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鈑金件及用于加工該鈑金件的沖壓模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鈑金件,是用于某車型的前牽引鉤螺母加強板等呈幾字型而且具有不對稱筋條布置特征的梁類沖壓零件,還提供加工該鈑金件的沖壓模具,通過各模具組件順序進行落料、沖筋條和翻折一側(cè)直角型面、翻折周邊型面、翻折另一側(cè)直角型面和沖孔五道工序,沖壓出來的零件都是合格品,完全消除了筋條疊料、孔位偏差、孔變形、孔尺寸超差、型面偏差、兩邊型面高低差等等沖壓成型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沖壓模具,結(jié)構(gòu)簡單,便于加工和制造;使用方便,模具易切換,沖壓零件合格率和穩(wěn)定性大大提高。
【專利說明】一種鈑金件及用于加工該鈑金件的沖壓模具
【技術(shù)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技術(shù)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鈑金件及用于加工該鈑金件的沖壓模具。
【背景技術(shù)】
[0002]以往制作呈幾字型的梁類零件都是四序完成,例如:第一工序為落料,第二工序為沖筋條、翻周邊,第三序為沖孔,第四序為翻折兩側(cè)成直角型面。這樣的四序的沖壓工藝和對于形狀較為對稱的呈幾字型的梁類鈑金件比較實用,能夠制造加工出合格的梁類鈑金件。但是對于形狀不對稱,而且鈑金件上開孔較多和/或筋條布置不對稱的呈幾字型的梁類鈑金件,這樣的四序無法制作出合格的零件,往往出現(xiàn)筋條疊料、孔位偏差、孔變形、孔尺寸超差、型面偏差、兩邊型面高低差等質(zhì)量問題。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shù)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鈑金件及用于加工該鈑金件的沖壓模具,利用本實用新型的模具沖壓出來的鈑金件都是合格品,完全消除了筋條疊料、孔位偏差、孔變形、孔尺寸超差、型面偏差、兩邊型面高低差等沖壓成型過程中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首先提供一種鈑金件,其技術(shù)方案是:
[0005]一種鈑金件,其特征在于:由第一本體部、平板部和第二本體部順序連接一體成型;所述第一本體部與所述第二本體部相互對稱平行設置,并均垂直于所述平板部;
[0006]所述第一本體部包括第一本體和自所述第一本體的周緣向外垂直彎折形成的第一翻邊部;
[0007]所述第二本體部包括第二本體和自所述第二本體的周緣向外垂直彎折形成的第二翻邊部;
[0008]所述第一翻邊部相對于所述第一本體的彎折方向與所述第二翻邊部相對于所述第二本體的彎折方向相反。
[0009]所述第一本體上有向所述第二本體突出的筋條;所述筋條有兩條,相互平行對稱設置;所述筋條自靠近所述翻邊的一端向另一端的高度逐漸增加,并終止于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平板部的交接處;
[0010]所述第一本體上設有第一開孔;所述第一開孔位于所述兩個筋條的之間;
[0011 ] 所述第二本體上設有第二開孔;
[0012]所述第二開孔與所述第一開孔的孔徑相同,且相互對應。
[0013]其次,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上述加工方法的沖壓模具,其技術(shù)方案是:
[0014]一種沖壓模具,包括落料模具組件、沖壓筋條和一次沖壓翻折模具組件、翻邊模具組件、二次沖壓翻折模具組件和沖孔模具組件,其特征在于:
