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軌道車輛液壓制動裝置的制動缸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軌道車輛液壓制動裝置的制動缸,包括殼體構件、碟簧組件、指示器組件、活塞組件、推桿組件和端蓋組件,所述的推桿組件、活塞組件、碟簧組件、指示器組件依次由前向后安裝于殼體構件內(nèi)部帶臺階的圓柱形孔內(nèi)且與殼體構件主軸線相同,端蓋組件安裝于殼體構件前端的圓柱形臺階上且軸線與殼體構件的主軸線相同。本發(fā)明采用多線螺紋實現(xiàn)制動間隙的自動補償,與現(xiàn)有的制動缸相比,結構簡單,便于加工、裝配,活動部件少,可靠性高,并且具有摩擦片及制動盤磨損監(jiān)測功能和自動補償機構運行實時監(jiān)測功能,能夠遠程實時監(jiān)測制動缸的工作狀態(tài)。使用手動機械松閘裝置能夠在現(xiàn)場實現(xiàn)手動松閘和調(diào)整,操作方便、快捷。
【專利說明】一種軌道車輛液壓制動裝置的制動缸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涉及軌道車輛制動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軌道車輛液壓制動裝置的制動缸。
【背景技術】
[0002]制動系統(tǒng)是軌道車輛重要的安全裝置,關系到乘客及行人的生命和財產(chǎn)安全。傳統(tǒng)的軌道車輛制動裝置一般采用空氣制動,結構布局使制動缸的結構龐大、復雜,無法安裝在車體下部空間較小的軌道車輛上。而液壓制動系統(tǒng)體積小,可就近安裝到轉向架上。
[0003]液壓制動系統(tǒng)的主要部件是液壓制動裝置的制動缸。軌道交通車輛制動系統(tǒng)在使用過程中,容易造成摩擦片與制動盤的磨損,從而使摩擦片與制動盤之間的間隙增加,如果不對增加的間隙進行補償,會導致制動力的減小,最終可能因制動失效而引發(fā)危險。高鐵或地鐵的風源制動系統(tǒng)設有專門的自動補償裝置,這種自動補償裝置一般設置在空氣制動缸內(nèi),采用螺旋傳動實現(xiàn)相對位移補償,保證摩擦片與制動盤之間的間隙始終為一固定值,但是這種結構布局使得制動缸體積龐大、復雜,無法安裝在某些軌道車輛狹小的車體下部。作為其改進,中國專利ZL201310034244、7公開了一種液壓制動夾鉗裝置的制動缸,該制動缸“結構緊湊、安裝方便、具有機械制動和緩解功能,且能自動調(diào)整液壓夾鉗的閘片與車輪的剎車間隙,調(diào)整精度好,調(diào)整效率高,安全可靠”。但是該制動缸結構復雜,運動部件繁多,零部件加工制造、裝配困難,并且無法自動監(jiān)測摩擦片和制動盤的磨損狀況和自動補償機構的工作狀態(tài),只能夠在停車時人工檢查摩擦片和制動盤的磨損狀況,一旦自動補償機構出現(xiàn)故障,無法立即發(fā)現(xiàn)問題。
[0004]與本發(fā)明相關的專利檢索情況如下:
[0005]1、“軌道交通用機車、車輛常用單元制動器”(專利號:ZL02257916、8),該專利提供了一種適用于鐵路機車、車輛、動車組、高速列車、擺式列車、城市輕軌車、地鐵車輛等各種機車車輛的制動系統(tǒng)的單元制動裝置,能夠實現(xiàn)自動補償摩擦片和制動盤因磨損造成的制動間隙,但是這種結構布局使得制動器龐大、復雜,不能安裝在液壓制動夾鉗上使用,也無法在車體下部狹小的軌道車輛上使用,并且不能實時監(jiān)測摩擦片和制動盤磨損情況。
[0006]2、“閘調(diào)器”(專利號:ZL200720046473、0),該專利提供了一種鐵路車輛制動裝置中的閘調(diào)器,包括外襯套、端蓋、復位彈簧、行程摩擦件、內(nèi)襯套、芯軸和導向桿文獻中指出,該結構型式能夠實現(xiàn)相對間隙自動調(diào)整。但該專利未給出閘調(diào)器內(nèi)部各零部件之間的連接形式,更未給出使摩擦片與制動盤的間隙為一定值的具體技術方案。
[0007]3、“軌道車輛單元制動器閘瓦間隙調(diào)整裝置”(專利號:ZL201010577456、6),該專利提供了一種軌道車輛單元制動器閘瓦間隙調(diào)整裝置,通過制動環(huán)節(jié)動作引起的制動螺桿的往復運動,使制動螺桿與前后調(diào)整螺母之間發(fā)生相互作用,從而實現(xiàn)間隙的自動補償。該結構的制動器閘瓦間隙調(diào)整裝置體積龐大、結構較復雜,活動部件較多,無法在液壓制動夾鉗上使用,也無法應用于車體下部狹小的軌道車輛,并且不能實時監(jiān)測摩擦片和制動盤磨損情況。[0008]4、“軌道交通用液壓制動夾鉗”(專利號:ZL201210481020、6),該專利提供了一種軌道交通用液壓制動夾鉗,包括夾鉗本體、油缸、一對閘片、兩根固定銷和制動墊片。該制動夾鉗屬于主動式型式,即液壓油上壓制動,液壓油泄壓松閘,存在以下不足之處:第一,該制動夾鉗不具有間隙自動補償功能,因此隨著制動次數(shù)的增加,摩擦片表面與制動盤表面的間隙將不斷增大,導致制動時間延長;第二,該制動夾鉗不具有摩擦片和制動盤磨損的檢測裝置,只能通過人工方式來觀察磨損情況,不容易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第三,該制動夾鉗在液壓系統(tǒng)故障或電路故障時,無法提供壓力油,因此無法實現(xiàn)制動。
[0009]5、“液壓制動夾鉗裝置的制動缸”(專利號:ZL201310034244、7)和“液壓制動夾鉗裝置”(專利號:ZL201310034768、6),這兩個專利提供的是一種液壓制動夾鉗裝置以及液壓制動夾鉗裝置的制動缸,包括外殼構件和設置在外殼構件中的活塞構件、推桿組件、閘調(diào)組件、碟簧組件、手調(diào)軸組件。這種結構的制動缸結構復雜,零部件加工、裝配困難,活動部件較多,發(fā)生故障的可能性大,可靠性不高,并且不具備摩擦片磨損監(jiān)測功能和自動補償機構工作狀態(tài)實時監(jiān)測功能。
