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排冷方法及具有排冷功能的切換閥。
背景技術:
人們在淋浴前,特別是在冬天,需要先將水管中殘留的冷水排掉,等到有溫水出來之后再進行淋浴,傳統(tǒng)的排冷方式都是采用手動控制的方式,即把水閥切換到出溫水的狀態(tài),直到水路中的冷水排完,這種排冷方式需要用手去觸碰和感覺水溫,要么會被冷水凍到,要么會被熱水燙到。
為此,有人設計了恒溫節(jié)水器,如公告號為cn204852482u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其是在閥體內設置感溫包和恒溫活塞,利用感溫包時刻監(jiān)測水溫,一旦有冷水,感溫包就會驅動恒溫活塞移動并關閉冷水通道,直到有熱水輸出,恒溫活塞才逐漸打開冷水通道并使水溫趨于恒定。但是,這種結構只能夠適用于單通道的水路,也就是說,一條出水水路就需要配備一套感溫包和恒溫活塞,而現(xiàn)在的淋浴系統(tǒng)通常都包括頂噴出水和手握出水,如果在一個切換閥內設置兩套感溫包和恒溫活塞,不僅會使切換閥體積變大,而且功能性元件數(shù)量增多,導致產品造價高、結構復雜。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排冷方法及具有排冷功能的切換閥,可同時對兩條水路進行排冷。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具有排冷功能的切換閥,包括閥體、設置在閥體內的閥芯和感溫模組,閥體設有進水通道及分別與進水通道相連通的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閥體還設有與進水通道相連通的排冷通道、接通第一出水通道和排冷通道的排 水孔、接通第二出水通道和排冷通道的吸氣孔,感溫模組用于開關排水孔;
排冷時,閥芯關閉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水從進水通道進入排冷通道,水流產生吸力將第二出水通道殘留的冷水沿吸氣孔吸入排冷通道,水經過排水孔后與第一出水通道殘留的冷水一起從第一出水通道的出水口排出;當水溫上升到預定值,感溫模組關閉排水孔,結束排冷。
一較佳實施例之中:還包括活動設置在第二出水通道內用于開關第二出水通道的單向閥,單向閥在吸力的帶動下打開第二出水通道;當閥芯關閉第一出水通道和排冷通道,水從單向閥內部的單向流水孔進入第二出水通道,同時單向閥關閉第二出水通道。
一較佳實施例之中:該第二出水通道的內壁向內突出設有密封環(huán),還包括用于推動單向閥壓靠在密封環(huán)上從而關閉第二出水通道的彈性件;單向閥與第二出水通道的內壁之間圍成排冷間隙,排冷間隙與吸氣孔連通。
一較佳實施例之中:該第二出水通道內設有接頭,彈性件設置在接頭內,單向閥活動套在接頭上并蓋住彈性件。
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排冷通道前端設有加速通道,加速通道接通進水通道,加速通道中部的過水面積小于其兩端部的過水面積,吸氣孔與加速通道后端部連通。
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感溫模組包括伸縮棒和用于開關排水孔的端子,端子連接在伸縮棒上。
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感溫模組設置在排冷通道內;當水溫低于預定值時,伸縮棒處于收縮狀態(tài),端子打開排水孔;當水溫高于預定值時,伸縮棒處于伸長狀態(tài),端子堵住排水孔。
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感溫模組還包括復位件,伸縮棒和復位件分別位于排 水孔的兩側并配合夾持住端子。
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感溫模組還包括軸套座,軸套座與排冷通道的內壁密封連接,復位件、端子設置在軸套座內,端子中部設有軸向貫穿的流道,伸縮棒推動端子軸向移動,軸套座上對應排水孔設有缺口。
一較佳實施例之中:第一出水通道位于排冷通道下方,第二出水通道位于排冷通道上方。
一種排冷方法,在排冷時,水加速經過排冷通道并流入第一出水通道,與第一出水通道殘留的冷水混合后從第一出水通道的出水口排出;水在加速經過排冷通道的同時,產生吸力,將第二出水通道內殘留的冷水吸入排冷通道,沿第一出水通道的出水口排出;當感溫模組檢測到第一出水通道的出水口排出的水的水溫上升到預定值時,感溫模組切斷第一出水通和排冷通道的連接,第一出水通道不出水,結束排冷。
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感溫模組的伸縮棒在水溫上升到預定值時伸長,帶動端子移動,使端子堵住連通第一出水通和排冷通道的排水孔。
本技術方案與背景技術相比,它具有如下優(yōu)點:
1.吸氣孔接通第二出水通道和排冷通道,排冷時,水快速流入排冷通道,利用文丘里效應,使第二出水通道內的氣體吸入排冷通道,第二出水通道內產生負壓,第二出水通道殘留的冷水沿吸氣孔吸入排冷通道,最后隨第一出水通道殘留的冷水一起排出,具有對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進行同時排冷的優(yōu)點。當水溫上升到預定值,感溫模組關閉排水孔,結束排冷,避免浪費水資源,免除了淋浴人工試探水溫,結構緊湊,只需要設置一個感溫模組,功能性元件少,結構簡單、造價低。