[0015]所述落料模具組件包括上下對稱配合的落料上模和落料下模;所述落料下模包括落料沖壓臺和固定設置在所述落料沖壓臺上的落料沖壓模塊;所述落料沖壓模塊的中心向下凹進為所需落料金屬件的形狀的沖壓槽;所述沖壓槽的周圍槽壁圍成沖壓空間;所述沖壓槽的相對的兩側(cè)中部的槽壁對應向內(nèi)凸出形成條形凸起,所述兩個凸起兩側(cè)的槽壁的形狀相互對稱;所述兩個凸起將所述沖壓空間空間分割成連通兩個凸起之間的平板空間、由所述平板空間分隔的對稱、等大的第一本體空間和第二本體空間;所述第一本體空間由長方形的第一空間和與沿所述第一空間向外水平延伸的被所述沖壓槽的槽壁限定的具有多邊形的邊緣形狀的第一周邊空間;所述第二本體空間由長方形的第二空間和與沿所述第二空間向外水平延伸的被所述沖壓槽的槽壁限定的具有多邊形的邊緣形狀的第二周邊空間;所述第一空間與所述第二空間等大且對稱;所述第一周邊空間與所述第二周邊空間等大且對稱;所述沖壓槽的槽底在臨近所述凸起的兩端分別設有向下的凹陷的定位凹孔或向上突出的定位凸柱,所述定位凹孔或所述定位凸柱與設置在所述落料上模上的與其對應的定位凸柱或定位凹孔配合,在通過所述落料模具組件的金屬片上開設定位孔;
[0016]所述沖壓筋條和一次沖壓翻折模具組件包括上下對稱配合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包括沖壓平臺和固定設置在所述沖壓平臺上的沖壓模塊;所述沖壓模塊的中心向下凹進形成條狀的V型槽,所述V型槽的兩側(cè)的槽壁之間的夾角為90°,所述V型槽的一側(cè)槽壁上有向上凸起形成的一對對稱等大的凸筋,所述凸筋有兩條,所述凸筋的高度自上向所述V型槽的槽底的方向逐漸增大,所述凸筋向下延伸截止于所述V型槽的另一側(cè)壁;所述V型槽的槽底設有一對卡位凹陷;所述卡位凹陷之間的距離為所述落料沖壓模塊的沖壓槽的平板空間的長度;所述卡位凹陷與設置在所述沖壓筋條上模上的與其對應的卡位凸柱配合,將由通過所述落料模具組件落料得到的金屬片卡位限定在所述沖壓筋條組件中;
[0017]所述翻邊模具組件包括上下對稱配合的翻邊上模和翻邊下模;所述翻邊下模包括翻邊沖壓臺和固定設置在所述翻邊沖壓臺上的條狀三角型模塊;所述三角型模塊的兩側(cè)面之間呈90°夾角;所述三角型模塊的兩側(cè)面向下凹進形成相互垂直且在其頂部連通的第一容納槽和第二容納槽;所述第二容納槽的槽底呈平坦狀,其周圍槽壁與所述槽底的交接處與所述落料模具組件的第二空間與第二周邊空間之間的交接處的形狀及尺寸一致;所述第一容納槽的槽底設有與所述沖壓筋條和一次沖壓翻折模具組件的所述凸筋對應形狀和尺寸的凹進部;所述凹進部自上向下深度逐漸減少;所述第一容納槽的周圍槽壁與所述槽底的交接處與所述落料模具組件的第一空間與第一周邊空間之間的交接處的形狀及尺寸一致;
[0018]所述二次沖壓翻折模具組件包括上下對稱配合的翻折上模和翻折下模;所述翻折下模包括翻折沖壓臺和固定設置在所述翻折沖壓臺上的相互平行設置的第一模塊和第二模塊;所述第一模塊和所述第二模塊之間的距離大小為所述落料沖壓模塊的沖壓槽的槽壁上的兩個凸起之間的平板空間的寬度;所述第二模塊的外邊緣形狀和尺寸對應于所述鈑金件的第二本體和第二周邊的交接處的形狀和尺寸;所述第一模塊的外邊緣形狀和尺寸對應于所述鈑金件的第一本體和第一周邊的交接處的形狀和尺寸;所述第一模塊的對應所述第二模塊的一面設有朝向所述第二模塊的突出逐漸增加的一對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與所述沖壓筋條和一次沖壓翻折模具組件的所述凸筋對應形狀和尺寸;在所述第一模塊和所述第二模塊之間的所述翻折沖壓臺上設有一對向上突出的凸出柱,所述凸出柱與設置在所述翻折上模上的與其對應的凹陷孔相配合,所述凸出柱之間的距離為設置于所述第一模塊與所述第二模塊之間的鈑金件的定位開孔之間的距離;
[0019]所述沖孔模具組件包括上下對稱配合的沖孔上模和沖孔下模;所述沖孔下模包括沖壓平臺和固定設置在所述沖壓平臺上的沖孔模塊;所述沖孔模塊為長條狀,其寬度等于所述落料沖壓模塊的沖壓槽的平板空間的寬度;所述沖孔模塊的頂面為平坦狀,其上設有一對向向下凹進的凹孔,所述凹孔與設置在所述沖孔上模的底面的與其對應的凸柱相配合;所述凹孔之間的距離等于所述落料模具組件的所述定位孔或向定位柱之間的距離;
