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鉗式制動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一種電動鉗式制動器,其包括承載件和制動鉗殼體,所述承載件設置有一對墊板,所述一對墊板能夠前進后退,所述制動鉗殼體能夠滑動地設置在所述承載件上并且設置有缸體,所述缸體中設置有能夠通過制動液壓前進后退的活塞;所述電動鉗式制動器包括主軸單元、固定部件以及彈性部件,所述主軸單元具備螺桿及螺母,所述螺桿從驅動器被傳遞旋轉力進行旋轉,所述螺母與所述螺桿螺合而隨著所述螺桿的旋轉進退移動,并且對所述活塞進行加壓以及解除加壓,所述固定部件固定在所述活塞的后方內周面,所述彈性部件的一端支承在所述螺母上,另一端支承在所述固定部件上,在制動解除時使所述活塞返回到初始位置。
【專利說明】電動鉗式制動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動鉗式制動器,更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在解除制動時,通過彈性部件的恢復力,能夠使活塞強制回彈(roll back)的電動鉗式制動器。
【背景技術】
[0002]一般電動鉗式制動器是在通常的液壓盤式制動器上,還采用通過電作動的驅動器的制動器。
[0003]韓國授權專利第10-1184575號中公開了這種電動盤式制動器系統(tǒng)(以下稱作“電動鉗式制動器”)的例子。根據公開的文獻,公開一種電動鉗式制動器,其具備:制動盤,與車輛的車輪一同旋轉;承載件,設置有一對墊板,所述一對墊板能夠前進后退,以對制動盤進行加壓;制動鉗殼體,能夠滑動地設置在承載件上并且設置有缸體,在所述缸體中設置有能夠通過制動液壓前進后退的活塞;主軸單元,對活塞進行加壓;以及馬達及減速器,對所述主軸單元傳遞旋轉力。
[0004]這種電動鉗式制動器具備如下結構:通過制動液壓對活塞進行加壓來發(fā)揮制動作用,或者通過被傳遞馬達的旋轉力來將旋轉運動轉換為直線運動的主軸單元對活塞進行加壓來執(zhí)行停車功能。此時,電動鉗式制動器通常通過利用密封部件和回彈倒角(roll backchamfer)使活塞后退的方法,來減小在制動作用后制動盤與粘貼在一對墊板上的摩擦墊持續(xù)摩擦而造成的拖滯(Drag)現象。
[0005]圖1是表示利用以往的電動鉗式制動器所具備的密封部件和回彈倒角使活塞后退的狀態(tài)的圖。
[0006]參考圖1,密封部件10具有插入到在制動鉗殼體20的缸體21內表面形成的圓形回彈倒角23內的環(huán)形狀,夾設在缸體21內表面與活塞22外表面之間。這種密封部件10將缸體21內表面與活塞22外表面之間進行密封,由此實現防止制動油泄漏的功能以及使活塞22返回到初始位置的作用。即,如圖所示,發(fā)揮如下功能:活塞22向箭頭A方向移動而進行制動,在制動動作結束后,通過密封部件10變形后恢復的彈性,使前進的活塞22再次后退而恢復。將其稱作所謂的回彈(roll-back)。
[0007]但是,這種以往的電動鉗式制動器僅通過由密封部件10產生的彈性恢復力使活塞22返回,因此長期使用時,由于密封部件10的耐久性下降而不能使活塞22順暢地返回,所以存在發(fā)生因制動盤D與摩擦墊30摩擦導致的拖滯現象的問題。并且,密封部件10的變形寬度L受限制,因此活塞22的恢復距離較短,加大活塞22的恢復距離時受限制。
[0008]現有技術文獻
[0009]專利文獻
[0010]專利文獻1:韓國授權專利第10-1184575號(株式會社萬都)2012.09.14.
