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顯示裝置的支撐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顯示裝置的支撐裝置。
背景技術:
當前,顯示裝置的支撐裝置分為可移動式和不可移動式兩種。不可移動式即支撐裝置未設置活動腳輪,此種方式使得支撐裝置的底面緊貼地面,具有一定的視覺美觀性。然而當前顯示裝置的面積越來越大、重量越來越大,不可移動式的支撐裝置由于沒有配置活動腳輪,不方便顯示裝置的移動??梢苿邮郊粗窝b置設置有多個活動腳輪,腳輪一般采用焊接或螺絲鎖附的方式 固定于支撐裝置的底盤上,底盤同時還設置有多個腳杯。此種方式使得支撐裝置通過腳輪將顯示裝置移動到指定位置前,需要用扳手將腳杯旋下以使腳輪貼地,并在將顯示裝置移動到指定位置后,用扳手將腳杯旋上以使腳輪懸空。由于腳杯設于支撐裝置的底盤的最底部,貼近地面設置,因此旋下或旋上腳杯時,用戶需要伏地并在地面與底盤之間有限的間距空間內(nèi)進行旋擰操作,操作不便;此外,為了便于扳手操作,需要支撐裝置的底盤與地面間存在較大的間距,而間距越大越容易影響支撐裝置與顯示裝置整體配合的視覺美觀性。綜上所述,有必要提供一種顯示裝置的支撐裝置,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顯示裝置的支撐裝置,便于調(diào)節(jié),使得在方便快捷的移動顯示裝置的同時又能增強支撐裝置與顯示裝置整體配合的視覺美觀性。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顯示裝置的支撐裝置,包括底盤;多個絲桿型腳輪,腳輪設置于底盤,用以實現(xiàn)支撐裝置的移動;底板,套設在底盤上,包括第一頂壁以及圍繞第一頂壁的第一側壁,第一側壁的設置高度大于底盤的設置高度,第一頂壁覆蓋于底盤上方,且第一頂壁包括開口區(qū)域,多個腳輪位于開口區(qū)域內(nèi);主梁,主梁固定于底盤上,用于掛置顯示裝置。其中,主梁為方通,且設置有多個高度不同的定位結構,每一定位結構包括一個安裝孔和兩個同心的限位孔,安裝孔設置于方通的第一側面,用于容置定位件,定位件用于將顯示裝置掛置在方通的第一側面,兩個同心的限位孔分別設置于方通的與第一側面相交的第二側面和第三側面,用以限制定位件在方通的高度方向上的向上運動。其中,主梁包括平行間隔設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別設置有多個一一對應的定位結構;安裝孔包括方孔和凹孔,方孔與凹孔連通,限位孔在沿主梁的方向上位于方孔和凹孔的連通處。其中,底盤由均為方通的第一組件和第二組件以拼接方式形成,第一組件包括間隔設置的第一拼接件和第二拼接件,第二組件用于連接第一拼接件和第二拼接件,其包括第三拼接件和第四拼接件,第一支架固定于第一拼接件上,第二支架固定于第二拼接件上。其中,支撐裝置還設置有輔助支架、第一套件和第二套件,輔助支架包括第一輔助支架和第二輔助支架,第一輔助支架為方通且兩端分別與第一支架和第一拼接件連接以形成第一三角形結構,第二輔助支架為方通且兩端分別與第二支架和第二拼接件連接以形成第二三角形結構,第一套件套設于第一三角形結構外側,第二套件套設于第二三角形結構外側。其中,底盤還包括至少兩個腳輪支架,腳輪支架位于底板的開口區(qū)域內(nèi)且固定于第一組件和第二組件的連接處,腳輪對應安裝于腳輪支架上,且腳輪支架與地面的間距大于腳輪的輪徑。其中,底盤包括第一腳輪支架、第二腳輪支架、第三腳輪支架和第四腳輪支架,第一腳輪支架、第二腳輪支架、第三腳輪支架和第四腳輪支架位于底板的開口區(qū)域內(nèi),其中,第一腳輪支架的兩端分別固定于第一拼接件和第三拼接件,第二腳輪支架的兩端分別固定于第二拼接件和第三拼接件,第三腳輪支架的兩端分別固定于第一拼接件和第四拼接件,第四腳輪支架的兩端分別固定于第二拼接件和第四拼接件。 其中,支撐裝置還包括設置于底板上的第一活動面板和第二活動面板,第一活動面板設置于第一腳輪支架和第二腳輪支架上方,第二活動面板設置于第三腳輪支架和第四腳輪支架上方。其中,第一活動面板包括第二頂壁以及圍繞第二頂壁的第三側壁、第四側壁和第五側壁,第五側壁位于第三側壁和第四側壁之間,第三側壁、第四側壁或第五側壁的底部分別設置有卡勾,底板上設置有與卡勾對應的卡槽,卡勾對應卡合于卡槽中以使第一活動面板固定于底板上,第一套件和第二套件分別朝向第一活動面板設置有第一延伸壁、第二延伸壁,第一延伸壁與第三側壁、第二延伸壁與第四側壁通過螺絲鎖附的方式相固定,第二活動面板為一平面結構且通過螺絲鎖附的方式與第一套件和第二套件相固定。