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潤滑油收集引導器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在變速箱內收集潤滑油,并將所收集的潤滑油導向變速箱內的被潤滑部的潤滑油收集引導器具。
背景技術:
在變速箱內,作為潤滑油收集引導器具普遍使用油路。油路一般如專利文獻1所示,由尺寸比較長的槽狀構成,該油路使其開口側朝上地配置在變速箱內的一連串的變速齒輪的上方側。由此,油路其一端側收集變速箱內的齒輪攪起的潤滑油,該潤滑油利用油路的槽狀(通道)供給到規(guī)定的被潤滑部。但是,因為油路如上所述其尺寸比較長,因此在配置在變速箱內時,通常在變速箱被保持于多處。具體地說,在專利文獻1中,在油路的一端側設有插入用突部(專利文獻1 中的符號44),該插入用突部被插入到形成于變速箱的開口側端面上的插入孔中,并且在油路的另一端側設有推入式卡定片(專利文獻1中的符號46),該推入式卡定片(壓入用突部)被推入到設在變速箱底部的安裝孔中?,F(xiàn)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1 日本特許申請公開第2002-547 號公報但是,在上述那樣的安裝結構的場合,在將油路另一端側的推入式卡定片推入變速箱底部側的安裝孔內時,必須對該油路的卡定片附近部分施加推壓力,作業(yè)者為了該推壓作業(yè),需要將手伸入容納有一連串的變速齒輪的狹窄的變速箱內,因此成為油路的安裝作業(yè)的作業(yè)性低下的一個原因。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就是鑒于以上的情況而完成的,其技術課題在于提供能夠提高對變速箱的安裝作業(yè)性的潤滑油收集引導器具。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fā)明是一種在變速箱內收集潤滑油,并將該收集的潤滑油導向變速箱內的被潤滑部的潤滑油收集引導器具,其具備尺寸較長的槽狀的主體及設在該主體上的多個被保持部,通過將該多個被保持部保持在有底筒狀的變速箱中而將該主體配置在被容納在該變速箱內的一連串的齒輪組的上方,作為上述多個被保持部的一部分的第一被保持部以靜配合的狀態(tài)被保持在形成于上述變速箱的開口側端面的保持部上,上述多個被保持部中的除了第一被保持部的第二被保持部以動配合的狀態(tài)被保持在形成于上述變速箱的底部側的定位用的保持部上。根據這種潤滑油收集引導器具,在將該潤滑油收集引導器具安裝在變速箱內時, 就第二被保持部而言,把持該潤滑油收集引導器具進行位置調整,不需要壓入作業(yè)而只要以動配合的狀態(tài)保持在作為定位用而形成于變速箱的底部側的保持部上即可。因此,作業(yè)者不必將手伸入到變速箱內的里部而進行壓入作業(yè)(伴隨推入操作的作業(yè))。另外,將第一被保持部保持在形成于變速箱的開口側端面的保持部上的作業(yè)雖然伴隨壓入作業(yè),但由于變速箱的開口附近的空間為作業(yè)空間,因此能夠容易地進行作業(yè)。因此,本發(fā)明的潤滑油收集引導器具對變速箱的安裝作業(yè)性優(yōu)異。另外,在本發(fā)明的潤滑油收集引導器具中,優(yōu)選形成在上述變速箱的開口側端面的保持部是壓入孔,上述第一被保持部是被壓入上述壓入孔中的壓入用突部,作為定位用而形成于上述變速箱底部側的保持部是插入孔,上述第二被保持部是能自如地插入上述插入孔中的插入用突部。另外,在本發(fā)明的潤滑油收集引導器具中,優(yōu)選上述插入用突部從上述主體的突出長度比上述壓入用突部從上述主體的突出長度長,插入用突部相對于上述插入孔的進入長度在安裝狀態(tài)下比上述壓入用突部相對于上述壓入孔的進入長度長。由此,在安裝作業(yè)時,在將壓入用突部壓入到壓入孔中之前,通過將插入用突部插入到插入孔中,利用被插入到插入孔中的插入用突部,將主體對變速箱進行局部定位,因此能夠更正確且容易地進行壓入用突部相對于壓入孔的壓入作業(yè)(推入作業(yè))。另外,在本發(fā)明的潤滑油收集引導器具中,優(yōu)選在上述主體的長度方向的一端側, 以向該主體的側面外方突出的方式設有支撐部,上述第一被保持部設在上述支撐部上。