【發(fā)明內容】
[0011](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0012]本發(fā)明是鑒于如上問題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動鉗式制動器,其通過彈性部件能夠使活塞強制回彈,從而防止拖滯現象。
[0013](二)技術方案
[001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fā)明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電動鉗式制動器,其包括承載件和制動鉗殼體,所述承載件設置有一對墊板,所述一對墊板能夠前進后退,所述制動鉗殼體能夠滑動地設置在所述承載件上并且設置有缸體,所述缸體中設置有能夠通過制動液壓前進后退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動鉗式制動器還包括:主軸單元,所述主軸單元具備螺桿及螺母,所述螺桿貫穿所述缸體的背部設置,并且從驅動器被傳遞旋轉力進行旋轉,所述螺母在所述活塞內以旋轉受限的狀態(tài)與所述螺桿螺合,從而隨著所述螺桿的旋轉進退移動,并且對所述活塞進行加壓以及解除加壓;固定部件,固定在所述活塞的后方內周面;以及彈性部件,一端支承在所述螺母上,另一端支承在所述固定部件上,在制動解除時使所述活塞返回到初始位置,所述彈性部件構成為,在活塞通過制動液壓移動時由所述固定的主軸單元支承而被壓縮,在制動解除時通過彈性恢復力使活塞返回。
[0015]并且,所述螺母可具備頭部和桿,所述頭部與所述活塞接觸,所述桿從所述頭部延伸并且在內周面形成有螺紋以與所述螺桿螺合,所述彈性部件設置成一端支承在所述頭部的后側壁,并且包圍所述桿。
[0016]并且,所述彈性部件可在主軸單元的螺母前進并對活塞進行加壓時一同移動,在所述螺母后退時由所述螺母加壓并且通過彈性恢復力使活塞返回。
[0017]并且,可沿所述活塞的后側內周面形成固定槽,所述固定部件由簧環(huán)(Cirdip)B成,所述簧環(huán)嵌入設置在所述固定槽以防止所述彈性部件脫離所述活塞。
[0018]并且,所述彈性部件可由波形彈簧(wave spring)構成。
[0019](三)有益效果
[0020]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電動鉗式制動器具備彈性部件,因此在制動完成后液壓解除時或者主軸單元的螺母返回時,通過彈性部件的彈性力使活塞強制回彈到初始位置,由此具有能夠防止拖滯現象的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通過以下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具體說明,但這些附圖僅僅是表示本發(fā)明優(yōu)選實施例的圖,不能限定于該附圖來解釋本發(fā)明的技術思想。
[0022]圖1是表示利用以往的電動鉗式制動器所具備的密封部件和回彈倒角使活塞后退的狀態(tài)的圖。
[0023]圖2是表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電動鉗式制動器所具備的活塞、主軸單元、彈性部件及固定部件的結合狀態(tài)的分解立體圖。
[0024]圖3是概略表不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電動鉗式制動器的剖視圖。
[0025]圖4是表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電動鉗式制動器通過制動液壓進行制動的狀態(tài)的圖。
[0026]圖5是表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電動鉗式制動器通過主軸單元進行停車的狀態(tài)的圖。
[0027]附圖標記說明[0028]100:電動鉗式制動器120:制動鉗殼體
[0029]130:主軸單元140:驅動器
[0030]150:固定部件160:彈性部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31]下面,參考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0032]圖2是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電動鉗式制動器所具備的活塞、主軸單元、彈性部件及固定部件的結合狀態(tài)的分解立體圖,圖3是概略表示所述電動鉗式制動器的剖面圖。
[0033]參考圖2及圖3,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電動鉗式制動器100具備:制動盤D,與車輛的車輪(未圖示)一同旋轉;承載件(未圖示),設置有一對墊板111、112,所述一對墊板能夠前進后退,以對制動盤D進行加壓;制動鉗殼體120,能夠滑動地設置在承載件上并且設置有缸體121,所述缸體中設置有能夠通過制動液壓前進后退的活塞124 ;主軸單元130,對活塞124進行加壓;驅動器140,對所述主軸單元130傳遞旋轉力;彈性部件160,設置在所述活塞124內,在解除制動時,使活塞124返回到初始位置;以及固定部件150,防止彈性部件160脫離 活塞124。