[0010]綜上所述,現(xiàn)有的軌道車輛液壓制動裝置的制動缸結構復雜,加工、裝配困難,由于制動過程及自動補償過程中制動缸中的活動部件較多,因此發(fā)生故障的可能性大,可靠性不高,并且不具備摩擦片和制動盤磨損監(jiān)測功能,只能在車輛停車檢修時依靠人工觀察摩擦片和制動盤的磨損情況,不能夠實時監(jiān)測自動補償機構工作狀態(tài),如果自動補償機構發(fā)生故障,很難被發(fā)現(xiàn),存在安全隱患。
【發(fā)明內(nèi)容】
[0011]為解決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fā)明要設計一種尺度緊湊、結構簡單、零部件加工裝配方便、可靠性高、且具備摩擦片磨損監(jiān)測功能和自動補償機構工作狀態(tài)實時監(jiān)測功能的軌道車輛液壓制動裝置的制動缸。
[0012]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軌道車輛液壓制動裝置的制動缸,包括殼體構件、碟簧組件、指示器組件、活塞組件、推桿組件和端蓋組件,所述的推桿組件、活塞組件、碟簧組件、指示器組件依次由前向后安裝于殼體構件內(nèi)部帶臺階的圓柱形孔內(nèi)且與殼體構件主軸線相同,端蓋組件安裝于殼體構件前端的圓柱形臺階上且軸線與殼體構件的主軸線相同;
[0013]所述的殼體構件呈外方內(nèi)圓的筒形,由前殼體、中間殼體和后殼體用四個長度小于殼體構件長度的螺釘由前至后依次連接構成。前殼體上與中間殼體的連接部位為突出的圓筒,圓筒的外圓周上開有密封槽,前殼體與中間殼體通過安裝于上述密封槽內(nèi)的O形密封圈A連接,前殼體內(nèi)部由前至后分別開有矩形密封槽,分別安裝防塵圈、高壓密封圈A、高壓密封圈B、高壓密封圈C。前殼體側面開有壓力油口 A、壓力油口 B、壓力油口 C和壓力油口 D。中間殼體上與后殼體的連接部位為突出的圓筒,圓筒的外圓周上開有密封槽,中間殼體與后殼體通過安裝于上述密封槽內(nèi)的O形密封圈B連接。前殼體與中間殼體、中間殼體與后殼體之間連接部位的徑向配合為間隙配合。
[0014]所述的碟簧組件由碟簧和碟簧墊片組成,碟簧墊片為圓環(huán)形,與多片組合后的碟簧同軸線布置,通過碟簧的內(nèi)圓周表面導向安裝于活塞組件中的活塞桿套筒的小圓柱A表面上,碟簧墊片的一個端面與碟簧接觸,另一個端面與后殼體的內(nèi)圓端面接觸。[0015]所述的指示器組件由指示器連接套和指示器組成,指示器連接套為中空的圓柱形臺階狀,由前至后依次由連接螺紋A、O形密封圈C、臺階和蓋體組成,中間為與外圓柱形同軸線的連接螺紋B。指示器為類似圓柱形臺階狀的電子器件,由前至后依次由探桿、第一臺階A、連接螺紋C、O形密封圈D、第二臺階B、筒體、連接螺紋D組成,指示器通過連接螺紋C連接在指示器連接套的連接螺紋B上,第二臺階B與指示器連接套的蓋體后端面接觸。
[0016]所述的活塞組件由活塞桿套筒、活塞桿、主活塞、應急活塞、高壓密封圈D、導向帶、平鍵和鉚釘組成?;钊麠U套筒為中空的圓柱形臺階狀,內(nèi)部由前至后依次為第一臺階B、套筒部位、第二臺階C、連接螺紋E、第三臺階A,活塞桿套筒的前端面呈圓環(huán)形,與主活塞后端面上的圓環(huán)形溝槽C底面接觸,活塞桿套筒的第一臺階B底面與主活塞后端面中間的圓臺端面之間有間隙,套筒部位內(nèi)表面與活塞桿后端圓柱外表面間隙配合,第二臺階C底面與活塞桿后端圓柱的后端面有間隙,連接螺紋E用于與指示器組件中的指示器連接套的連接螺紋A連接,活塞桿套筒外部圓柱由前至后依次為大圓柱A、第四臺階A和小圓柱A,大圓柱A表面與主活塞后端部圓環(huán)形溝槽C大圓內(nèi)表面之間有間隙,第四臺階A端面向后布置,與碟簧端面接觸,小圓柱A表面用于安裝碟簧組,并對碟簧組起到內(nèi)導向作用,小圓柱A表面后部與后殼體中間的通孔內(nèi)表面是間隙配合?;钊麠U為呈圓柱形的鋼制一體件,從前至后依次為多線外螺紋、退刀槽、第一臺階C、連接螺紋F、第二臺階D、后端圓柱,其中多線外螺紋為單向自鎖多線外螺紋,退刀槽直徑小于上述多線螺紋直徑,連接螺紋F的直徑尺寸大于多線外螺紋的直徑尺寸。主活塞為中空的圓柱臺階形結構,內(nèi)圓周從前至后依次為平鍵槽、平鍵安裝孔、導向帶安裝槽、圓筒內(nèi)壁、第一臺階D、連接螺紋G和第二臺階E,外圓周從前至后依次為小圓柱面、第三臺階、圓筒外壁、第四臺階B、第五臺階和大圓柱面,后端面開有圓環(huán)形溝槽C,平鍵上開有圓形通孔并由鉚釘連接在主活塞的平鍵槽上,導向帶安裝在主活塞的導向帶安裝槽中,主活塞的連接螺紋G與活塞桿的連接螺紋F配合連接。應急活塞為中空的圓柱形,前端面上設置一個較小高度的凸臺,應急活塞內(nèi)孔表面開有密封槽,高壓密封圈D安裝在密封槽內(nèi),應急活塞的內(nèi)孔表面與主活塞的圓筒外壁間隙配合,應急活塞的外圓柱表面與前殼體內(nèi)壁間隙配合。主活塞第五臺階端面與應急活塞后端面以及前殼體內(nèi)壁形成主工作油腔。應急活塞前端面與前殼體內(nèi)壁形成應急工作油腔。