由此,由于能夠通過支撐部將推壓力可靠地傳遞到第一被保持部,因此能夠更正確且容易地進行第一被保持部的壓入作業(yè)(推入作業(yè))。另外,在本發(fā)明的潤滑油收集引導器具中,優(yōu)選上述支撐部的背面與上述主體的一端形成為同一個面。由此,離合器箱的接合面的加工變得容易,在接合變速箱的開口端面和離合器箱的接合端面時,通過在支撐部等的背面?zhèn)扰渲秒x合器箱,能夠將離合器箱用作支撐部等的移動限制機構。另外,在本發(fā)明的潤滑油收集引導器具中,優(yōu)選上述壓入用突部是刷夾形狀。由此,能夠容易地將壓入用突部壓入到壓入孔中,并且將被壓入到壓入孔中的壓入用突部牢固地保持在變速箱上。
圖1是表示使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油路9的變速器等的說明圖。圖2是表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油路9的立體圖。圖3是表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油路9的主視圖。圖4是表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油路9的俯視圖。圖5是表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油路9的左側視圖。圖6是俯視地說明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油路9的安裝狀態(tài)的說明圖。圖7是說明利用插入銷部及壓入銷部安裝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油路9的狀態(tài)的說明圖。圖8是說明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油路9的插入銷部及壓入銷部的安裝作業(yè)時的狀態(tài)的說明圖。圖9是表示油路9的變形例的立體圖。圖10是表示油路9的變形例的俯視圖。圖11是表示油路9的變形例的左側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根據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圖1 圖8表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油路9。在圖1中,符號1表示發(fā)動機, 符號2表示離合器,符號3表示變速器。變速器3具備有底筒狀的變速箱4,其開口側端面 4a與離合器2的離合器箱5的接合端面fe接合。在該變速箱4內容納有一連串的齒輪組 6,利用該一連串的齒輪組6調整發(fā)動機1的輸出,該調整后的輸出經過差動齒輪7傳遞給左右的傳動軸8a、8b。在上述變速器箱4內配設有作為本發(fā)明的潤滑油收集引導器具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油路9。該油路9例如由6-6尼龍等樹脂形成,如圖1所示,在變速箱4內,位于該變速箱 4內的一連串的齒輪組6的上方,其一端側位于變速箱4的開口側,其另一端側位于變速箱 4的底部側(圖1中為左側)。另外,如圖2 圖6所示,油路9具備具有較長的槽狀的主體9A。主體9A具有底壁部10、從其寬度方向(長度方向)的兩側立起的一對側壁部lla、llb,底壁部10的上方側敞開。在本例的油路9中,主體9A的長度方向一端側的底壁部10和一對側壁部IlaUlb 構成收集在變速箱4內被攪起的潤滑油的潤滑油收集部12,主體9A的長度方向另一端側的底壁部10和一對側壁部IlaUlb構成使已收集的潤滑油向下方流下的流出部13,利用從主體9A的一端側到另一端側之間的底壁部10和一對側壁部IlaUlb成為槽那樣的形狀的部分成為已收集的潤滑油流動的通道部14。在本例的油路9中,為了提高利用上述潤滑油收集部12的潤滑油的收集效率,一對側壁部IlaUlb的間隔隨著離開底壁部10而變大。S卩,底壁部10上側的開口隨著從底壁部10向上方而向底壁部10的寬度方向(圖3中為左右方向)的外方擴開。