[0020]所述沖孔模塊的兩側(cè)面均垂直于所述頂面,其中一個側(cè)面為平坦狀。另一個側(cè)面向內(nèi)凹進形成有與所述沖壓筋條和一次沖壓翻折模具組件的所述凸筋對應形狀和尺寸的一對凹進部;所述凹進部自上向下深度逐漸增加;
[0021]所述沖孔模塊設有貫通所述沖孔模塊的兩側(cè)面的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凹進部之間;待穿孔的幾字型鈑金件設置于所述沖孔模塊上,所述幾字型鈑金件的兩側(cè)壁分別與所述沖孔模塊的兩側(cè)面貼合緊密,沖頭順序穿過所述幾字型鈑金件的一側(cè)壁、所述沖孔模塊的通孔和所述幾字型鈑金件的另一側(cè)壁實現(xiàn)在所述幾字型鈑金件上穿孔。
[0022]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模具沖壓加工用于某車型的前牽引鉤螺母加強板等呈幾字型而且具有不對稱筋條布置特征的梁類沖壓零件,沖壓出來的零件都是合格品,完全消除了筋條疊料、孔位偏差、孔變形、孔尺寸超差、型面偏差、兩邊型面高低差等等沖壓成型的問題。而且本實用新型的沖壓模具結(jié)構(gòu)簡單,便于加工和制造;使用方便,模具易切換,沖壓零件合格率和穩(wěn)定性大大提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鈑金件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24]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鈑金件的又一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25]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沖壓模具的落料模具組件的整模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26]圖4為圖3的落料下模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27]圖5為圖4的落料下模的落料沖壓模塊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其中箭頭方向為金屬材料的行進方向。
[0028]圖6為落料沖壓得到的金屬片的示意圖。
[0029]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沖壓模具的沖壓筋條和一次沖壓翻折模具組件的整模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30]圖8為圖7的下模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31]圖9為圖8的下模的沖壓模塊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0032]圖10為本實用新型的翻邊模具組件的整模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33]圖11為圖10的翻邊下模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34]圖12為圖11的翻邊下模的三角型模塊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0035]圖13為本實用新型的二次沖壓翻折模具組件的整模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36]圖14為圖13的翻折下模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37]圖15為圖14的翻折下模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0038]圖16為本實用新型的沖孔模具組件的整模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39]圖17為圖16的沖孔下模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0040]圖18為圖17的沖孔下模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0041]附圖標記說明