其中,支撐裝置還設置有位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間的支撐件和儲物箱,支撐件設置于腳輪支架上,儲物箱設置于支撐件上。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區(qū)別于現(xiàn)有技術,本發(fā)明設計將用于掛置顯示裝置的主梁固定于底盤上,同時底盤設置有至少兩個對角的絲桿型腳輪,而后采用底板覆蓋底盤,利用底板的側壁遮擋底盤與地面的間距,通過旋擰操作位于底板的開口區(qū)域的絲桿型腳輪使其貼地,以移動顯示裝置;在將顯示裝置移動到指定位置后,通過在開口區(qū)域旋擰操作使得絲桿型腳輪懸空改由底盤貼地,完成顯示裝置的移動。本發(fā)明的支撐裝置通過開口區(qū)域便于對腳輪進行旋擰操作,便于操作,使得在方便快捷的移動顯示裝置的同時又能從外觀上遮擋底盤與地面的間距,增強整體的視覺美觀性。
圖I是本發(fā)明支撐裝置一實施例的分解示意圖;圖2是圖I所示定位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I所示底盤與主梁的配合示意圖;圖4是圖I所示腳輪與腳輪支架的配合示意圖;圖5是本發(fā)明第一活動面板與底板的局部示意圖;圖6是圖5所示卡槽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I所示第一套件的結構示意圖8是圖I所示底板與圖3所示底盤的配合示意圖;圖9是本發(fā)明第一活動面板和第二活動面板與第一套件的配合示意圖;圖10是本發(fā)明第一活動面板和第二活動面板組裝后的結構示意圖;圖11是圖I所示支撐裝置組裝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12是圖11所示的支撐裝置與顯示裝置的組合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說明。圖I是本發(fā)明支撐裝置一實施例的分解示意圖。如圖I所示,本實施例的支撐裝 置100包括主梁110、底盤120、腳輪支架130、腳輪140、底板150、第一活動面板160、第二活動面板170、第一套件180、第二套件190、支撐件200以及儲物箱300。在本實施例中,主梁110包括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12。其中,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12分別為長條形結構的方通,且分別設置有多個一一對應的定位結構113。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12上的每一對定位結構113的設置高度都不相同,用于實現(xiàn)顯示裝置在不同高度上的掛置。圖2是本發(fā)明定位結構113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每一個定位結構113包括安裝孔114、第一限位孔115和第二限位孔116。其中,安裝孔114設置于方通的第一側面A,且由方孔117與凹孔118連通形成,方孔117用于插入掛置顯示裝置的定位件700,凹孔118用于在顯示裝置掛置到指定位置后容置定位件700,方孔117與凹孔118相配合以此將顯示裝置掛置在方通的第一側面A上。第一限位孔115和第二限位孔116分別設置于方通的第二側面B和第三側面C上,且二者為同心孔。另外,第一限位孔115和第二限位孔116在沿主梁110的方向上位于方孔117和凹孔118的連通處,主要用以插置阻擋件900以限制定位件700在方通的高度方向上的向上運動。圖3是圖I所示底盤120與主梁110的配合示意圖。參閱圖I和圖3,本實施例的底盤120由均為方通的第一組件121和第二組件122以拼接方式形成。其中,第一組件121包括間隔設置的第一拼接件123和第二拼接件124,第二組件122包括第三拼接件125和第四拼接件126,第三拼接件125分別與第一拼接件123和第二拼接件124垂直連接,第四拼接件126的兩端分別與第一拼接件123和第二拼接件124垂直連接。