[0034]一對墊板111、112分為與活塞124接觸配置的內側墊板111和與制動鉗殼體120的指狀件122接觸配置的外側墊板112。該一對墊板111、112能夠朝向制動盤D的兩側面前進后退地設置在固定在車身的承載板(未圖示)。并且,在與制動盤D對置的各墊板111、112的一面粘貼摩擦墊113。
[0035]制動鉗殼體120能夠滑動地設置在所述承載板上。更具體地,制動鉗殼體120中一體形成缸體121、指狀部122及連接缸體121和指狀部122的主體部123,所述缸體在其背部設置有主軸單元130且內置有能夠前進后退的活塞124,所述指狀部在制動鉗殼體的前部成型成向下側方向彎曲以使外側墊板112作動。
[0036]另一方面,在制動鉗殼體120上形成有制動油流入到缸體121內部的油端口 128,以便能夠施加用于制動的液壓,在活塞121外表面與缸體121內表面之間設置有用于防止制動油泄漏的密封部件129。該密封部件129實現防止流入到缸體121的制動油泄漏以及在制動作用解除時使活塞124返回到初始位置的作用。
[0037]主軸單元130發(fā)揮從驅動器140被傳遞旋轉力而向內側墊板111側對活塞124進行加壓的作用,所述驅動器由馬達(未圖示)和減速機(未圖示)構成。這種主軸單元130具備配置在活塞124內并與活塞124接觸的螺母134以及與螺母134螺合的螺桿132。
[0038]螺桿132貫穿制動鉗殼體120的背部即缸體121,并以與螺母134前進后退的方向平行地固定在缸體121內的狀態(tài),能夠旋轉地設置。這種螺桿132的一側形成有用于與螺母134螺合的螺紋,另一側由軸承138支承以使螺桿132順暢地旋轉,且與驅動器140結合以被傳遞旋轉力。
[0039]螺母134以旋轉受限的狀態(tài)配置在活塞124內并與螺桿132螺合。因此,螺母134沿螺桿132的旋轉方向進退移動,發(fā)揮對活塞124進行加壓以及解除加壓的作用。這種螺母134具備與活塞124接觸的頭部134a以及從頭部134a延伸并且內周面形成有螺紋以與螺桿132螺合的桿134b。該頭部134a和桿134b —體形成。
[0040]如上所述的電動鉗式制動器100具備彈性部件160及支承彈性部件160的固定部件150,以便在制動作用后使活塞124順暢地返回到初始位置來解決拖滯問題。
[0041]彈性部件160設置在活塞124內。此時,固定部件150固定在活塞124內,以防止設置在活塞124內的彈性部件160脫離活塞124。參考附圖,固定部件150構成為固定在活塞124的后方內周面并支承彈性部件160。因此,在所述活塞124的后側內周面設直沿內周面形成的固定槽125,以使固定部件150固定在活塞124。S卩,固定部件150嵌入設置在固定槽125。這種固定部件150可由簧環(huán)(circlip)形成。
[0042]另一方面,當通過所述固定部件150組裝彈性部件160時,使彈性部件160位于主軸單元130即螺母134的后側之后,使固定部件150與活塞124結合,由此能夠容易地進行組裝。
[0043]如前所述,彈性部件160實現使活塞124返回到初始位置的作用。更具體地,彈性部件160的一端支承在螺母134的頭部134a后側壁上,另一端支承在固定部件150上。即,彈性部件160與桿134b隔著一定間隔并設置在活塞124內,以包圍桿134b。這種彈性部件160構成為在制動完成后液壓解除時或螺母134的加壓解除時,通過彈性力使活塞124強制回彈到初始位置。對于活塞124通過所述彈性部件160返回的動作,將在下面詳細說明。
[0044]另一方面,彈性部件160由波形彈簧(wave spring)構成。波形彈簧160具有以波峰部和波谷部(峰和谷)重復的圖案形成的結構??蓪⒍鄠€由這種波形彈簧160的環(huán)形狀的單一彈簧構成的彈簧連接使用,或者以線圈形狀卷繞使用。此時,波形彈簧160具有能夠根據相對的波峰部與波谷部或波峰部與波峰部的配置來選擇性地以線性或非線性特性體現載重-位移特性曲線的效果。與通常使用的線圈彈簧相比,該波形彈簧160具有每單位面積的儲能(彈性恢復力)較大,相對于較短的沖程能夠得到較大移動量的優(yōu)點。
[0045]這種彈性部件160在通過固定部件150固定在活塞124時以被壓縮一定量的狀態(tài)固定。這是為了在通過液壓或主軸單元130使活塞124移動或者通過主軸單元130壓縮彈性部件160時,迅速實現聯動動作。
[0046]以下,參考圖3至圖5,對具有如上結構的電動鉗式制動器的操作狀態(tài)進行說明。
[0047]首先,如圖3所示,若在兩個墊板111、112從制動盤D的兩側分開的狀態(tài)(制動解除的狀態(tài))下車輛駕駛員踩踏制動踏板(未圖示),則從主缸(未圖示)產生的制動液壓經過油端口 128流入到缸體121內,活塞124通過制動液壓前進。S卩,如圖4所示,活塞124前進而對內側墊板111進行加壓,制動鉗殼體120因其反力移動,并沿制動盤D方向對外側墊板112進行加壓,由此實現車輛減速或停止的制動作用。此時,活塞124前進時固定在活塞124上的固定部件150 —同移動而對彈性部件160進行加壓。由于主軸單元130處于固定狀態(tài),因此彈性部件160的一端支承在螺母134上而不能移動,從而彈性部件被壓縮。