2.單向閥設置在第二出水通道內,正常使用時,閥芯打開第二出水通道, 水從單向閥內部的單向流水孔進入第二出水通道,單向閥關閉第二出水通道,單向閥可防止水從吸氣孔倒流到排冷通道內。特別是,彈性件推動單向閥壓靠在密封環(huán)上關閉第二出水通道,有效保證單向閥與密封環(huán)的密封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繪示了本發(fā)明一種具有排冷功能的切換閥的立體示意圖。
圖2繪示了圖1所示一種具有排冷功能的切換閥的剖視示意圖。
圖3繪示了圖1所示一種具有排冷功能的切換閥的閥體的剖視示意圖。
圖4繪示了圖1所示一種具有排冷功能的切換閥在排冷時的示意圖。
圖5繪示了圖1所示一種具有排冷功能的切換閥在正常出水時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1至圖3,本發(fā)明的一種具有排冷功能的切換閥,包括閥體10、設置在閥體內的閥芯20和感溫模組30。閥體10內設有進水通道11、與進水通道相連通的第一出水通道12、與進水通道相連通的第二出水通道13、與進水通道相連通的排冷通道14。閥體10內還設有接通第一出水通道12和排冷通道14的排水孔15、接通第二出水通道13和排冷通道14的吸氣孔16。當水流流過排冷通道14時,第二出水通道13的空氣在水流帶動下會沿吸氣孔16吸入到排冷通道14,從而在第二出水通道13內產生負壓。閥芯20用于關閉第一出水通道12、第二出水通道13、排冷通道14三者中的任意兩個,使三者中剩余的一個打開。感溫模組30用于開關排水孔15,具體地,感溫模組30檢測到冷水時打開排水孔15進行排冷,感溫模組30檢測到溫水時關閉排水孔15。
請參照圖4,排冷時,閥芯20關閉第一出水通道12和第二出水通道13,水從進水通道11進入排冷通道14,水流速加快并產生文丘里效應,水流產生吸 力將第二出水通道13殘留的冷水沿吸氣孔16吸入排冷通道14,水經過排水孔15后與第一出水通道12殘留的冷水一起從第一出水通道12的出水口排出。
請參照圖5,當水溫上升到預定值,感溫模組30自動關閉排水孔15,第一出水通道12不出水,結束排冷。
請參照圖5,切換閥芯,關閉第一出水通道12和排冷通道14,并打開第二出水通道13,溫水可從第二出水通道13排出?;蛘?,也可以關閉第二出水通道13和排冷通道14,并打開第一出水通道12,溫水可從第一出水通道12排出。
請參照圖2和圖3,優(yōu)選地:閥芯20設置在進水通道11內。第一出水通道12位于排冷通道14一端的下方,可連接頂噴花灑;第二出水通道13位于排冷通道14另一端的上方,可連接手持花灑。
優(yōu)選地:切換閥還包括活動設置在第二出水通道13內用于開關第二出水通道13的單向閥40,單向閥40是底部開口的殼體結構,單向閥40在吸力的帶動下向下移動并打開第二出水通道13。排冷時,一旦感溫模組30關閉排水孔15,水通過吸氣孔16進入第二出水通道13,水壓作用在單向閥40底部的端面上,可對單向閥40產生向上的推力,單向閥40向上移動并關閉第二出水通道13。正常出水時,當閥芯20關閉第一出水通道12和排冷通道14并打開第二出水通道13,水從單向閥40內部的單向流水孔42進入第二出水通道13,單向閥40頂部內表面受到向上的水壓作用,可向上移動并關閉第二出水通道13,從而防止水逆流。
優(yōu)選地,該第二出水通道13的內壁向內突出設有密封環(huán)132,還包括用于推動單向閥40壓靠在密封環(huán)132上從而關閉第二出水通道的彈性件50,單向閥40與第二出水通道13的內壁之間圍成排冷間隙60,排冷間隙60與吸氣孔16連通。更加優(yōu)選地,該第二出水通道13內設有接頭134,彈性件50設置在接頭134 內,單向閥40活動套在接頭134上并蓋住彈性件50。一旦排冷結束,即使沒有水壓作用,彈性件50也能推動單向閥40關閉第二出水通道13。
優(yōu)選地:所述排冷通道14前端設有加速通道142,加速通道142接通進水通道11,加速通道142中部的過水面積小于其兩端部的過水面積,吸氣孔16與加速通道142后端部連通。
優(yōu)選地:感溫模組30包括伸縮棒32和用于開關排水孔15的端子34,端子34連接在伸縮棒32上,伸縮棒32軸向移動帶動端子34打開或關閉排水孔15。本實施方案中,感溫模組30設置在排冷通道14內,當水溫低于預定值時,伸縮棒32處于收縮狀態(tài),端子34打開排水孔15,當水溫高于預定值時,伸縮棒32處于伸長狀態(tài),端子34堵住排水孔15。
更加優(yōu)選地:感溫模組30還包括復位件36,伸縮棒32和復位件36分別位于排水孔15的兩側并配合夾持住端子34。另外,感溫模組60還包括軸套座38,軸套座38與排冷通道14的內壁密封連接,復位件36、端子34設置在軸套座38內,端子34中部設有軸向貫穿的流道342,伸縮棒32推動端子34軸向移動,軸套座38上對應排水孔15設有缺口382。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發(fā)明實施的范圍,即依本發(fā)明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fā)明涵蓋的范圍內。