另外,第一支架111固定于第一拼接件123與第四拼接件126的連接處,第二支架112固定于第二拼接件124與第四拼接件126的連接處。為加強連接的穩(wěn)定性,本實施例還設置有輔助支架129,包括第一輔助支架127和第二輔助支架128,第一輔助支架127的兩端分別與第一支架111和第一拼接件123連接以形成第一三角形結構D,第二輔助支架128的兩端分別與第二支架112和第二拼接件124連接以形成第二三角形結構E。為進一步加強連接的穩(wěn)定性,參閱圖1,本實施例還設置有多個三角支架600,分別位于主梁Iio與底盤120的連接處。請再次參閱圖I和圖3,本實施例的腳輪支架130包括第一腳輪支架131、第二腳輪支架132、第三腳輪支架133和第四腳輪支架134,第一腳輪支架131固定于第一拼接件123和第三拼接件125的連接處,第二腳輪支架132固定于第二拼接件124和第三拼接件125的連接處,第三腳輪支架133固定于第一拼接件123和第四拼接件126的連接處,第四腳輪支架134固定于第二拼接件124和第四拼接件126的連接處。本實施例的腳輪140包括第一腳輪141、第二腳輪142、第三腳輪143和第四腳輪144,第一腳輪141對應安裝于第一腳輪支架131上,第二腳輪142對應安裝于第二腳輪支架132上,第三腳輪143對應安裝于第三腳輪支架133上,第四腳輪144對應安裝于第四腳輪支架134上。本實施例還設置有第一腳杯141a、第二腳杯142a、第三腳杯143a和第四腳杯144a,第一腳杯141a和第三腳杯143a分別設置于第一拼接件123的兩端,第二腳杯142a和第四腳杯144a分別設置于第二拼接件124的兩端。應理解,在本發(fā)明的其他實施例中,可以僅設置兩個對角的腳輪支架,分別固定于第一拼接件123和第三拼接件125的連接處及第二拼接件124和第四拼接件126的連接處,或者固定于第二拼接件124和第三拼接件125的連接處及第一拼接件123和第四拼接件126的連接處,對應的也只需設置兩個腳輪。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發(fā)明的所有實施例中,腳輪支架與地面的間距必須大于腳輪的輪徑,腳輪為絲桿型腳輪(如圖4所示)。請再次參閱圖1,底板150包括第一頂壁151以及圍繞第一頂壁151的四個第一側壁152,四個第一側壁152的設置高度大于底盤120的設置高度。第二活動面板170為一平面結構,第一活動面板160包括第二頂壁161以及圍繞第二頂壁161的第三側壁162、第四側壁163和第五側壁164,第五側壁164位于第三側壁162和第四側壁163之間。參閱圖5和圖6,第三側壁162、第四側壁163的底部分別設置有卡勾165,對應的底板150上設置有與卡勾165對應的卡槽153。在本發(fā)明的其他實施例中,第五側壁164的底部也可以設置卡勾165,底板150上設置有對應的卡槽153。圖7是圖I所示第一套件180的結構示意圖。請參閱圖I和圖7,第一套件180設 置有朝向第一活動面板160的第三側壁162延伸的第一延伸壁181以及用于組裝第二活動面板170的第一套件板182。由于第一套件180和第二套件190結構類似,因此第二套件190設置有朝向第一活動面板160的第四側壁163延伸的第二延伸壁191以及用于組裝第二活動面板170的第二套件板192 (如圖I所示)。圖11是圖I所示支撐裝置100組裝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下面結合圖I所示的各個組件,詳細介紹支撐裝置100的組裝過程將主梁110按照圖3所示固定于底盤120上,然后底板150覆蓋于底盤120上,此時第一腳輪支架131、第二腳輪支架132、第三腳輪支架133和第四腳輪支架134均位于底板150的開口區(qū)域F內(nèi),如圖8所示。再將第一套件180套設于第一三角形結構D的外側,第二套件190套設于第二三角形結構E的外側。而后將第一活動面板160的卡勾165對應卡合于底板150的卡槽153中,此時第一活動面板160位于第一腳輪支架131和第二腳輪支架132的上方,可以遮蓋第一腳輪支架131和第二腳輪支架132對應的開口區(qū)域F。繼而,如圖9所示,通過螺絲鎖附的方式分別將第一套件180的第一延伸壁181、第二套件190的第二延伸壁191對應固定于第一活動面板160的第三側壁162、第四側壁163,實現(xiàn)第一活動面板160與第一套件180和第二套件190的相互固定。