[0042]1、第一本體部2、平板部3、第二本體部4、第一本體5、第一翻邊部6、第二本體7、第二翻邊部8、筋條9、第一開孔10、第二開孔1011、金屬片12、凹槽13、第一周邊14、第二周邊15、定位孔16、落料模具組件17、沖壓筋條和一次沖壓翻折模具組件18、翻邊模具組件19、二次沖壓翻折模具組件20、沖孔模具組件21、落料上模22、落料下模23、落料沖壓模塊24、沖壓槽25、平板空間26、第一空間27、第一周邊空間28、第二空間29、第二周邊空間30、定位凹孔31、上模3132、下模33、沖壓平臺3334、沖壓模塊35、凸筋36、翻邊上模37、和翻邊下模38、翻邊沖壓臺39、三角型模塊40、第一容納槽4041、第二容納槽42、凹進部43、翻折上模44、翻折下模45、翻折沖壓臺46、第一模塊4647、第二模塊48、突出部49、凸出柱50、沖孔上模51、沖孔下模52、沖壓平臺53、沖孔模塊54、凹孔55、凹進部56、沖頭57、卡位凹陷
【具體實施方式】
[0043]下面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44]本實用新型首先提供一種如圖1-2所示的鈑金件,由第一本體部1、平板部2和第二本體部3順序連接一體成型;第一本體部與第二本體部相互對稱平行設置,并均垂直于平板部;第一本體部包括第一本體4和自第一本體的周緣向外垂直彎折形成的第一翻邊部5 ;第二本體部包括第二本體6和自第二本體的周緣向外垂直彎折形成的第二翻邊部7 ;第一翻邊部相對于第一本體的彎折方向與第二翻邊部相對于第二本體的彎折方向相反。第一本體上有向第二本體突出的筋條8 ;筋條有兩條,相互平行對稱設置;本例中,筋條自靠近翻邊的一端向另一端的高度逐漸增加,并終止于第一本體與平板部的交接處;第一本體上設有第一開孔9 ;第一開孔位于兩個筋條的之間;第二本體上設有第二開孔10 ;第二開孔與第一開孔的孔徑相同,且相互對應。
[0045]本實用新型的鈑金件是一個類似幾字型的鈑金件,其各個部分經(jīng)沖壓一體成型。生產(chǎn)上述鈑金件的新型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46](I)沖壓落料,利用落料模具將原料沖壓制成相應外形尺寸的金屬片11 ;金屬片的兩端的中部對應設有向內(nèi)凹進的凹槽12,兩個凹槽之間為平板部2 ;平板部的兩側(cè)分別為第一本體部I和第二本體部3 ;第一本體部由片狀第一本體4與第一本體一體的多邊形的第一周邊13構(gòu)成;第二本體部由片狀第二本體6和與第二本體一體的多邊形的第二周邊14構(gòu)成;平板部的兩端部對稱開設定位孔15 ;
[0047](2)沖壓筋條和一次沖壓翻折,利用沖壓筋條和翻折模具在由步驟(I)得到的金屬片沿第一本體部與平板部的交接處翻折90°,使第一本體部與平板部相互垂直;在第一本體上沖壓出筋條8 ;筋條有兩條,相互平行對稱設置;筋條的自靠近第一周邊的一端向靠近平板部的另一端的高度逐漸增加,并終止于第一本體部與平板部的交接處;
[0048](3)沖壓翻邊,利用翻邊模具對由步驟(2)得到的鈑金件翻折周邊型面;沿第一本體和第一周邊之間的交接處沖壓彎折鈑金件,使第一周邊被翻折為相對于第一本體垂直的第一翻邊部5 ;第一本體和第一翻邊部構(gòu)成直角型面;沿第二本體和第二周邊之間的交接處沖壓彎折鈑金件,使第二周邊被翻折為相對于第二本體垂直的第二翻邊部7 ;第二本體和第二翻邊部構(gòu)成直角型面;筋條朝向第二本體突出;[0049](4) 二次沖壓翻折,利用翻折模具做二次沖壓翻折,將由步驟(3)得到的鈑金件沿第二本體部與所述平板部的交接處翻折90°,使第二本體部與平板部相互垂直,形成幾字型的鈑金件,第一翻邊部相對于第一本體的彎折方向與第二翻邊部相對于第二本體的彎折方向相反;