另外,在一方的側壁部Ila上形成有比較大的開口 15。該和15為了取入由差動齒輪7的內嚙合齒輪 7a攪起的潤滑油而設置(參照圖6的箭頭)。另外,由于該油路9使用重力使已收集的潤滑油流動,因此油路9的另一端側朝向下方折彎或彎曲,其另一端側比一端側低。當然,該油路9根據供給潤滑油的目標的被潤滑部(齒輪、軸承等),適當?shù)貨Q定全長、整體的彎曲、 折彎形狀、流出部13的方向、通道傾斜等。另外,本例的油路9為底部10的一端側附近的一部分IOa隨著朝向底部10的一端而變低的傾斜面。由此,被收集的潤滑油的一部分還通過開口 15、與開口 15連續(xù)地設在比開口 15靠底部10的一端側的切口孔16而流向外部(參照圖6的箭頭)。如圖2 圖6所示,在上述油路9的長度方向一端部一體地設有第一支撐部(支撐部)17。第一支撐部17以一定寬度(例如與大拇指的寬度相同的寬度)從上述一對側壁部IlaUlb中的另一方的側壁部lib向側面外方突出。另外,第一支撐部17包括前面為平坦面的帶狀的平板狀部18,以及一體地設在該平板狀部18的背面?zhèn)鹊母褡訝畹睦卟?9 (為橫一列,縱四列相交的狀態(tài))。平板狀部18使平坦的前面18a朝向油路9的長度方向另一端側并且與上述另一方的側壁部lib大致垂直地立起,為了提高第一支撐部17的剛性,格子狀的肋部19做成從平板狀部18延伸到油路9的長度方向一端的高度。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了提高懸臂狀的第一支撐部17的彎曲剛性,用遮蔽板20遮蔽油路的一端開口(底壁部10及一對側壁部1 la、1 Ib的各端面與遮蔽板20接合),并延長該遮蔽板20,將該延長部分與格子狀的肋部19連接。此時,遮蔽板20的外表面及格子狀肋部 19的立起端面為同一平面。如圖2 圖6所示,在上述第一支撐部17的平板狀部18的前面18a —體地設有壓入銷部(第一被保持部、壓入用突部)21。該壓入銷部21從平板狀部18的前面18a向前方(油路9的長度方向另一端側)突出,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該壓入銷部21,使用刷夾形狀的銷,其結構如已知那樣,在軸部的外周面沿該軸部的軸心延伸方向設置多個撓性的葉片部(參照圖7、圖8)。如圖6、圖7所示,該壓入銷部21被壓入與其對應的變速箱4的開口側端面(凸緣部面或輪轂面Ha的壓入孔(保持部)22中而以靜配合的狀態(tài)被保持。在本例中,壓入銷部21被壓入到壓入孔22中直到第一支撐部17的前面18a與變速箱4的開口側端面如抵接。該壓入孔22考慮油路9的配置位置、形狀等而適當決定。如圖2 圖6所示,在上述油路9的長度方向另一端側一體地設有第二支撐部23。 該第二支撐部23以規(guī)定寬度從一方的側壁部Ila向側面外方突出,該第二支撐部23以其平坦的前面23a朝向油路9的長度方向另一端側的方式形成。在該第二支撐部23的前面 23a—體地設有插入銷部(第二被支撐部、插入用突部)24。該插入銷部M從第二支撐部 23的前面23a向油路9的長度方向另一端側突出,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該插入銷部24,使用從該插入銷部M的前端觀察為十字形狀的銷。如圖6、圖7所示,該插入銷部M被插入 (非壓入作業(yè)或配置作業(yè))到開口于與其對應的變速箱4的底部側的內壁(底部凸起的部分等)的插入孔(保持部)25內,以動配合的狀態(tài)被保持在插入孔25內。另外,在插入銷對插入孔25插入時,與壓入銷部21向壓入孔22的壓入相比,能夠以格外小的力插入。該插入孔25與上述壓入銷部21相同,考慮油路9的配置位置、形狀等適當?shù)貨Q定。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進行插入銷部M的插入雖進行到第二支撐部23的前面23a與變速箱4的插入孔25的端面抵接,但并不限定于此。另外,如圖2、圖4、圖5 圖7所示,插入銷部M的突出長度(從第二支撐部23 的前面23a突出的長度)設定為比壓入銷部21的突出長度(從第一支撐部17的前面18a 突出的長度)長,在油路9的正規(guī)的安裝狀態(tài)下,插入銷部M向插入孔25的進入長度比壓入銷部21向壓入孔22的進入長度長(參照圖7)。