[0017]所述的推桿組件由推桿、孔用彈性擋圈A、波形彈簧、推力軸承、推桿套筒、鎖緊擋圈、O形密封圈E和壓套組成。推桿由螺母和調(diào)整桿焊接而成,螺母內(nèi)表面為單向自鎖多線內(nèi)螺紋,該單向自鎖多線內(nèi)螺紋與活塞桿的單向自鎖多線外螺紋相配合,螺母內(nèi)部底面焊接有圓柱形的調(diào)整桿,調(diào)整桿的后部為外六邊形,外六邊形的后端面與指示器的探桿前端面接觸,推桿前部外表面呈圓錐形。推桿套筒前部內(nèi)表面呈圓錐形,推桿安裝于推桿套筒內(nèi)部,推桿前部外表面圓錐形與推桿套筒底部圓錐形內(nèi)表面相配合,推桿套筒圓柱外表面從后之前開有矩形鍵槽,活塞組件中的平鍵與上述矩形鍵槽間隙配合并可在矩形鍵槽內(nèi)沿軸向滑動,推桿套筒內(nèi)孔表面后部設置有臺階和圓環(huán)形溝槽A,推力軸承的前端面與螺母的后端面接觸,推力軸承的后端面與波形彈簧接觸,,并由安裝在推桿套筒內(nèi)孔表面的圓環(huán)形溝槽A內(nèi)的孔用彈性擋圈A限制在推桿套筒內(nèi)孔的臺階上。推桿套筒的外部前端為直徑小于推桿套筒外表面直徑的圓柱,圓柱的前端面開有圓環(huán)形溝槽B,圓柱的外圓周面開有弧形溝槽A。壓套為圓柱形的鋼制一體件,壓套的前端面開有弧形溝槽B,后端面開有圓柱形溝槽,圓柱形溝槽的深度尺寸小于推桿套筒外部前端的圓柱高度,圓柱形溝槽的直徑尺寸略大于推桿套筒外部前端的圓柱的直徑尺寸,圓柱形溝槽的內(nèi)表面開有弧形溝槽C,O形密封圈E安裝于推桿套筒外部前端圓柱的外表面弧形溝槽A與壓套后端圓柱形溝槽的弧形溝槽C之間形成的空間內(nèi)。鎖緊擋圈為C形帶臺階的中空結構鋼制一體件,鎖緊擋圈的外部由前至后依次為小圓柱B、第一臺階E、大圓柱B,內(nèi)部由前至后依次為小圓柱內(nèi)壁、第二臺階F、大圓柱內(nèi)壁,其中大圓柱內(nèi)壁直徑尺寸大于小圓柱內(nèi)壁直徑尺寸,鎖緊擋圈一側開有豁口,使得鎖緊擋圈總體呈C形,鎖緊擋圈通過小圓柱內(nèi)壁緊套在推桿套筒的外圓柱表面。
[0018]所述的端蓋組件由墊片組、端蓋、防塵罩、墊圈和孔用彈性擋圈B組成。墊片組為一組圓環(huán)形鋼制件,墊片組的內(nèi)圓直徑尺寸略大于推桿套筒外圓柱面尺寸,墊片組的外圓直徑略小于鎖緊擋圈小圓柱B外圓周直徑尺寸。端蓋為圓柱形的中空結構鋼制一體件,端蓋外部由前至后依次為扳手孔、第一臺階F、連接螺紋F,端蓋內(nèi)部由前至后依次為矩形溝槽、第二臺階G、中間孔、第三臺階B。防塵罩為波紋形的橡膠一體件,防塵罩安裝于墊圈外部,并與安裝于端蓋內(nèi)部矩形溝槽內(nèi)的孔用彈性擋圈限制在端蓋的第二臺階G上。墊片組安裝于端蓋的第三臺階B與鎖緊擋圈前端面形成的空間內(nèi)。
[0019]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0]本發(fā)明的軌道車輛液壓制動裝置的制動缸能夠實現(xiàn)三種工作狀態(tài)。第一種工作狀態(tài)是正常松閘與制動,液壓油通過壓力油口(111)或壓力油口(112)進入主工作油腔,主活塞(43)在液壓油壓力的作用下帶動活塞桿(42)、活塞桿套筒(41)、推桿組件(5) —起向后運動,碟簧組件(2)中的碟簧(21)在活塞桿套筒(41)的推動下向后壓縮積蓄彈性勢能,從而實現(xiàn)正常松閘;當液壓油從主工作油腔泄壓時,碟簧組件(2)將積蓄的彈性勢能釋放,活塞桿套筒(41)在碟簧組件(2)的推動作用下帶動活塞桿(42)、主活塞(43)、推桿組件(5)一起向前運動,從而實現(xiàn)正常制動。如果制動過程中摩擦片與制動盤都沒有磨損,那么鎖緊擋圈(56)與推桿套筒(55)之間沒有相對滑動;如果制動過程中摩擦片或制動盤產(chǎn)生了磨損,那么在制動過程中鎖緊擋圈(56)相對于推桿套筒(55)向后滑動,相對滑動的距離就是摩擦片或制動盤磨損的厚度,制動完成后松閘時,液壓油進入正主工作油腔,主活塞(43)在液壓油壓力的作用下帶動活塞桿(42)、活塞桿套筒(41)、推桿組件(5)—起向后運動,直到鎖緊擋圈(56)后端面與前殼體(11)內(nèi)部的第二臺階A (115)接觸,此時活塞桿(42)、活塞桿套筒(41)繼續(xù)在液壓油壓力的推動下向后運動,由于前殼體(11)第二臺階A (115)的限制,推桿套筒(55)與鎖緊擋圈(56)不能繼續(xù)向后運動,又由于推桿(51)被孔用彈性擋圈A
(52)、波形彈簧(53)、推力軸承(54)限制在推桿套筒(55)內(nèi)孔,無法跟隨活塞桿(42)繼續(xù)向后運動,因此推桿(51)受到活塞桿(42)上多線外螺紋(421)非自鎖面的作用,在推桿套筒(55)內(nèi)孔內(nèi)原地轉動,推桿(51)在轉動過程中與活塞桿(42)的軸向相對位移就是摩擦片或制動盤磨損的厚度,也即需要自動補償?shù)拈L度。
[0021]第二種工作狀態(tài)是應急松閘與制動,這種工作狀態(tài)只在液壓系統(tǒng)出現(xiàn)故障時采用。通過外接的應急泵裝置使液壓油通過壓力油口(113)或壓力油口(114)進入應急工作油腔,應急活塞(44)左端面在液壓油壓力的作用下向后運動,同時推動主活塞(43)、活塞桿(42 )、活塞桿套筒(41)、推桿組件(5 ) —起向后運動,碟簧組件(2 )中的碟簧(21)在活塞桿套筒(41)的推動下向后壓縮積蓄彈性勢能,從而實現(xiàn)應急松閘;當液壓油從應急工作油腔泄壓時,碟簧組件(2)將積蓄的彈性勢能釋放,活塞桿套筒(41)在碟簧組件(2)的推動作用下帶動活塞桿(42 )、主活塞(43 )、推桿組件(5 ) —起向前運動,從而實現(xiàn)應急制動。[0022]第三種工作狀態(tài)是手動機械松閘,拆掉指示器組件(3),利用扳手轉動推桿組件
(5)中的調(diào)整桿(512)后端的外六邊形,調(diào)整桿(512)帶動推桿(51)通過多線螺紋副與活塞桿(42)發(fā)生相對旋轉,推桿(51)旋轉的同時帶動推桿套筒(55)向后運動,從而實現(xiàn)手動機械松閘。
