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成塊鏟煤機采掘沖鏟緩沖傳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采礦、礦山掘進、隧道開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成塊鏟煤機采掘沖鏟緩沖傳動裝置。
背景技術:
當前廣泛使用的礦山采掘設備是滾筒采煤機。其工作原理是銑削式落料,這就決定了滾筒式采煤機在使用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缺陷(I)塊料率低;(2)粉塵多,污染了環(huán)境;(3)截割部銑削下的物料較碎,功率消耗較大,存在著大量資源浪費,成本高。由于存在以上缺點,所以此普通采用的方法急需要改進或尋求新的采煤方式。隨著煤巖采掘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一項新的充分利用煤的壓應力遠遠大于其拉應力的采煤方法的研究逐漸走向成熟,并已進入到了產品設計階段。在產品設計階段眾多的設計院、科研所和采煤機生產企業(yè)等發(fā)表了很多的專利及論文,例如專利號為 200910309903. 7的發(fā)明專利提供了一種采煤方法以及實施該方法的采煤設備;專利號為200620137402. 7的實用新型專利提出了一種以沖擊臂帶動沖擊頭進行采煤的方法;專利號為201020274464. 9實用新型專利和專利號為201010238402. 7的發(fā)明專利提出了一種利用破碎頭進行采煤的方法,以上技術的應用以成塊鏟煤機的技術方案最為可行。但是,雖然采煤技術理論得到了論證,并對此理論也提出了很多的方法;可是,眾多的方法只對采煤方式提出了方案,沒有從工藝、材料、成本等具體機構上加以說明或缺少可行的結構實施方案。綜上所述,此項新技術的應用急需要一種解決采掘頭在沖擊、振動狀態(tài)下能夠保持平衡并不向主機傳遞不平衡力的傳動裝置,成塊鏟煤機采掘沖鏟緩沖傳動裝置就是與此技術相配套的一種穩(wěn)定、可靠、剛性足壽命長的實施方法。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為成塊鏟煤機中所使用的采掘沖鏟提供一種簡單易行、穩(wěn)定可靠的傳動方式,使此成塊鏟煤機設備的設計、生產、制造等成為可能,使采煤工藝得到提高,為煤礦生產帶來巨大效益。本發(fā)明是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成塊鏟煤機采掘沖鏟緩沖傳動裝置,包括驅動齒輪、從動齒輪和齒輪安裝架,其中,所述的驅動齒輪與從動齒輪間隙配合,從動齒輪與動力輸出軸連接,驅動齒輪與從動齒輪之間的間隙吸收動力輸出軸工作時的變形量。所述的驅動齒輪安裝在動力輸入軸上,驅動齒輪與從動齒輪之間沿采掘沖鏟導向桿的軸線方向設有間隙,該裝置的最佳安裝方式為采掘沖鏟的導向桿垂直于動力輸出軸和動力輸入軸所決定的平面,即驅動齒輪設置在從動齒輪的正上方或正下方。所述的從動齒輪至少為一個,即驅動齒輪與從動齒輪組成多級轉動機構。所述的驅動齒輪與從動齒輪重合度不小于I. 5,以便于通過從動齒輪與驅動齒輪之間的旋轉嚙合以及從動齒輪與驅動齒輪之間的間隙吸收動力輸出軸的變形量。所述的驅動齒輪和從動齒輪為圓錐直齒齒輪、圓錐曲齒齒輪、圓柱直齒輪、圓柱斜齒輪、圓柱人字齒輪或其組合。所述的驅動齒輪與從動齒輪之間可以采用外嚙合的嚙合方式。所述的驅動齒輪與從動齒輪之間也可以采用內嚙合的嚙合方式。所述的驅動齒輪與從動齒輪的材料為彈簧鋼、工具鋼或合金鋼。所述的從動齒輪安裝在動力輸出軸上,動力輸出軸與齒輪安裝架之間設置有調心軸承。所述的驅動齒輪與動力輸入軸連接,動力輸入軸與驅動裝置之間由繞性聯軸器連·接。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緩沖傳動裝置具有以下優(yōu)點及有益效果(I)驅動齒輪與從動齒輪的安裝充分考慮了沖擊變形的方向,在采掘沖鏟受很大沖擊力的時候,做到了驅動齒輪與從動齒輪的有效隔離,使機身免受振動;(2)驅動齒輪與從動齒輪采用大模數的齒輪結構,即增加了動力傳遞能力,又使兩齒輪的嚙合度大大提高,從而使齒輪傳動平穩(wěn)、可靠、噪音小,使用壽命長、易維護;(3)齒輪采用彈性模量大的金屬材料制做,彈性材料吸收沖擊動能的能力強,使采掘沖鏟的振動能夠被彈性材料吸收與釋放,降低了沖擊波的峰值,使采掘沖鏟工作平穩(wěn)。