因此,在安裝作業(yè)時,如圖8所示,在將壓入銷部21壓入到壓入孔22中之前,首先開始將插入銷部M插入到插入孔25中,根據插入銷部M向該插入孔25的插入而進行定位,能夠簡化壓入銷部21對壓入孔22的壓入。如圖6所示,在上述離合器箱5的接合端面fe上,在安裝在變速箱4上的第一支撐部17所處的部分形成有凹部26。因此,伴隨變速箱4的開口側端面如和離合器箱5的接合端面fe的接合,在離合器箱5的凹部沈內容納第一支撐部17,凹部沈的底面位于該第一支撐部17的背面?zhèn)?圖6中為左側),利用離合器箱5的凹部沈的底面限制第一支撐部17沿其背面?zhèn)纫苿?。由此,能夠可靠地防止壓入銷部21等從壓入孔22等中拔出。接著,對上述油路9的安裝作業(yè)進行說明。首先,作業(yè)者手持油路9,將其前端側(油路9的長度方向另一端側)從變速箱4 的開口向底部側插入。然后,將該油路9的插入銷部M插入到變速箱4的底部側的插入孔 25中。此時,只是以較小的插入力將插入銷部M對插入孔25進行插入的作業(yè),不需要如壓入等場合那樣向變速箱4的底部側推壓安裝部分或其附近,作業(yè)者不需要將手插入變速箱 4內。
接著,伴隨插入銷部M對插入孔25的插入,將壓入銷部21對變速箱4的開口側端面如的壓入孔22壓入。此時,如圖8所示,在將壓入銷部21壓入到壓入孔22中之前, 將插入銷部M插入到插入孔25中,據此進行定位,因此能夠簡單地發(fā)現(xiàn)用于壓入壓入銷部 21的壓入孔22,能夠容易地將壓入銷部21向該壓入孔22壓入。另外,在該壓入銷部21的壓入作業(yè)中,利用肋部19提高第一支撐部17的剛性,并且在該第一支撐部17上確保大拇指的寬度左右的推壓面,因此能夠可靠地將由大拇指等產生的推壓力傳遞到壓入銷部21,能夠可靠地進行壓入銷部21對壓入孔22的壓入。并且,在該場合,在變速箱4的開口側端面如形成壓入孔22,其相對側的壓入作業(yè)空間為自由空間,因此從該觀點來看也能夠容易地進行壓入作業(yè)。當結束插入銷對插入孔25的插入及壓入銷部21對壓入孔22的壓入時,則將離合器箱5的接合端面fe和變速箱4的開口端面予以接合。此時,在離合器箱5的凹部沈中容納第一支撐部17,由于離合器箱5和變速箱4的接合,則限制第一支撐部17在壓入銷部 21等的拔出方向上移動。其結果,油路9能可靠地保持在變速箱4內的規(guī)定位置。因此,根據本實施方式的油路9,在被安裝在變速箱4內時,即使作業(yè)者不將手伸入變速箱4內的深處,也能夠將油路9可靠地安裝在變速箱4上,因此提高油路9對變速箱 4的安裝作業(yè)性。圖9 圖11表示油路9的變形例。在該變形例中,對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的結構要素標注相同的符號并省略其說明。圖9 圖11所示的油路9是為了引導已收集的潤滑油而與被潤滑部對應地進行變更的變形例,基本的結構與上述實施方式的油路9相同。另外,在本變形例中,油路9的通道的長度方向兩端敞開,并且在該油路9的通道中途設有堰部27。因此,如圖10的箭頭所示,在油路9中已收集的潤滑油利用堰部27向兩個方向分流,該各分流從油路的長度方向兩端向外部流下。以上,雖然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 例如包括以下的方式。(1)將第一被保持部作為壓入孔,將形成在變速箱4的開口側端面的保持部作為用于壓入到該壓入孔中的壓入銷部(壓入用突部)的方式。(2)在變速箱4的開口側端面形成凹部,并且使壓入銷部(壓入用突部)在該凹部內立起而作為保持部(形成在變速箱4的開口側端面的保持部),在第一支撐部17上形成進入上述凹部內并將上述壓入銷部壓入的一對保持板,并作為第一被保持部的方式,或將這種結構做成保持部和第一保持部為相反的關系的方式。(3)將第二被保持部作為插入孔,將作為定位用而形成在變速箱4的底部側的保持部作為插入銷部(插入用突部)的方式。(4)將作為定位用而形成在變速箱4的底部側的保持部作為以臺階等形成在變速箱4的內壁的凹部,將第二被保持部作為位于(配置在)該凹部的插入銷部M的方式,或將那樣的結構做成保持部和第二被保持部為相反的關系的方式。(5)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以動配合狀態(tài)將插入銷部M對插入孔25插入。本申請基于2009年7月27日申請的日本特許申請(特許申2009-174151),其內容在此作為參照而納入本申請。