[0023]指示器(32)內(nèi)部裝有微動開關,探桿(321)后部裝有螺旋彈簧(附圖中未表示),在松閘過程中,指示器(32)的探桿(321)在調(diào)整桿(512)的作用下壓縮螺旋彈簧向后縮回,在制動過程中,探桿(321)在螺旋彈簧作用下向前伸出,探桿(321)前端面始終與調(diào)整桿(512)后部外六邊形的后端面接觸。當摩擦片或制動盤磨損到一定厚度時,指示器(32)的筒體(326)內(nèi)部相應的微動開關觸發(fā),從而向車輛控制系統(tǒng)發(fā)出報警信號,提醒操作人員注意更換摩擦片或制動盤;當自動補償機構出現(xiàn)故障時,推桿(51)不能按照正常工作狀態(tài)向前或向后移動規(guī)定的距離,從而使指示器(32)內(nèi)部相應的微動開關觸發(fā),向車輛控制系統(tǒng)發(fā)出報警信號,提醒操作人員檢修設備。
[0024]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1、本發(fā)明采用多線螺紋實現(xiàn)制動間隙的自動補償,與現(xiàn)有的制動缸相比,結構簡單,便于加工、裝配,活動部件少,可靠性高,并且具有摩擦片及制動盤磨損監(jiān)測功能和自動補償機構運行實時監(jiān)測功能,能夠遠程實時監(jiān)測制動缸的工作狀態(tài)。
[0026]2、與“軌道交通用機車、車輛常用單元制動器”(專利號:ZL02257916、8)相比,本發(fā)明結構緊湊,活動部件少,可靠性高,能夠自動補償摩擦片和制動盤磨損造成的摩擦片和制動盤之間增大的間隙,并具有摩擦片磨損檢測裝置以及自動補償機構檢測裝置,能夠遠程實時監(jiān)控制動缸的工作狀況。
[0027]3、與“閘調(diào)器”(專利號:ZL200720046473、0)相比,本發(fā)明采用另外一種簡單的機構實現(xiàn)制動過程中的自動補償功能。
[0028]4、與“軌道車輛單元制動器閘瓦間隙調(diào)整裝置”相比,本發(fā)明結構緊湊,活動部件少,可靠性高,能夠自動補償摩擦片和制動盤磨損造成的摩擦片和制動盤之間增大的間隙,并具有摩擦片磨損檢測裝置以及自動補償機構檢測裝置,能夠遠程實時監(jiān)控制動缸的工作狀況。
[0029]5、與“軌道交通用液壓制動夾鉗”(專利號:ZL201210481020、6)相比,本發(fā)明為安
全型,依靠碟簧組產(chǎn)生的壓力實現(xiàn)制動,有如下優(yōu)點:第一,具有間隙自動補償功能,能夠實時補償由于摩擦片和制動盤磨損產(chǎn)生的間隙;第二,制動缸具有摩擦片和制動盤磨損的檢測裝置,能夠實時監(jiān)測摩擦片和制動盤磨損情況;第三,由于采用碟簧組產(chǎn)生的壓力制動,因此在液壓系統(tǒng)故障或電路故障時仍能夠實現(xiàn)制動,并能夠通過手動方式實現(xiàn)松閘緩解。所以該技術與我們設計的制動缸在原理、結構方面均不相同。
[0030]6、與“液壓制動夾鉗裝置的制動缸”(專利號:ZL201310034244、7)和“液壓制動夾鉗裝置”(專利號:ZL201310034768、6)相比,本發(fā)明采用更為簡單的機構實現(xiàn)制動過程中的自動補償功能,并具有摩擦片磨損監(jiān)測功能和自動補償機構工作狀態(tài)實時監(jiān)測功能。
[0031]7、本發(fā)明具有手動機械松閘功能,不需使用專門的外部機械裝置即可通過扳手工具實現(xiàn)手動機械松閘和調(diào)整,并且在現(xiàn)場就能實現(xiàn),而不需將制動缸拆卸返回車間。
[0032]8、本發(fā)明的自動補償功能通過相互配合的一組多線單向非自鎖螺紋來實現(xiàn),調(diào)整精度好,調(diào)整效率高,結構緊湊合理,能夠滿足各種類型軌道車輛的安裝和使用要求?!緦@綀D】
【附圖說明】
[0033]本發(fā)明共有附圖15張,其中:
[0034]圖1是軌道車輛液壓制動裝置的制動缸外形圖。
[0035]圖2是制動缸結構示意圖。
[0036]圖3是殼體構件結構示意圖。
[0037]圖4是碟簧組件結構示意圖。
[0038]圖5是指示器組件結構示意圖。
[0039]圖6是活塞組件結構示意圖。
[0040]圖7是活塞桿套筒結構示意圖。
[0041]圖8是活塞桿結構示意圖。
[0042]圖9是主活塞結構示意圖。
[0043]圖10是推桿組件結構示意圖。
[0044]圖11是推桿套筒結構示意圖。
[0045]圖12是鎖緊擋圈結構示意圖。
[0046]圖13是壓套結構示意圖。
[0047]圖14是端蓋組件結構示意圖。
[0048]圖15是端蓋結構示意圖。
[0049]圖中:1、殼體構件,2、碟簧組件,3、指示器組件,4、活塞組件,5、推桿組件,6、端蓋組件,11、前殼體,12、中間殼體,13、后殼體,14、螺釘,15、O形密封圈A,16、防塵圈,17、高壓密封圈A,18、高壓密封圈B,19、高壓密封圈C,21、碟簧,22、碟簧墊片,31、指示器連接套,32、指示器,41、活塞桿套筒,42、活塞桿,43、主活塞,44、應急活塞,45、高壓密封圈D,46、導向帶,47、平鍵,48、鉚釘,51、推桿,52、孔用彈性擋圈A,53、波形彈簧,54、推力軸承,55、推桿套筒,56、鎖緊擋圈,57、O形密封圈E,58、壓套,61、墊片組,62、端蓋,63、防塵罩,64、墊圈,65、孔用彈性擋圈B,111、壓力油口 A,112、壓力油口 B,113、壓力油口 C,114、壓力油口 D,115、第二臺階A,311、連接螺紋A,312、0形密封圈C,313、臺階,314、蓋體,315、連接螺紋B,321、探桿,322、第一臺階A,323、連接螺紋C,324、O形密封圈D,325、第二臺階B,326、筒體,327、連接螺紋D,411、第一臺階B,412、套筒部位,413、第二臺階C,414、連接螺紋E,415、第三臺階A,416、大圓柱A,417、第四臺階A,418、小圓柱A,421、多線外螺紋,422、退刀槽,423、第一臺階C,424、連接螺紋F,425、第二臺階D,426、后端圓柱,431、平鍵槽,432、平鍵安裝孔,433、導向帶安裝槽,434、圓筒內(nèi)壁,435、第一臺階D,436、連接螺紋G,437、第二臺階E,511、螺母,512、調(diào)整桿,551、矩形鍵槽,552、臺階,553、圓環(huán)形溝槽A,554、圓柱,555、圓環(huán)形溝槽B,556、弧形溝槽A,561、小圓柱B,562、第一臺階E,563、大圓柱B,564、小圓柱內(nèi)壁,565、第二臺階F,566、大圓柱內(nèi)壁,567、豁口,581、弧形溝槽B,582、圓柱形溝槽,583、弧形溝槽C,621、扳手孔,622、第一臺階F,623、連接螺紋H,624、矩形溝槽,625、第二臺階G,626、中間孔,627、第三臺階B,4310、圓筒外壁,4311、第四臺階B,4312、第五臺階,4313、大圓柱面,4314、圓環(huán)形溝槽C。