再將第二活動面板170的兩端通過圖9所示的螺絲鎖附方式分別固定于第一套件180的第一套件板182和第二套件190的第二套件板192上,此時第二活動面板170位于第三腳輪支架133和第四腳輪支架134的上方,可以遮蓋第三腳輪支架133和第四腳輪支架134對應的開口區(qū)域F。通過第一活動面板160和第二活動面板170相互配合,即可遮蓋圖8所示的開口區(qū)域F,如圖10所示。再將支撐件200設置于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12之間且固定于腳輪支架130上方,儲物箱300設置于支撐件200上,即可完成如圖11所示的組裝后的支撐裝置100。采用圖11所示的支撐裝置100掛置顯示裝置800時,為了進一步提高整體美觀性,本實施例還設置有第一支架板400和第二支架板500 (見圖1),用于分別套設在方通結 構的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12上,顯示裝置800采用定位件700通過第一支架板400和第二支架板500固定于支撐裝置100上,如圖12所示。在其他實施例中,本領域技術人員完全可以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對支撐裝置的各種組件以及位置搭配進行互換或其他變化,并不局限于圖I-圖12所示的實施例。綜上所述,本發(fā)明設計將用于掛置顯示裝置的主梁固定于底盤上,同時底盤設置有至少兩個絲桿型腳輪,而后采用底板覆蓋底盤,利用底板的四個側壁遮擋底盤與地面的間距,通過旋擰操作位于底板的開口區(qū)域的絲桿型腳輪使其貼地,以移動顯示裝置;在將顯示裝置移動到指定位置后,通過在開口區(qū)域旋擰操作使得絲桿型腳輪懸空改由底盤貼地,完成顯示裝置的移動。本發(fā)明的支撐裝置通過開口區(qū)域便于對腳輪進行旋擰操作,便于操作,使得在方便快捷的移動顯示裝置的同時又能從外觀上遮擋底盤與地面的間距,增強整體的視覺美觀性。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fā)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fā)明說明書及附圖內(nèi)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fā)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顯示裝置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裝置包括 底盤; 多個絲桿型腳輪,所述腳輪設置于所述底盤,用以實現(xiàn)所述支撐裝置的移動; 底板,套設在所述底盤上,所述底板包括第一頂壁以及圍繞所述第一頂壁的第一側壁,所述第一側壁的設置高度大于所述底盤的設置高度,所述第一頂壁覆蓋于所述底盤上方,且所述第一頂壁包括開口區(qū)域,所述多個腳輪位于所述開口區(qū)域內(nèi); 主梁,所述主梁固定于所述底盤上,用于掛置所述顯示裝置。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為方通,且設置有多個高度不同的定位結構,每一所述定位結構包括一個安裝孔和兩個同心的限位孔,所述安裝孔設 置于所述方通的第一側面,用于容置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用于將所述顯示裝置掛置在所述方通的所述第一側面,所述兩個同心的限位孔分別設置于所述方通的與所述第一側面相交的第二側面和第三側面,用以限制所述定位件在所述方通的高度方向上的向上運動。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包括平行間隔設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別設置有多個一一對應的所述定位結構;所述安裝孔包括方孔和凹孔,所述方孔與所述凹孔連通,所述限位孔在沿所述主梁的方向上位于所述方孔和所述凹孔的連通處。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盤由均為方通的第一組件和第二組件以拼接方式形成,所述第一組件包括間隔設置的第一拼接件和第二拼接件,所述第二組件用于連接所述第一拼接件和所述第二拼接件,其包括第三拼接件和第四拼接件,所述第一支架固定于所述第一拼接件上,所述第二支架固定于所述第二拼接件上。