7
符號說明1-發(fā)動機,2-離合器,3-變速器,4-變速箱,5-離合器箱,6_ —連串的齒輪組, 7-差動齒輪,8a、8b-傳動軸,9-油路(潤滑油收集引導器具),9A-主體,10-底壁部,11a、 lib-側壁部,12-潤滑油收集部,13-流出部,14-通道部,15-開口,16-切口孔,17-第一支撐部(支撐部),21-壓入銷部(第一被保持部,壓入用突部),22-壓入孔(形成在變速箱的開口側端面的保持部),24_插入銷部(第二被保持部,插入用突部),25-插入孔(作為定位用而形成在變速箱的底部側的保持部)。
權利要求
1.一種潤滑油收集引導器具,其在變速箱內收集潤滑油,并將該收集的潤滑油導向變速箱內的被潤滑部,該潤滑油收集弓I導器具的特征在于,具備尺寸較長的槽狀的主體及設在該主體上的多個被保持部,通過將該多個被保持部保持在有底筒狀的變速箱中而將該主體配置在被容納在該變速箱內的一連串的齒輪組的上方,作為上述多個被保持部的一部分的第一被保持部以靜配合的狀態(tài)被保持在形成于上述變速箱的開口側端面的保持部上,上述多個被保持部中的除了第一被保持部的第二被保持部以動配合的狀態(tài)被保持在形成于上述變速箱的底部側的定位用的保持部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潤滑油收集引導器具,其特征在于, 形成在上述變速箱的開口側端面的保持部是壓入孔,上述第一被保持部是被壓入上述壓入孔中的壓入用突部, 作為定位用而形成于上述變速箱底部側的保持部是插入孔, 上述第二被保持部是能自如地插入上述插入孔中的插入用突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潤滑油收集引導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插入用突部從上述主體的突出長度比上述壓入用突部從上述主體的突出長度長, 插入用突部相對于上述插入孔的進入長度在安裝狀態(tài)下比上述壓入用突部相對于上述壓入孔的進入長度長。
4.根據權利要求1 3任一項所述的潤滑油收集引導器具,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主體的長度方向的一端側,以向該主體的側面外方突出的方式設有支撐部, 上述第一被保持部設在上述支撐部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潤滑油收集引導器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撐部的背面與上述主體的一端形成為同一個面。
6.根據權利要求1 5任一項所述的潤滑油收集引導器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壓入用突部是刷夾形狀。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潤滑油收集引導器具。作為潤滑油收集引導器具的油路(9)具備尺寸較長的槽狀的主體(9A),被壓入到形成于變速箱(4)的開口側端面(4a)上的壓入孔(22)中的壓入銷部(21),被插入到形成于變速箱(4)的底部側的插入孔(25)中的插入銷部(24)。由此,在將油路(9)安裝在變速箱(4)上時的變速箱(4)的底部側的安裝作業(yè)只是將插入銷部(24)插入到變速箱(4)的插入孔(25)中,因此作業(yè)者不需要為了作業(yè)而將手伸入到變速箱(4)內的深處,提高了油路(9)對變速箱的安裝作業(yè)性。
文檔編號F16B5/10GK102472381SQ20108003306
公開日2012年5月23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7月27日
發(fā)明者荒木謙一 申請人:株式會社利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