【具體實施方式】[005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地描述。如圖1-15所示,一種軌道車輛液壓制動裝置的制動缸,包括殼體構件1、碟簧組件2、指示器組件3、活塞組件4、推桿組件5和端蓋組件6,所述的推桿組件5、活塞組件4、碟簧組件2、指示器組件3依次由前向后安裝于殼體構件I內(nèi)部帶臺階的圓柱形孔內(nèi)且與殼體構件I主軸線相同,端蓋組件6安裝于殼體構件I前端的圓柱形臺階上且軸線與殼體構件I的主軸線相同;
[0051]所述的殼體構件I呈外方內(nèi)圓的筒形,由前殼體11、中間殼體12和后殼體13用四個長度小于殼體構件I長度的螺釘14由前至后依次連接構成。前殼體11上與中間殼體12的連接部位為突出的圓筒,圓筒的外圓周上開有密封槽,前殼體11與中間殼體12通過安裝于上述密封槽內(nèi)的O形密封圈A15連接,前殼體內(nèi)部由前至后分別開有矩形密封槽,分別安裝防塵圈16、高壓密封圈A17、高壓密封圈B18、高壓密封圈C19。前殼體11側面開有壓力油口 A111、壓力油口 B112、壓力油口 C113和壓力油口 D114。中間殼體12上與后殼體13的連接部位為突出的圓筒,圓筒的外圓周上開有密封槽,中間殼體12與后殼體13通過安裝于上述密封槽內(nèi)的O形密封圈B15連接。前殼體11與中間殼體12、中間殼體12與后殼體13之間連接部位的徑向配合為間隙配合。
[0052]所述的碟簧組件2由碟簧21和碟簧墊片22組成,碟簧墊片22為圓環(huán)形,與多片組合后的碟簧21同軸線布置,通過碟簧21的內(nèi)圓周表面導向安裝于活塞組件4中的活塞桿套筒41的小圓柱A418表面上,碟簧墊片22的一個端面與碟簧21接觸,另一個端面與后殼體13的內(nèi)圓端面接觸。
[0053]所述的指示器組件3由指示器連接套31和指示器32組成,指示器連接套31為中空的圓柱形臺階狀,由前至后依次由連接螺紋A311、O形密封圈C312、臺階313和蓋體314組成,中間為與外圓柱形同軸線的連接螺紋B315。指示器32為類似圓柱形臺階狀的電子器件,由前至后依次由探桿321、第一臺階A322、連接螺紋C323、0形密封圈D324、第二臺階B325、筒體326、連接螺紋D327組成,指示器32通過連接螺紋C323連接在指示器連接套31的連接螺紋B315上,第二臺階B325與指示器連接套31的蓋體314后端面接觸。
[0054]所述的活塞組件4由活塞桿套筒41、活塞桿42、主活塞43、應急活塞44、高壓密封圈D45、導向帶46、平鍵47和鉚釘48組成?;钊麠U套筒41為中空的圓柱形臺階狀,內(nèi)部由前至后依次為第一臺階B411、套筒部位412、第二臺階C413、連接螺紋E414、第三臺階A415,活塞桿套筒41的前端面呈圓環(huán)形,與主活塞43后端面上的圓環(huán)形溝槽C4314底面接觸,活塞桿套筒41的第一臺階B411底面與主活塞43后端面中間的圓臺端面之間有間隙,套筒部位412內(nèi)表面與活塞桿42后端圓柱426外表面間隙配合,第二臺階C413底面與活塞桿42后端圓柱426的后端面有間隙,連接螺紋E414用于與指示器組件3中的指示器連接套31的連接螺紋A311連接,活塞桿套筒41外部圓柱由前至后依次為大圓柱A416、第四臺階A417和小圓柱A418,大圓柱A416表面與主活塞43后端部圓環(huán)形溝槽C4314大圓內(nèi)表面之間有間隙,第四臺階A417端面向后布置,與碟簧21端面接觸,小圓柱A418表面用于安裝碟簧組2,并對碟簧組2起到內(nèi)導向作用,小圓柱A418表面后部與后殼體13中間的通孔內(nèi)表面是間隙配合?;钊麠U42為呈圓柱形的鋼制一體件,從前至后依次為多線外螺紋421、退刀槽422、第一臺階C423、連接螺紋F424、第二臺階D425、后端圓柱426,其中多線外螺紋421為單向自鎖多線外螺紋,退刀槽422直徑小于上述多線螺紋421直徑,連接螺紋F424的直徑尺寸大于多線外螺紋421的直徑尺寸。主活塞43為中空的圓柱臺階形結構,內(nèi)圓周從前至后依次為平鍵槽431、平鍵安裝孔432、導向帶安裝槽433、圓筒內(nèi)壁434、第一臺階D435、連接螺紋G436和第二臺階E437,外圓周從前至后依次為小圓柱面438、第三臺階439、圓筒外壁4310、第四臺階B4311、第五臺階4312和大圓柱面4313,后端面開有圓環(huán)形溝槽C4314,平鍵47上開有圓形通孔并由鉚釘48連接在主活塞的平鍵槽431上,導向帶46安裝在主活塞43的導向帶安裝槽433中,主活塞43的連接螺紋G436與活塞桿42的連接螺紋F424配合連接。應急活塞44為中空的圓柱形,前端面上設置一個較小高度的凸臺,應急活塞44內(nèi)孔表面開有密封槽,高壓密封圈D45安裝在密封槽內(nèi),應急活塞44的內(nèi)孔表面與主活塞43的圓筒外壁4310間隙配合,應急活塞44的外圓柱表面與前殼體11內(nèi)壁間隙配合。主活塞43第五臺階4312端面與應急活塞44后端面以及前殼體11內(nèi)壁形成主工作油腔。應急活塞44前端面與前殼體11內(nèi)壁形成應急工作油腔。
