝孔4的直徑為8. 5毫米,其圓心距墻板1頂部為10毫米,距 墻板1兩側邊均為25毫米,該墻板1的上部兩頂角制成圓滑角,圓滑角能防止碰撞。實施例中,掛板5的上部制有傾斜向下的下鉤板6,且下鉤板6伸入鉤槽腔Ia中與 上鉤板2相掛扣,掛板5中部制有向上傾斜延伸的防脫落卡板7,且防脫落卡板7的上斜邊 71與鉤槽腔Ia底部外壁松動抵觸配合。本實用新型的掛板5高為62毫米,下鉤板6與掛 板5的傾斜夾角為25度,下鉤板6與掛板5 —體制作而成,下鉤板6與掛板5的水平過渡 段為3毫米,下鉤板6長為10毫米,實施例中,防脫落卡板7由掛板5中部切割成下連接的 矩形板并向內折彎形成,防脫落卡板7與掛板5的傾斜夾角為30度,防脫落卡板7長為16 毫米,寬為20毫米,防脫落卡板7的底邊距離掛板5的底邊為25毫米。實施例中,所述的 掛板5制有方便與物品或電視等固定連接的連接孔8,且連接孔8位于防脫落卡板7的下 方,連接孔8的直徑為8. 5毫米,其圓心距離掛板5的底邊為10毫米。本實用新型的防脫壁掛裝置,在使用時,墻板固定安裝在墻壁上,掛板與要掛的物 品或液晶電視相固定,將物品或電視從上至下使下鉤板與上鉤板相掛即可,取下時要將物 品或電視輕輕向外拉出點,使防脫落卡板不與墻板碰觸即可方便的取下。本實用新型的最大優(yōu)點是結構簡潔、安裝拆卸容易、制作成本低、價格低廉,并且 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具有經濟實用的特點。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已闡明,由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做出的各種變化或改型 都不會脫離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權利要求1.防脫壁掛裝置,包括墻板(1)和掛板(5),其特征是所述的墻板(1)下部制有傾斜 向上的上鉤板O),上鉤板(2)與墻板⑴圍成有鉤槽腔(Ia),所述鉤槽腔(Ia)兩側封堵有 側板⑶;所述掛板(5)的上部制有傾斜向下的下鉤板(6),且下鉤板(6)伸入鉤槽腔(Ia) 中與上鉤板( 相掛扣,所述掛板(5)中部制有向上傾斜延伸的防脫落卡板(7),且防脫落 卡板(7)的上斜邊(71)與鉤槽腔(Ia)底部外壁松動抵觸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脫壁掛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防脫落卡板(7)由掛板(5) 中部切割成下連接的矩形板并向內折彎形成,所述防脫落卡板(7)與掛板(5)的內傾角為 25至;35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脫壁掛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墻板(1)制有方便與墻壁 固定的安裝孔G),所述側板⑶與上鉤板⑵和墻板⑴采用焊接固定連接,所述上鉤板 ⑵與墻板的內傾角為10至20度。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脫壁掛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掛板( 制有連接孔(8), 且連接孔(8)位于防脫落卡板(7)的下方,所述下鉤板(6)與掛板( 的內傾角為20至30 度。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防脫壁掛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防脫落卡板(7)與掛板(5) 的內傾角為30度。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防脫壁掛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上鉤板( 與墻板的內傾 角為15度,所述下鉤板(6)與掛板(5)的內傾角為25度。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防脫壁掛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墻板(1)與上鉤板(2)連 接間具有過渡段,所述過渡段包括位于鉤槽腔(Ia)底部的水平段(1 和水平段兩邊的圓 滑段(1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防脫壁掛裝置,包括墻板和掛板,其中所述的墻板下部制有傾斜向上的上鉤板,上鉤板與墻板圍成有鉤槽腔,鉤槽腔兩側封堵有側板;所述掛板的上部制有傾斜向下的下鉤板,且下鉤板伸入鉤槽腔中與上鉤板相掛扣,所述掛板中部制有向上傾斜延伸的防脫落卡板,且防脫落卡板的上斜邊與鉤槽腔底部外壁松動抵觸配合。本實用新型能防止掛板自然松脫,安全可靠并且制作成本低,安裝拆卸容易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等特點。
文檔編號F16M13/02GK201875393SQ20102061567
公開日2011年6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1月11日
發(fā)明者梁劍龍 申請人:梁劍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