圖I是實施例I中成塊鏟煤機采掘沖鏟緩沖傳動裝置的主視圖;圖2是實施例2中成塊鏟煤機采掘沖鏟緩沖傳動裝置的俯視剖視圖;圖3是實施例3中成塊鏟煤機采掘沖鏟緩沖傳動裝置的俯視剖視圖;圖4是實施例4中成塊鏟煤機采掘沖鏟緩沖傳動裝置的俯視剖視圖。圖中1采掘沖鏟;2導向桿;3采煤機機身;4連桿;5從動齒輪;6驅動齒輪;7動力輸出軸;8動力輸入軸;9齒輪安裝架。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說明。實施例I圖I為實施例I所述的成塊鏟煤機采掘沖鏟緩沖傳動裝置。該裝置包括驅動齒輪
6、從動齒輪5和齒輪安裝架9,驅動齒輪6和從動齒輪5安裝在齒輪安裝架9上。驅動齒輪6與動力輸入軸8連接,動力輸入軸8與驅動裝置之間通過繞性聯軸器連接,通過繞性聯軸器使動力輸入軸與驅動裝置之間保持同心。從動齒輪5與動力輸出軸7連接,動力輸出軸7的另一端與連桿4連接。采掘沖鏟I的后部連接有導向桿2,導向桿2通過連桿4與動力輸出軸7連接。驅動齒輪6與從動齒輪5均采用圓柱直齒齒輪,且兩齒輪之間的嚙合方式為外嚙合。驅動齒輪6與從動齒輪5之間間隙配合,且驅動齒輪6與從動齒輪5沿采掘沖鏟導向桿2的軸線方向設有間隙。采掘沖鏟的導向桿2垂直于動力輸出軸和動力輸入軸所決定的平面,即驅動齒輪6位于從動齒輪5的正下方。驅動齒輪6與從動齒輪5的重合度不小于I.5。當驅動齒輪6與從動齒輪5之間嚙合傳動時,可以利用驅動齒輪6與從動齒輪5之間的間隙吸收動力輸出軸工作時的變形量。該裝置工作時,驅動裝置驅動動力輸入軸旋轉,動力輸入軸帶動驅動齒輪6旋轉,通過驅動齒輪6與從動齒輪5之間的外嚙合,使從動齒輪5帶動動力輸出軸旋轉,動力輸出軸旋轉過程中,通過連桿4帶動導向桿2和采掘沖鏟I前后運動。當采掘沖鏟I向前沖擊運動過程中,采掘沖鏟I通過長短相間布置的長鏟齒和短鏟齒實現對礦層的沖擊落煤與清面,鏟齒頭部沖削刃沖擊落煤的同時利用鏟齒側面沖削刃和側邊切削刃清理采礦面。然后,當采掘沖鏟向后運動時,使沖鏟縮回,實現下一次往復沖擊。往復沖擊過程中,由于沖擊力的作用,與從動齒輪連接的動力輸出軸很容易產生變形,驅動齒輪6與從動齒輪5嚙合旋轉過程中可以不斷吸收動力輸出軸工作時的變形量,使采掘沖鏟在往復沖擊過程中能夠保持平衡,并且不會向機身傳遞不平衡力。本實施例中,所述的主動齒輪可以直接安裝在動力輸入軸上,從動齒輪也可以直 接安裝在動力輸出軸上,此時動力輸出軸與齒輪安裝架之間設有調心軸承,用以保證動力輸出軸與軸承座之間的同心度。驅動齒輪與從動齒輪的材料可以采用彈簧鋼、工具鋼或合金鋼。驅動齒輪6可以位于從動齒輪5的正上方。另外,本發(fā)明也可以設置多個從動齒輪5,使驅動齒輪6與從動齒輪5之間組成多級轉動機構。實施例2圖2是實施例2所述的成塊鏟煤機采掘沖鏟緩沖傳動裝置。與實施例I不同的是本實施例中的驅動齒輪6設置在從動齒輪5的一側,此時從動齒輪5安裝在動力輸出軸上。其它同實施例I。實施例3圖3為實施例3所述的成塊鏟煤機采掘沖鏟緩沖傳動裝置。與實施例2不同的是本實施例中的驅動齒輪6和從動齒輪5為圓錐直齒齒輪。其它同實施例2。實施例4圖4為實施例4所述的成塊鏟煤機采掘沖鏟緩沖傳動裝置。與實施例2不同的是本實施例中的驅動齒輪6和從動齒輪5之間采用內嚙合的嚙合方式。本發(fā)明中,所述的驅動齒輪6和從動齒輪5可以采用圓錐直齒齒輪、圓錐斜齒赤磷、圓柱直齒輪、圓柱斜齒輪、圓柱人字齒輪或者其結合,驅動齒輪6與從動齒輪5之間也可以根據需要采用內嚙合或外嚙合的嚙合方式。其它同實施例2。
權利要求
