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軸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軸承。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軸承,一般包括軸承外圈,滾動體及一體的軸承內圈,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因為軸承滾動體要安裝于軸承內外圈間的溝槽內部,一體設計的軸承內圈限制了軸承滾動體的直接裝入,現(xiàn)有方法是使軸承內圈偏心裝入滾動體的辦法、加熱外圈膨脹法、擠壓外圈變形法、直接壓入外圈等辦法。上述方法限制了滾動體加裝數(shù)量,有些擠壓、壓裝工藝損傷軸承部件,影響軸承壽命,復雜了工藝還限制了軸承的載荷能力,且軸承的替換率低,自行組裝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滾動體簡單無損安裝的軸承。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軸承,包括軸承外圈和軸承內圈,滾動體安裝于軸承外圈和軸承內圈之間,該軸承內圈分為上下兩部分,一個為軸承上內圈,另一個為軸承下內圈,軸承內圈安裝在軸承座上并與軸承外圈結合,軸承座為T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因為分拆了軸承內圈的結構,所以改變了軸承滾動體的加裝工藝,減少加裝過程中對軸承的損害,增加軸承滾動體的加裝量,加大軸承的載荷等優(yōu)點;同時還能通過出售軸 承配件讓客戶自己裝配所需要的軸承。
圖1為該實用新型軸承的爆炸圖;圖2為該實用新型軸承的安裝結構圖;圖3為該實用新型軸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參見圖1、圖3,本實用新型中的軸承包括:軸承外圈I和軸承內圈3,滾動體2安裝于軸承外圈I和軸承內圈3之間,該軸承內圈3分為上下兩部分,一個為軸承上內圈31,另一個為軸承下內圈32,軸承內圈3安裝在軸承座4上并與軸承外圈I結合,軸承座4為T型。參見圖2,具體生產時,將軸承下內圈32安裝于T型軸承座4上,組成軸承底座組件,將滾動體2根據(jù)需要的數(shù)量排列在軸承外圈I和軸承下內圈32和T型軸承座4組件的軌道內,然后將軸承上內圈31安裝于軸承底座組件上,根據(jù)需要,利用各種手段結合緊固軸承上內圈31和T型軸承底座組件。本實用新型簡化了軸承的滾動體安裝過程,增加了滾動體安裝數(shù)量,加大了軸承的載荷能力,減少了軸承在裝配過程中的受損狀況,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可以根據(jù)不同內徑的軸承座擴大替用范·圍,且容易自行組裝。
權利要求1.一種軸承,包括軸承外圈(I)和軸承內圈(3),滾動體(2)安裝于軸承外圈(I)和軸承內圈(3)之間,其特征在于:軸承內圈(3)分為上下兩部分,一個為軸承上內圈(31),另一個為軸承下內圈(32),軸承內圈(3)安裝在軸承座(4)上并與軸承外圈(I)結合,軸承座(4)為T型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軸承,包括軸承外圈和軸承內圈,滾動體安裝于軸承外圈和軸承內圈之間,該軸承內圈分為上下兩部分,一個為軸承上內圈,另一個為軸承下內圈,軸承內圈安裝在軸承座上并與軸承外圈結合,軸承座為T型;這種軸承解決了普通軸承滾動體加裝繁瑣的工藝,增加滾動體加裝的數(shù)量,增加了軸承的載荷能力,簡化生產工藝,降低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F16C33/60GK203146594SQ201320061970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月31日
發(fā)明者蔣曉東 申請人:宋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