[0048]接著,若在制動解除時制動液壓的壓力被解除,則活塞124通過彈性部件160的彈性恢復力返回到初始位置。即,活塞124通過彈性部件160被強制回彈。因此,即使活塞124因密封部件129導致回彈功能不良,也能夠防止拖滯現象。
[0049]接著,對在停車制動力的制動作用及制動作用解除時發(fā)生的活塞的動作狀態(tài)進行說明。
[0050]當產生停車制動力的情況下,若車輛駕駛員按下控制裝置(未圖示)例如停車開關(未圖示),則根據其信號從驅動器140產生驅動力,傳遞到主軸單元130。S卩,如圖5所示,隨著主軸單元130的螺桿132的旋轉,能夠前進后退地結合在螺桿132上的螺母134移動而對活塞124進行加壓。因此,活塞124向制動盤D側推壓內側墊板111,與此同時制動鉗殼體120滑動并按壓外側墊板112以使其與制動盤D接觸,由此執(zhí)行制動作用。此時,隨著螺母134以與活塞124接觸的狀態(tài)一同前進,固定在活塞124上的固定部件150也一同移動。即,支承在螺母134與固定部件150之間的彈性部件160也一同移動。
[0051]另一方面,在所述停車狀態(tài)下制動力解除時從驅動器140產生的旋轉力與制動時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產生,由此螺桿132沿與制動時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轉而螺母134移動到初始位置。此時,螺母134移動時對被支承在螺母134的后側壁上的彈性部件160進行加壓并移動,因此彈性部件160對支承在所述彈性部件160的另一端上的固定部件150進行加壓,由此活塞124通過彈性部件160的彈性力強制返回到初始位置。
[0052]結果,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電動鉗式制動器100,在制動完成后液壓解除時或螺母134返回時,通過彈性部件160的彈性力使活塞124強制回彈到初始位置,由此,能夠防止因密封部件129導致活塞回彈功能不良而造成的拖滯現象。
[0053]如以上,通過有限的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說明,但本發(fā)明的并不限于此,在本發(fā)明的技術思想和上述的技術方案的等同物范圍內,本領域技術人員當然可以進行各種修改及變形。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動鉗式制動器,其包括承載件和制動鉗殼體,所述承載件設置有一對墊板,所述一對墊板能夠前進后退,所述制動鉗殼體能夠滑動地設置在所述承載件上并且設置有缸體,所述缸體中設置有能夠通過制動液壓前進后退的活塞;所述電動鉗式制動器的特征在于,包括: 主軸單元,其具備螺桿及螺母,所述螺桿貫穿所述缸體的背部設置并且從驅動器被傳遞旋轉力進行旋轉,所述螺母在所述活塞內以旋轉受限的狀態(tài)與所述螺桿螺合而隨著所述螺桿的旋轉進退移動,并且對所述活塞進行加壓以及解除加壓; 固定部件,其固定在所述活塞的后方內周面;以及 彈性部件,其一端支承在所述螺母上,另一端支承在所述固定部件上,在制動解除時使所述活塞返回到初始位置, 其中,所述彈性部件構成為,活塞通過制動液壓移動時由所述固定的主軸單元支承而被壓縮,在制動解除時通過彈性恢復力使活塞返回。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鉗式制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母具備頭部和桿,所述頭部與所述活塞接觸,所述桿從所述頭部延伸并且內周面形成有螺紋以與所述螺桿螺合; 所述彈性部件設置成一端支承在所述頭部的后側壁,并且包圍所述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鉗式制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彈性部件在主軸單元的螺母前進并對活塞進行加壓時一同移動,在所述螺母后退時由所述螺母加壓并且通過彈性恢復力使活塞返回。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鉗式制動器,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活塞的后側內周面形成固定槽, 所述固定部件由簧環(huán)形成,所述簧環(huán)嵌入設置在所述固定槽以防止所述彈性部件脫離所述活塞。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鉗式制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彈性部件由波形彈簧構成。
【文檔編號】F16D65/16GK103994164SQ201410053869
【公開日】2014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2月18日
【發(fā)明者】樸重權, 許在鎮(zhèn) 申請人:株式會社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