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車輛用減震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車輛用減震器,包括有活塞桿和阻尼管,所述阻尼管中填充有阻尼液,所述活塞桿的一端能滑動地穿設在所述阻尼管中,所述活塞桿的另一端延伸在所述阻尼管外,其中:所述阻尼管的開口端設置有第一靜觸片,所述活塞桿延伸在阻尼管外的一端上設置有第二靜觸片,所述第一靜觸片到第二靜觸片的距離大于活塞桿在所述阻尼管中的最大往復距離,所述第一靜觸片和第二靜觸片上連接有報警機構,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便于推廣,旨在提供一種可以在減震器損壞的第一時間就報警的車輛用減震器。
【專利說明】—種車輛用減震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車零部件,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減震器。
【背景技術】
[0002]減震器,減震器主要用來抑制彈簧吸震后反彈時的震蕩及來自路面的沖擊。在經過不平路面時,雖然吸震彈簧可以過濾路面的震動,但彈簧自身還會有往復運動,而減震器就是用來抑制這種彈簧跳躍的。減震器太軟,車身就會上下跳躍,減震器太硬就會帶來太大的阻力,妨礙彈簧正常工作。在關于懸掛系統的改裝過程中,硬的減震器要與硬的彈簧相搭配,而彈簧的硬度又與車重息息相關,因此較重的車一般采用較硬的減震器。與引震曲軸相接的裝置,用來抗衡曲軸的扭轉震動(即曲軸受汽缸點火的沖擊力而扭動的現象)。
[0003]現有技術中,在專利號為CN201320293007.8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說明書中公開了一種用于車輛的減震器,它包括填充有阻尼液的阻尼管,在活塞桿側的工作區(qū)和遠離活塞桿的工作區(qū)之間形成的旁路,分離活塞,外殼連接部分,模塊外殼包括至少一個可塑性變形區(qū)域,通過至少一個可塑性變形區(qū)域,外殼連接部分被擰緊在所述模塊外殼上。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技術的問題,該實用新型目的是產生具有振幅選擇性阻尼裝置的減震器,其中阻尼裝置能夠以有利成本制造的簡單構造。具體地,阻尼裝置應該具有外殼,其能夠相對于活塞桿以高位置準確性安裝減震活塞。
[0004]這種減震器在彈簧、阻尼裝置損壞失效之后無法立即發(fā)現并加以更換,就可能會導致車輛地盤因震動過大而損壞,在顛簸大的情況下甚至可能導致翻車。
實用新型內容
[0005]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在阻尼損壞的時候自動報警的減震器。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車輛用減震器,包括有活塞桿和阻尼管,所述阻尼管中填充有阻尼液,所述活塞桿的一端能滑動地穿設在所述阻尼管中,所述活塞桿的另一端延伸在所述阻尼管外,其中:所述阻尼管的開口端設置有第一靜觸片,所述活塞桿延伸在阻尼管外的一端上設置有第二靜觸片,所述第一靜觸片到第二靜觸片的距離大于活塞桿在阻尼管中的最大往復距離,所述第一靜觸片和第二靜觸片上連接有報警機構,該報警機構包括有兩塊壓力傳感器,一塊設置在第一靜觸片上,另一端設置在第二靜觸片上,且兩者正對設置,在壓力傳感器上通過導線連接著揚聲器和電源。
[000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所述車輛用減震器未處于壓縮狀態(tài)時,所述第一靜觸片到第二靜觸片的距離大于所述活塞桿在車輛減震器處于壓縮狀態(tài)時進入阻尼管的最大距離,所述第一靜觸片與第二靜觸片不會抵觸,所述報警機構不工作,當所述車輛減震器損壞時,所述阻尼管失去阻尼力,所述活塞桿進入阻尼管的距離變長,所述第一靜觸片與第二靜觸片互相抵觸并對所述壓力傳感器產生壓力信號,所述壓力傳感器接收壓力信號后使所述揚聲器發(fā)出報警。
[0008]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報警機構中設置有報警燈。
[000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所述車輛減震器損壞報警時,報警燈亮起,從視覺效果上起到其實效果,防止所述揚聲器因車輛運行噪聲過大而不能很好的起到報警作用。
[0010]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靜觸片與第二靜觸片設置為銀觸片。
[001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述靜觸片的耐腐蝕、耐磨損效果更好,避免在長期使用后,所述靜觸片被腐蝕、磨損。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在減震器上設置了報警裝置,通過兩塊正對設置且分別設置在活塞桿和阻尼管上的觸片,在減震器出現壓縮行程過大,即減震彈簧損壞、阻尼管失效時,兩塊觸片貼合觸發(fā)報警機構來達到報警的效果,時刻監(jiān)視減震器安全性能,在減震器失效的第一時間發(fā)出警報,大大增加了減震器的安全性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車輛用減震器實施例的示意圖。