[0050](5)沖孔,利用沖孔模具在由步驟(4)得到的鈑金件的第一本體的兩個筋條的之間沖第一開孔9,在第二本體的中部沖第二開孔10,第二開孔與第一開孔的孔徑相同,且相互對應,從而得到其四周翻邊、其上具有筋條及開孔的本實用新型的幾字型鈑金件。
[0051]本實用新型還提供利用上述方法加工上述鈑金件的沖壓模具,包括落料模具組件
16、沖壓筋條和一次沖壓翻折模具組件17、翻邊模具組件18、二次沖壓翻折模具組件19和沖孔模具組件20,金屬材料一次通過落料模具組件16、沖壓筋條和一次沖壓翻折模具組件
17、翻邊模具組件18、二次沖壓翻折模具組件19和沖孔模具組件20,完成落料、沖壓筋條和一次沖壓翻折、翻邊、二次沖壓翻折和沖孔的五個工序,得到具有上述結(jié)構(gòu)特征即四周翻邊、其上具有筋條及開孔的本實用新型的幾字型鈑金件。其中:
[0052]如圖3-5所示的落料模具組件包括上下對稱配合的落料上模21和落料下模22 ;落料下模包括落料沖壓臺22和固定設置在落料沖壓臺上的落料沖壓模塊23 ;落料沖壓模塊的中心向下凹進為所需落料金屬件的形狀的沖壓槽24 ;沖壓槽的周圍槽壁圍成沖壓空間;沖壓槽的相對的兩側(cè)中部的槽壁對應向內(nèi)凸出形成條形凸起,兩個凸起兩側(cè)的槽壁的形狀相互對稱;兩個凸起將沖壓空間空間分割成連通兩個凸起之間的平板空間25、由平板空間分隔的對稱、等大的第一本體空間和第二本體空間;第一本體空間由長方形的第一空間26和與第一空間向外水平延伸的被沖壓槽的槽壁限定的具有多邊形的邊緣形狀的第一周邊空間27 ;第二本體空間由長方形的第二空間28和與沿第二空間向外水平延伸的被沖壓槽的槽壁限定的具有多邊形的邊緣形狀的第二周邊空間29 ;第一空間與第二空間等大且對稱;第一周邊空間與第二周邊空間等大且對稱;沖壓槽的槽底在臨近凸起的兩端分別設有向下的凹陷的定位凹孔30或者也可以是向上突出的定位凸柱,定位凹孔或定位凸柱與設置在落料上模上的與其對應的定位凸柱或定位凹孔配合,在通過落料模具組件的金屬片上開設定位孔。本例的落料模具組件中,沖壓槽24對應加工成鈑金件的金屬片11的大小和形狀,平板空間25對應的是鈑金件的平板部2的大小和形狀,第一空間26對應的是第一本體4的大小和形狀,第一周邊空間27對應的鈑金件的第一周邊13的大小和形狀,第二空間28對應的是鈑金件的第二本體6的大小和形狀,第二周邊空間29對應的是鈑金件的第二周邊14的大小和形狀,定位凹孔30對應的是鈑金件的定位孔15的大小和形狀。原料金屬經(jīng)過落料模具組件的沖壓,得到本實用新型的加工方法的步驟(I)中描述的金屬片。經(jīng)本模具組件落料沖壓得到的金屬片的結(jié)構(gòu)如圖6所示。
[0053]如圖7-9所示的沖壓筋條和一次沖壓翻折模具組件包括上下對稱配合的上模31和下模32 ;下模包括沖壓平臺33和固定設置在沖壓平臺上的沖壓模塊34 ;沖壓模塊的中心向下凹進形成條狀的V型槽,V型槽的兩側(cè)的槽壁之間的夾角為90°,V型槽的一側(cè)槽壁上有向上凸起形成的一對對稱等大的凸筋35,凸筋有兩條,凸筋的高度自上向V型槽的槽底的方向逐漸增大,凸筋向下延伸截止于V型槽的另一側(cè)壁;本例的沖壓筋條和一次沖壓翻折模具組件中,V型槽的兩側(cè)的槽壁對應本實用新型的鈑金件的第一本體部與平板部的交接處翻折90°,凸筋35對應的是鈑金件的筋條8的大小和形狀,V型槽的槽底設有一對卡位凹陷57 ;卡位凹陷之間的距離為落料沖壓模塊的沖壓槽的平板空間的長度,卡位凹陷與設置在沖壓筋條上模上的與其對應的卡位凸柱配合,將由通過落料模具組件落料得到的金屬片卡位限定在沖壓筋條組件的兩個卡位凹陷之間。