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裝置還設置有輔助支架、第一套件和第二套件,所述輔助支架包括第一輔助支架和第二輔助支架,所述第一輔助支架為方通且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一拼接件連接以形成第一三角形結構,所述第二輔助支架為方通且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二拼接件連接以形成第二三角形結構,所述第一套件套設于所述第一三角形結構外側,所述第二套件套設于所述第二三角形結構外側。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盤還包括至少兩個腳輪支架,所述腳輪支架位于所述底板的所述開口區(qū)域內(nèi)且固定于所述第一組件和所述第二組件的連接處,所述腳輪對應安裝于所述腳輪支架上,且所述腳輪支架與地面的間距大于所述腳輪的輪徑。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盤包括第一腳輪支架、第二腳輪支架、第三腳輪支架和第四腳輪支架,所述第一腳輪支架、所述第二腳輪支架、所述第三腳輪支架和所述第四腳輪支架位于所述底板的所述開口區(qū)域內(nèi),其中,所述第一腳輪支架的兩端分別固定于所述第一拼接件和所述第三拼接件,所述第二腳輪支架的兩端分別固定于所述第二拼接件和所述第三拼接件,所述第三腳輪支架的兩端分別固定于所述第一拼接件和所述第四拼接件,所述第四腳輪支架的兩端分別固定于所述第二拼接件和所述第四拼接件。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裝置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一活動面板和第二活動面板,所述第一活動面板設置于所述第一腳輪支架和所述第二腳輪支架上方,所述第二活動面板設置于所述第三腳輪支架和所述第四腳輪支架上方。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動面板包括第二頂壁以及圍繞所述第二頂壁的第三側壁、第四側壁和第五側壁,所述第五側壁位于所述第三側壁和所述第四側壁之間,所述第三側壁、所述第四側壁或第五側壁的底部分別設置有卡勾,所述底板上設置有與所述卡勾對應的卡槽,所述卡勾對應卡合于所述卡槽中以使所述第一活動面板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套件和所述第二套件分別朝向所述第一活動面板設置有第一延伸壁、第二延伸壁,所述第一延伸壁與所述第三側壁、所述第二延伸壁與所述第四側壁通過螺絲鎖附的方式相固定,所述第二活動面板為一平面結構且通過螺絲鎖附的方式與所述第一套件和第二套件相固定。
10.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裝置還設置有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間的支撐件和儲物箱,所述支撐件設置于所述腳輪支架上,所述儲物箱設置于所述支撐件上。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的支撐裝置,其包括底盤、多個絲桿型腳輪、底板以及主梁。其中,腳輪設置于底盤,用以實現(xiàn)支撐裝置的移動;底板套設在底盤上,且包括第一頂壁以及圍繞第一頂壁的第一側壁,第一側壁的設置高度大于底盤的設置高度,第一頂壁覆蓋于底盤上方,且第一頂壁包括開口區(qū)域,多個絲桿型腳輪位于開口區(qū)域內(nèi);主梁固定于底盤上,用于掛置顯示裝置。通過上述方式,本發(fā)明便于調(diào)節(jié),使得在方便快捷的移動顯示裝置的同時又能增強支撐裝置與顯示裝置整體配合的視覺美觀性。
文檔編號F16M11/26GK102966824SQ201210499349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1月29日
發(fā)明者唐國富, 蕭宇均 申請人: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