[0055]所述的推桿組件5由推桿51、孔用彈性擋圈A52、波形彈簧53、推力軸承54、推桿套筒55、鎖緊擋圈56、O形密封圈E57和壓套58組成。推桿51由螺母511和調(diào)整桿512焊接而成,螺母511內(nèi)表面為單向自鎖多線內(nèi)螺紋,該單向自鎖多線內(nèi)螺紋與活塞桿42的單向自鎖多線外螺紋421相配合,螺母511內(nèi)部底面焊接有圓柱形的調(diào)整桿512,調(diào)整桿512的后部為外六邊形,外六邊形的后端面與指示器32的探桿321前端面接觸,推桿51前部外表面呈圓錐形。推桿套筒55前部內(nèi)表面呈圓錐形,推桿51安裝于推桿套筒55內(nèi)部,推桿51前部外表面圓錐形與推桿套筒55底部圓錐形內(nèi)表面相配合,推桿套筒55圓柱外表面從后之前開有矩形鍵槽551,活塞組件4中的平鍵47與上述矩形鍵槽551間隙配合并可在矩形鍵槽551內(nèi)沿軸向滑動,推桿套筒55內(nèi)孔表面后部設置有臺階552和圓環(huán)形溝槽A553,推力軸承54的前端面與螺母511的后端面接觸,推力軸承54的后端面與波形彈簧53接觸,,并由安裝在推桿套筒55內(nèi)孔表面的圓環(huán)形溝槽A553內(nèi)的孔用彈性擋圈A52限制在推桿套筒55內(nèi)孔的臺階552上。推桿套筒55的外部前端為直徑小于推桿套筒55外表面直徑的圓柱554,圓柱554的前端面開有圓環(huán)形溝槽B555,圓柱554的外圓周面開有弧形溝槽A556。壓套58為圓柱形的鋼制一體件,壓套58的前端面開有弧形溝槽B581,后端面開有圓柱形溝槽582,圓柱形溝槽582的深度尺寸小于推桿套筒55外部前端的圓柱554高度,圓柱形溝槽582的直徑尺寸略大于推桿套筒55外部前端的圓柱554的直徑尺寸,圓柱形溝槽582的內(nèi)表面開有弧形溝槽C583,O形密封圈E57安裝于推桿套筒55外部前端圓柱554的外表面弧形溝槽A556與壓套58后端圓柱形溝槽582的弧形溝槽C583之間形成的空間內(nèi)。鎖緊擋圈56為C形帶臺階的中空結構鋼制一體件,鎖緊擋圈56的外部由前至后依次為小圓柱B561、第一臺階E562、大圓柱B563,內(nèi)部由前至后依次為小圓柱內(nèi)壁564、第二臺階F565、大圓柱內(nèi)壁566,其中大圓柱內(nèi)壁566直徑尺寸大于小圓柱內(nèi)壁564直徑尺寸,鎖緊擋圈56 —側開有豁口 567,使得鎖緊擋圈56總體呈C形,鎖緊擋圈56通過小圓柱內(nèi)壁564緊套在推桿套筒55的外圓柱表面。
[0056]所述的端蓋組件6由墊片組61、端蓋62、防塵罩63、墊圈64和孔用彈性擋圈B65組成。墊片組61為一組圓環(huán)形鋼制件,墊片組61的內(nèi)圓直徑尺寸略大于推桿套筒55外圓柱面尺寸,墊片組61的外圓直徑略小于鎖緊擋圈56小圓柱B561外圓周直徑尺寸。端蓋62為圓柱形的中空結構鋼制一體件,端蓋62外部由前至后依次為扳手孔621、第一臺階F622、連接螺紋F623,端蓋62內(nèi)部由前至后依次為矩形溝槽624、第二臺階G625、中間孔626、第三臺階B627。防塵罩63為波紋形的橡膠一體件,防塵罩63安裝于墊圈64外部,并與安裝于端蓋62內(nèi)部矩形溝槽624內(nèi)的孔用彈性擋圈65限制在端蓋62的第二臺階G625上。墊片組61安裝于端蓋62的第三臺階B627與鎖緊擋圈56前端面形成的空間內(nèi)。
[0057]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0058]本發(fā)明的軌道車輛液壓制動裝置的制動缸能夠實現(xiàn)三種工作狀態(tài)。第一種工作狀態(tài)是正常松閘與制動,液壓油通過壓力油口 111或壓力油口 112進入主工作油腔,主活塞43在液壓油壓力的作用下帶動活塞桿42、活塞桿套筒41、推桿組件5 —起向后運動,碟簧組件2中的碟簧21在活塞桿套筒41的推動下向后壓縮積蓄彈性勢能,從而實現(xiàn)正常松閘;當液壓油從主工作油腔泄壓時,碟簧組件2將積蓄的彈性勢能釋放,活塞桿套筒41在碟簧組件2的推動作用下帶動活塞桿42、主活塞43、推桿組件5 —起向前運動,從而實現(xiàn)正常制動。如果制動過程中摩擦片與制動盤都沒有磨損,那么鎖緊擋圈56與推桿套筒55之間沒有相對滑動;如果制動過程中摩擦片或制動盤產(chǎn)生了磨損,那么在制動過程中鎖緊擋圈56相對于推桿套筒55向后滑動,相對滑動的距離就是摩擦片或制動盤磨損的厚度,制動完成后松閘時,液壓油進入正主工作油腔,主活塞43在液壓油壓力的作用下帶動活塞桿42、活塞桿套筒41、推桿組件5—起向后運動,直到鎖緊擋圈56后端面與前殼體11內(nèi)部的第二臺階A115接觸,此時活塞桿42、活塞桿套筒41繼續(xù)在液壓油壓力的推動下向后運動,由于前殼體11第二臺階A115的限制,推桿套筒55與鎖緊擋圈56不能繼續(xù)向后運動,又由于推桿51被孔用彈性擋圈A52、波形彈簧53、推力軸承54限制在推桿套筒55內(nèi)孔,無法跟隨活塞桿42繼續(xù)向后運動,因此推桿51受到活塞桿42上多線外螺紋421非自鎖面的作用,在推桿套筒55內(nèi)孔內(nèi)原地轉動,推桿51在轉動過程中與活塞桿42的軸向相對位移就是摩擦片或制動盤磨損的厚度,也即需要自動補償?shù)拈L度。
[0059]第二種工作狀態(tài)是應急松閘與制動,這種工作狀態(tài)只在液壓系統(tǒng)出現(xiàn)故障時采用。通過外接的應急泵裝置使液壓油通過壓力油口 113或壓力油口 114進入應急工作油腔,應急活塞44左端面在液壓油壓力的作用下向后運動,同時推動主活塞43、活塞桿42、活塞桿套筒41、推桿組件5 —起向后運動,碟簧組件2中的碟簧21在活塞桿套筒41的推動下向后壓縮積蓄彈性勢能,從而實現(xiàn)應急松閘;當液壓油從應急工作油腔泄壓時,碟簧組件2將積蓄的彈性勢能釋放,活塞桿套筒41在碟簧組件2的推動作用下帶動活塞桿42、主活塞43、推桿組件5 —起向前運動,從而實現(xiàn)應急制動。