[0054]如圖10-12所示的翻邊模具組件包括上下對稱配合的翻邊上模36和翻邊下模37 ;翻邊下模包括翻邊沖壓臺38和固定設置在翻邊沖壓臺上的條狀三角型模塊39 ;三角型模塊的兩側(cè)面之間呈90°夾角;三角型模塊的兩側(cè)面向下凹進形成相互垂直且在其頂部連通的第一容納槽40和第二容納槽41 ;第二容納槽的槽底呈平坦狀,其周圍槽壁和槽底的交接處與第二本體6和和第二周邊14的交接處的形狀和尺寸相對應;第一容納槽的槽底設有與沖壓筋條和一次沖壓翻折模具組件的凸筋對應形狀和尺寸的凹進部42 ;凹進部42自上向下深度逐漸減少;第一容納槽的周圍槽壁與槽底的交接處的形狀及尺寸和本實用新型的鈑金件的第一本體4與第一周邊13的交接處的形狀和尺寸相對應,原料金屬經(jīng)過落料模具組件和沖壓筋條和一次沖壓翻折模具組件的沖壓后,在本翻邊模具組件被精確翻邊,使得第一容納槽容納第一本體部,第二容納槽容納第二本體部,第一容納槽的槽底和槽壁的尺寸及形狀可與本實用新型的鈑金件的經(jīng)翻邊的第一本體6、筋條8與第一翻邊部7緊密貼合,第二容納槽的槽底和槽壁的尺寸及形狀可與本實用新型的鈑金件的經(jīng)翻邊的第二本體6與第二翻邊部7緊密貼合。
[0055]如圖13-15所示的二次沖壓翻折模具組件包括上下對稱配合的翻折上模43和翻折下模44 ;翻折下模包括翻折沖壓臺45和固定設置在翻折沖壓臺上的相互平行設置的第一模塊46和第二模塊47 ;第一模塊和第二模塊之間的距離大小為落料沖壓模塊的沖壓槽的平板空間25的寬度,并且同時對應鈑金件的平板部2的寬度;第二模塊的外邊緣形狀及尺寸與第二本體6和第二周邊14的交接處的形狀及尺寸相對應;第一模塊的外邊緣形狀和尺寸對應于鈑金件的第一本體4和第一周邊13的交接處的形狀和尺寸;第一模塊的相對第二模塊的一面設有一對向外凸出的突出部48,該突出部與沖壓筋條和一次沖壓翻折模具組件的凸筋35對應形狀和尺寸;突出部48自上向下朝向第二模塊的突出逐漸增加;在第一模塊和第二模塊之間的翻折沖壓臺上設有一對向上突出的凸出柱49,凸出柱之間的距離為設置于第一模塊與第二模塊之間的鈑金件的定位開孔之間的距離;凸出柱與設置在翻折上模上的與其對應的凹陷孔相配合,將通過落料模具組件、沖壓筋條和一次沖壓翻折模具組件、翻邊模具組件的順序沖壓得到的鈑金件卡位限定,并將鈑金件的第二本體相對于平板部翻折90°,形成幾字型的鈑金件。
[0056]如圖16-18所示的沖孔模具組件包括上下對稱配合的沖孔上模50和沖孔下模51 ;沖孔下模包括沖壓平臺52和固定設置在沖壓平臺上的沖孔模塊53 ;沖孔模塊為長條狀,其寬度等于落料沖壓模塊的沖壓槽的平板空間的寬度,也等于本實用新型的鈑金件的平板部的寬度;沖孔模塊的頂面為平坦狀,其上設有一對向向下凹進的凹孔54,凹孔之間的距離等于落料模具組件的定位孔或向定位柱之間的距離,凹孔與設置在沖孔上模的底面的與其對應的凸柱相配合,用于在沖壓時限位鈑金件;沖孔模塊的兩側(cè)面均垂直于頂面,其中一個側(cè)面為平坦狀,另一個側(cè)面向內(nèi)凹進形成有與沖壓筋條和一次沖壓翻折模具組件的凸筋對應形狀和尺寸的一對凹進部55 ;沖孔模塊設有貫通沖孔模塊的兩側(cè)面的通孔(圖中未顯示),通孔位于凹進部之間;將通過落料模具組件、沖壓筋條和一次沖壓翻折模具組件、翻邊模具組件和二次沖壓翻折模具組件的順序沖壓得到的待穿孔的幾字型鈑金件設置于沖孔模塊上,幾字型鈑金件的兩側(cè)壁分別與沖孔模塊的兩側(cè)面貼合緊密,幾字型鈑金件的平板部壓緊沖孔模塊的頂面,幾字型鈑金件的第二本體貼緊沖孔模塊的平坦狀的一側(cè)面,幾字型鈑金件的第一本體貼緊沖孔模塊的另一側(cè)面,并且?guī)鬃中外k金件的第一本體上的筋條8與沖孔模塊的凹進部55貼合緊密,沖頭56順序穿過幾字型鈑金件的第一本體(或第二本體)、沖孔模塊的通孔和幾字型鈑金件的第二本體(或第一本體),實現(xiàn)在幾字型鈑金件上穿孔,得到具有對應的第一開孔9和第二開孔10、具有一對筋條8的幾字型鈑金件。
[0057]本實用新型的加工方法中依次翻折直角型面,將兩次翻折在兩個步驟中完成,確保沖壓材料的流動性能滿足零件特征(面和筋條等)的沖壓成型需要,制造出零件特征滿足技術(shù)要求、消除上述已有技術(shù)生產(chǎn)零件的缺陷的合格的產(chǎn)品。本實用新型還將傳統(tǒng)工藝當中的沖壓筋條等不對稱分布的零件特征與翻周邊型面集中在同一工序步驟、在同一組模具組件中完成改成將沖壓筋條等不對稱分布的零件特征與翻周邊型面分開在不同的工序步驟、采用不同的模具完成,即先完成沖壓筋條等不對稱分布的零件特征,后面的工序再完成翻周邊,這樣做可以避免由于不對稱分布的零件特征導致沖壓材料流動不對稱造成的型面長度延展率不同,而形成翻周邊后周邊型面超差以及零件型面超差以及數(shù)值不穩(wěn)定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最后工序為沖孔,這樣做能夠避免孔被拉變形,確保孔的位置度和尺寸都不超差。