1.一種成塊鏟煤機采掘沖鏟緩沖傳動裝置,包括驅動齒輪、從動齒輪和齒輪安裝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齒輪與從動齒輪間隙配合,從動齒輪與動力輸出軸連接,驅動齒輪與從動齒輪之間的間隙吸收動力輸出軸工作時的變形量。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成塊鏟煤機采掘沖鏟緩沖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驅動齒輪安裝在動力輸入軸上,驅動齒輪與從動齒輪之間沿采掘沖鏟導向桿的軸向方向設有間隙,采掘沖鏟導向桿垂直于動力輸出軸和動力輸入軸所決定的平面。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成塊鏟煤機采掘沖鏟緩沖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從動齒輪至少為一個,即從動齒輪與主動齒輪組成多級轉動機構。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成塊鏟煤機采掘沖鏟緩沖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驅動齒輪與從動齒輪重合度不小于I. 5。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成塊鏟煤機采掘沖鏟緩沖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驅動齒輪和從動齒輪為圓錐直齒齒輪、圓錐曲齒齒輪、圓柱直齒輪、圓柱斜齒輪、圓柱人字齒輪或其組合。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成塊鏟煤機采掘沖鏟緩沖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驅動齒輪與從動齒輪之間采用外嚙合的嚙合方式。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成塊鏟煤機采掘沖鏟緩沖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驅動齒輪與從動齒輪之間采用內嚙合的嚙合方式。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成塊鏟煤機采掘沖鏟緩沖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驅動齒輪與從動齒輪的材料為彈簧鋼、工具鋼或合金鋼。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成塊鏟煤機采掘沖鏟緩沖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從動齒輪安裝在動力輸出軸上,動力輸出軸與齒輪安裝架之間設置有調心軸承。
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成塊鏟煤機采掘沖鏟緩沖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驅動齒輪與動力輸入軸連接,動力輸入軸與驅動裝置之間由繞性聯軸器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屬于采礦、礦山掘進、隧道開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成塊鏟煤機采掘沖鏟緩沖傳動裝置。該裝置包括驅動齒輪、從動齒輪和齒輪安裝架,其中,所述的驅動齒輪與從動齒輪間隙配合,從動齒輪與動力輸出軸連接,驅動齒輪與從動齒輪之間的間隙吸收動力輸出軸工作時的變形量。其避免了機身的振動,使采掘沖鏟工作平穩(wěn),使采煤工藝得到提高,為煤礦生產帶來巨大效益。
文檔編號F16H1/04GK102954149SQ201110254518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8月31日
發(fā)明者劉素華 申請人:劉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