[0014]附圖標記:1.活塞桿;2.阻尼管;3.第一靜觸片;4.第二靜觸片;5.揚聲器;6.報警機構;7.彈簧;8.壓力傳感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參照圖1對本實用新型車輛用減震器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0016]一種車輛用減震器,包括活塞桿I和阻尼管2,所述阻尼管2呈圓筒形設置且所述阻尼管2中填充有阻尼液,其工作原理是當車架(或車身)和車橋間震動而出現相對運動時,減震器內的活塞桿I上下移動,阻尼管內的油液便反復地從一個腔經過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個腔內,此時孔壁與油液間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間的內摩擦對震動形成阻尼力,使汽車震動能量轉化為油液熱能,再由減震器吸收散發(fā)到大氣中,在油液通道截面和等因素不變時,阻尼力隨車架與車橋(或車輪)之間的相對運動速度增減,并與油液粘度有關,所述活塞桿I與阻尼管2同軸設置,所述活塞桿I的一端套設在阻尼管2中,所述活塞桿I可在阻尼管2中做往復運動,所述活塞桿I的另一端延伸在所述阻尼管2外,所述活塞桿I和阻尼管2外還套設有彈簧7,所述彈簧7負責削減沖擊,阻尼管2則負責減震,其中,所述阻尼管2的開口端設置有第一靜觸片3,所述活塞桿I在阻尼管2外的一端上設置有第二靜觸片4,所述第一靜觸片3到第二靜觸片4的距離大于活塞桿I在阻尼管2中的最大往復距離,所述第一靜觸片3和第二靜觸片4上連接有報警機構6,該報警機構6包括有兩塊壓力傳感器8,所述壓力傳感器8優(yōu)選設置為壓電式壓力傳感器8,壓電式壓力傳感器8原理基于壓電效應,壓電效應是某些電介質在沿一定方向上受到外力的作用而變形時,其內部會產生極化現象,同時在它的兩個相對表面上出現正負相反的電荷。當外力去掉后,它又會恢復到不帶電的狀態(tài),這種現象稱為正壓電效應。當作用力的方向改變時,電荷的極性也隨之改變。相反,當在電介質的極化方向上施加電場,這些電介質也會發(fā)生變形,電場去掉后,電介質的變形隨之消失,這種現象稱為逆壓電效應,壓電式壓力傳感器8的種類和型號繁多,按彈性敏感元件和受力機構的形式可分為膜片式和活塞式兩類,膜片式主要由本體、膜片和壓電元件組成,壓電元件支撐于本體上,由膜片將被測壓力傳遞給壓電元件,再由壓電元件輸出與被測壓力成一定關系的電信號,這種傳感器的特點是體積小、動態(tài)特性好、耐高溫等,所述壓力傳感器8 —塊設置在第一靜觸片3上,另一端設置在第二靜觸片4上,且兩者正對設置,在壓力傳感器8上通過導線連接著揚聲器5和電源,在所述車輛用減震器未處于壓縮狀態(tài)時,所述第一靜觸片3到第二靜觸片4的距離大于所述活塞桿I在車輛減震器處于壓縮狀態(tài)時進入阻尼管2的最大距離,所述第一靜觸片3與第二靜觸片4不會抵觸,所述報警機構6不工作,當所述車輛減震器損壞時,所述阻尼管2失去阻尼力,所述活塞桿I進入阻尼管2的距離變長,所述第一靜觸片3與第二靜觸片4互相抵觸并對所述壓力傳感器8產生壓力信號,所述壓力傳感器8接收壓力信號后產生電信號傳遞給單片機,單片機是一種集成電路芯片,優(yōu)選采用結構簡單的FM8PE53-8S0P型單片機,由所述單片機控制所述揚聲器5發(fā)出報警。
[0017]所述報警機構上還串聯設置有報警燈6,當所述車輛減震器損壞報警時,報警燈6亮起,從視覺效果上起到其實效果,防止所述揚聲器5因車輛運行噪聲過大而不能很好的起到報警作用。
[0018]所述第一靜觸片3與第二靜觸片4設置為銀觸片,使所述靜觸片的耐腐蝕、耐磨損效果更好,避免在長期使用后,所述靜觸片被腐蝕、磨損。
[0019]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車輛用減震器,包括有活塞桿和阻尼管,所述阻尼管中填充有阻尼液,所述活塞桿的一端能滑動地穿設在所述阻尼管中,所述活塞桿的另一端延伸在所述阻尼管外,其特點是:所述阻尼管的開口端設置有第一靜觸片,所述活塞桿延伸在阻尼管外的一端上設置有第二靜觸片,所述第一靜觸片到第二靜觸片的距離大于活塞桿在所述阻尼管中的最大往復距離,所述第一靜觸片和第二靜觸片上連接有報警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用減震器,其特征是:所述報警機構中設置有報警燈。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車輛用減震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靜觸片與第二靜觸片設置為銀觸片。
【文檔編號】F16F9/16GK204041819SQ201420511942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9月5日
【發(fā)明者】陳元慧 申請人:溫州市澤瑞機車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