[0058]采用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方法和沖壓模具,生產(chǎn)加工某車型的前牽引鉤螺母加強板這個呈幾字型而且?guī)鬃中偷囊粋?cè)邊上具有不對稱筋條布置特征的梁類沖壓零件,沖壓出來的零件都是合格品,完全消除了筋條疊料、孔位偏差、孔變形、孔尺寸超差、型面偏差、兩邊型面高低差等等沖壓成型的問題。而且本實用新型的沖壓模具結(jié)構(gòu)簡單,便于加工和制造;使用方便,模具易切換,沖壓零件合格率和穩(wěn)定性大大提高。因此本實用新型的加工方法應用范圍廣泛,既可用于特征對稱分布的梁類沖壓鈑金零件,又可用于特征不對稱分布的梁類沖壓鈑金零件。
[0059]上述僅對本實用新型中的幾種具體實施例加以說明,但并不能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是依據(jù)本實用新型中的設計精神所作出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應認為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鈑金件,其特征在于:由第一本體部、平板部和第二本體部順序連接一體成型;所述第一本體部與所述第二本體部相互對稱平行設置,并均垂直于所述平板部; 所述第一本體部包括第一本體和自所述第一本體的周緣向外垂直彎折形成的第一翻邊部; 所述第二本體部包括第二本體和自所述第二本體的周緣向外垂直彎折形成的第二翻邊部; 所述第一翻邊部相對于所述第一本體的彎折方向與所述第二翻邊部相對于所述第二本體的彎折方向相反; 所述第一本體上有向所述第二本體突出的筋條;所述筋條有兩條,相互平行對稱設置;所述筋條自靠近所述翻邊的一端向另一端的高度逐漸增加,并終止于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平板部的交接處; 所述第一本體上設有第一開孔;所述第一開孔位于所述兩個筋條的之間; 所述第二本體上設有第二開孔; 所述第二開孔與所述第一開孔的孔徑相同,且相互對應。
2.用于加工權(quán)利要求1的鈑金件的沖壓模具,包括落料模具組件、沖壓筋條和一次沖壓翻折模具組件、翻邊模具組件、二次沖壓翻折模具組件和沖孔模具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落料模具組件包括上下對稱配合的落料上模和落料下模;所述落料下模包括落料沖壓臺和固定設置在所述落料沖壓臺上的落料沖壓模塊;所述落料沖壓模塊的中心向下凹進為所需落料金屬件的形狀的沖壓槽;所述沖壓槽的周圍槽壁圍成沖壓空間;所述沖壓槽的相對的兩側(cè)中部的槽壁對應向內(nèi)凸出形成條形凸起,所述兩個凸起兩側(cè)的槽壁的形狀相互對稱;所述兩個凸起將所述沖壓空間空間分割成連通兩個凸起之間的平板空間、由所述平板空間分隔的對稱、等大的第一本體空間和第二本體空間;所述第一本體空間由長方形的第一空間和與沿所述第一空間向外水平延伸的被所述沖壓槽的槽壁限定的具有多邊形的邊緣形狀的第一周邊空間;所述第二本體空間由長方形的第二空間和與沿所述第二空間向外水平延伸的被所述沖壓槽的槽壁限定的具有多邊形的邊緣形狀的第二周邊空間;所述第一空間與所述第二空間等大且對稱;所述第一周邊空間與所述第二周邊空間等大且對稱;所述沖壓槽的槽底在臨近所述凸起的兩端分別設有向下的凹陷的定位凹孔或向上突出的定位凸柱,所述定位凹孔或所述定位凸柱與設置在所述落料上模上的與其對應的定位凸柱或定位凹孔配合,在通過所述落料模具組件的金屬片上開設定位孔; 