[0060]第三種工作狀態(tài)是手動機械松閘,拆掉指示器組件3,利用扳手轉動推桿組件5中的調(diào)整桿512后端的外六邊形,調(diào)整桿512帶動推桿51通過多線螺紋副與活塞桿42發(fā)生相對旋轉,推桿51旋轉的同時帶動推桿套筒55向后運動,從而實現(xiàn)手動機械松閘。
[0061]指示器32內(nèi)部裝有微動開關,探桿321后部裝有螺旋彈簧(附圖中未表示),在松閘過程中,指示器32的探桿321在調(diào)整桿512的作用下壓縮螺旋彈簧向后縮回,在制動過程中,探桿321在螺旋彈簧作用下向前伸出,探桿321前端面始終與調(diào)整桿512后部外六邊形的后端面接觸。當摩擦片或制動盤磨損到一定厚度時,指示器32的筒體326內(nèi)部相應的微動開關觸發(fā),從而向車輛控制系統(tǒng)發(fā)出報警信號,提醒操作人員注意更換摩擦片或制動盤;當自動補償機構出現(xiàn)故障時,推桿51不能按照正常工作狀態(tài)向前或向后移動規(guī)定的距離,從而使指示器32內(nèi)部相應的微動開關觸發(fā),向車輛控制系統(tǒng)發(fā)出報警信號,提醒操作人員檢修設備。
【權利要求】
1.一種軌道車輛液壓制動裝置的制動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構件(I)、碟簧組件(2)、指示器組件(3)、活塞組件(4)、推桿組件(5)和端蓋組件(6),所述的推桿組件(5)、活塞組件(4)、碟簧組件(2)、指示器組件(3)依次由前向后安裝于殼體構件(I)內(nèi)部帶臺階的圓柱形孔內(nèi)且與殼體構件(1)主軸線相同,端蓋組件(6)安裝于殼體構件(I)前端的圓柱形臺階上且軸線與殼體構件(1)的主軸線相同; 所述的殼體構件(I)呈外方內(nèi)圓的筒形,由前殼體(11)、中間殼體(12)和后殼體(13)用四個長度小于殼體構件(I)長度的螺釘(14)由前至后依次連接構成;前殼體(11)上與中間殼體(12)的連接部位為突出的圓筒,圓筒的外圓周上開有密封槽,前殼體(11)與中間殼體(12)通過安裝于上述密封槽內(nèi)的O形密封圈A (15)連接,前殼體內(nèi)部由前至后分別開有矩形密封槽,分別安裝防塵圈(16)、高壓密封圈A (17)、高壓密封圈B (18)、高壓密封圈C (19);前殼體(11)側面開有壓力油口 A (111)、壓力油口 B (112)、壓力油口 C (113)和壓力油口 D (114);中間殼體(12)上與后殼體(13)的連接部位為突出的圓筒,圓筒的外圓周上開有密封槽,中間殼體(12)與后殼體(13)通過安裝于上述密封槽內(nèi)的O形密封圈B(15 )連接;前殼體(11)與中間殼體(12 )、中間殼體(12 )與后殼體(13 )之間連接部位的徑向配合為間隙配合; 所述的碟簧組件(2)由碟簧(21)和碟簧墊片(22)組成,碟簧墊片(22)為圓環(huán)形,與多片組合后的碟簧(21)同軸線布置,通過碟簧(21)的內(nèi)圓周表面導向安裝于活塞組件(4)中的活塞桿套筒(41)的小圓柱A (418)表面上,碟簧墊片(22)的一個端面與碟簧(21)接觸,另一個端面與后殼體(13)的內(nèi)圓端面接觸; 所述的指示器組件(3)由指示器連接套(31)和指示器(32)組成,指示器連接套(31)為中空的圓柱形臺階狀,由前至后依次由連接螺紋A (311)、O形密封圈C (312)、臺階(313)和蓋體(314)組成,中間為與外圓柱形同軸線的連接螺紋B (315);指示器(32)為類似圓柱形臺階狀的電子器件,由前至后依次由探桿(321)、第一臺階A (322)、連接螺紋C (323),0形密封圈D (324)、第二臺階B (325)、筒體(326)、連接螺紋D (327)組成,指示器(32)通過連接螺紋C (323)連接在指示器連接套(31)的連接螺紋B (315)上,第二臺階B (325)與指示器連接套(31)的蓋體(314)后端面接觸; 所述的活塞組件(4)由活塞桿套筒(41)、活塞桿(42)、主活塞(43)、應急活塞(44)、高壓密封圈D (45)、導向帶(46)、平鍵(47)和鉚釘(48)組成;活塞桿套筒(41)為中空的圓柱形臺階狀,內(nèi)部由前至后依次為第一臺階B (411)、套筒部位(412)、第二臺階C (413)、連接螺紋E (414)、第三臺階A (415),活塞桿套筒(41)的前端面呈圓環(huán)形,與主活塞(43)后端面上的圓環(huán)形溝槽C (4314)底面接觸,活塞桿套筒(41)的第一臺階B (411)底面與主活塞(43)后端面中間的圓臺端面之間有間隙,套筒部位(412)內(nèi)表面與活塞桿(42)后端圓柱(426)外表面間隙配合,第二臺階C (413)底面與活塞桿(42)后端圓柱(426)的后端面有間隙,連接螺紋E (414)用于與指示器組件(3)中的指示器連接套(31)的連接螺紋A(311)連接,活塞桿套筒(41)外部圓柱由前至后依次為大圓柱A (416)、第四臺階A (417)和小圓柱A (418),大圓柱A (416)表面與主活塞(43)后端部圓環(huán)形溝槽C (4314)大圓內(nèi)表面之間有間隙,第四臺階A (417)端面向后布置,與碟簧(21)端面接觸,小圓柱A (418)表面用于安裝碟簧組(2),并對碟簧組(2)起到內(nèi)導向作用,小圓柱A (418)表面后部與后殼體(13)中間的通孔內(nèi)表面是間隙配合;活塞桿(42)為呈圓柱形的鋼制一體件,從前至后依次為多線外螺紋(421)、退刀槽(422)、第一臺階C (423)、連接螺紋F (424)、第二臺階D(425)、后端圓柱(426),其中多線外螺紋(421)為單向自鎖多線外螺紋,退刀槽(422)直徑小于上述多線螺紋(421)直徑,連接螺紋F (424)的直徑尺寸大于多線外螺紋(421)的直徑尺寸;主活塞(43)為中空的圓柱臺階形結構,內(nèi)圓周從前至后依次為平鍵槽(431)、平鍵安裝孔(432)、導向帶安裝槽(433)、圓筒內(nèi)壁(434)、第一臺階D (435)、連接螺紋G (436)和第二臺階E(437),外圓周從前至后依次為小圓柱面(438)、第三臺階(439)、圓筒外壁(4310)、第四臺階B (4311)、第五臺階(4312)和大圓柱面(4313),后端面開有圓環(huán)形溝槽C (4314),平鍵(47)上開有圓形通孔并由鉚釘(48)連接在主活塞的平鍵槽(431)上,導向帶(46)安裝在主活塞(43 )的導向帶安裝槽(433 )中,主活塞(43 )的連接螺紋G (436)與活塞桿(42 )的連接螺紋F (424)配合連接;應急活塞(44)為中空的圓柱形,前端面上設置一個較小高度的凸臺,應急活塞(44)內(nèi)孔表面開有密封槽,高壓密封圈D (45)安裝在密封槽內(nèi),應急活塞(44)的內(nèi)孔表面與主活塞(43)的圓筒外壁(4310)間隙配合,應急活塞(44)的外圓柱表面與前殼體(11)內(nèi)壁間隙配合;主活塞(43)第五臺階(4312)端面與應急活塞(44)后端面以及前殼體(11)內(nèi)壁形成主工作油腔;應急活塞(44)前端面與前殼體(11)內(nèi)壁形成應急工作油腔; 所述的推桿組件(5)由推桿(51)、孔用彈性擋圈A(52)、波形彈簧(53)、推力軸承(54)、推桿套筒(55 )、鎖緊擋圈(56 )、O形密封圈E (57 )和壓套(58 )組成;推桿(51)由螺母(511)和調(diào)整桿(512)焊接而成,螺母(511)內(nèi)表面為單向自鎖多線內(nèi)螺紋,該單向自鎖多線內(nèi)螺紋與活塞桿(42)的單向自鎖多線外螺紋(421)相配合,螺母(511)內(nèi)部底面焊接有圓柱形的調(diào)整桿(512),調(diào)整桿(512)的后部為外六邊形,外六邊形的后端面與指示器(32)的探桿(321)前端面接觸,推桿(51)前部外表面呈圓錐形;推桿套筒(55)前部內(nèi)表面呈圓錐形,推桿(51)安裝于推桿套筒(55)內(nèi)部,推桿(51)前部外表面圓錐形與推桿套筒(55)底部圓錐形內(nèi)表面相配合,推桿套筒(55)圓柱外表面從后之前開有矩形鍵槽(551),活塞組件(4)中的平鍵(47)與上述矩形鍵槽(551)間隙配合并可在矩形鍵槽(551)內(nèi)沿軸向滑動,推桿套筒(55)內(nèi)孔表面后部設置有臺階(552)和圓環(huán)形 溝槽A (553),推力軸承(54)的前端面與螺母(511)的后端面接觸,推力軸承(54)的后端面與波形彈簧(53)接觸,并由安裝在推桿套筒(55)內(nèi)孔表面的圓環(huán)形溝槽A (553)內(nèi)的孔用彈性擋圈A (52)限制在推桿套筒(55)內(nèi)孔的臺階(552)上;推桿套筒(55)的外部前端為直徑小于推桿套筒(55)外表面直徑的圓柱(554),圓柱(554)的前端面開有圓環(huán)形溝槽B (555),圓柱(554)的外圓周面開有弧形溝槽A (556);壓套(58)為圓柱形的鋼制一體件,壓套(58)的前端面開有弧形溝槽B (581),后端面開有圓柱形溝槽(582),圓柱形溝槽(582)的深度尺寸小于推桿套筒(55)外部前端的圓柱(554)高度,圓柱形溝槽(582)的直徑尺寸略大于推桿套筒(55)外部前端的圓柱(554)的直徑尺寸,圓柱形溝槽(582)的內(nèi)表面開有弧形溝槽C (583),0形密封圈E (57)安裝于推桿套筒(55)外部前端圓柱(554)的外表面弧形溝槽A (556)與壓套(58)后端圓柱形溝槽(582)的弧形溝槽C (583)之間形成的空間內(nèi);鎖緊擋圈(56)為C形帶臺階的中空結構鋼制一體件,鎖緊擋圈(56)的外部由前至后依次為小圓柱B (561)、第一臺階E (562)、大圓柱B (563),內(nèi)部由前至后依次為小圓柱內(nèi)壁(564)、第二臺階F (565)、大圓柱內(nèi)壁(566),其中大圓柱內(nèi)壁(566)直徑尺寸大于小圓柱內(nèi)壁(564)直徑尺寸,鎖緊擋圈(56) —側開有豁口( 567 ),使得鎖緊擋圈(56 )總體呈C形,鎖緊擋圈(56 )通過小圓柱內(nèi)壁(564 )緊套在推桿套筒(55)的外圓柱表面; 所述的端蓋組件(6)由墊片組(61)、端蓋(62)、防塵罩(63)、墊圈(64)和孔用彈性擋圈B (65)組成;墊片組(61)為一組圓環(huán)形鋼制件,墊片組(61)的內(nèi)圓直徑尺寸略大于推桿套筒(55)外圓柱面尺寸,墊片組(61)的外圓直徑略小于鎖緊擋圈(56)小圓柱B (561)外圓周直徑尺寸;端蓋(62)為圓柱形的中空結構鋼制一體件,端蓋(62)外部由前至后依次為扳手孔(621)、第一臺階F (622)、連接螺紋F (623),端蓋(62)內(nèi)部由前至后依次為矩形溝槽(624)、第二臺階G (625)、中間孔(626)、第三臺階B (627);防塵罩(63)為波紋形的橡膠一體件,防塵罩(63)安裝于墊圈(64)外部,并與安裝于端蓋(62)內(nèi)部矩形溝槽(624)內(nèi)的孔用彈性擋圈(65)限制在端蓋(62)的第二臺階G (625)上;墊片組(61)安裝于端蓋(62)的第三臺階B (627 )與鎖緊擋圈(56 )前端面形成的空間內(nèi)。
【文檔編號】F16D65/52GK103486171SQ201310461495
【公開日】2014年1月1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9月30日
【發(fā)明者】董連俊, 宋玉濤, 楊京蘭, 陳強, 史顯忠 申請人:大連華銳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