所述沖壓筋條和一次沖壓翻折模具組件包括上下對稱配合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包括沖壓平臺和固定設置在所述沖壓平臺上的沖壓模塊;所述沖壓模塊的中心向下凹進形成條狀的V型槽,所述V型槽的兩側(cè)的槽壁之間的夾角為90°,所述V型槽的一側(cè)槽壁上有向上凸起形成的一對對稱等大的凸筋,所述凸筋有兩條,所述凸筋的高度自上向所述V型槽的槽底的方向逐漸增大,所述凸筋向下延伸截止于所述V型槽的另一側(cè)壁;所述V型槽的槽底設有一對卡位凹陷;所述卡位凹陷之間的距離為所述落料沖壓模塊的沖壓槽的平板空間的長度;所述卡位凹陷與設置在所述沖壓筋條上模上的與其對應的卡位凸柱配合,將由通過所述落料模具組件落料得到的金屬片卡位限定在所述沖壓筋條組件中; 所述翻邊模具組件包括上下對稱配合的翻邊上模和翻邊下模;所述翻邊下模包括翻邊沖壓臺和固定設置在所述翻邊沖壓臺上的條狀三角型模塊;所述三角型模塊的兩側(cè)面之間呈90°夾角;所述三角型模塊的兩側(cè)面向下凹進形成相互垂直且在其頂部連通的第一容納槽和第二容納槽;所述第二容納槽的槽底呈平坦狀,其周圍槽壁與所述槽底的交接處與所述落料模具組件的第二空間與第二周邊空間之間的交接處的形狀及尺寸一致;所述第一容納槽的槽底設有與所述沖壓筋條和一次沖壓翻折模具組件的所述凸筋對應形狀和尺寸的凹進部;所述凹進部自上向下深度逐漸減少;所述第一容納槽的周圍槽壁與所述槽底的交接處與所述落料模具組件的第一空間與第一周邊空間之間的交接處的形狀及尺寸一致; 所述二次沖壓翻折模具組件包括上下對稱配合的翻折上模和翻折下模;所述翻折下模包括翻折沖壓臺和固定設置在所述翻折沖壓臺上的相互平行設置的第一模塊和第二模塊;所述第一模塊和所述第二模塊之間的距離大小為所述落料沖壓模塊的沖壓槽的槽壁上的兩個凸起之間的平板空間的寬度;所述第二模塊的外邊緣形狀和尺寸對應于所述鈑金件的第二本體和第二周邊的交接處的形狀和尺寸;所述第一模塊的外邊緣形狀和尺寸對應于所述鈑金件的第一本體和第一周邊的交接處的形狀和尺寸;所述第一模塊的對應所述第二模塊的一面設有朝向所述第二模塊的突出逐漸增加的一對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與所述沖壓筋條和一次沖壓翻折模具組件的所述凸筋對應形狀和尺寸;在所述第一模塊和所述第二模塊之間的所述翻折沖壓臺上設有一對向上突出的凸出柱,所述凸出柱與設置在所述翻折上模上的與其對應的凹陷孔相配合,所述凸出柱之間的距離為設置于所述第一模塊與所述第二模塊之間的鈑金件的定位開孔之間的距離; 所述沖孔模具組件包括上下對稱配合的沖孔上模和沖孔下模;所述沖孔下模包括沖壓平臺和固定設置在所述沖壓平臺上的沖孔模塊;所述沖孔模塊為長條狀,其寬度等于所述落料沖壓模塊的沖壓槽的平板空間的寬度;所述沖孔模塊的頂面為平坦狀,其上設有一對向向下凹進的凹孔,所述凹孔與設置在所述沖孔上模的底面的與其對應的凸柱相配合;所述凹孔之間的距離等于所述落料模具組件的所述定位孔或向定位柱之間的距離; 所述沖孔模塊的兩側(cè)面均垂直于所述頂面,其中一個側(cè)面為平坦狀,另一個側(cè)面向內(nèi)凹進形成有與所述沖壓筋 條和一次沖壓翻折模具組件的所述凸筋對應形狀和尺寸的一對凹進部;所述凹進部自上向下深度逐漸增加; 所述沖孔模塊設有貫通所述沖孔模塊的兩側(cè)面的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凹進部之間;待穿孔的幾字型鈑金件設置于所述沖孔模塊上,所述幾字型鈑金件的兩側(cè)壁分別與所述沖孔模塊的兩側(cè)面貼合緊密,沖頭順序穿過所述幾字型鈑金件的一側(cè)壁、所述沖孔模塊的通孔和所述幾字型鈑金件的另一側(cè)壁實現(xiàn)在所述幾字型鈑金件上穿孔。
【文檔編號】F16S1/06GK203604975SQ201320724009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5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3年11月15日
【發(fā)明者】韋慶峰, 藍先, 勞兵 申請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